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

夜晚,範寧獨自在房間裡收拾物品,明天一早他要走了。

他來時物品不多,只有兩身洗換衣服和兩百錢,但回去時卻多了口大竹箱子。

箱子裡塞滿了各種物品,有他給父母買的禮物,但更多是歐陽家送給他的禮物,包括一匹好的綾羅,這是歐陽夫人特地送給他母親的。

這時,身後傳來有節奏的敲門聲,範寧笑道:“小倩姐,進來吧!”

門開了,歐陽倩走了進來,這幾天她一直在教範寧練字,使範寧着實進步神速,雖然還遠遠談不‘書法’二字,但至少勉強能見人了。

“給你!”

歐陽倩將一隻盒子遞給他,“我給你的禮物,一方端硯,十二歲時父親送我的,一直捨不得用,送給你吧!”

“謝謝小倩姐!”

範寧接過盒子,卻發現歐陽倩眼睛紅紅的,似乎哭過一場,他心頓時大爲感動,看不出啊!這才幾天,小倩姐對自己的感情這麼深了。

歐陽倩眼睛又紅了,抹了一下淚水道:“阿布今晚走了!”

範寧扯了一下嘴角,原來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他怎麼了?”

“他下午接到噩耗,父親去世,他和兄長便連夜趕回家鄉。”

“去去唄!他又不是不回來了。”

“可是……可是要守孝三年啊!”歐陽倩撲在桌哭了起來。

原來如此!範寧心竊喜,那豈不是自己的機會來了。

呸!乘人之危,這太過分了。

範寧連忙收起臉一絲笑容,他想了想便道:“小倩姐,我送你兩句詩吧!”

“什麼詩?”歐陽倩擡起頭,淚水朦朧地望着範寧。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範寧原本想把整首《鵲橋仙》都寫下來,但又覺得有點可惜,這麼美的詞,還是留給自己的正牌老婆吧!送給歐陽倩,估計她今晚會寫給曾布。

“小寧,謝謝你!你回去要給我寫信。”

“好!我每天寫一封。”

‘噗!’一聲,歐陽倩破涕爲笑,連忙擺擺手道:“不用寫那麼勤,一兩個月寫一封夠了。”

範寧又從箱子裡取出買給母親的胭脂和香水,遞給歐陽倩,“這是我送給你的。”

“不!不!不!”

歐陽倩連忙推卻,“這是你給母親買的,我不能要,再說你已經給我買過了。”

歐陽倩堅決不要,範寧無奈,心嘆息一聲,‘算了,還是送給你吧!’

他坐下來,鋪開一張紙,提筆便把整首《鵲橋仙》寫了下來。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範寧將紙遞給了歐陽倩,“小倩姐,這是我送給你的。”

歐陽倩接過紙讀了一遍,俏目驀地瞪大了,一臉不可思議地問道:“小寧,這是你寫的?”

範寧嘻嘻一笑,“如果小倩姐找不到作者,那算是我寫的。”

歐陽倩又讀了幾遍,一雙深潭般的美目變得朦朧起來,她心輕輕嘆道,‘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真美啊!’

這時,她意識到什麼,俏臉忽然一紅,看了一眼範寧,小聲道:“謝謝你送給我的詞,我非常喜歡!”

“小倩姐喜歡好,要不,你再教我練幾行字吧!”

歐陽倩欣然點頭,“好!我今天再教你練二十個字。”

範寧連忙去拿字帖,歐陽倩卻悄悄地將紙疊好,小心地收了起來。

........

次日一早,范仲淹便帶範寧告辭了京城返回平江府,歐陽修、王安石、包拯等人到碼頭送別他們祖孫,另外尹洙病重,也要跟隨范仲淹去鄧州養病。

歐陽修尤其不捨範寧,他取出一本書送給範寧。

“這是我早期的集,送給你留個紀念,若學問有什麼不明白,隨時可以寫信來問,下面的字帖是倩兒給你的,她讓你努力練字。”

“謝謝前輩厚愛,前輩的關心晚輩將銘記於心,也替我謝謝倩姐,我會寫信向她彙報!”

