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

護城河內的八處登城點已經完成,每一處登城點都由三艘船組成一套水上登城系統,包括兩艘平船和一艘登城船,這是近百年來幽州守軍怎麼也想不到的情形,他們引以爲傲的天下最寬的護城河,居然成了敵軍攻城的便利之河。

一隊隊宋軍疾速衝上平船,沿着攻城船直接奔上城頭,非常便利,只片刻,宋軍士兵便從八艘登城船源源不斷衝出,出現在幽州城頭。

西軍有着長期的夜戰訓練,經驗豐富,在攻滅西夏時給範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這次攻打幽州,他特地將十萬西軍調來。

西軍在登上城頭上並沒有急於下城,而是迅速集結,他們以五千人爲一軍進行夜間作戰。

只片刻,第一支五千人組成的西軍從東城衝下,殺進了城內。

城內到處是一片廢墟,四周都被燒成了殘垣斷壁,無數遼軍便躲在殘垣斷壁之後向西軍射箭,最前面的一千名刀盾軍舉盾衝了上去,後面士兵緊緊跟上,雙方短兵相接,激烈的廝殺在一起。

緊接着越來越多的西軍衝下城頭,十萬大軍分成二十個集團殺進城內的各個方向,和四萬遼軍展開夜戰,城南喊殺聲一片,到處是激烈的巷戰。

第二輪八萬軍隊也在曹詩的率領下開始進入城內和遼軍激戰,遼軍士氣低迷,被殺得節節敗退,但也有頑強抵抗的戰鬥。

戰爭最激烈之處便是位於城中央的南京行宮爭奪戰,宋軍投入了三支集團,一萬五千軍隊攻打這座耶律洪基在南京的行宮。

行宮佔地一百五十畝,前面是南京留守府官衙,耶律胡睹親率八千遼軍死守這座南京道的最高權力機構。

行宮就儼如一座小城,四周是一丈高的宮牆,遼軍士兵站在宮牆上居高臨下,箭矢密如疾雨,射向四周如潮水般進攻的宋軍士兵,宋軍士兵不斷被箭矢射倒,就算用盾牌也抵擋不住遼軍強大的弩箭疾射。

種諤眼看宋軍傷亡慘重,他狠狠一拳砸在牆聲,回頭厲聲令道:“拖一架弩炮來!”

南城門已經被攻破,吊橋放下,橋墩上架起了橋板,重型武器便從城門運入城內。

一千士兵嚴密護衛着一架重型弩炮進城,弩炮放置在一架大車,八頭毛驢負責拉拽,驢車在大街向北前行,一千士兵手執大盾和長矛嚴密護衛兩邊,兩邊建築不斷有冷箭射出,都被宋軍的盾牌遮擋住了,沒有危及到驢車。

片刻,驢車漸漸駛近了行宮。

“啓稟老將軍,弩炮已經運到!”

種諤點點頭道:“準備發射鐵火雷,炸碎這幫王八蛋!”

弩炮已經就位,士兵將一顆百斤重的鐵火雷放在上去,有士兵點燃了火繩。

‘砰!’

一聲巨響,弩炮射出了鐵火雷,黑漆漆的鐵火雷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準確落在八十步外的城牆上。

只聽見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炸碎的肢體和碎石騰空而起,濃煙瀰漫,宋軍士兵紛紛捂住耳朵蹲在地上。

當硝煙散盡,宮牆坍塌了,出現一處十幾丈寬的缺口,種諤大喊一聲,“殺進去!”

“殺啊——”

一萬餘宋軍如潮水般衝進了缺口,和最後負隅頑抗的遼軍展開殊死廝殺,很快又有兩萬援軍趕來,從兩側宮門殺進了行宮。

..........

