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

“戚兄,你怎麼來了?”一個聲音忽然問道。戚景通擡頭一看,卻是楊慎。

楊慎與戚景通的關係還不錯,一來戚景通當初到東雍,是楊慎在裡面使了力氣,他們之間,有一分舊情在。而且他們在東雍有一分特殊的情況在,就是他們都是雙腿殘疾之人,自然有一分惺惺相惜之意。

不過,楊慎比戚景通講究的多,戚景通不過是要人推輪椅,這輪椅是木頭做的,樸實無華,但是楊慎卻讓四個人擡着軟轎,猶如滑竿一般。與戚景通談話的時候,都沒有下來,只是在轎子上說話。

戚景通說道:“楊相,你怎麼會在這裡啊?”

楊慎說道:“爲此事而來。”

戚景通說道:“這些奴婢的買賣,難道還驚動楊相啊?”

楊慎嘆息一口氣,說道:“數量太多了,不得不重視,從殿下放縱這些攻擊爪哇以來,已經有十萬多奴隸從這裡賣出去了,我不得不來此地查看。”

戚景通即便是再無知,也知道十萬之衆是多少人,不客氣的說,東雍在南都,馬六甲,宋丘三府的戶口有沒有有十萬戶,還說不定的有沒有十萬戶,這短短半年之內,就是十萬口涌入東雍,這不僅僅是問題,而且是大問題。他立即問道:“楊相,此事準備如何處置?”

“還不知道。”楊慎說道:“我這就準備回去稟報殿下,與殿下商議一二,再做處置。”

戚景通說道:“我也隨楊相回去吧。”

戚景通知道,這一件事情,既然已經驚動雍王殿下了,就不是小事情,他買賣奴隸,也不急在這一會兒,只有確定了國家大政方針之後,才能決定戚家到底該怎麼辦,否則一下子撞在雍王的槍口之上,豈不是大錯特錯。

兩人聯袂回去。

楊慎很容易就見到了朱厚煌。

楊慎將在星城看到東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厚煌。

朱厚煌沉吟一會兒,說道:“楊先生以爲,此事該怎麼辦?”

朱厚煌遲疑了。

奴隸貿易對東雍的衝擊太大了。

首先,朱厚煌的賴以維持統治的雍軍都是出自良家子,都是出東雍,他們之所以忠心耿耿的跟着朱厚煌打天下,不就是因爲家裡的田地嗎?所以維繫朱厚煌統治的是自耕農,而且中國傳統模式之中,皇帝加自耕農,也是中國傳統王朝武力最爲強橫的時候。

不信去看,只有是有足夠的自耕農,再加上徵良家子爲兵的制度,足以橫掃天下,不管是漢代,還是隋唐都是這樣的。

實際上朱厚煌做的也不錯,有這數萬戶自耕農爲基礎,朱厚煌纔打下了這麼大的地盤,否則即便有足夠的財政支撐,他未必能找到這麼甘願效命的將士。

朱厚煌也一直注意維持這個社會結構。但是他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商業社會與這種狀態有些犯衝,不說別的。就從奴隸來說。大量的奴隸涌入,帶來定然是種植園經濟的發展。首先自耕農是排斥奴隸的,因爲他們用不到,當然了以東雍的男女比例,需要一大批女子填充,除此之外,自耕農根本用不上這些奴隸。

但是這麼多奴隸卻有賣,而且很多。讓朱厚煌不得不沉思了。

有人賣,說明市場需要,那麼這個市場在哪裡,就是種植園經濟。

這種經濟模式,朱厚煌也在呂宋做過實驗,當時不過是藉助一下各級官員的財力而已,但是現在看來,東雍的新權貴們,自覺的不自覺的想用種植園經濟,代替自耕農經濟。

這是在摧毀雍軍賴以生存的基礎。

朱厚煌一想到有這個可能,第一時間想的就是阻止,下令禁止。

不過,當了這麼長時間雍王了,朱厚煌也不是白當的,早已明白一點,他雖然是東雍之主,東雍也是他創建的,他在東雍的權威很高,可以說一言九鼎,但是這就以爲他能控制住,所有事情的發展,那就大錯特錯了。

