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

扶蘇略作沉思,疑惑道:“在你看來,杜赫爲何要這麼建議?”

“他難道不知此中危害?”

張蒼面露凝色,他沉吟片刻,搖了搖頭,道:“臣的確不知,不過很有可能如鍾先生說的,大秦的官員太脫離實際了,或許在杜少府眼中,民衆缺鹽鐵,並非是危及到生計,只是對生活有一定影響,甚至可能以爲影響並不大。”

“因而才建議徐徐圖之,將此次舉措利益最大化。”

“若說杜少府真的有禍心。”

“恐也未必。”

“我現在細細想來,方纔說此話,的確有些不當。”

說到這。

張蒼忍不住嘲弄一聲道:“大秦的官員久居高位太久了,早就不知地方現狀了,或許對他們而言,每日有精鹽肉糜,這纔是正常的生活,所以又如何能想象到底層的疾苦?又豈能對民衆爲一日三餐,幾乎大半時間都躬耕于田地感同身受?”

“他們或許不是何不食精鹽肉糜,而是已經看不起食肉糜的人了。”

“唉。”

張蒼長長嘆息一聲。

扶蘇臉頰微紅。

若非嵇恆讓自己沿開國路走了一趟,他恐也難以體會到民間疾苦,甚至不能說不能體會,而是根本就認知不到,朝廷官員跟地方黔首,兩者有涇渭分明的鴻溝。

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他眼下對張蒼這番話倒是有些認同。

一時無話。

四周漸漸安靜下來。

張蒼低着頭,目光閃爍着。

良久。

張蒼突然擡起頭,下意識道:“現在細細回想下來,鍾先生這次所爲,恐未必真就只是爲解決鹽鐵缺少,也未必就是爲了推出相對應的《商律》,更深層次的話,恐是在試探朝廷。”

一語落下。

張蒼當即閉上了嘴。

他已意識到自己似說漏了話。

聞言。

扶蘇眉頭一皺。

他猛的看向張蒼,凝聲道:“張御史,你我認識這麼久,何以這般見外?”

“你又想到了什麼?”

張蒼面色凝重。

他看着扶蘇,神色陰晴不定,似在糾結說不說,在沉思片刻後,最終還是決定說出口。

他沒有急着開口。

而是去到了門口,謹慎的看了看四周,確定無人,連忙將屋門緊閉,這才重新回到室內,他朝扶蘇躬身道:“還請公子見諒,這些話實在有些膽大,臣也是偶然想到,心中對此是悸動不已,這纔不得不謹慎再三。”

扶蘇眼中露出一抹好奇。

見張蒼這麼謹小慎微,也意識到其中嚴肅。

他看了看四周,往前挪了挪身子,跟張蒼拉近了距離。

張蒼露出一抹感激,壓低着聲音,低聲道:“公子,臣等會所說,只是胡亂猜測,公子切莫放在心上,更莫要對外聲張。”

“張御史儘管說,我扶蘇豈是多嘴之人?”扶蘇道。

張蒼微微頷首,凝聲道:“公子可曾記得,那鍾先生的建議中,有定罪整個廷尉府。”

扶蘇點頭。

這他自然是記得。

當初聽到這建議時,他也是被驚住了。

張蒼又道:“但在鍾先生的口中,卻要將蒙毅免官、黜職。”

“這難道有什麼不對?”扶蘇一臉疑惑。

張蒼低垂着頭,將聲音又壓低了一些,沉聲道:“但公子仔細想一下,鍾先生當時是如何說的,他說的是整個廷尉府的官吏失職,然若是真論起來,失職的豈止是廷尉府?只怕整個朝堂都有失職。”

“若是往深處想。”

“鍾先生或許真暗指的整個朝廷。”

“廟堂之上,朽木爲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但正如杜少府一般,這些人真的是朽木禽獸?並非如此。”

“這些人是有大才的。”

“只是他們的才並不會輕易顯露。”

“對於過去大秦的危機形勢,朝廷官員其實出力者並不多,甚至可以這麼認爲,大秦的官員只可做錦上添花,是做不到濟困解危的,所以這些人的纔對朝廷並無多大裨益。”

“甚至只可能適得其反。”

