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

幾個繡衣衛隱藏起來。看着一隊士卒過去。

他們立即有所判斷,淡目國士卒並沒有裝備火器,只是彎刀而已,也沒有什麼甲冑,身上不過披着一身白紗而已。

他們避開了這一隊士卒,緩緩的順着穆西河走,忽然看見遠遠的一座中國寺廟頂映入他們的眼簾,那裡似乎有一座中國寺廟。

他們小心翼翼的登上一顆樹,站在這顆樹向遠處眺望,立即發現一座城池。

非常明顯的中國城池,城池並不算大,但是看的碼頭很大,這就是鄭和當初在南洋重要基地,否則鄭和也不會,將這裡納入大明的統治。

這裡就是大明最南邊的領土。

城池外面一面面新月旗不住的招搖,一時間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但是看營地最少也有數萬人。

不過看營地,有些雜亂,看攻城器械,這東西似乎根本沒有,只有一些梯子,直接用蟻附攻城。這樣的攻城,損失會非常大的。

忽然,其中一個人說道:“開始了。”

無數人擡着梯子衝了上去,好像是一條條洶涌的人浪一樣。

這一場戰鬥堅持了好一陣子,一場大戰才緩緩的落下帷幕。這一場大戰不知道戰死了多少人。特別是城頭之上,似乎已經沒有人了,只剩下有氣無力的旗幟。

這幾個繡衣衛繞着城池轉了一圈,一時間也弄不明白,施世安是怎麼衝這樣的包圍之中,衝了出來,根本沒有什麼痕跡可言。

“轟轟轟”一連串的大炮之聲響起,這些炮聲就是在摩西河河口之處。

埋伏在摩西河口的船隊,忽然出發截住一支補給艦隊。

一場戰鬥很快爆發了,而淡目國的水師缺乏足夠的火器,這一場突然其來的交戰,很快開始,也很快就結束了。

鄭深正式確認淡目國海軍的實力不過爾爾。鄭深決定將消息傳給朱厚煌。並結束這一趟行走。

不過,朱厚煌首先要面對的不是鄭深的消息,而是黃士龍的消息。

“殿下,今日一戰,只是稍稍試探,我軍沉了一艘中型艦,而對方見我卷有決死征戰之意,就離開了。”黃士龍說道:“臣沒有辦法留下他們回來。最多限制對方的行動。”

每一次與佛郎機交戰,黃士龍都又新的認識,如果不是佛郎機船隻數量受到限制,同等數量之下,東雍水師遠不是對方的對手。

佛郎機水師可以遠行數萬裡之外,久經風浪,東雍水師與人家相差很大,甚至黃士龍隱隱約約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對方根本不是沒有辦法打敗他們而是在找更好的時機。來避免自己更大傷亡。

現在雙方都在試招。

朱厚煌皺起眉頭,不得不說佛郎機艦隊,就好像是一根刺一樣牢牢的插進東雍喉嚨之中,讓東雍不管怎麼做都非常難受。

如鯁在喉。算是捏住了東雍的七寸。

“殿下,鄭將軍也回來了。”朱厚煌正在想改怎麼處理這佛郎機艦隊,是不是決死一戰的時候,消息忽然傳進來。

“臣拜見殿下。臣不負殿下之命,與穆西河口伏擊敵軍,一共擊沉十四艘船,截斷了對方的糧道。”鄭深說道。

朱厚煌聽來了眉頭一挑,說道:“你的意思,單單憑藉你手頭的艦隊,能不能截斷淡目國水師?斷絕對方的糧道?”

