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

這時,有士兵騎馬疾奔而來,奔至範寧面前翻身下馬,士兵前低聲說了幾句,範寧點點頭,“你先回去告訴餘參軍,我們馬來!”

範寧一直在等待的日本特使終於來了,這是範寧這段時間極爲關注之事,它意味着和日本的博弈終於要到一個節點。

範寧也沒有心思再繼續巡視下去,便交代了衆官員幾句,調轉馬頭向縣城疾奔而去。

官衙內堂,藤原教通沉默地喝着茶,他還是第一次來蝦夷地,只是沒有想到宋朝竟然已在這裡建了城,城內還有不少日本國人,尤其剛纔在官衙門口,其一塊牌子居然是縣衙,這着實讓他心堵得慌,宋朝絕不是要在這裡臨時駐軍,而是準備長久呆下去,把這裡作爲宋朝一處州縣。

藤原教通雖然心不舒服,但並不代表他會改變計劃,對他來說,宋朝再怎麼經營蝦夷地也和藤原家族的利益無關,他要的是長崎,那纔是一塊能到嘴的肥肉。

不過他畢竟是代表日本國前來和宋軍談判,有些原則他必須堅持。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餘孝年小聲對藤原教通道:“範御史到了!”

藤原教通連忙站起身,範寧快步走了進來,餘孝年前躬身行禮,“參見御史!”

範寧笑着點點頭,“辛苦了!”

他又看一眼藤原教通,笑問道:“這位是......”

餘孝年連忙給他介紹,“這位是便是日本國右大臣、左近衛大將藤原教通。”

原來是藤原賴通的弟弟,範寧知道歷史,這個藤原教通接任了兄長的職務,出任日本國攝政關白,繼續掌握日本國大權,不過看起來卻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乾瘦老者。

餘孝年又給藤原教通介紹,“這是我給將軍說的範御史,執天子劍巡視海外,可以全權代表大宋和日本國簽訂各種協定。”

範寧是在去年秋天得到天子趙禎的授權,他可以代表大宋和日本國簽訂關於鯤州地位的協定,不用再請示朝廷,當然,一旦協定簽署後,方案需要及時通知朝廷。

藤原教通連忙給範寧行禮,“我奉日本國攝政關白以及天皇陛下的委託,特來和範御史商討長崎港和蝦夷地的問題,希望我們能坦誠相待,達成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餘孝年將他的話翻譯給了範寧,範寧點點頭笑道:“右大臣的想法也是我的意思,如果右大臣所願,我們無論是否能達成一致,都應該坦誠相待。”

有了餘孝年的準確翻譯,他們之間的交流暢通了很多。

藤原教通又道:“平野吉之事我們很抱歉,雖然朝廷並不知道這件事,但我們不想推卸責任,我代表關白和天皇陛下向貴軍正式道歉!”

藤原教通說完,深深向範寧叩首行一禮,這是必須的,他們必須承認負有責任,才能要求宋軍從長崎撤軍。

範寧淡淡道:“這件事我也相信是平野吉擅自所爲,但他畢竟是長崎領主,作爲對他的懲罰和戰爭賠償,宋軍佔領了長崎,我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

聽完餘孝年的翻譯,藤原教通臉色一變,他心不由暗呼對方厲害,居然是以賠償的理由佔領長崎,這顯然是要把長崎作爲雙方討價還價的砝碼了。

藤原教通當然是因爲很被動纔不得不來蝦夷地和宋軍談判,以日本國目前的軍隊實力,奪回長崎當然可以辦到。

但那意味着和宋朝正式開戰,一旦宋朝大軍殺到日本,恐怕各地早有反叛之心的領主國會趁機紛紛獨立,這是日本國承擔不起的後果,這也註定他們除了談判妥協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藤原教通沉吟一下問道:“蝦夷地是苦寒之地,冬天尤其寒冷,資源缺乏,以大宋地域之遼闊,怎麼會看蝦夷地?不惜耗費巨大資源渡海前來,日本國朝廷下殊爲不解,能否請範御史解惑?”

