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

離開咸陽宮。

李斯跟馮去疾後背已然溼透。

兩人心有餘悸的站在殿外,臉上充滿驚魂未定之色。

直到此時。

他們才堪堪想明白一些事。

他們其實一直都在被始皇暗中各種擺佈。

馮去疾深吸口氣,心有餘悸的看向李斯,苦笑道:“陛下的威勢越來越重了,我們這幾日都過於關注殿下了,卻是險些忽略了陛下,誠然,殿下在這一年內變化很大,但在我等沒有察覺到的地方,陛下同樣轉變很大。”

“而且陛下的心思越來越深,越來越難以捉摸了。”

李斯沉默。

他同樣心生感慨。

他其實一直都以爲殿下是替陛下張目,只是陛下有些事不便自己說出,借殿下之口告訴給羣臣,但方纔看到那份奏疏的時候,才猛然驚醒,自己恐猜錯了。

他猜錯的並不是人。

而是事!

陛下的確想要解決軍功爵制的積弊。

而且很早陛下就想解決了,只是一直沒有想到辦法,這次殿下提出了幾個可行之策,卻是彷彿給了陛下一個解決的辦法。

然大秦現在根本就承擔不起這樣的風險。

他們清楚。

陛下同樣也清楚。

因而剛纔在朝堂上他們纔敢直抒胸臆,直接道出扶蘇那幾條政策的弊端,但等到陛下將那份奏疏拿出來,他才陡然明白過來,陛下根本就沒有想去直接解決軍功爵制的問題。

甚至

殿下前幾日召集羣臣商議只是幌子。

藉口!!!

陛下真正想做的是解決軍隊內部可能存在的隱憂。

但誰又敢說,扶蘇說的,不是陛下的真實想法?

而這便是陛下的厲害之處。

馮去疾凝聲道:“現在其他朝臣恐都在憂心焦慮殿下提出的那些方法,但殊不知,我等都被殿下給擺了一道,從始至終那都只是陛下關起門來的想法,並不能認作是陛下的心思。”

“只是我們前面都誤以爲是陛下的想法了。”

“而這一開始就錯了。”

李斯看向馮去疾,遲疑了一下,搖了搖頭道:“我並不認爲是錯了,只是事有輕重,軍功爵的事的確很重要,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其實並不算很棘手,然這只是現在,並不意味着以後也會這樣,那些政策在我看來,最終都會落實下去。”

“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李斯繼續道:“這幾日的情況從始至終都只是一次試探。”

“有殿下對我等的試探,也有陛下對政令的試探,更有我等對陛下跟殿下的揣測。”

“只是我們一直會錯意了。”

“而且即便到現在,恐還有很多人沒反應過來。”

“解決軍功爵制的確是個藉口。”

“陛下的真正心思是解決軍隊中可能存在的隱患。”

“但這個藉口真的只是藉口?”

“我並不這麼認爲。”

“我倒是認爲這恐是君上的真實想法。”

“也是真實意圖。”

“只是我等清楚,陛下也一定清楚,現在天下不適合大動,所以最終只能略微擱置,但看似最終彷彿只是隨口一談,然實際恐並非如此。”

“軍隊將領的轉職未嘗不是陛下做的先行嘗試。”

“只是一切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看不透、猜不出。”

“最終卻是落到了我等肩上。”

聞言。

馮去疾似意識到什麼,臉色陡然一變。

他凝聲道:“李丞相之意,殿下所說恐纔是陛下真正想做的,而我們後面看的奏疏,只是朝廷走出的第一步?”

李斯點了點頭。

他目光深邃,擡頭望着天穹,沉聲道:“這便是陛下的厲害之處啊。”

“從頭到尾都沒有否定,但也沒有肯定,一切只能靠我等自己去猜,若是有人真不把這些當回事,日後出了岔子,恐根本就不好給自己脫罪,因爲這些事殿下早已告知。”

“但若將此事太當回事,途中出了什麼問題,罪責同樣在自己身上。”

“陛下的性情越來越難揣測了。”

馮去疾心神一凜。

這大半年朝廷的變動其實不小。

而且陛下有意無意也透露出對當下朝堂的不滿。

馮去疾問道:“李丞相,你認爲此事最終會如何解決?”

