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

次日一早,範寧和朱元豐一起前往開封府陳留縣,朱元豐在那裡開辦了一個紡織機器研究院,請了數十名老工匠,在這裡研究如何改進紡織機。

大宋目前紡織主要以麻紡和絲紡爲主,但大宋開始從大食進口大量的棉布後,引起了各大紡織工坊的極大關注。

棉布明顯比細麻布更舒適、保暖,透氣性好,很多大戶人家都開始穿棉布做的衣服,衆多紡織工坊主都意識到,一旦棉布大量進口,他們就會遇到生存危機,不需要官府組織,從去年開始,紡織工坊主都紛紛開始研究棉紡技術。

十幾年前,大宋從高昌引進了棉花,但沒有得到推廣,漸漸銷聲匿跡,目前只有相州和開封府有少數地區種植,種植面積大約有數千畝,這些棉花已全部被一搶而空,很多工坊主不得不從海外進口棉花用於研究。

在研究紡織機器上,朱家也沒有落伍,朱家這幾年從天竺進口了數千擔棉花,事實上,從三年前開始,朱家便着手秘密研製棉紡機。

在前往陳留縣的路上,朱元豐對範寧道:“我們最初也想用木綿紡織,但木綿的絨太短,很難用織機紡織,只能用手搓成線,才能做成木綿布,尤其剝木綿籽太難,但後來聽說,嶺南儋州卻能用機器來紡織木綿,我前年派人去嶺南學習它們的紡織技術,得到了很大的啓發,現在我們也能用機器脫籽,用機器紡織出木綿布,又輕又柔,甚至比進口的棉布還要舒適。”

範寧笑了笑道:“木綿是一方面,棉花也要研究,畢竟木綿的數量不是太多,而且北方不適合種木綿,反而適合種棉花,一旦棉花種植推廣開,最終還是以棉布爲主,木綿布可以作爲稍微高端的布料。”

“我明白,可以紡木綿,其實也完全可以紡棉花,關鍵是要提高紡紗的技術,紡麻線經做到三錠,完全可以把紡麻搖車改造成紡棉車,紡棉車也能做到三錠,甚至更多。”

“別的紡織工坊技術如何?”範寧又問道。

朱元豐輕輕嘆息一聲,“幾乎每一家大的紡織工坊都有研製機器的工匠,這幾年技術提高非常快。

我給你舉個例子,一般細麻紡車的錠子數目是兩至三枚,最多爲五枚,前年寶德紡織工坊發明了連動手搖機,將紗錠豎起來,用一個紡輪帶動,一次可搖十支錠子,但這還不是最厲害的,今年三月,柴家的柴氏紡織工坊造出大紡機,用水力驅動,一次可以搖數十支錠子,普通麻紡機一天也就紡三斤麻線,但大紡機一天可以紡一百五十斤紗線。”

範寧很驚訝,居然能利用水力驅動,這可是巨大的進步啊!

“那棉紡上可以用水力大紡機嗎?”

“當然可以,我也打算造出大紡機,利用水力驅動來紡棉紗。”

“那織布呢?有沒有什麼新技術?”

“織布一直是用踏板織機,也是最耗人力的地方,每個女工踩一張踏板織布機,每個時辰能織出一丈布,據說很多工坊都在研製利用水力推動,讓織布機能自動踩踏,這樣,一個女工就能看管三到五架織布機。”

“如果實現成功,一匹細麻本錢是多少?”

“兩百文!”

朱元豐伸出亮個指頭道:“現在的本錢是四百文,如果能成功,一匹細麻的本錢還要降一半,兩百文就夠了,京城市場上細麻的價錢已經從四年的一千二百文降到八百文,恐怕還要再降到五百文,這就是大工坊的威力,十幾張織機的小作坊只能倒閉,他們的本錢是七百文。”

範寧沉默了,雖然大工坊的出現大宋無數小作坊都紛紛破產倒閉,但這也沒有辦法,這就是社會進步的必然,只有大工坊纔會拼命提高技術,想到用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大織機,纔會使大量商品充斥於市場,促進人口增加,促進商人去海外爭奪市場。

.........

