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李衛下套

正月十五,上元節。

上元節俗稱燈節,正月十五日及前後兩天皆是燃燈、觀燈日,自十四日起,內務府專司節燈的吏員,便在紫禁城宮中和暢春園等皇家園囿中張掛各式華貴宮燈。

京城一衆宗室親貴、王公大臣府邸,各大商號、富賈、小民百姓門前,都掛起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身份有地位有錢的則懸掛各種鯇燈、玉燈、琉璃燈、綴珠燈、羊皮燈、羅帛燈等等,升斗小民則懸掛形態不一的大紅燈籠。

一到晚上,整個北京城便成了燈的海洋,隨處可見晃耀奪目,如清冰玉壺的玉燈,精鏤細刻,妝染如影戲之法的羊皮燈,宛如牡丹、蓮荷、曼陀羅等花卉形狀的羅帛燈,有如車輿、屏風、佛塔等形狀的琉璃燈,以水流和熱氣流爲動力的走馬燈,以及極具滿族特色的各式冰燈。

月上柳梢頭,花市燈如晝,自然是多情少男,懷春少女幽會的浪漫時刻,然則,胤禎卻是無福體驗,整整一天,他都呆在宮裡,經過漫長的賜外藩宴之後,晚間,他和一衆王公大臣、外藩王公以及大羣后妃又陪同康熙,在紫禁城乾清宮觀燈、放焰火。

各式華貴宮燈雖然盡皆精美,但看多了也就索然無味了,胤禎跟隨着人羣一邊漫不經心的欣賞着,一邊卻在心裡惦記着李衛,也不知道那小子能把事情辦的利索不?

天剛察黑,李衛便趕到‘老馬記客棧’,敲響了俞鴻圖、戴鐸二人所在後院的院門,俞鴻圖開門一見是他,欣喜的道:“李兄今日如何得暇?”

李衛微微笑道:“十四爺進宮觀燈去了,我今日恰好輪休,在京城亦無什朋友,這不就想到二位了,可願一同去觀燈?”

“同去同去。”卻是戴鐸聞聽響動走了出來,輕笑道:“有李兄這塊頭,咱們也不慮被擠着。”

“上次還要多謝李兄援手。”俞鴻圖躬身一揖,謝道。

“些許小事,何足掛齒。”李衛搖手道:“如此客氣,可是不把李衛當朋友了。”

“痛快,李兄果真是爽快人。”戴鐸笑道:“麟一,你看李兄這一身,真個是清爽利落,玉樹臨風,咱們也快去拾掇拾掇,正是月上柳梢頭,咱們可別錯失了此番良辰美景。”

李衛今日一改往日的富紳打扮,一襲皁色長袍,他本高大魁梧,如此一裝扮,確有幾分玉樹臨風的味道,聞言,卻是笑道:“我一臉大麻子,縱然玉樹臨風,亦只能看背影。”

俞鴻圖促狹的笑道:“無訪,咱們今日專走燈光暗淡處,不就看不出麻子了?”

“去去去。”李衛甩了甩手,正容道:“情人眼裡出西施,我老李臉上,那可是一顆麻子一朵花。”

俞鴻圖、戴鐸二人笑的差點岔了氣,半晌,戴鐸忍住笑,道:“李兄,你臉上的花也忒多了點。”

三人出得門來,天已黑盡,但滿街燈火,流光溢彩,照映的大街一片通明,恍如白晝,三人都是頭一次到京城過上元節,恰如鄉巴佬進城,各式各樣,精美絕倫的燈籠只看三人應接不暇,目眩神迷。

大街上亦是人如潮涌,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不時可見提着花燈的妙齡女子,不過,大多都有僕從前呼後擁,往往驚鴻一瞥,令人遐思無限。