李斯輕笑一聲,似根本沒放心上,淡淡道:“馮丞相,你眼下就當局者迷了。”

“從始至終這件事是何人提起的?”

“自是殿下。”馮去疾沒有任何猶豫直接道出。

李斯點頭道:“殿下眼下可有決定國家大政的權力?”

馮去疾搖頭。

扶蘇現在雖爲大秦儲君,但朝廷大權依舊被始皇牢牢抓在手中,扶蘇豈有決定國家大政的權力?

想到這。

馮去疾也一下明白了。

他苦笑道:“多謝李丞相開解。”

他前面只是腦袋有些渾渾噩噩,現在已完全想清楚了。

這次扶蘇提出的辦法,都是私下相會的,本就不會公之於衆,而且陛下後面給看的奏疏也說明了,這件事最終只會在小範圍內去解決,並不會真的廣而告之。

殿下後續籌集的事務府,也只是專司軍中將領轉職之事。

從始至終此事都跟他們沒有關係。

他們只是被告知了。

但也僅此而已。

然就是這個被告知,卻讓他們陷入到了兩難。

李斯搖搖頭,沉聲道:“眼下此事的確跟我等無關,但我們卻不能有絲毫掉以輕心,因爲不知何時,此事就會變成真的,到時我等若是不能應付得當,恐怕在朝中恐就不安穩了。”

李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馮去疾連忙點頭。

李斯目光深邃的看向天空。

心中思緒翻飛。

始皇的身體前段時間就傳出有問題,只是在幾天後,很多人以及他都認爲這只是一個藉口,爲了推扶蘇上位,只是到現在,他心中漸漸存疑了。

若是陛下真的身體出了問題呢?

而胡亥在南海又遭遇了一場襲殺,那就註定會讓始皇生出擔憂,爲了扶蘇日後能平穩上位,也爲了帝國的長久穩固,始皇定會將軍隊的一些隱患給扼殺掉。

但軍隊真正的隱憂源於軍功爵制。

這不是短時能扭轉的。

所以纔有了扶蘇的兩次召見朝臣。

那些話看似是扶蘇說的,未嘗不是陛下想告訴給他們的,同時陛下也是想借此告訴他們,今後朝廷的風向變了。

目下陛下還有餘心讓扶蘇穩紮穩打的去做調整,但等到陛下的身體日漸惡化,到時陛下還會這麼沉得住氣?還會繼續追求平穩?

不可能的。

他對陛下很瞭解。

陛下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向來是不顧後果跟影響的。

陛下看重的從來都只是結果。

所以纔有了這幾日的這番‘君臣之會’。

馮去疾點頭道:“那我們這幾年,其實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爲日後大規模推行‘入學’、‘爲吏’、‘賜氏’做一些先行準備,避免日後真的需要時,我等捉襟見肘。”

李斯頷首。

兩人看了看四周,快速邁步離開了。

只是步子都略顯沉重。

雖然這件事沒有最終敲定,卻已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他們胸口,讓他們不得不時刻警惕,不過他們比其他人好一點,至少他們已反應了過來,其他朝臣可未必。

咸陽宮。

嬴政面色很平靜。

他讓宦官將李斯馮去疾看的奏疏重新收回案上。

這件事已經結束了。

所有的一切都只流於言表。

朝廷接下來真正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將軍中的隱憂解決掉。

至於嵇恆提出的辦法,嬴政同樣頗爲心動,但他也很清楚,現在還不到時候,而且牽扯太大,稍微控制不好,就可能累及自身,因而他不會輕易去推行的。

但當下不適合。

並不意味着什麼都不做。

所以他借扶蘇之口,將這些事告訴給了朝臣。

他要讓朝臣心中要有數。

而這便是帝王心術。

通過一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話,讓朝臣疲於奔命,陷入到各種猜疑之中,最終不得不努力的去多做事,以避免最後陷入麻煩。

嬴政望着案上的奏疏,目光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嵇恆給出的解決之法他看過。

的確有可行之處。

只是他對嵇恆始終存有戒心。

嵇恆這個人想法有些太過恐怖了,似乎無所不能,對政治之道十分熟稔,根本就不像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也不像是一個未踏入朝堂的人。

