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

咸陽宮。

嵇恆給出的解決之法,已出現在扶蘇的大案上。

扶蘇看完,放在了一旁,眼下,他還有最要緊的事去做。

沒多久。

蒙恬、馮去疾、李信、馬興、史祿,張蒼等三公九卿已按列次站在了殿內。

扶蘇一臉輕鬆,笑着道:“諸位愛卿無需這麼拘謹,就坐吧,朕這次將你們叫來,主要爲了一事。”

“便是定下章程!”

“至於定下什麼章程,諸位愛卿心中恐都有數了,天下的世官制度該變一變了。”

“這也是爲了天下的穩定。”

“朕相信諸位大臣是能明白朕的苦心的。”

稍許。

說着,張蒼話語一頓,他沒有去看扶蘇,而是微不可察的瞥了眼身邊的其他官員。

蒙恬等人對視一眼,連忙拱手道:“臣能理解。”

蒙恬跟馮去疾連忙道:“臣領命。”

殿內靜謐。

“目前朝堂的重心當在特區上。”

“到時很容易在政策上,執行上出現偏差,反倒置大秦於一個負面的狀況。”

扶蘇緩緩道:“此事的確急不得,相關章程卻也要提上來,不過具體什麼時候落實,還需不少時日。”

“關東城池如何選擇,就要丞相依據各地情況,做出篩選了。”

“於國於民於己,大秦都該變一變世官制。”

張蒼頷首,他看了幾眼四周其他官員,遲疑片刻道:“臣對陛下今後的制度改革並不怎麼清楚,因而只能說一些自己的淺顯認識。”

“臣有幾個觀點。”

見這些人依舊不動聲色,也不由眉頭一皺,硬着頭皮繼續道:

“只是如此一來,大秦很多方面都要改變,不僅是官制,俸祿,還有相關官署的職能,以及州域的劃分,州府的確定,這恐不是一兩年能輕易確定的。”

良久。

“諾。”蒙恬等人應諾,依次坐了下去。

“從臣目前知曉的,及臣自己能考慮到的,陛下深感對天下治理的焦慮,決心加強對關東的控制,因而想在天下恢復上古時期的‘州’制。”

扶蘇哈哈一笑,不在意道:“但說無妨,朕這次本就爲尋求你們的建議跟看法,何罪之有?”

“臣認爲世官制度當廢!”

“其三,人終究是會老的,一旦上了年紀,不僅精力匱乏,身體越發虛弱,而久在朝堂,對天下形式很容易失去正確的判斷,也難以真正的跟上天下脈絡。”

“其二,天下一統之後,天下英才盡入陛下觳中,想將天下人才,徹底爲朝堂所用,必定要給予足夠的施展才能的空間。”

蒙恬主動道:“稟陛下,陛下提出的建議,臣認爲對大秦大有裨益,隨着制度的不斷革新,大秦過去的體制註定會慢慢跟不上時代。”

“臣之見,此事大有可爲。”

扶蘇點頭。

所以在故意就輕避重。

張蒼起身道:“陛下給臣等思考的時間實在太短了,臣恐考慮不周,若是失言,還請陛下息怒。”

“唯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進出體系,才能始終保證大秦體制的順暢流通,也才能保證大秦體制的健康。”

“其一,隨着大秦疆域的擴大,對天下控制力的逐步增強,我等朝臣每日需處理的政事,相較過去變多了不少,長期保持這麼高強度的任職,身體很難吃得消。”

制度改制之事,本就不會操之過急,他也沒有說過要儘快推進落實,張蒼一番洋洋灑灑,本質上就是在說一些車軲轆話。

衆人面面相覷,都無人肯開口。

不過,扶蘇也知道張蒼爲何要這麼說,都不想率先開那個口,若是說錯了,無疑會引起其他人不滿,還可能引來自己不悅。

“故臣認爲此事急不得。”

扶蘇繼續道:“朕這次的確想聽聽你們的心裡話。”

說了一番沒意義的廢話。

“地方官員基數的增加,必定導致朝堂官員的任選更加嚴苛,唯有設立行之有效的健全制度,大秦才能始終走在正途。”

扶蘇笑了笑,壓手道:“先坐下吧,此事不急,有的是事情,事關這麼重要的事,豈是一時半會能說明透徹的?”

他淡淡的看了張蒼幾眼,嘴角掠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張蒼眼下分明在顧左右而言其他。

衆人沉默。

扶蘇又道:“對於朕提出的建議,諸位愛卿可有什麼具體的想法跟建議,也都認爲當以什麼爲限制。”

“臣以爲善!”

