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

次日中午時分,京城兩大市井娛樂報紙《小報》和《東京信報》開始售賣當天的報紙,《東京信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一個奪人眼球的消息,《殺人放火,宋庠縱侄行兇逞惡》。

《小報》也在第二版報道了這件事,雖然沒有《信報》那樣誇張,但內容卻是一致的,宋之助強佔民財,縱火燒燬京城最大的奇石館。

但殺人確有事實,是兩年前的一樁舊案,宋之助強佔民宅,打死了苦主,《信報》將兩件事連在一起。

這個消息如一陣風似的傳遍了整個京城,從高官到腳伕,從貴族到庶民,從知政堂的談論到井邊的洗衣婦人的閒聊,短短半天之內,宋庠徹底火了。

其實五更時分還發生了另一件更吸引眼球的大事,張堯佐企圖製造瑞兆失敗,不過這件事被範寧壓住了,不讓包拯泄露出去,張貴妃的喪禮畢竟還沒有結束,這件事若鬧得滿城風雨,會觸犯天子的逆鱗,會得不償失。

這件事只要找個機會給天子暗示一下,讓趙禎明白這件事就足夠了,很多時候,響鼓不必用重錘。

宋庠本人知道這件事卻比較晚,他今天審查幾個州送來的年度奏報,一直呆在官房裡,直到下午時分,他批閱完全部奏報,才放下筆來到院子裡散散心。

他走過一扇小門時,聽見門另一邊的幾名官員在議論着什麼。

“這個宋之助太愚蠢,還跑到現場去,被抓個正着也是活該啊!”

宋庠一下子停住了腳步,‘宋之助’,這不是自己侄兒的名字嗎?

他走過小門,只見是三名從吏躲在這裡休息,宋庠眼睛一瞪,“你們剛纔在聊什麼?”

三名從吏差點嚇得跳起來,本能地轉身便跑,轉眼便跑得沒影了,宋庠追不上他們,只得罵了幾句,恨恨返回官房。

宋庠越想越不對,三人爲什麼見到自己要跑,他們並沒有犯什麼錯誤,卻嚇得臉色都變了,一定有問題。

一種直覺告訴他,他的侄子宋之助很可能出事了。

回到官房,宋庠立刻把他茶童叫來問道:“是不是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關於宋家或者我侄子的?”

他知道自己這個小茶童喜歡扎堆聽故事,這種事情他肯定知道。

小茶童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他這幾年跟隨宋庠混成一個小人精,他可不希望這種事情是由自己來告訴老爺,所以他一直裝作不知道。

但現在他躲不過去了,老爺惡狠狠的眼睛讓他心驚膽戰,半晌,他低下頭道:“老爺沒看今天的報紙嗎?”

宋庠一怔,他看了一眼桌邊的三份報紙,他還真沒有來得及看,他隨手抓起一份報紙,正好就是《東京信報》,

他目光落在了頭版頭條的慫人標題,《殺人放火,宋庠縱侄行兇逞惡》。

宋庠眼睛驀地瞪大了,他頓時又氣又急,一巴掌把報紙拍在桌子怒吼道:“簡直是胡說八道,血口噴人!”

這確實是宋庠的毛病,他也不看內容,第一個反應就是報紙在血口噴人。

歷史上,宋庠兩次栽在縱容子弟作惡上,根子就在這裡,他太護短,以至於子侄在外面闖禍累累,他也視而不見。

當然,也是《信報》起的名字太聳人聽聞,而且有誤導之嫌,就好像宋庠知道這件事,但放縱不管,事實上,宋庠壓根就不知情,他再護短,也不會傻到默許子侄去燒別人房子,而且還是範家的產業。

宋庠心中憤怒之極,將報紙撕得粉碎,又揉成一團,狠狠扔到牆角,小茶童嚇得一哆嗦,悄悄退了下去。

良久,宋庠稍稍冷靜下來,他又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信報》已經被他撕得粉碎,他只得拿起《小報》,他在第二版才找到了相關的報道。

這時,他心中有點緊張起來,要知道錢明逸也是支持琅琊王趙文惲的,如果消息是假的,《小報》絕不會刊登,現在《小報》也登出了這件事,那就說明這件事是真的,侄子宋之助真的闖禍了。

宋庠越來越冷靜,等他看完了《小報》的全篇文章後,他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渾身無力,他知道,自己這次完蛋了。

彈劾宋庠的官員是左諫議大夫李唯臻,在範寧丁憂去職,兼任者包拯改任知開封府後,李唯臻終於熬夠資歷上位了,這是韓琦推薦的結果,也是範寧向韓琦推薦李唯臻的結果。

但彈劾相國也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御書房內,趙禎看完彈劾報告,沉思良久問韓琦道:“這家奇石館是範家開的,和范仲淹有什麼關係?”

韓琦躬身道:“啓稟陛下,那家奇石館和范仲淹沒有關係,但和範寧有關係。”

“這是什麼緣故?”

“陛下,這家店是範寧在參加科舉之前開的,專賣田黃石,他佔了七成的份子,朱元豐佔了三成的份子,後來他準備出海開創鯤州時,便把七成份子轉給了他的二叔,也就是現在的奇石館大掌櫃。”

趙禎走了幾步又問道:“宋家子侄和範寧有仇怨嗎?”

“毫無仇怨?”

“既然毫無仇怨,那爲什麼他們偏偏看中了奇石館?”

這是整個事件的關鍵,甚至比開封府弓手突然出現還要關鍵,開封府弓手出現還可以解釋爲範鐵戈白天被威脅後報案,但宋家子侄爲什麼針對奇石館就難以解釋了,京城那麼多店鋪,他們爲何偏偏看中的奇石館?

韓琦稍微斟酌一下道:“應該是有人慫恿他們。”

趙禎頓時明白了,宋家的子侄被人利用了,他立刻沒有了興趣,也不想知道是誰慫恿。

但宋家子侄被人慫恿並不代表他們無辜,趙禎心如明鏡,宋庠已身敗名裂,不能再做相國,他點點頭,“這件事朕知道了!”

韓琦卻沒有告退,他又取出一份奏摺,放在御案上,“陛下,還有一件事涉及琅琊郡王,但沒有公開,微臣告辭!”

韓琦行一禮,告退下去了。

趙禎注視奏摺,還是取了過來。

但當他看清楚了奏摺中的內容,韓琦當然不會騙自己,這肯定是真的,奏摺中的內容使趙禎的瞳孔猛地收縮成一線,心中繼而勃然大怒。

瑞兆、天兆、吉兆不是不可以做,但那必須是自己同意才做的事情,那是上天的旨意,只能由天子來決定,你張堯佐想幹什麼?

去年的魚腹錦書之事自己已經忍了,不再計較,現在又要冒出一個琅琊當立,趙禎忍耐的極限已經快要爆發。

他沉思良久,對門口小宦官道:“宣單總管來見朕!”

片刻,一名老宦官匆匆走進御書房,他叫單文忠,是宮中的大內副總管,原本是張貴妃宮中的宦官。

他上前跪下行禮,“奴才拜見陛下!”

趙禎把奏摺遞給他,“你現在就去一趟張太師府邸,把這份奏摺給他!”

“老奴遵旨!”

單文忠接過奏摺便起身去了。

趙禎負手在書房裡走了幾步,想到愚蠢狂妄的張堯佐,令他心中惱火萬分,但他忽然又想到病逝的愛妃,心中的怒火硬生生髮不出來,一時間他心亂如麻。

.........

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
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