他跟韓非也不一樣。

韓非的確對君主專制有很深的理解。

但韓非終究只算一介書生,擅長書寫文章,並不適合踏入朝堂,一旦踏入朝堂旋渦,就很容易失去原本的理性,變得平庸。

然嵇恆卻給人一種很老謀深算的感觸。

分明沒有踏入朝堂,卻對朝堂之事瞭如指掌,還對朝臣的心理算計的很是分明,甚至有時還在有意無意的算計自己,只是用的自己比較受用的方式。

但這依舊爲嬴政所不喜。

他很討厭這種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覺。

尤其是嵇恆給出的解決之法,他也曾想過做出改變,但最終卻只能繼續沿襲着嵇恆的辦法,不然中間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

而這次嵇恆提出的解決之法,更是讓嬴政心生擔憂。

因爲嵇恆想改變的東西太多了。

日後會將大秦變化成什麼樣子,就連是他都無法預測,而且之前在獄中時,嵇恆就不知一次的說過他的志向在於‘變國家,變治道,變生計,變民衆’。

眼下在嵇恆的一步步操持下,大秦已開始沿嵇恆預定的方向前進了。

這更是讓嬴政暗生驚怒。

所以有時他會刻意的將一些事壓一下,只是效果並不明顯,甚至最終還只能求助於嵇恆,這段時間他改變了想法,僅靠他個人或許是不足夠的,那便讓朝臣也加入其中,他倒想看看,嵇恆的才智是不是真就那麼妖孽,集合大秦整個朝堂之力,依舊不能撼動分毫?

他要做隱於幕後的人。

讓嵇恆跟朝臣暗中相爭,讓他對局勢看的更清楚,從而做出更有利的抉擇。

嬴政雙眼陰翳的看着案面,冷聲道:“嵇恆,朕不知你究竟有何居心,但大秦是朕的大秦,你的一些想法朕很欣賞,只是你太聰明瞭,而且你讓朕實在看不透啊。”

“朕又豈能事事如你所願?!”

嬴政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冷色。

他大袖一揮,已重新調整好心神,朝殿外高聲道:“來人,去把李信給朕召來。”

隨着殿外一陣腳步聲,咸陽宮外安靜下來。

嬴政沒有對嵇恆多想,把所有心神都集中在對南海大軍的處置之上,之前不便於急着出手,但現在一切都準備就緒,當對南海進行處理了。

軍隊是不容有失的。

分毫都不行。

另外之前一直沒想好如何處置,但嵇恆給出瞭解決之法,而且很得體合適。

過去軍隊若發生變動,朝廷第一反應是對爲首的將領做出處置,不過嵇恆的做法卻不盡相同,他針對的是中下層的軍官,將這些中下層軍官給調離,中下層軍官實則纔是軍隊真正的控制者,一旦被調離之後,軍中將領對軍隊的控制力無疑會大大減低,無形間減少了軍隊兵變的情況。

如此朝堂也能就此做出後續動作。

一個將領的精力是有限的,他的心腹也是有限的,沒有了心腹在旁,就算有將領有心作亂,也只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嵇恆給出的辦法纔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也纔是真正的控制之法。

很快。

李信就到了咸陽宮。

看着李信滿頭銀髮,嬴政也頗感唏噓。

當年伐楚失利,對李信的打擊太大了,自此徹底一蹶不振,雖後面也參與了幾次戰事,但再難恢復之前的意氣風發,整個人消沉了很多。

嬴政看了李信幾眼,聲音平和道:“李信,朕這次召你回來,主要是爲了一件事。”

“南海!”

“你在軍中或在咸陽當聽過一些消息,胡亥在南海遭遇了一次襲殺,朕這次要交給你的,就是擔任南海大軍的副將,協助趙佗完成夷滅甌駱地區,讓南海徹底歸復太平。”

“另外.”

“就是輔佐扶蘇整頓軍治。”

“朕不希望南海大軍再發生類似的事。”

“你明白嗎?”

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
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73章 相見!(求追讀)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85章 千金買骨,摸石過河!(六千字第二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73章 咸陽外有文書來!(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233章 我張蒼就是這個代價是吧!(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263章 正本清源!!!(求訂閱)第180章 三份告示振人心!(六千字,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49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68章 人事之要,政見心界!(求收藏)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202章 趙將軍做事,我放心!(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50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357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求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53章 我還想多活幾年!(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