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

【老高先祝大家2019年元旦快樂,祝大家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

範寧額頭直冒冷汗,乾笑兩聲道:“韓相公說笑了,我怎麼可能中飽私囊?”

韓琦冷笑着看了他兩眼,範寧心中一陣發毛,暗暗嘀咕:這老爺子似乎有話要說?

“你小子別裝,有些事情你以爲官家不知道?以爲朝廷不知道?”

“能不能提醒一下晚輩,具體是什麼事情?”

“就說採金這件事,你讓朱家獲得資格也就罷了,畢竟當時你還沒有迎娶朱家女兒,但你那兩個堂兄是怎麼回事?”

範寧一怔,他驀地轉身,頓時滿臉怒色,“有人向朝廷告我黑狀?”

韓琦拍拍他肩膀,“官場險惡你不是不知道,你以爲自己山高皇帝遠,天子和朝廷管不到你,那你就錯了,告訴你,有無數雙眼睛在後面盯着你,你在鯤州的一舉一動官家和朝廷都看得到。”

範寧忽然想到狄青手下那個張堯佐安插的人,他心中默然,半晌,他淡淡道:“我的兩個堂兄在鯤州淘金不假,但他們手續齊備,合理合法,是他們第一個發現鯤州的金田,我給他們探礦權也並非公權私用,朝廷鼓勵私人探礦。”

“話雖這樣說,但他們畢竟是你的堂兄,在你的治下淘金,如果他們在琉球府採金,估計就沒人關注他們,虧你還掛着監察御史頭銜,這個最起碼的道理你都不懂?”

範寧沉默了,他當然明白這裡面的文章,如果明仁明禮沒有淘到金,那也沒有人會說什麼?可他們淘到黃金了,有了利益,有人就會彈劾他以權謀私,找各種理由來打擊他,讓他百口難述,最後就算沒有事,但名聲也壞了。

“那有人彈劾了嗎?”

韓琦點點頭,“監察院曾提出這個動議,御史中丞張昪去面見官家後,這件事便沒有了消息,應該是官家替你壓制住了,但你還是要當心啊!就算官家現在信任你,那以後呢?萬一將來有人翻出這件事,你得考慮好怎麼把這件事抹平。”

“那韓相公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韓琦微微笑道:“我給你兩個建議,第一,這件事你繼續做下去,第二,你要公開備案,讓他們合理合法,比如向朝廷申請給他們發一個探礦獎,表彰他們率先在鯤州發現金礦,給朝廷做出貢獻,索性把這件事捅開了,以後也不會有人拿這件事做文章了。”

“韓相公不建議我收回他們的採金權?”範寧不解地問道。

韓琦見左右無人,便低聲道:“帝王之心不是你我能理解,但縱觀歷史,王翦和蕭何的典故你就明白了。”

範寧默默點頭,他明白了,王翦率四十萬大軍出征楚國,臨行前問秦始皇嬴政要了無數土地房宅美人,蕭何被天子劉邦所忌,便強佔田宅,自毀名譽,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天子不怕你貪財好色,就怕你有不臣之心。

自己遠在鯤州,手握軍政大權,天子趙禎一點不擔心是不可能的,雖然自己的父母家人在大宋,但如果自己也有那麼一點以權謀私的行爲,趙禎反而會更加放心,水至清則無魚,趙禎就怕自己不貪財不好色啊!

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走對了一步棋,想通這一點,範寧心中放鬆下來,他暗贊薑還是老的辣,雖然明仁和明禮現在採金是在朱家申請的礦田內,別人也無話可說,但去年呢?韓琦的建議無疑恰當到好處,向朝廷申請表彰他們去年探礦有功,發現了金礦,這就爲以後別人拿這件事做文章埋下了預防。

“韓相公對晚輩的厚愛,範寧銘記於心!”這是範寧第二次感激韓琦的幫助了。

韓琦淡淡一笑,“最好你這幾天就安排好表彰申請,連同其他報告一起,我順便一併給你帶回朝廷。”

..........

韓琦在漢縣只呆了一天,在範寧和漢縣官員的陪同下視察了縣城、碼頭、倉庫,他重點放在考察移民的安置上。

韓琦來到了金蓮村,這裡是離漢縣最遠的一個村,相距縣城十五里,約三十餘戶人家,一行人沿着長長的田埂走過一望無際的麥田,來到被大樹環繞的小村口,立刻有幾條細犬衝出來,遠遠地衝着他們吠叫。

韓琦笑着對範寧道:“綠水田莊遠,犬吠有人家,這不就是大宋的鄉村嗎?”