聞言。

“也一定要做出改變。”

蒙恬一臉肅然。

他知曉,自己這番話很容易得罪其他朝臣,但這些的確是肺腑之言,而今天下,早已不是過去了。

大爭之世,曲沃代翼,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事件的發生,已標誌着君臣關係不會再像過去那麼親近。

君主始終是帶着猜忌跟遲疑的。

這也是必然的。

如今扶蘇已生出了改變之心,就算他們執意反對,又能有什麼用呢?只會惹的扶蘇不滿,到時一旦政事上出了問題,恐就會被小題大做。

落得晚節不保。

他們不主動體面,陛下又豈會留情?又豈會給他們留顏面。

等真到那時,一切都晚了。

他最後說的那句話,其實帶有一定點醒的意味,繼續死咬着不放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退則退。

他們唯一能做的。

便是趁機爲自己謀取更多利益。

而這或也是陛下這次召見他們的目的,讓雙方都能有一個體面。

聽着蒙恬的話。

馬興、馮去疾等人臉色微變,他們也是沒有想到,蒙恬這麼快就鬆口了,不過幾人都是心思活絡之人,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緣由,目光暗暗一沉。

頃刻。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道:“臣贊臣蒙丞相的話,如今大秦政事越發繁忙,爲了大秦,也爲了天下,的確該做一些調整。”

“臣附議。”

“臣附議。”

“……”

有了蒙恬的率先開口,其他人也陸續鬆口,都開始表達了贊成。

一旁。

張蒼暗鬆口氣。

蒙氏在朝堂的影響力果真是了得,蒙恬稍微說一下,其他官員就同意了,若是換成他,恐根本無人聽。

這也讓張蒼心頭微定。

他心定的不是蒙氏的影響力,而是有蒙氏在前,就算自己真被認作是關東那夥人的魁首,應當也不礙事。

見狀。

扶蘇點了點頭。

他深深的看了蒙恬一眼,嘴角露出一抹笑道:“諸愛卿都能理解朕的難處,朕心甚慰。”“但又當以何爲準繩呢?”

殿內再度安靜下來。

這纔是關鍵。

該以什麼標準來評定進退,目前的三公九卿,相較始皇時,已更換了不少,但當時的辭官,或多或少,有着始皇的施壓。

並沒有成文規定,更沒有什麼墨守成規的潛規則。

如今。

卻是要他們來決定了。

這個決定並不好做出,影響的會很多,不僅是他們自身,還有後續官員。

若是太過苛刻,或者太過緊迫,只怕他們這些做決定的家族落不得太多好,不得不慎重啊。

扶蘇並不催。

他要下方的臣子自己說出來,不然豈不變成自己逼迫了?

陶舍、史祿幾人對視幾眼,看了看馮去疾,又看了眼馮劫,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見狀。

馮去疾臉色微變。

他那裡看不出,這幾人眼中流露出的異樣,陶舍幾人對這個建議是很贊成的,因爲這是在給他們騰位置。

馮去疾目光陰晴不定。

他心中很清楚,他馮氏目前已成爲了衆矢之的,族中三人位列三公九卿,過去礙於馮氏的顯赫,其他人不敢表露意見跟看法。

但現在。

若是朝廷秩序變了。

他們馮氏一門三人的情況,恐怕就要直接改變了,而且自己的年紀相較其他人是最大的。

也是最有可能退下的。

到時。

接任的未必是馮劫或者馮毋擇,而其他幾人或許就能坐到自己這個丞相之位了。

沉思片刻。

馮去疾心中長嘆一聲。

他雖在朝堂各種謹慎小心,不輕易出風頭,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蒙氏如今只有蒙恬一人位列三公九卿,蒙毅從關東回來後,卻是因關東官員彈劾,只落得個御史之位。

他馮氏就徹底成了衆矢之的。

雖心中鬱悶,卻也無可奈何,如今他馮氏的存在,明顯成爲了其他官員針對的目標。

甚至……

也是陛下有意敲打的對象。

他沉思了一下,主動出列,事已至此,繼續按捺不動已無意義,而且他這次勢必是要退下的。

與其如此。

不如賣其他官員一個善意。

主動攬一些事。

他拱手道:“啓稟陛下,臣觀過去幾次朝堂大動,基本都是老臣主動告老還鄉,也都是因精力不濟,年高體衰,無以與君主同步,也難以再勝任朝廷職事。”

“臣斗膽,建議以年齡爲限。”

“請陛下明鑑。”

聞言。

扶蘇故作驚詫,隨即又露出一抹恍然模樣,看向其他朝臣問道:“諸位愛卿又是何看法?”