扶蘇臉色微變。

張蒼壓低着聲音,繼續道:“這只是臣的偶然所想,蒙毅廷尉性格剛正,其實是極適合爲廷尉的,但眼下朝廷官員大多淪爲‘狼心狗行’之官,因而讓蒙毅離開朝堂,或許纔是明智之舉。”

“我不知鍾先生的具體想法如何。”

“但按他說的那番話,他對朝廷官員其實大爲不滿。”

“他說給蒙毅的話,未嘗不是說的朝廷裡面的大半官員,現在大秦的官員養尊處優,高高在上太久了,早已跟底層脫離,他們的很多想法跟做法都已脫離了實際。”

“甚至就不是脫離。”

“而是完全的蔑視,完全的漠視。”

“結合這段時間陛下的舉措,以及鍾先生這次的做法,臣不禁有個大膽預想,朝廷或將不斷進行官員變動,直至現在主掌朝廷大政的官員全部被替換掉。”

“公子眼下就是那柄染血的劍。”

“等日後公子入主,也將直接成爲執劍者。”

聞言。

扶蘇臉色大變。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張蒼會說出這麼大逆不道的話。

張蒼臉上也滿是汗水。

他同樣緊張。

只是有些話卻是要說明。

他咬牙道:“臣失言,但臣必須要說。”

“現在公子在朝堂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註定要做出取捨,杜赫這次的所爲,就是在對公子進行試探。”

“因爲他們看出了其中的問題。”

“所以想借機試探公子這柄劍的情況。”

“他們不會甘於失權的。”

“若是公子這次聽從杜赫的建議,定然會丟失關中不少民心,但卻能攬獲朝臣支持,因爲對朝臣而言,地方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子是如何看待他們的,只要公子能聽從他們建議,就算地方出現狀況,到時他們自會出手平復。”

“相對地方亂。”

“他們更怕公子另起爐竈。”

“所以公子需要好好的想一想了。”

“現在分爲了兩邊。”

“一邊是朝臣爲首的官員,他們有權有勢,若得他們支持,公子日後很多事都會容易很多,只是得其利,註定要受其掣肘。”

“這在所難免。”

“只是日後想擺脫影響,恐也非短時能做到。”

“另一邊是鍾先生說的‘立足於民’。”

“爲權勢。”

“按杜赫所說去做,各大官署也定會極力配合,最終結果雖難料,但能得官員歸附,頂多最終地方羣情激奮時,羣臣上書幾句賤民太多,不懂體諒朝廷的用意。”

“若爲民。”

“在這幾日城中氣氛達到極致時,便迅疾出手,以雷霆之速,將此事解決,不過各大官署恐未必會全力配合,因而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但大體無礙,只是會因此爲羣臣生出嫌隙,日後公子在朝中,恐會受到不小影響。”

“此中取捨,要公子拿定。”

“杜赫這次其實並非爲了針對我,而是爲針對‘鍾先生’。”

“公子暗地的黨羽。”

“尤其鍾先生的很多觀念,跟大秦官員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亦如儒墨之爭一般,這是兩種觀念的碰撞,也是伱死我活的鬥爭,一旦最終分出了結果,另一方註定要慘慘收場。”

“我只是被殃及罷了。”

說到這。

張蒼也不禁苦笑一聲。

他自負才學驚人,結果在這場博弈中,完全淪爲了旁客。

不過他也清楚,自己只是三十幾名御史中的一名,而杜赫則是位列九卿,自不會把自己放在眼中,針對鍾先生,並非是因其顯赫身份,僅僅是因長公子乃世人認爲的‘儲君’,而長公子又對鍾先生這麼親近,自就引起了這些人的忌憚跟不安。

這場針尖對麥芒的博弈中。

蒙毅纔是最大輸家。

之所以鍾先生選擇針對蒙毅,以及杜赫不開口求情,主要就是蒙氏一族跟長公子走的很近,一來對是長公子的‘自己人’下手,自不會引得杜赫等官員激動,二來也是削弱了長公子在朝堂的影響力。

杜赫自是欣然接受。

不過正如鍾先生所說,蒙氏家族顯赫,就算這次被免黜了,用不了多久,依舊能重新起來,廷尉府之職,早晚會是蒙毅的。

所以無傷大雅。

只是

張蒼看了眼扶蘇,心中哀嘆一聲。

他根本沒想捲入這些紛爭,結果稀裡糊塗就捲進去了,現在倒好,竟被杜赫直接針對了,日後就算想辯解,恐也辨不清了。

他只感覺冤!