歐陽修笑道:“我可不是和你永別,等過幾年你進京時,我再好好教你讀書,玉不琢不成器,你這塊美玉必須由我來琢。”

“小子會讓前輩失望的。”

歐陽修哈哈大笑,“好吧!若你的書法沒有進步,我真的失望了。”

這時,王安石把範寧拉到一邊,低聲道:“我心困惑頗多,賢弟何時再爲我指點一二?”

範寧微微一笑,“我會給兄長寫信,兄長若有空,可隨時來找我!”

王安石大喜,“那期待我們再見之時!”

範寧取出一封厚厚的信遞給王安石,“那天我說的內容,我又稍微梳理一番,兄長可細細揣摩。”

“我一定好好拜讀!”

“阿寧,時辰不早,我們該出發了!”遠處范仲淹喊道。

“這來!”範寧向王安石揮揮手,轉身向碼頭奔去。

范仲淹向衆人行禮,帶範寧船,這時包拯走前,重重拍一拍範寧的肩膀,“小范,保重!”

範寧拱手笑道:“老包,您也要保重!”

衆人哈哈大笑,在笑聲,客船離開了汴河碼頭,向南方駛去。

.......

范仲淹這次帶着範寧進京,不僅教授他書法,而且潛心指點他才,經過二十天的瞭解,范仲淹已經漸漸摸準了範寧的脈絡。

範寧雖然天縱才,有超羣的記憶,有超越常人的見識,也時不時會寫出罕見的佳作。

但他的基礎卻很弱,不光是書法差,在更重要的經學方面也基本沒有入門,可以說一竅不通,這恰恰說明了他缺乏一種系統的教育。

正是這種緣故,范仲淹便決定還是讓他回家鄉讀書,按部班地把基礎打好。

這天下午,客船到了江寧府,范仲淹把範寧叫來,對他道:“我本打算送你回平江府,然後我再折回來,但尹公身體每況愈下,我擔心他快支撐不住了,我現在必須趕去襄陽,所以下面的路程只能你自己走了。”

範寧點點頭,“我沒有關係!”

“這個船伕你也熟悉了,他會送你回家,另外,我還有幾句話要對你說。”

范仲淹想了想道:“這次進京,正如你之前所言,眼界決定格局,相信你已經開了眼界,胸自然也有了格局,下面的路不用我說,你也知道該怎麼走。”

“孫兒明白!”

范仲淹點點頭,又緩緩道:“臨別阿公再送你一句話,周易有云:自滿則敗,自矜則愚,愚蠢者纔會活在過去的榮耀,而智者卻面向未來,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範寧鄭重點點頭,“阿公教誨,孫兒已記住!”

“好了,我要換船走了,祝你一路順風。”

範寧此時已經沒有了玩笑之心,他想到祖父對自己的關愛,對自己的諄諄教誨,想到他已到風燭殘年,這一走不知是否還能再見?

他眼睛不由一紅,便跪下重重磕了三個頭,聲音有點哽咽了,“孫兒祝阿公身體健康,長壽無恙!”

“癡兒!癡兒!”

范仲淹愛憐地撫摸他的頭,輕輕嘆息,“蒼真沒有斷絕我范仲淹的希望啊!”

.........

范仲淹終於換船走了,範寧站在船頭注視着大江祖父的船隻漸漸遠去,他忽然感到一切都變得不真實起來,過去的一個多月,似乎只是一場夢。

“小官人,京城好玩嗎?”船伕一邊搖船一邊笑問道。

範寧微微一笑,“吃了很多東西,放了炮仗,天天和京城的小孩打仗玩耍,過得很快活。”

船伕呵呵大笑,“我孫子去京城也是這樣過來的,小孩子嘛!都這樣,這時候也是最快活的,等你長大後煩惱嘍!”

範寧抱拳行一禮,“多謝大叔教誨!”

他轉身走進船艙,打開書包開始練字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
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