待到繁華處,已是燈如海,人如潮,笑語盈盈,歡聲醉人,猜燈謎處,舞龍燈處,觀歌舞處更是人聲鼎沸,喧聲盈天,幾無立錐之地。

俞鴻圖慨然長嘆道:“今夕何夕,此情只應詩中見。”

戴鐸亦道:“去年在江寧,只道江南繁華天下難繼,不料京師奢華竟至如斯。”

“那是自然,京師乃天下精萃匯聚之地。”李衛接着道:“這世道可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真沒料到,今年北方數省遭遇罕見春旱,竟然還有這般盛況。”

“朝廷有錢,福建遭災,北方遭災,都是大灑銀子賑濟,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逛到半夜,三人回到客棧,李衛又出銀子叫了席面,俞鴻圖頗爲過意不去,“今日已是盡歡,李兄何必再破費?”

李衛笑道:“上元節自然是要吃元宵的,另外,過得幾日,我便要隨十四爺下江南,今日機會難得,咱們一醉方休。”

聽說離別在即,三人興頭登時消了不少,一時席面送來,李衛舉杯便道:“李衛預祝兩位兄弟金榜題名,高中榜首。”

兩杯酒下肚,三人興致又高了起來,李衛有心,對俞鴻圖格外照顧,杯來盞往,不幾回合,便將俞鴻圖灌倒在桌。

待桌上只有他與戴鐸二人,李衛笑道:“沒想到麟一如此不濟,長夜漫漫,咱倆可悠着點。”

吃了些元宵,用了些乾果,李衛才恍然道:“今日還有一事,不想光顧着高興,竟然忘了。”

“李兄還有何事?”戴鐸頗爲好奇。

李衛一拍腦袋,連聲道:“我有個想法,想進獻給十四爺,心裡卻沒底,不知道適合不?二位是飽讀經書之人,想讓二位給拿個主意。”

聽說這等小事,戴鐸不由笑道:“這有何難,李兄請說,咱們邊喝酒邊聊。”

“那我就現醜了。”李衛笑道:“我是看了京報的工商雜稅革新,有所悟,也想東施效鼙,來個賦稅革新,眼下,江南土地兼併厲害,無地之民日益增多,朝廷的丁賦往往難以徵收,我就在想,如是把丁賦攤……。”

“攤入土地,是吧?”戴鐸含笑問道。

李衛一楞,瞪着戴鐸,有些遲疑的問道:“志高兄聽人說過?”

戴鐸輕笑道:“這法子前明就有了,叫一條鞭法,不過,推行時間不長,就被廢除了。”

李衛甚是懊惱的幹了一杯酒,自嘲道:“這沒讀書的跟讀過書的就是不一樣,幸虧來問問你們,要是直接說給十四爺聽,可真就沒臉見人了。”放下酒杯,他又好奇的問道:“這什子一條鞭法,爲何被廢除了?”邊問,他邊殷勤的給戴鐸倒了一杯酒。

“很簡單,這法子得罪縉紳。”戴鐸微微笑道:“李兄不用在這方面枉費精力了,十四爺不僅有的是銀子,而且聖眷深隆,豈會去做得罪所有縉紳的事?”

李衛苦笑道:“枉我冥思苦想了兩天,我還準備建議讓所有官紳都納糧的……”

“你家也是縉紳,我怎麼感覺你跟縉紳有仇似的?”戴鐸搖了搖頭,笑道:“來。喝酒。”

李衛一口將酒乾了,長嘆了口氣,“我這不是想投十四爺所好嘛,你看,朝廷現在又是海關革新,又是工商雜稅革新,有道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投嘛。”

“撲哧”戴鐸剛喝下的一口酒登時就噴了出來,嗆了半天,才笑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好好的句子,到你嘴裡,就變得面目全非了。”

一席酒宴盡歡而散,回到自己房間,戴鐸卻是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李衛雖是沒讀什麼書,可人卻是極爲機靈,眼光也極準,朝廷現在確實興起了一股革新的風潮,而且都是十四爺鼓搗出來的,李衛想以革新來博出身,路子倒是不錯,只是法子卻不堪用。