馬車駛入了陳留縣,朱元豐之所以在陳留建立紡織機器研究院,最主要的原因是陳留縣有大宋最大機坊,也就是製造紡織機器的工坊,製造剿車、紡紗機、提花機、斜織機、踏板織布機等等。

朱元豐指着遠處一座被圍牆包圍、佔地廣闊的大院道:“那裡就是寶德機坊,大宋最大的製造紡機的工坊,東主叫李寶德,是有名的大商人,很善於投機,早年和呂夷簡關係密切,後來又抱上張堯佐的大腿,現在和韓家打得火熱,他自己也開了一家三千張織機的紡織工坊,一隻紡輪同時紡出十根線就是他搞出來的,但還是比不過柴家的水力大紡車。”

“三祖父的研究院,就是從裡面挖的工匠?”

“談不上挖的工匠,都是裡面年老體弱,幹不動活的老工匠,他們雖然幹不動高強度的勞作,但經驗豐富,正好適合研究,軋棉機和攪車就是他們吸取了儋州的經驗而製造出來。”

他們來到了城南的一座大院子,這座院子至少佔地十畝,平時大門緊閉,顯得比較神秘,這裡就是朱元豐建立的紡機研究院。

他們從後門進了大院,只見大院子裡又分出了十幾個小院子,每個小院子都有人在忙碌,整個大院估計有一百餘人。

一名大管事特來迎接東主的到來,又給範寧見了禮,範寧笑道:“先看看你們木綿紡織機器。”

“請隨我來!”

大管事帶着他們來到一座稍大的院子裡,範寧一眼便看見軋綿機,軋棉機主要是把綿籽和綿絮剝離的工具,就是兩根圓木棍同時轉動,木綿從縫隙裡擠壓,綿絮下去,棉籽就留在上方,被木棍上的槽帶走。

木綿和棉花一樣,都有綿核,很難剝離,從琉球府和呂宋府送來的百萬擔木綿都是帶核的,需要人手工剝離,勞動強度很大,大量人工費含在其中,使綿的價格下不來,而且木綿絮纖維比較短,用粗麻機很難搖成捻子,只能用手工捏成捻子,然後再一步步搖成細紗線。

這就需要攪車,把剝棉時壓成的綿餅的木綿再攪鬆散,但這樣還不行,範寧便看到了留存後世的大殺器:棉弓,用彈棉花的方式把纖維彈出來,這樣就使纖維變長,很容易接續做成長綿條,也就綿捻子。

再利用搖機把捻子搖成一股股細線,細麻和粗麻的區別就在搖線的精細程度。

大管事笑着介紹道:“木綿布已經做成功了,但東主要求再精益求精,我們打算用銅棍代替木棍軋棉,然後再進一步考慮用水力驅動,使軋綿、攪綿和彈綿都不用人工,只要有一個人往裡面放入木綿就可以了。”

“讓我看看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在哪裡?”範寧極有興趣地問道。

大紡車雖然是柴家發明出來,但很多工坊都仿製成功了,朱元豐的研究院也不例外。

大管事帶他們來到一座後面大房子裡,水力驅動必須要靠山或者靠河,要有落差,恰好他們背後就靠一條小河,他們便從小河裡引出一條水流,穿過院子,最後流入陳留湖。

這條水流被他們做成了落差,形成潺潺溪流,推動一架很大的平躺的水車,水車轉動,又通過連動杆驅動紡紗機轉動,上面數十支紗錠便同時在轉動了,一名手巧的女工在不停的接線,她的工作就只有一個,把斷掉的線接續起來。

大管事介紹道:“用水力舂米、磨面早在唐朝就有了,關鍵是柴家想到了利用織布機上的連動杆,這樣就把水力轉化爲大紡車的推動力,我覺得這纔是關鍵。”

範寧頓時想到了蒸汽機的發明,其實也是一樣,蒸汽不停推動活塞運動,然後活塞又推動連動杆,使輪軸轉動,火車、蒸汽船就這樣發明出來。

當然,自己不是工匠,細節怎麼處理他想不到,但有這些極富聰明才智,技術熟練的工匠,又有什麼辦不到呢?

範寧心中有點激動起來,別的他暫時不關心,他現在關心怎麼解決遠洋大船的動力問題,如果蒸汽機發明出來,一億兩千萬人口的大宋就會出現一場工業革命。

【注:利用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就是在南宋後期發明,連動杆原理也是在宋朝就出現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
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