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

沒有攻城武器,八萬大軍無法攻城,當天當晚八萬士兵便裹着羊皮在草原上休息,到次日一早,還沒有輜重船隊的消息,罔萌訛心中開始有點不安起來,他的大軍只帶了四天的乾糧,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天,乾糧只能維持一天了,糧船還沒有到來,那會出大事了。

罔萌訛不斷派人去催促糧船,到中午時分,輜重船隊依舊沒有消息,而且連派去的人也沒有了消息,罔萌訛終於意識到不對了。

他急令大軍起拔,向西面撤離,八萬大軍怨聲載道,罵罵咧咧的要出發了,城頭上範寧望着西夏士兵開始撤退,他回頭問楊文廣,“一般騎兵迴帶幾天的乾糧?”

楊文廣想了想道:“按照我和西夏軍打交道的經驗,他們有規定,如果是大軍發動戰役,軍隊至少要攜帶九十天的糧食,如果是輕兵突擊,奔行距離超過五百里,則要帶半個月的乾糧,像他們這種有輜重隊跟隨,一般攜帶三天的乾糧,最多四天,不會超過四天,他們要攜帶兵器、盔甲、水壺、行李,糧食就不可能多帶,就是大宋和遼國也是這麼規定的。”

範寧想了想道:“他們殺來已經耗費了三天半時間,就算他們帶五天的乾糧,最多隻能維持一天半了,那麼除了殺馬充飢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要麼是就是打獵、吃草根,不過西夏軍隊一般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是不會殺馬,馬匹是士兵的私有財產,一旦殺馬充飢,會嚴重動搖軍心。”

範寧點點頭笑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這時,楊文廣忽然一指遠處一支特殊的隊伍,“相公看那支軍隊!”

範寧順着他手指方向望去,只見西夏軍中有一支隊伍很顯眼,別的士兵都是單馬,而他們卻是雙馬,馬上馱着厚重的包袱,還有一名僕人負責牽馬。

範寧心念一轉,問道:“難道那就是鐵鷂子?”

楊文廣點點頭,“我懷疑是,戰馬的體格都很大,明顯是專門挑選出來的,另外一匹馬馱的,應該就是重甲。”

範寧又看了片刻,他覺得鐵鷂子是被神化了,無非就是重甲騎兵,事實上,宋朝也有,宋朝的靜塞軍就是重甲騎兵,遼國更不用說,遼國的鐵林軍和皮室軍,也是重甲騎兵,歷史上的金朝的鐵浮屠也是。

相反,西夏因爲國力薄弱,沒有那麼多生鐵來支撐,所以鐵鷂子只有三千人。

“相公,我們要不要尾隨追擊?”

範寧凝視敵軍片刻道:“再等一等,等他們化整爲零的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來了。”

..........

範寧部署在河套一帶的水軍,除了五十艘蒸汽船外,還有五百餘艘千石戰船,這些千石戰船靠櫓划動,每艘船上都有數十名弓箭手,還有上千艘哨船,在八萬西夏軍主力深入河套後,所有的戰船都出現了,他們的任務就是要截斷西夏軍的退路。

宋軍的戰船主要部署在北段、中段和西段,控制着五百里的黃河水道,其中以上千艘哨船最爲活躍,它們在河面上巡邏,監視西夏軍的渡河點。

當天晚上,西夏軍的糧食耗盡了,但他們距離黃河還有一百餘里,還有一天多的路程,後勤輜重隊始終沒有任何消息,八萬西夏軍開始陷入恐慌之中。

罔萌訛也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冒進的大錯誤,他心中又焦急又慌亂,但他又絕不允許任何批評自己,他一連下了幾道嚴令,膽敢私下批評主帥者,以動搖軍心之罪斬首。

一道道嚴令傳達下去,八萬大軍都敢怒不敢言,從將領到士兵,都恨極了這個愚蠢不懂軍事的太守面首。

次日一早,士兵們吃到的是一鍋鍋水煮野菜,連鹽都沒有,八萬大軍頓時炸開了,士兵們都意識到,他們已經斷糧了。

士兵們吃的是水煮野菜,但將領和鐵鷂子騎兵的待遇還不錯,士兵獵了幾十只鹿,鹿肉熬成了肉糜湯。

消息很快傳開,憤怒萬分的西夏士兵出現了厭戰、怠戰的強烈情緒,罔萌訛也意識到軍心動搖,中午時分,他下令宰殺了數百匹老弱馬匹配合野菜一起,給士兵解餓,不過罔萌訛也知道,殺馬的後果很嚴重,但爲了給士兵果腹,他也顧不上了。