人的逐利之心,是永無止境的。

朱厚煌即便用律法嚴懲,也未必能夠禁止。而且能夠買得起奴隸,而且是大批量奴隸的人,都是些什麼人,都是東雍的權貴,不是權貴,還真沒有那一份財力。朱厚煌這樣強行阻止,會讓他失人心的。

人心這東西,很微妙,一時間不管似乎是沒有事情,但是時間一長就變了。

朱厚煌不得不防微杜漸。

他不願意強行阻止,又不願意坐視不管,他的政治才能,實在沒有什麼兩權之策,只好想楊慎問計。

楊慎沉吟一會兒,說道:“殿下,奴隸大量涌入,對我東雍有好有壞,好處很明顯了,殿下新定都南都,南都附近一片荒涼,甚至糧食都要安南供應,臣觀南都附近沃土不少,但移民太少不能開墾。臣請殿下設官奴,專門負責開墾荒地,營造工程。”

朱厚煌不由的點點頭,暗道:“這方法不錯。”

官奴官奴,將這奴隸掌握在官府手中,畢竟南都附近百廢待興,不用說別的,府與府之間的官道要修一下吧,地理的水利設施要維修一下吧,新建立的城牆要維修一下吧,等等,這些活都用漢人來幹,太費錢了,畢竟已經廢除其他徭役了。只是兵役了。除此之外,使用百姓,就要給錢了。

而這些奴隸卻是不用的。

有了這些奴隸,很多事情都好辦了,而且這也不首創了,當初修建南都城的時候,就用了不少奴隸,不過,那個時候這些奴隸是自己抓過來的戰俘,但是現在的奴隸卻是買過來的戰利品。

朱厚煌說道:“只是丞相府那邊有那麼多錢嗎?”

楊慎一時間也不之地該說什麼了。

東雍一仗打下來,雖然括地不少,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虧本生意。

東雍府庫之中根本沒有那麼多錢了。如果不是因爲錢的關係,東雍早就揮師爪哇,攻克淡目國了,哪裡會像現在啊,所以,楊慎的官奴計劃,可以實行,但是現在肯定沒有那麼多錢去做。

“殿下。”楊慎又想了一策,說道:“臣記得殿下沒有爲蓄奴制定法律,對嗎?”

楊慎參與了東雍最初建立的那一段時間,對朱厚煌很多事無鉅細的法律法規很有印象,對於蓄奴,似乎沒有做出規定。

朱厚煌說道:“是的。”

在朱厚煌心中想,這都是什麼時代,難道還會回到奴隸社會嗎?對蓄奴沒有直接規定,是想徹底廢除人身依附,只是沒有找好時機,暫時懸空而已。

事實證明,人人平等或許是一句空話,但是法律上的人人平等,卻是不知道多少先行者換來的。

“臣以爲,殿下應該制定這方面的法規,規定庶人不得蓄奴。提高蓄奴的門檻,並可以放出一些低等爵位,必須出錢才能納爵,而且可以徵收奴隸的交易稅。”楊慎說道。

楊慎一連提了幾個方面,都是增加蓄奴成本的,但是,朱厚煌制定,這起不了什麼作用。不過,起不了什麼作用,但是有些事情,還必須去辦,朱厚煌沉吟一會兒,說道:“因爲再設立奴隸脫籍之法,但凡能讀寫漢字者,都可視爲良人,官府可授田。納入戶口之中。”

朱厚煌覺得他這個辦法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雖然說,中國大規模使用奴隸已經很久遠了,但是奴隸一直沒有斷絕在歷史之中,卻也是事實。而且中央的很多法律下去就變樣,更不要說這條了。

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
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