他本就一匆忙過客,怎麼就突然被站隊了?

他心中也是鬱悶至極。

扶蘇臉色陰晴不定。

事到如今。

他又如何反應不過來?

他知道自己終究還是捲入到了朝堂的漩渦。

這是嵇恆一直極力避免的漩渦,也是他始終不願親自踏足的漩渦。

而今他一頭紮了進來。

非是自願。

但卻無可避免。

身在長公子之位,就註定逃脫不了。

尤其這半年,他的轉變如此之大,豈會不讓朝廷官員心驚?

他們又何嘗不想摸清自己虛實?

張蒼雖說的隱晦。

但也明瞭。

只是一旦捲入其中,很多事就由不得自己。

他輕嘆一聲。

不欲在這些事情上多想。

多想也無益。

還不如儘早將關中鹽鐵之事解決。

他沉思了一陣,最終還是決定堅持嵇恆的做法,大秦亟需穩定,固然杜赫的建議很有誘惑,但真正的可行性並不高,正如張蒼所說,底層的民衆最可欺,也最難欺。

他們若真活不下去,是真的敢拼命的。

他又豈能這麼短視?

當然。

更關鍵的是他相信嵇恆。

嵇恆既敢這麼膽大包天的去試探朝臣,想必對此早就有了一番想法,而且他畢竟是大秦長公子,就算杜赫等人有心使絆子,但也終究不敢做的太過,因而他選擇以民爲主。

扶蘇深吸口氣,沉聲道:“這次的辦法既是鍾先生提出的,自當以鍾先生的建議爲主。”

“以民生爲主。”

“不過張御史這幾日恐要勞煩你了。”

“儘早將官吏、商賈的罪責定下,如此才能便於後續開展。”

張蒼拱手道:“諾。”

“有鍾先生問出的官吏名冊,一切並不困難,就算少府那邊有心阻止,在確鑿的證據下,也無可辯駁。”

“公子儘管放心。”

扶蘇微微額首。

他站起身,神色有些惆悵,道:“我其實只想儘快解決鹽鐵之事,爲何事態會演變到這種情況呢?”

張蒼遲疑了一下,苦笑道:“公子你說錯了。”

“並非是這次才突然出現。”

“其實一直存在。”

“只不過過去公子主張的是‘仁’,而儒家的‘仁’,從來不以民衆處境爲根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此之謂也,本就是對貴族、官吏大有好處,他們又豈會出來反對?”

“但這大半年來,公子主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切自就變了。”

“若非鍾先生這次說了‘立足於民’,恐也未必有這麼多狀況,但正是這句‘立足於民’‘當罪當罰當判’,刺激到了杜赫等官員的心絃,他們自會生出濃濃的不安,故才做出了相應的試探。”

“但”

張蒼輕嘆道:“若非公子身份尊貴地位穩固,尋常公子,面對獲得官員支持跟民衆支持的選擇時,又有幾人會選擇爲民呢?”

一時間。

扶蘇也沉默了。

這時,張蒼也覺自己這次話太多了,拱手道:“公子時日不早了,臣就先告退了。”

說完。

張蒼便朝堂外走去。

扶蘇站起身,目送着張蒼走遠。

等張蒼徹底消失在視線後,扶蘇目光變得陰翳,他負手而立,冷聲道:“嵇恆的觀念是‘爲下’,杜赫的觀念是‘爲上’,而大秦從商君變法後,整體而言,都算得上是‘爲下’,只是這一百來年,大秦的官員早已非是當初了。”

“所以嵇先生的主張是對的。”

“大秦問題的源頭是在朝廷,朝廷若是始終不變,再怎麼挽救,也終有無力迴天的時候。”

“朝臣便是大秦目下最大的積弊。”

“爲民?爲官?”

“對大秦而言,兩者真有異同?”

“都是大秦的子民!”

扶蘇冷笑一聲,大步走出了室內。

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55章 民!(求收藏)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
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156章 開展安全大檢查!(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15章 秋月刑殺!(求收藏)第85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求收藏)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55章 民!(求收藏)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8章 請罪又求情!(求收藏)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82章 君之下,皆爲民!(求收藏)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272章 再苦一苦黔首!(明天三更)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