餘孝年將他的話翻譯給範寧,又補充道:“卑職從未泄露過任何有關鯤州的事情。”

範寧點點頭笑道:“大宋地域雖然遼闊,卻缺乏養馬之地,你們眼的蝦夷地確實不太適合居住,不過很適合養馬,有寬達千里的牧場,所以我們是把蝦夷地作爲大宋的馬場。”

聽完餘孝年的翻譯,藤原教通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宋朝是看這裡的牧場了,他一顆心頓時放下了,如果是作爲養馬之地,那宋朝不會大規模移民,在軍事宋軍也不會過於偏重。

藤原教通這才直言道:“如果我們希望貴軍從長崎撤離,不知貴軍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範寧笑了笑,“其實右大臣很清楚我們的條件。”

藤原教通笑了起來,看來雙方都心照不宣,他隨即道:“日本國可以承認蝦夷地爲大宋的領地,但這種承認需要有兩個前提。”

“願聞其詳!”

“第一是蝦夷地的駐軍不得超過五千人;其次宋軍不能干預日本國內政局,我們這兩個要求。”

範寧微微一笑,“我可以保證長駐軍不超過五千人,偶然會臨時增加兵力,如換防等等,但這些只是很短暫的駐紮,不會成爲長駐軍,這個答覆能接受嗎?”

藤原教通也知道他們的要求屬於自欺欺人,若宋軍在蝦夷地駐軍一萬,他們也不知道,說白了,他們也只是要個面子而已,給國內一個交代,只要對方肯給這個面子,他們當然能接受。

“沒有問題,只要長駐軍不超過五千人可以,臨時駐紮不予考慮,那第二個前提呢?”

第二個前提較現實,其實是希望宋軍不要再支持陸奧國,範寧沉吟一下道:“我可以承諾,大宋軍隊絕不會參與日本國的內部戰爭,我們會立刻將軍事教頭撤回來。”

範寧做出了部分讓步,把軍事教頭撤回,也不會讓宋軍士兵參與日本國內戰,不過他並沒有承諾取消兵甲支援。

藤原教通又進一步問道:“那貴軍能不能停止對安培家族的軍事物資支持?”

範寧笑了起來,“只是正常貿易而已,如果安培拿不出銀子,我們一支箭都不會賣給他,當然,如果藤原家族有需要,我們同樣也做類似的交易。”

範寧在暗示他,不要把自己家族的路堵死了。

藤原教通心也很矛盾,作爲朝廷大臣,他當然希望宋軍不要支持安培家族,但他又希望源氏家族的力量在戰爭被消耗殆盡,所以他的私心又希望安培家族不要那麼快被滅掉。

範寧看出了他內心的矛盾,又笑眯眯道:“可能右大臣沒有明白我的意思,宋軍絕不會刻意支持誰,只是想做生意混口飯吃,如果朝廷也有意買一些弓箭兵甲,我們同樣可以和氣生財。”

藤原教通苦笑一聲,這是兩頭通吃,發戰爭橫財。

“正常的貿易無可厚非,那我們確定下來,宋軍在蝦夷地的長駐軍不能超過五千人,其次宋軍不干涉日本國的內戰,在確定這兩個條件的前提之下,日本國承認蝦夷地爲宋朝領地,宋軍同時無條件撤離長崎,如果範御史同意,我們可以先簽署一個正式協議,然後雙方天子加蓋寶印。”

範寧欣然道:“爲表示誠意,只要雙方簽署了正式協議,我立刻把長崎交還給右大臣。”

藤原教通心暗暗吃驚,這個傢伙居然把日本內部的權力鬥爭看得這麼透徹,知道是藤原家族想要長崎。

他也欣然笑道:“感謝範御史的誠意,那我們現在草擬協議!”

雙方隨即又商議了僱傭日本勞工問題,簽署了《勞工僱傭協議》。

協議明確宋軍僱傭每個勞工的期限不超過三年,最高人數不超過兩萬人,宋軍不虐待日本勞工,保證最基本的居住飲食,以及勞工的傷亡賠償等等,範寧都一一承諾,並和藤原教通簽署了書面協議。

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
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