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

在日本勞工運轉正常化後,範寧率領一千軍隊以及三十艘萬石大船離開了呂宋灣,前往三佛齊國都城末羅瑜。

三佛齊王國是唐宋時期南洋最強大的王國,存在了五百餘年,控制着以蘇門答臘島爲中心,北至馬來半島,東至爪哇島西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

從宋朝建立時開始,三佛齊國王便連續不斷地派使者前去大宋朝貢,幾乎每個皇帝登基,國王都會派者前往大宋。

宋朝和南洋地區的貿易主要就是和三佛齊王國以及渤尼國進行交易,當然也有真臘和呂宋國,但貿易量遠遠比不上擁有數百萬人口的三佛齊和渤尼國。

船隊已經過了渤尼國,距離三佛齊王國已經不遠了,同行的明仁對範寧道:“三佛齊王國看似對大宋恭敬,但這只是表面,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極爲重利,如果無利可圖,他們也絕不會來朝覲大宋。”

“你說的有利可圖是指貿易?”

明仁點點頭,“這個國家從前很落後,就和呂宋國差不多,但和大宋貿易後,帶給他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到了就會發現,他們的衣食住行都和大宋有關,這還不是他們獲利之處,而是他們作爲中間商,買入大宋的貨物,再高價轉給賣給西方,從中謀取鉅額利潤,三佛齊卻嚴禁大宋商人在他們這裡開商行。”

“你和他們國王打個交道嗎?”範寧又問道。

“當然打過交道,他們國王叫做佔卑,能說幾句漢語,我們也能說幾句他們的土語,他們對大宋的工匠十分渴求。”

“爲什麼?”

“當然是想學技藝,比如他們塑造佛像的技術就是跟我們學的,還有建築,造船,他們能造千石戰船,還有冶鐵、打造兵器等等,都有大宋的影子,軍隊也有十幾萬人,算是南洋第一強國。”

“如果我想在三佛齊國買一塊土地,他們會同意嗎?”

“看要買在哪裡?買在主島上肯定不行,如果是周圍的副島倒是有可能,而且必須是很偏遠的副島才行。”

明仁很清楚範寧的心思,又對他道:“這個國家的商人非常奸猾,對王室的影響很大,如果我們在海路要津上買地,他們肯定會意識到我們要自己做中轉,搶奪他們的利益,他們一定會堅決反對,所以我不敢肯定能否買到土地。”

沉默片刻,範寧又問道:“三佛齊王國和渤尼國的關係怎麼樣?”

明仁冷笑道:“三佛齊國多次入侵渤尼國,殺了不少人,你說他們的關係能好到哪裡去?”

範寧心中迅速制定了一個方案,他叫來一名都頭,指着地圖上對他道:“你帶一艘船去渤尼國西海岸尋找,找一處天然良港,找到後就在渤尼國都城等我。”

“遵命!”

都頭匆匆去了,不多時,一艘大船離開了船隊,掉頭向北面駛去。

次日一早,宋軍的船隊抵達了三佛齊王國都城末羅瑜,三佛齊國都城原來在東面的渤林邦,數十年前和爪哇國激戰,結果都城被爪哇國佔領,他們只得遷都到百里外的末羅瑜,後來三佛齊國又擊敗了爪哇國,並將西爪哇佔領爪哇國被迫和三佛齊國合併爲一國。

舊都渤林邦便是今天的巨港,而新都末羅瑜則是今天的佔卑城,實際上也是用國王的名字來命名。

次日一早,船隊抵達了三佛齊國都城末羅瑜,,碼頭上格外熱鬧,當地百姓載歌載舞前來歡迎大宋貴客到來。

宋朝這支船隊並不是商船隊,而是官方船隊,國王佔卑聞訊,派大臣地華伽羅前來迎接宋朝負責海外經略的高官到來。

範寧站在船頭打量這座海港都城,這座城池地域廣闊,城牆足有四十餘里,城內佛教的氣息濃厚,遠處各種巨佛雕塑和大金塔清晰可見,碼頭上各種店鋪林立,裡面的貨物琳琅滿目,大宋的瓷器、絲綢、布匹、茶餅等各種貨物,當地的香料、椰油、名貴木材,還有來自西方的地毯、銀器、寶石等等物品。

這時,一名頭上纏布,皮膚黝黑的官員在大羣隨從的簇擁下向這邊走來,明仁認出了他,對範寧道:“那個官員是三佛齊國負責對外聯繫的大臣地華伽羅,是國王的心腹,在三佛齊國做生意都要經過他批准!”