範寧也笑道:“事實上大多數時候,我們自己都會忘記身在遙遠的海外。”

範寧的話引起衆官員的共鳴,縣令曹詩笑道:“知州說得對,如果不是看見大海,我們真會以爲自己就在大宋。”

韓琦點點頭,“說明大家心繫大宋,相信你們在海外的辛勞朝廷和大宋百姓都不會忘記。”

衆人走進村莊,韓琦見第一戶人家院門開着,便笑道:“就去這戶人家看看吧!”

院子裡,一名老者正在井邊給馬洗刷,忽然見走進了大羣官員,他嚇了一跳,“你們是......”

他認出了曹詩,頓時又驚又喜,“原來是曹縣令,小民失禮!”

他上前要跪下磕頭,曹詩連忙攙住他,笑着安慰道:“老丈不用多禮,我們只是來村裡看看,沒有別的事情。”

他又給老人介紹了知州範寧和相公韓琦,老人眼睛一亮,對韓琦道:“我就看着眼熟,果然是韓相公!”

韓琦笑問道:“老丈貴姓,怎麼會認識我?”

“我是延安府人,叫做張老吉,當年韓相公在陝西防禦西夏,我還和兒子運糧去邊塞,韓相公還誇過我們捨己爲國,韓相公可能忘記了。”

韓琦確實已經忘記了,不過當年他在陝西和范仲淹主持防禦西夏,這個老者應該見過自己,他笑道:“沒想到能在這裡遇到老丈,老丈怎麼會來鯤州?”

老者嘆口氣,“前幾年延安府連續大旱,糧食減產三成,還要交稅交租,實在熬不下去了,今年年初一家五口人便去京城乞食,正好遇到朝廷招募去鯤州的移民,聽說每戶給兩頃土地,我們就了報名,開春後便坐船來到鯤州,現在看來,當時的選擇真是明智啊!”

韓琦很清楚陝西路發生大旱,他還去賑災,那情形實在慘烈,不知多少人背井離鄉。

韓琦不想再提這件事,便拍拍矮種馬笑問道:“這是老丈家的馬匹?”

範寧在一旁解釋道:“這是日本馬,我們出兵出羽國,繳獲了幾千匹這種矮馬,對軍隊作用不大,便給每家每戶都分了一匹,給百姓們代步,結果家家戶戶都當寶貝一樣養着。”

“我在唐縣街頭也看到了很多,開始我還以爲是毛驢,後來才發現是馬,範知州,這馬你得送我一匹,我帶回去給孫子騎着玩。”

範寧連忙道:“沒問題,官府還有幾百匹,相公一起帶回去。”

這時,老者搬出幾張小凳子,請衆人在院子裡坐下乘涼,院子裡搭了一架棚子,上面掛滿了葫蘆,坐在葫蘆下面,也頗爲涼爽。

這時,村裡的百姓都聞訊過來,擠滿了院門,韓琦拱手對衆人笑道:“老夫韓琦,奉天子旨意前來慰問遠赴鯤州的官員和百姓,各位都進來吧!”

很快進來了二三十人,站滿了院子,幾名老者也坐了下來。

韓琦坐下,這纔打量一下房宅,雖然院牆是用泥土夯成,但房子卻是磚瓦房,至少有五間,院子也有半畝大,顯得很寬敞。

韓琦笑道:“不錯嘛!家家戶戶都是磚瓦房,比京城都還好,京城郊外大部分都是泥土茅草房,要是知道你們這裡的條件,肯定家家都哭着喊着要來!”

衆人都笑了起來,張老吉道:“這裡雖然遠離大宋,但確實比家鄉好上千萬倍,只要勤快一點,基本家家都很富裕。”

張老吉生怕韓琦不相信,跑進屋端了幾個碗出來,“韓相公請看,這是我家中午吃剩的菜,有燒鹿肉、蒸海魚、還有魚醬,蔬菜都是自己種的,糧食更是吃不完,以前我租種土地的東家也沒有這麼好的條件。”

韓琦點點頭笑道:“看得出來,大家都過得不錯,氣色都很好,大家都說說,這裡哪裡比較家鄉好?”

張老吉道:“我先是,我感覺最好的是這裡不用擔心旱災澇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只要辛苦一點,年年都能糧食豐收!”

“那其他人呢?”韓琦又問道。

wωω▪ttκan▪¢○

“在這裡不用交稅賦,沒有負擔!”

“這裡住磚瓦房,比家鄉的黑屋子好多了。”

“我在家鄉娶不上娘子,在這裡娶了個日本小娘子,明年就要養兒子了”一個憨厚的壯漢撓撓頭道。

“喲!還娶了個日本小娘子。”

韓琦打趣他道:“那陪娘子回孃家就不方便了嘛!”

院子裡頓時爆發出一陣會心的大笑。

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
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