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

除了範寧外,其他參與變法的官員皆有封賞,像魯春秋升爲京東路轉運使,原京東路轉運使王簡改任安撫使,王安石升一級爲知應天府事,接範寧的職位。

原宋城知縣侯文升爲通判,司錄參軍呂惠卿升七品宣德郎,改任知宋城縣,劉楚升一級爲從五品朝散大夫,出任大理寺少卿。

軍職方面,李翰升爲正五品定遠將軍,任神武軍左將軍。

由於廂軍改製爲禁軍,所有將領都升一級,士兵的月俸則增加一到兩貫錢,加上演武賞賜,一時間軍營內歡聲雷動,整個軍營一片喜慶。

知政堂內,韓琦對範寧笑道:“你雖然年紀不大,但資歷卻不短,已經出仕十幾年了,只比你高一屆考中進士的馮京也升到從四品龍圖閣侍制,這次連升兩級其實也有補升的意思,我沒有記錯的話,你五年前就是從四品了吧!”

範寧點點頭,“卑職從鯤州回來,就是從四品了,後來父親丁憂,在家呆了幾年。”

韓琦又道:“當官需要政績,政績越好,官就升得越快,你之所以能年紀輕輕升爲從四品,就是因爲你開創了海外經略府,建立鯤州,使鯤州成爲大宋最大的馬場和金銀產地,可以說功在社稷,而這次你從從四品升爲從三品,也是因爲軍隊變法成功,這是極爲閃亮的政績,沒有人會說你什麼!”

範寧默默點頭,“多謝相公開導!”

韓琦又擺擺手,“過去的政績,就算過去了,你現在是太子詹事,主管東宮,你打算從何着手?”

範寧想了想道:“卑職打算從完善規章制度上着手。”

“這個想法不錯,東宮已荒廢數十年,官職形同虛設,據我所知,東宮的官員都是十分懶散,甚至還有上朝時間去開店的事情,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整頓紀律,不能讓人在背後說你馭下不嚴。”

“卑職記住了。”

“另外還有軍隊,你雖然任了軍職,但你沒有軍隊官階,這就是典型的文官掌軍,文官掌軍也大多掛個名,不管具體軍務,但我還是要求你把軍隊事情抓起來,像你試行人俸分離的變法,訓練考覈的變法等等,要繼續堅持下去,你是要時時關注,親自過問,決不能讓這支軍隊幾年後就退化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範寧很清楚韓琦的意思,他其實是要自己牢牢把這支軍隊抓在手中,讓這支軍隊成爲大宋第一支東宮之軍,成爲趙仲針可以指揮的軍隊。

“其他你還想說什麼?”

範寧嘆口氣道:“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應天府的變法試驗,王安石有很多做法我不贊成,像青苗法,以前是我抵制住的,我就怕他上任後,開始大力推廣青苗法,損害到富農的利益。”

“這件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再怎麼變也是應天府一地,不可能向天下推行,如果發現嚴重侵害了百姓利益,朝廷肯定會干涉,責令他改回來。”

“那就煩請相公多多關注應天府!”

“我會的,另外你有空,還是要關注一下鉅鹿郡王。”

範寧聽出韓琦話中有話,他不說去拜訪,而是說關注,讓範寧立刻意識到了什麼?

“鉅鹿郡王出了什麼事?”

韓琦沉吟一下道:“他最近情緒很不正常,前天被天子派人去嚴重警告了,可能要剝奪他的王位。”

範寧眉頭一皺,“怎麼會出這種事情?”

“我得到一點消息,好像是郡王殿下向太醫張鴻濟問了一些不該問的事情。”

範寧立刻反應過來,“他是不是問了天子的身體狀況?”

“好像是的。”

“但他是官家的養子,作爲養子,關心父親的身體狀況,不是很正常嗎?”

韓琦苦笑一聲,“很多事情都有一個度,關心可以,但如果超過了那個度,那就麻煩了,讓人不得不懷疑趙宗實有了私心。”

範寧沉默片刻道:“他還是不死心?”