範寧點點頭,快步走下大船,一名精通當地土語的商人給範寧做翻譯,他給地華伽羅介紹了範寧,地華伽羅很驚訝,大宋負責對外的高官居然會這麼年輕,不過他依舊恭恭敬敬道:“歡迎範使君前來三佛齊做客,我代表國王和王后熱情歡迎使君和軍隊的到來!”

範寧微微笑道:“我是作爲海外經略使,例行公事前來南洋考察貿易,希望我的訪問能更有力地促進雙方貿易。”

範寧的話說得很清楚,只是來考察貿易,不是代表朝廷來回訪你們國王。

地華伽羅臉上有些失望,他還以爲是大宋新帝登基,特派使者來告之三佛齊國,沒想到竟然是海外經略使自己的公事訪問。

他勉強笑道:“請使君到王宮一敘!”

範寧隨即下令,給士兵們放假一天,黃昏時分必須回船,他這纔跟隨地華伽羅去了王宮。

三佛齊國的王宮和呂宋國的王宮一模一樣,但比呂宋國的王宮要大得多,範寧被請到貴客廳坐下,地華伽羅命人上了椰漿,笑道:“範使君是第一次來南洋吧!”

範寧從王宮的建造便可猜到三佛齊國和呂宋國的關係一定密切,甚至呂宋國或許還是三佛齊王國的屬國,那麼呂宋國被整體南遷,三佛齊王國會不知道?

範寧也不提呂宋國之事,點點頭笑道:“確實是第一次來南洋。”

“使君對南洋的感覺如何?”

範寧聽了翻譯,笑道:“出乎我的想象,我沒有想到南洋人口會這麼多,人煙稠密,土地肥沃,三佛齊王國人口有一千萬吧!”

“最強盛時有六百餘萬,現在大概有五百萬出頭。”

兩人閒聊幾句,範寧道:“南洋海域廣闊,島嶼衆多,時常有海盜出沒,打劫商船,嚴重干擾了貿易,爲了打擊海盜,我打算在貴國購買一片土地,建一座軍港,不知貴國可同意?”

地華伽羅臉色微變,緊張地問道:“貴國打算在哪裡購地?”

“當然不會在蘇木都刺購地,考慮在海峽北面購地,面積大概在方圓百里左右。”

“這個.....購買土地事關重大,我需要向國王稟報,請使君好好休息,明天一早給使君答覆。”

.........

給範寧做翻譯的商人叫林春,泉州人,和建造府宅的林俊生有點轉彎抹角的親戚關係,他在三佛齊經商多年,主要是做香料生意。

下午,林春陪同範寧在城內參觀,雖然地華伽羅很想安排人陪同,但被範寧婉拒了。

“林員外在三佛齊做什麼生意?”

“我主要做香料生意,收購香料,然後賣給大宋商人,我們也只能做這種生意,不能和西方客商做生意,就算西方客商想買香料,我們也不能接單,這是他們本國商人的特權。”

“我也聽說了,好像是做中間商,利潤很高!”

“一倍的利潤!”

林春道:“三佛齊商人收購我們的絲綢,每匹五貫錢,賣給波斯人卻是每匹一兩黃金,瓷器和茶餅更是兩三倍的獲利,最近來南洋來做生意的宋朝商人多了,三佛齊商人準備集體壓價,將收購價再壓低三成。”

“南洋各國不也同樣需要大宋的貨物嗎?”

林春笑着搖搖頭,“南洋各國的百姓都很貧窮,他們願意買大宋的粗布、鐵器、陶器、低檔瓷器等生活用品,至於絲綢,主要是貴族、僧人和商人購買,但要的數量也不多,主要賣給西方,至於茶餅,南洋人不喝茶,全部賣給波斯人和大食人,他們就靠做中間商賺取鉅額差價。”

兩人來到碼頭上,正好一艘西方的貨船來了,下來一些商人,居然都是歐洲人。

“那是來自熱那亞的商人,他們來這裡購買各種香料和東方的絲綢,他們的貨物主要是珍珠、琥珀和銀器。”

範寧倒有了幾分興趣,熱那亞的商人居然來東方了。

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
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