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

從白天起就天空便陰雲密佈,海面上風高浪急,到了夜間,海面上更是一片漆黑,在一條狹長的岬角邊緣,一艘小船在風浪的掩護下,無聲無息地向海港內駛去。

這是一艘小舢板,船上只有兩人,除了一頭一尾划船的兩名士兵外,其他四人已經做好了全部準備,他們穿着黑色鯊魚皮做的緊身水靠,每個背一個黑色大皮囊,在黑夜中就算近在咫尺,也很難發現他們。

他們四人正是範寧的四名隨身護衛,朱龍、朱虎、朱豹、朱鷹,之所以選擇他們,一是他們武藝極爲高強,在黑夜中奔跑快如疾風,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活,像朱龍的飛刀,朱虎的力量,朱豹的速度和朱鷹的輕功。

這些年他們常常跟隨範寧出海,也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水性,只要他們能滑入水中,基本上就能平安無恙。

四人年紀都已經不小,年紀最大的朱龍已經四十二歲,最小的朱鷹也有三十五歲,他們都是孤兒,沒有家人,範寧便考慮這次戰事結束後,使他們能立功升賞,然後去幹將島吳城,在那裡娶妻生子,安家落戶。

舢板已經進入了海港,海港內掛了不少燈籠,正是這些燈籠,使他們朦朦朧朧能看到一些輪廓,他們看到了被俘將領說的船隻,大概有七八十艘,都在千石以下,碼頭上或許有駐軍,但海上卻沒有,小舢板便混入了遼軍的船隻中。

兩名划船士兵負責燒這些船隻,而朱龍四人則要去一里外的造船場,那邊戒備森嚴,海面上很可能會有巡哨。

四人立刻吹起了小羊皮筏子,這種小羊皮伐子大小像後世的救生圈,它們不是用來載人,而是用來載物,畢竟每個人都揹着三十斤重的火油皮袋,在水裡沒法遊動,只有放在小羊皮筏子上,在水中推着它前行。

四人無聲無息地下了水,推着羊皮筏子游走,海水十分冰冷,四隻小羊皮筏子各放一隻猛油火袋,這種猛油火袋是軍器監發明的單兵武器,火袋口上接一根一米長的細管,可將火油噴出十幾丈遠,如果在細管前端點火,甚至可以直接噴出兩米遠的火焰,算是比較原始的噴火武器。

朱龍他們並不需要噴火,而是火袋不怕水,而且火油能噴出十幾丈遠,這點很重要。

在水中游了近一刻鐘,他們進入了造船工場的範圍,果然不出所料,海面有巡邏船隻,他們等巡邏船隻去了另一頭後,便迅速向岸邊游去,利用一艘尚未完工的三千石船隻掩護,很快上了岸。

朱龍低聲道:“等一下!”

衆人都停住腳步,只見朱龍接上噴管,迅速奔到三艘尚未完工的三千石大船前,將烈火油噴了上去,事先做好了功課,回來後,就是一把火的事情。

噴了半袋火油,他才擺手,衆人疾速向數百步外的一座大房子奔去。

造船工場內比較簡陋,只有兩種房子,一種是幾排小房子,估計是軍營,另一種是一座巨大的倉庫,這纔是他們的目標,另外還有一座堆料場,造船的木材和船板堆積如山,就緊靠着倉庫,實際上倉庫區就是由一座大倉庫和一片露天堆料場組成。

倉庫是用青石砌成,房頂是木頭,大門緊閉,門口站着十幾名士兵,四人摸到後面,兩丈高處有通風氣窗,可以鑽進一個人。

朱龍低聲對其他三人道:“分兵兩路,老二老三負責燒堆場木料,我和老四進倉庫,現在計時,一炷香後動手。”

朱虎和朱豹向堆場飛奔而去,朱鷹取出飛爪,向氣窗內射去,準確地投入了氣窗內,勾住了窗戶邊緣,他用力拉了拉細繩,回頭看了朱龍。

朱龍點點頭,朱鷹一躍而起,拉着細繩迅速向氣窗攀去,兩三下便攀上氣窗口,隨即又將猛油火袋吊了上去,朱龍隨即隱入黑暗之中,左右手各扣了一把飛刀,他負責接應三個兄弟。

朱鷹翻入倉庫,頓時驚呼一聲,他眼前便是上百根巨大的龍骨,就彷彿遠古怪獸的脊樑骨,一根根就豎立在氣窗兩側,倉庫裡面還對方各種重要的物資,船帆、桅杆、桐油、繩索、以及其他各州零件,空氣中瀰漫中一股濃烈的桐油氣息。