慘烈的巷戰在四更時分終於結束了,四萬遼軍陣亡三萬餘人,主將耶律胡睹也死在亂軍之中,宋軍也傷亡慘重,付出了一萬多人傷亡的代價。

但大宋渴盼了百年的幽州終於被宋軍佔領。

天色漸漸亮了,宋軍開始清理城內的屍體,陣亡的宋軍士兵辨別身份後進行焚燒,然後骨殖放入陶罐,貼上名字送回家鄉。

遼軍陣亡士兵則集中起來焚燒深埋,天氣還比較熱,這些事情一點不能耽誤,否則會引發疫病。

十餘大軍依舊控制了幽州城,並實行全城戒嚴,一隊隊士兵開始挨家挨戶搜查,收繳兵器,抓捕藏在民宅中的遼軍士兵。

短短半天時間,六千多名遼軍士兵被搜出,只要不反抗,宋軍也沒有殺戮,將他們押解出城,在城內一片空地上,各種搜出的兵器堆積如山。

這時,範寧陪同趙頊在一萬騎兵的護衛下進了幽州城,儘管四成的幽州城建築已被戰火摧毀,但整個城池依舊顯得宏偉壯觀,令趙頊感嘆不已。

“範相公,這座城池會不會再被遼軍奪走?”趙頊有些擔憂地問道。

範寧笑着搖搖頭,“遼國雖然有心,但他們已經沒有那個實力了,恐怕他們現在擔心東京道和西京道會不會被大宋奪走。”

趙頊一顆心放下,他知道現在也不是討論奪取大同府的時候,他看了看幽州城笑道:“城內有不少契丹人吧!”

範寧微微欠身道:“回稟陛下,漢人佔四成,其他都是契丹、奚和渤海人,這三個族人,微臣會甄別對待。”

“範相公打算怎麼做?”

“漢人基本上會留下來,至於契丹豪門、貴族之前便轉移去了東京道,留在城內都基本上都是中下層平民,很多契丹人、奚人和渤海人在幽州居住了數十年,實際上已經漢化,如果他們願意留下來,那麼將他們編爲宋民,不願留下來,那就送回東京道,不過微臣認爲,絕大部分人都願意留下來,否則他們早就走了。”

趙頊點點頭,認可了範寧的方案,他又問道:“第一任燕山知府,範相公可有推薦的人?”

範寧稍稍猶豫一下,趙頊看出了範寧的猶豫,便笑道:“有什麼話儘管直說,朕不會怪罪!”

範寧欠身道:“微臣年初時和岳父朱孝雲談過,他對出任燕山府知府非常有興趣,而且他做事認真,堅持原則,微臣覺得他確實很適合出任第一任燕山知府。”

趙頊點點頭,“舉賢不避親,正如你所言,朱侍郎確實比較適合出任第一任燕山知府,朕準了。”

“謝陛下恩准!”

這時,曹詩匆匆趕來,單膝跪下道:“請示陛下,搜查已經結束,有沒有必要讓所有百姓出城進行登記?”

趙頊向範寧望去,範寧搖搖頭道:“那樣會引發百姓恐慌,沒有必要,不過房宅被燒燬的家庭倒是可以出來登記,領取帳篷。”

趙頊點點頭,“這也是朕的意思!”

“遵令!”

曹詩匆匆去了。

不多時,宋軍取消了戒嚴,一家家扶老攜幼走出來,他們紛紛來到自己被燒燬的家園,翻開瓦礫,打開地窖,尋找沒有燒燬的財物。

這些瓦礫基本上都沒有被碰過,很多人都找到了沒有被燒燬的銅錢、金銀首飾以及銅盆,還有地窖存儲的糧食以及其他用品。

幽州城家家戶戶都有地窖,在宋軍殺來時,很多人家都做了準備,將值錢的金銀、首飾、綢緞布匹、值錢的衣物等等紛紛裝箱,埋在地窖深處,雖然房屋被燒燬,但其他財物損失並不嚴重。

大羣官員已經從璐縣過來,在士兵的護衛下進入幽州城,羣臣們見天子身穿金盔金甲,都心知肚明,紛紛上前行禮,“恭喜陛下實現先帝遺願,指揮大軍奪取幽州!”

趙頊心中着實得意,擺擺手道:“雖然最後一戰雖然是朕指揮,但多虧範相公之前打下的基礎,更重要是各位將士的努力,朕要好好嘉獎他們。”

“陛下英明!”

趙頊笑了笑,目光落在兵部侍郎朱孝文身上,“朱侍郎!”

“微臣在!”朱孝文連忙出列行禮。

“現在燕山府已經拿下,朕決定任命你爲第一任燕山知府,你可有信心替朕治理好?”

朱孝雲大喜過望,連忙上前躬身道:“微臣一定不負陛下期望,讓燕山府百姓安居樂業,萬民歸心,讓燕山府成爲富裕繁榮之地。”

趙頊點點頭,“從現在開始,朱愛卿就是燕山府的第一任知府了!”

“謝陛下厚愛!”

朱孝雲迅速看了一眼範寧,他知道自己任燕山知府,一定是女婿的推薦。

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
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