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

第45章 世間無對錯,只在利害權衡!(求追讀)

胡亥一臉肅然。

他還是第一次見嵇恆這麼嚴肅。

他想了一下,凝聲道:“你這說法是不是有些誇張了?儒家有這麼難纏嗎?”

“大秦可是對儒家有關的書籍進行了焚燬,儒家也幾乎被驅離了朝堂,長公子上位後,就算大秦是君儒臣法?但朝臣可是信奉法制,豈會容許儒家捲土重來?”

“大秦容不下儒。”

“今後也更沒有儒家的容身之地!”

嵇恆嗤笑一聲,冷聲道:“我前面說過,法即是儒。”

“什麼君儒臣法,外儒內法。”

“那只是一廂情願。”

“根本做不到。”

“或許前面幾代君主能維持所謂的君儒臣法,亦或者是外儒內法,但正所謂假話說得多了,有的人就會當真了,一旦出現有一代君主,沒有意識到大秦行的是霸道,開始真推行起了仁政,大秦的法制也就隨之崩塌了。”

“而那時所謂法制,也就變成了人制。”

“人都是有私念的。”

“缺少了公平公正,那還是法嗎?”

“法的威嚴即失,法的最大受益者,皇帝也會威嚴不復。”

“再往後。”

“只是周天子失官的重演罷了。”

聞言。

胡亥臉色大變。

他前面還以爲嵇恆是危言聳聽,但聽到嵇恆的推衍,也不禁驚出一身汗。

他想到了自己的大兄長。

大秦以法立國,父皇那麼教誨,大兄依舊親近儒生,若是大兄上位,儒家豈能不得勢?儒家一旦得勢,大秦的法恐就成了亂法。

一念至此。

胡亥眼中閃過一抹幽怨。

他越發感覺父皇選擇大兄或是一個錯誤。

嵇恆將剩下粳米吃完,擦了擦嘴,懶散的躺在地上,拍着小肚子,繼續道:“你其實也沒有說錯,始皇的確有所意識,所以這幾年一直在有所針對。”

“焚書,坑殺方士、儒生等等。”

“大秦想用儒家思想,但只想用大秦自己的儒家,非是儒生的儒家。”

“但做不到的。”

“荀子乃儒家最後一位大師。”

“更是曾爲廣負盛名的稷下學宮祭酒,但荀子這祭酒之位,可一直都沒坐穩過,來來回回當了三次,最終還是被學宮內的儒生趕走了。”

“荀子乃儒家之大師,尚且不爲主流待見。”

“何況秦政?”

“戰國後期,奉行孔孟的儒生,早已走上了邪路,視一切不同於孔孟學說的儒學爲異端,甚至自甘將此等大師逐之。”

“而且這些儒生哪懂什麼孔孟?”

“只是假借孔孟學說,爲自己的私利張目罷了。”

“全然背離了孔孟之學的初衷。”

“他們在各地廣開私學,將自己理解的孔孟之學傳之四方,容不得任何人置辯,也容不得任何人質疑,更容不得任何人創新,因爲一旦孔孟之學有了新的發展,勢必會暴露出他們傳授的學問的漏洞。”

“儒生重名好利。”

“他們豈敢認荀子爲儒家大家?”

“而且孔孟之後,堅定奉行儒家學說的子弟都走上了邪路,因爲他們學問沒那麼高深,也不肯潛心學習,也拉不下臉去求問,又想早點謀利,因而大多選擇一邊信奉孔孟之道,一邊專研附和各種陰陽學說,爲的就是能自圓其說。”

“所以始皇在抓方士時,順帶抓了不少儒生。”

“因爲兩者本爲一體。”

“這也是爲何儒生被捕的數量並不高,但博士學宮的儒家博士、學士卻如臨大敵,甚至捨棄高爵厚祿也要逃亡的原因。”

“當然始皇殺方士儒生,除了是威懾儒生,將儒生驅離朝堂,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收回‘天命’的解釋權。”

“大秦立國以來,召集了不少方士儒生,研究禮樂。”

“最終弄出了一套五德始終說。”

“大秦的五德始終說,內容你應該比我清楚。”

“始皇之所以弄這一套,其實就一個目的,就是想告訴世人,天下歸秦不僅是衆望所歸,更是天命。”

“在我看來,其實就爲證明‘政權合法性’。”

“正統性!!!”

“不過這套學說出自儒生方士之說,我之前說過,儒生的理論一直都是似是而非的,並沒有最終定論,只是讓人感覺似有幾分道理,但這套理論是這批儒生跟方士弄出來的,最終解釋權實則也在這些人手中。”

“因而.”

“這些人必須死!”

“五德始終說的解釋權必須在朝廷手中。”

“這次坑殺方士、儒生,之所以這麼大規模,其實有兩個目的,一來是藉機清除當年參與‘五德始終說’的方士儒生,二來趁機將儒家趕出朝堂,進一步打壓儒家的影響力,進而實現後續的君儒臣法。”

“所以原本只需殺幾十個方士儒生,但兩個目的疊加起來,又爲了避免爲人察覺,加之想引起儒家恐慌,最終擴大化下,坑殺數量增加到了四百多人。”

“世間的很多事,其實無關對錯。”

“只在利害權衡。”

四下皆靜。

胡亥整個人愣住了。

他完全沒有想過,坑殺儒生方士,會有這麼多門道。

但他細想了一下,好像被坑殺的方士中,的確有參與過當年的禮樂定製的人,只不過在四百多人中,那幾十名參與的方士儒生,實在有些不起眼。

而且此事已過去了九年。

若非嵇恆提起,他甚至已想不起。

扶蘇心神微顫。

他現在完全能理解父皇殺方士儒生的想法了。

唯器與名,不可假人。

事關大秦‘天命’,也事關大秦日後‘仁政’,豈能將解釋權交在儒生手中?儒生本就擅長鼓譟生事,在民間影響力又大,若是有朝一日,說出秦失天命,那造成的動盪難以想象。

扶蘇一臉後怕。

他過去從來沒有想過,儒家在天下的影響力。

但經嵇恆講說,他已醒悟過來。

儒家跟其他學說不一樣,講的是有教無類,甚至於只要給幾塊肉脯,就可以給伱上課,經過數百年的傳播,儒家的影響力,早已遍及天下。

當初跟儒家爭鋒的墨家、道家,因爲收學子的門檻很高,很早就青黃不接。

加之墨家分裂,黃老之學久無大師,頹勢明顯,若真如嵇恆所說,日後法儒漸漸合流,那天下早晚有一日會成儒家模樣。

想到這。

扶蘇臉色陡然變得慘白。

求下數據,被同期幹爛了。

(本章完)

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
第341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這章應該還行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56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491章 變數已至,未來已來!(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260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31章 帝王心術!(求訂閱)第146章 立信!(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130章 犧牲皇權,成就大秦?!(求訂閱)第364章 張蒼的錢糧之見!(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53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第218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1章 隔牆有耳!(求收藏,求追讀)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221章 權勢富貴同樣也定於一!(求訂閱)第17章 扶蘇,記住了嗎?(求收藏)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91章 唯利是趨!驅狼吞虎!(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219章 張蒼:沒完了?!(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