鄭深說道:“可以。”

雖然只是一支運輸艦隊,但是管中窺豹,鄭深可以看出淡目國水師的實力,打敗淡目國水師,對他來說完全不是事,畢竟東雍水師已經一隻腳邁入了海戰的火炮時代。

而淡目國水師還在上一個時代。東雍水師與佛郎機水師之間絕不是勝負,並不是意味着,東雍水師沒有戰鬥力,而佛郎機艦隊更有戰鬥力而已。

這個時間段,佛郎機水師本就代表着世界第一流的海軍水平。

所以,對鄭深來說,打一普通水師,根本一點問題都沒有。

朱厚煌說道:“叫羅軒過來。”

羅軒不過一會兒,就來到了朱厚煌身邊,說道:“臣羅軒拜見殿下。”

羅軒已經被閒置了很長時間了。

他作爲前渤泥太子,負責安撫回回教各國。但是在朱厚煌在南洋行動終止之後,特別是與滿刺加國翻臉,羅軒就沒有勇武之地,他就轉爲文官體系。

朱厚煌說道:“孤有一個任務交給你。不過非常危險。你敢不敢接?”

羅軒自己,這根本沒有他選擇的機會,已經到這裡,他又怎麼能退縮啊。羅軒說道:“殿下但有所命,無所不從。”

朱厚煌將現在的情況給羅軒說一遍,繼續說道:“孤要你走舊港城外,淡目國營地走上一趟,告訴他們,如果不退兵,自有大軍來伐,那個時候,就是覆巢之下,玉石俱焚,勿謂言之不預。”

羅軒說道:“臣領旨。”

這一趟危險不危險,非常的危險,東雍剛剛給了對方一下子,幾乎上是不宣而戰,讓淡目國損失慘重。羅軒一不小心,就會成爲了對方祭旗的物件。怎麼不危險。

但是羅軒卻確定自己沒有選擇。

朱厚煌說道:“如果這一次你能全身而退,孤就讓你進禮部,專門負責對外交涉之責,如能一言退敵,給一個爵位也不是不可以。”

羅軒心中暗暗高興,雖然他知道即便給他一個爵位,也定然是沒有封地的爵位。但是爵位本身在東雍的含金量就特別的高。

爲了這個,值得搏上一搏。

事不宜遲,羅軒授命以來,根本沒有停,就立即離開馬六甲,向舊港而去。

此刻託梅也在亞齊蘇丹也在攤牌。

“你說我們又多了一個盟友?”託梅說道:“這樣的情況你應該早些告訴我?”

亞齊蘇丹說道:“我也是剛剛值得,淡目國已經在進攻舊港了,按照這個情況我們將在舊港城下會師。”

亞齊軍一直都沒有閒着,沿着海岸線向東進攻,蘇門答臘島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是沿着海岸線分佈的。要依託於佛郎機的水師行進。

託梅對這最新情況,折磨一會兒,說道:“好,不過我想我們的利益需要重新分配。”

“沒有問題。”亞齊蘇丹說道。“不過,最重要的是從陸地上進攻馬六甲的計劃如何?有什麼新進展嗎?”

這纔是託梅最關注的地方。佛郎機人的東方情節就是馬六甲。所以爲了馬六甲,託梅想過了所以辦法。

馬六甲在東雍的經營之下,說固若金湯有一點太過分,但是絕不是當初的馬六甲了,有內外城的馬六甲城,還有護住港口的炮臺,是一座完好防護的港口城市,即便是東雍艦隊失利,託梅想要攻下馬六甲城,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種代價託梅不想付出,所以他想讓足夠的炮灰從陸地上進攻馬六甲。而這些炮灰就來自滿刺加國。

只是他並不知道他的滿刺加炮灰計劃,陷入困境之中。本來服從於滿刺加的部落,陷入了卻分裂成兩半,陷入混戰之中。

亞齊蘇丹呵呵一笑,說道:“只要蘇門答臘島都落入我手中,我會給你準備十萬人進攻馬六甲。這一點你不用擔心。”

“既然如此,”託梅說道:“你們放心吧,我不會允許東雍有能力干涉舊港事情。”

從一開始到現在,所有的戰鬥的節奏都在佛郎機人的控制之下。託梅處心積慮所想要的,就是馬六甲城。

不是不能戰勝對方,而是沒有到放勝負手的時候。

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三章 侍衛第十三章 狩獵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
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三章 侍衛第十三章 狩獵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