朱鷹攀着一根龍骨滑下去,來到堆放桐油的地方,這裡堆放着數百桶桐油,桐油屬於易燃的危險物品,在大宋造船工場絕對看不到把桐油和其他物資放在一起情況,遼國造船工場的管理還是比較粗糙。

朱鷹從靴中拔出水刺,狠狠刺向桐油桶,他一連刺了數十隻木桶,數十股桐油從木桶中噴出,朱鷹開始四散噴射火油,重點噴射龍骨地區,片刻,他爬上氣窗,將朱龍的半袋火油噴了下去,從防水筒中取出一支火摺子,迎風一甩,火摺子頓時燃燒起來,他將火摺子扔了下去。‘轟!’火苗燃燒,開始迅速向四周蔓延。

他又取出一支火摺子,甩燃後,向遠處扔去,正好落在一片桐油上,桐油也被點燃了,火勢迅猛燃燒。

朱鷹也不用細繩,直接從氣窗跳下,他剛落地,一柄飛刀從身邊嗖的射過,身後傳來一聲慘叫,朱鷹嚇了一跳,他才發現身後躺着五名巡哨士兵,每人都是額頭插着一柄飛刀。

朱龍從黑暗中走出來道:“他們發現了細繩,想過來查看,被我幹掉了,倉庫裡怎麼樣?”

朱鷹擡頭看了看從氣窗裡衝出的滾滾濃煙,點點頭道:“先從龍骨燒起,桐油也被點燃了。”

這時,外面警鐘聲大作,只見堆場上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駐守造船場的士兵被驚動了。

朱虎和朱豹飛奔而來,朱龍一揮手,“走!”

四人迅速向黑暗中奔去,造船工場內亂成一團,倉庫區域火光沖天,濃煙滾滾,與此同時,碼頭那邊也有火光起來了,巡哨船紛紛向碼頭方向駛去,無形中便給了朱龍四人逃跑的機會。

朱龍抽出最後四支火摺子,扔進了三艘尚未建成的大船中,待火光燃起,四人立刻跳入海中,消失在黑沉沉的海面上。

兩裡外,小舢板在海面上等候着四人,很快,四名黑影先後游來,翻上了舢板,舢板隨即向港口外海駛去。

朱龍四人望着沖天的火勢,四人都不約而同嘆了口氣,這場大火給他們在大宋的人生落下一個輝煌的終結,下一步他們將離開大宋,去遙遠的干將島開始新的生活。

海港外,一艘萬石大船正在海面上靜靜地等候着小船歸來。

..........

海上遠征軍的全軍覆滅以及造船工場被燒燬,給遼國的水軍計劃帶來的極其沉重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打擊,使遼國剛有了一線的水軍夢破滅了,這次事件對遼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此時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已在位十四年,數年前剛剛經歷了重元之亂,誅殺準備造反的皇叔耶律重元以及其子耶律涅魯古、駙馬蕭胡睹等十幾名重臣。

而一直被耶律洪基重用的奸相耶律乙辛以誅殺重元餘黨爲藉口,趁機誅殺異己上百人,導致遼國內部大亂,政局不穩。

但導致遼國衰敗的卻是耶律洪基揮霍無度,舉國禮佛,大修寺院,重賞僧人,以至於國庫空虛,朝廷入不敷出,朝廷開始加稅,使得民意沸騰,遼國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也正是因爲財政極度緊張,政局不穩,爲了奪取宋朝財富,同時轉移國內矛盾,耶律洪基將目光轉向了大宋,一方面他撕毀檀淵盟約,強迫大宋增加十倍歲幣,另一方面,他集中財力,打造水軍,企圖奪取大宋海外重要的財源重地鯤州。

但在最後關頭,宋軍摧毀了他的船隊和造船工場,數十萬兩銀子的造船投入成了泡影。

惱羞成怒之下,耶律洪基利用船場事件發難,命令大將耶律申赤率三萬軍隊進攻定州,正在定州巡視城防的河北宣撫使韓琦率一萬軍隊趕赴唐縣支援,嚴守唐縣縣城,雙方爲爭奪唐縣爆發了激烈的攻城戰。

宋遼矛盾開始進一步升級。

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
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