想到李衛,他不由一陣羨慕,這廝真是命好,竟然投了十四爺的緣,這才幾天就成了十四爺的隨身親衛,以後的出息,怕是比一般的同進士還要強,循着這個思路,他又想到了一衆皇子身上,康熙漸老,太子失勢,也不知哪個皇子能夠成爲新君?想到這裡,他又不覺好笑,這些都與他有何關係?先考了進士再說。

*過了上元節,春節的氣氛便一天天的淡了下來。

這個春節,京師太平,上海也無事,胤禎過得是分外舒心,只是宮裡的酒宴多了點,頗讓他無奈,不過,事關承孝及禮制,即便不喜,他也不敢有絲毫抱怨。

正月十七,上午,鄭世昌便趕到恂親王府拜見。

胤禎在書房召見了他,待其見禮落座,他便含笑道:“可是京報的印刷作坊已經籌建好了?

鄭世昌欠身回道:“回王爺,印刷作坊確已籌建完畢,不過…爲完成日印刷萬份,規模大了些,平日裡卻甚是空閒…。”

“怎會空閒?”胤禎不以爲意的道:“你可是想攬點其它印刷業務?沒問題,不影響京報的發行即可。日後,本王的印刷業務也交予你。”

“屬下謝王爺體恤。”鄭世昌雖然知道胤禎不會爲難他,卻也未料到會如此痛快。

胤禎微微點了下頭道:“銀票印刷技術的改進,可有進展?”

聞聽此言,鄭世昌不覺有些汗顏,欠身道:“屬下慚愧,歷經兩年,印刷技術卻仍無大的改進。”

這倒在胤禎的意料之中,若是有進展的話,鄭世昌早就報喜了,微微沉吟,他才道:“紙張的改進想必也無進展吧?”

“屬下慚愧。”鄭世昌微微有些不安。

“你一把年紀,讓你負責印刷及紙張的技術革新,確是有點勉爲其難了。”胤禎淡淡的說道。

第317章 破城第670章 驛站後記十第494章 徵日(三)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17都是聰明人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577章 勸輸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91章 反應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671章 老辣第561章 入營第615章 撫卹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83章 酸第77章 胤楨印象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455章 宴請第28章 恂貝勒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92章 徵日(一)第9章 票號(上)第156章 敲竹槓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556章 心結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36章 猜不透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1章 火器人才第499章 徵日(八)第504章 和談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670章 驛站第363章 打秋風第180章 朝會(一)第596章 平衡第567章 不解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324章 攻心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99章 立威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216章 四方天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612章 爭執後記6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612章 爭執第148章 建軍港第498章 徵日(七)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566章 收服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698章 失控?第422章 家務事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06章 接見第595章 嚴懲第677章 薄懲後記七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48章 倭子國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54章 帝王心術第595章 嚴懲第621章 反應第14章 調教舉子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124章 未雨綢繆
第317章 破城第670章 驛站後記十第494章 徵日(三)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17都是聰明人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577章 勸輸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91章 反應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671章 老辣第561章 入營第615章 撫卹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83章 酸第77章 胤楨印象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455章 宴請第28章 恂貝勒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92章 徵日(一)第9章 票號(上)第156章 敲竹槓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556章 心結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36章 猜不透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1章 火器人才第499章 徵日(八)第504章 和談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670章 驛站第363章 打秋風第180章 朝會(一)第596章 平衡第567章 不解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324章 攻心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99章 立威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216章 四方天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612章 爭執後記6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612章 爭執第148章 建軍港第498章 徵日(七)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566章 收服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698章 失控?第422章 家務事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06章 接見第595章 嚴懲第677章 薄懲後記七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48章 倭子國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54章 帝王心術第595章 嚴懲第621章 反應第14章 調教舉子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124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