“他怎麼會死心呢?這種事情屬於禁忌,大家心中都如明鏡,你如果不去碰它,大家就可以相安無事,但趙宗實偏偏打破了這個平衡,天子震怒可想而知?”

範寧沉思一下又道:“一般而言,太醫都不會輕易站隊表態,正常的做法是,張鴻濟應該不告訴趙宗實,或者說自己不知道,但他既告訴了趙宗實,同時又去向天子告狀,這會不會是一個陷阱?”

“你說得有道理,張鴻濟確實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有點不正常,還真像一個陷阱。”

韓琦嘆口氣,“看來趙宗實真是做了一件大蠢事。”

“那這件事對趙仲針有多大的影響?”

“影響不小,本來這次演武時就應該宣佈皇太孫之事,但最後只宣佈封樑王,肯定是受這件事的影響,很明顯,官家也有了顧慮,我敢肯定,皇太孫不會輕易宣佈。”

範寧頓時有點頭大了,如果趙仲針不入主東宮,自己這個太子詹事還有什麼意義?

韓琦明白他的擔心,笑眯眯道:“只是沒有皇太孫的名分,但有皇太孫之實,天子也要着手培養他,這一點是不會含糊的。”

........

下午,範寧回到朱元豐的府上,得到消息的朱元豐親自出門迎接範寧歸來,他這個孫女婿太妖孽,才二十五歲,就已經封縣公,升爲從三品官階。

朱元豐雖然自己不在官場,但他對官場卻瞭解得很透。

官員晉升有三大坎,第一道坎是從候補官升爲京官,也就是官員轉正,哪怕是進士出身,有後臺就快一點,沒後臺就得熬等,等上十年八年很正常。

第二道坎是從六品升五品,這是從郎官升爲大夫,從中級官升爲高級官,沒有功名在身,又不是外戚功勳世家等特殊階層,那麼六品就基本上到頂了。

可就算有進士功名,但沒有政績、名望或者強有力的後臺,也很難升上去,

第三道坎就是從四品升三品,這有點像後世廳級升省級一樣。

三品官由天子親自提拔,這個時候,後臺背景也沒有用了,一般的政績也拿不出手,必須要有天子看得上眼的東西。

連範寧自己也在從四品上蹉跎了很多年,他在鯤州的政績幫助他殺進五品,但進三品,鯤州的政績也不夠,而正是應天府軍隊變法和他對趙仲針的投資,終於使他突破了四品,升爲從三品。

這可不是破格提拔,資歷人脈在這個時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是天子能看上你,要知道進了三品,就有將來拜相的機會,這一步比之前兩道坎都要難上。

比如範寧的岳父朱孝雲到現在才正四品銜,已經多少年了,從四品到三品這一步就是跨不上去。

“來了!來了!”

管家大喊道:“姑爺來了!”

“快放炮!”

幾名小廝燃放炮仗,大門‘砰嘭!’作響,圍了一大羣小孩子,又蹦又跳,熱鬧異常。

範寧心中詫異,這是怎麼回事?朱府怎麼像辦喜事一樣。

當他看清大門的橫幅,‘恭賀孫婿範寧榮升三品高官’,他頓時有點哭笑不得,只得翻身下馬,把繮繩扔給朱龍,自己硬着頭皮上前。

“阿寧,恭喜啊!”

朱元豐迎上前,笑得臉上都開花了,範寧見四周還站着大羣左鄰右舍,個個眼中羨慕,他着實難爲情,低聲道:“三祖父,這太誇張了吧!”

“不誇張,升三品了,是要好好慶祝,阿佩沒來吧!”

“她們還在應天府,還得麻煩三祖父幫忙搬家。”

“這是小問題了,我安排十幾艘船過去接人,讓老三去善後,你一點都不用操心。”

朱元豐雖然在官場權力上有所欠缺,但在社會生活方面卻很有能量,搬家運輸這種小事情對他而言確實是舉手之勞。

範寧一顆心放下,又對周圍鄰居抱拳拱拱手,這才快步進府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