蒙恬等人對視一眼,也是連忙拱手道:“臣附議。”

“既以年齡爲限,這年齡又當如何取捨?又當以何等年齡爲限制?的以仕秦年齡爲主,還是實際年齡。”扶蘇問道。

馮去疾沉聲道:“臣認爲當是實際年齡,出仕年齡不妥,不少有才之人,早早仕秦,眼下正值壯年,若是讓其退下,豈不浪費人才?”

扶蘇點頭稱是。

他問道:“那當以多少年齡爲期限?”

一語落下。

舉殿一下靜如幽谷。

年齡這個門檻,可太重要了,多一歲少一歲,就可能卡住無數人,也能攔住無數人。

這是一步登天,跟跌落谷底的區別,他們又豈敢不重視?

馮去疾深吸口氣,他的目光在其他幾人臉上一一掃過,在心中沉思了一陣,目光陰晴不定,試探道:“臣……認爲當以五十爲限。”

“臣若是沒記錯,論語中有五十知天命的說法,因而五十歲退下,或許是最爲合適的。”

聽到馮去疾說的標準,殿內除了蒙恬、陶舍、史祿,其他人全都眉頭緊皺,因爲他們的年紀都過五旬了。

要是按馮去疾的建議,他們全都到了退下的年齡。

聞言。

扶蘇連忙搖頭,沉聲道:“丞相可是在說笑?五十正值壯年,年富力強,豈能這麼早早退下。”

“不行。”

扶蘇直接否決了。

隨即,扶蘇主動說了一個年齡:“依朕看,那就定七十歲,過去的王老丞相,李斯老丞相等等,都是年過七旬才退下的。”

“如今就稍微下取一點。”

“諸卿以爲何?”

聽到扶蘇的建議,蒙恬等人連忙搖頭,他們又哪裡聽不出扶蘇話裡的深意,若是真按七十歲爲限,那改跟不改又有什麼區別?

“不可。”

“幾位老丞相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那時情況處理的政事,政務的繁忙程度,都不及現在。”

“請陛下三思。”

見衆臣一衆反對,扶蘇眉頭一皺,面目不悅道:“朕倒是認爲很合適,七十也不老。”

這時。

馮去疾苦笑一聲,主動接過話道:“陛下,臣已年過七旬,深知自己的實際情況,精力已大爲不濟,根本承受不住朝堂這麼繁重的政務。”

“若非陛下信任,臣早就退下了,七旬是萬萬不可的。”

“依臣之見,就以六十爲限,朝堂地方官員到六十歲,除非爲朝堂安排特殊任命,不然必須退下。”

扶蘇搖頭,淡淡道:“六十?”

“不行。”

“朕以爲三公九卿不當在此列,大秦當以五年爲一屆,三公九卿可突破這個界限,但不能超過滿一屆。”

“諸卿意下如何?”

聽着扶蘇說出的範圍,幾人對視幾眼,心中暗暗沉思着,最終都點了點頭。

相較其他官員,三公九卿的任期時間,其實並沒有怎麼縮減,主要縮短的是下面郡縣跟尋常朝臣的。

他們又如何能不同意?

不過能活多久,並不是他們自己能決定的,就目前的情況,天下絕大多數人都活不到六十。

所以整體而言,這個年齡限制,對天下真正的影響很微弱,但也的確是設置了一個上限。

旬日後。

一則告書張貼在了城中。

而且告書的內容,也隨着郵人的傳令,很快傳遍了天下。

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
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215章 冠劍加冕!(求月票)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302章 儲君求賢令?!(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452章 天下烽火!(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492章 嚴且公,苛且正!(求訂閱)第216章 帶大秦銳士回家!(求訂閱)喝酒了,emo一下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39章 熊啓!(求收藏)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16章 悌孝?我扶蘇並沒做到!(求收藏)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412章 查案?不用,治罪就行!(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409章 暗流涌動,風聲鶴唳!(新年快樂)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74章 君君臣臣寧有種乎!(求追讀)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150章 決勝負者,長於佈局!(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500章 這是一場鬥爭!(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115章 官吏難做!(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76章 我的命也不長!(求收藏)第20章 智者!(求收藏)第100章 爭鋒!(一)第273章 皇帝在的地方就是中央!!!(第一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105章 氣數已盡,註定當亡!(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