西夏軍的戰馬和兵甲都是士兵私有,只有後勤補給的兵甲纔是官府打造,遼兵也是一樣,對党項人和契丹人而言,馬就是他們的兄弟和戰友,很多部落寧死都不會吃馬肉。

罔萌訛殺馬果腹,雖然解決了迫在眉睫的飢餓問題,但此舉卻在西夏士兵中引起了憎恨和恐慌,西夏大軍在斷糧兩頓後,開始出現了小規模的逃亡。

任何軍隊只要出現逃亡現象,那就是軍心士氣降到冰點的標誌。

罔萌訛無奈,他只能強令大軍加快行軍,夜幕降臨時,他們終於抵達了黃河岸邊。

疲憊且飢餓的西夏士兵不等主帥下令,紛紛奔至河邊開始搭建浮橋,這時,河面上一里外,十幾艘小船正靜靜停泊在河中央,在它們身後數裡外,還有幾艘大船,它們在靜靜等待着機會。

皮筏子浮橋搭建得很快,僅僅一個時辰,一條長達一里半的浮橋便出現在河面上,浮橋在進行最後的岸上固定,就在這時,十幾名宋軍水鬼託着淺底木箱無聲無息地鑽進了浮橋下方。

“過橋!”

浮橋對岸升起一支火箭,這表示浮橋已經完工,罔萌訛當即下令道:“前軍過河!”

早已排列在岸邊的西夏軍士兵立刻向浮橋上奔去,很多士兵都發現腳下有黑漆漆的粘稠的液體,還發出刺鼻的味道,但他們卻顧不上,只管向對岸奔跑,只片刻,浮橋已經奔上數千名士兵。

就在這時,遠處河面上出現了一支火箭,明亮的火箭直衝夜空,在空中發出一聲清脆的爆裂聲:‘啪!’

罔萌訛頓覺不妙,立刻喝令道:“停止上橋!”

但不用他下令,也沒有士兵敢上橋了,只見橋的前段、中段和後段都火光大作,烈焰迅速蔓延,瞬間將橋上士兵吞沒,士兵被燒得慘叫,不顧一切地向水中跳去。

很快,浮橋斷裂傾翻,即使沒有被燒着的士兵也紛紛落水,大火漸漸將整座浮橋吞沒了,南岸只過去了數百名士兵,近兩千士兵落入黃河,生死不知。

岸上所有士兵都看得目瞪口呆,大部分將士都明白了,宋軍把他們的後路斷了,他們的後勤輜重應該就是這樣被宋軍摧毀。

罔萌訛又氣又急,厲聲令道:“再搭四座浮橋,同時搭建!”

將領們紛紛勸他,“大將軍,搭再多的浮橋也沒有用,肯定會被摧毀,我們水面上根本沒有優勢。”

罔萌訛回頭怒吼:“那怎麼辦!我們就在這裡等死嗎?”

衆將默然,一名大將忍不住小聲埋怨道:“當初就不該冒然殺進河套!”

罔萌訛大怒,衝上去一劍刺殺了這名大將,惡狠狠盯着衆人,“還有誰不服氣,儘管說!”

大將們都紛紛後退,這個罔萌訛瘋掉了,他想死就隨他去死吧!

衆將卻低估了罔萌訛的貪生怕死,也低估了他的狡猾,罔萌訛發現宋軍不會立刻攻打浮橋,而且外圍浮橋會擋住中間浮橋,減緩宋軍摧毀浮橋的時間,就像最初逃去對岸的數百士兵一樣,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逃得性命。

四座浮橋剛剛搭建完成,罔萌訛竟然率親兵搶先衝上第三座浮橋,催馬向對岸奔去,岸上的西夏將士都意識到主帥要先逃了,他們也爭先恐後,向浮橋上奔去。

這時,兩艘五千石的蒸汽船轟隆隆開來,堅硬的撞頭直接將浮橋撞爲兩段,後面的哨船紛紛發射火箭,無數西夏士兵慘叫落水,不多時,四條浮橋全部被摧毀,落水士兵高達六千餘人,很多人都是被自己人擠下浮橋,包括了近千名鐵鷂子騎兵也葬身河底。

不過,西夏軍主帥罔萌訛帶領三百士兵逃過了黃河,頭也不回地向南方奔逃而去。

天亮時,主帥已丟棄他們逃亡的消息迅速傳遍全軍,飢餓難忍、士氣極度低迷的西夏軍主力開始全線潰逃,他們逃向四面八方,向從沒有封鎖的地方利用皮筏子過河。

就在這時,五萬宋軍騎兵從後面殺來,開始一邊倒屠殺黃河岸邊飢寒交迫、無力抵抗的西夏士兵,六月的河套充滿了血腥和殺戮,八萬党項人魂斷黃河北岸。

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
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