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

“陛下,微臣態度很明顯,王安石別的改革,如興修水利,改革官制,改革太學,改革軍隊等等,微臣都不反對,甚至還支持,但微臣堅決反對保甲法,它只會大大增加百姓負擔,成爲縣衙盤剝百姓的工具,激化底層的矛盾,成爲底層百姓造反的根源,至於青苗法,可以實施,但不是由地方官府主導,而是由朝廷來主導。”

趙頊精神一振,“這話怎麼說?”

“成立大宋儲金局,相當於朝廷辦的錢鋪,鋪向各縣,直屬於戶部,青黃不接之時,農戶可以向儲金局借錢週轉,儲金局實行低利率,小金額,無擔保。”

“如果沒有擔保,還不上錢怎麼辦?”

“可以籤一個協議,如果連續三年無法償還借錢,那他們就轉爲海外戶,赴海外開拓,可免除其債務。”

趙頊沉思良久,最終搖搖頭,“正如愛卿之言,海外開拓已經大大改善朝廷財政,緩和底層矛盾,抑制了土地兼併,事實上,實施保甲法和青苗法的基礎已經消失了,倒是朝廷混亂的官職、龐大的軍隊和榷賣制度需要改革,這方面朕會支持。”

“陛下,海外開拓使糧食能得到保證,另外,大量種植玉米,使養豬有了飼料,會使市場上肉食量大大增加,而廣泛種植棉花和木綿樹,利用棉花和木綿織布,使布帛豐富,這些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陛下不妨多關注這些方面,可以多看看報紙,瞭解民生民情。”

趙頊和範寧的談話着實令他心情舒暢,他笑道:“前幾天三司的官員還在向朕抱怨,說海外送來大量木綿,剝籽很難,又不能紡布,只得填被褥冬衣,意義不大。”

範寧微微一笑,“那是他們見識寡薄,若不能織布,那嶺南進貢的木綿布又從哪裡來?事實上,昨天微臣去了陳留縣,參觀了朱家設立的織機所,專門研製各種先進織機,他們已經造出了剝棉籽和織木綿的機器,很快就會大規模推廣,棉布和木綿布也很快會走進千家萬戶。”

“這就是愛卿說的技術改變大宋。”

趙頊讚許道:“朕和皇祖母昨天專門乘坐了愛卿進獻的軟輪馬車,非常舒適,而且車速快了一倍,令皇祖母讚不絕口,她從前喜歡坐轎,不乘馬車,就是怕顛簸,今天她喜歡上了馬車,上午開朝會,就是坐馬車出來的,朕也很喜歡,以後出行就便利了。”

“陛下說得一點沒錯,各大工坊都在研製各種新技術,柴家發明了水力大紡織,使紡紗量提高了五十倍,朱家也在研製一種更先進的技術,尋找替代畜力的機器,尤其適合航海,一旦發明出來,大宋的海外開拓將再上一個臺階。”

“那正朕要拭目以待了。”

說到海外開拓,趙頊想到了上午之事,他又問道:“今天大家都要求放開民購海島,連皇祖母都同意了,看樣子已是大勢之趨,範愛卿怎麼看?”

範寧微微笑道:“陛下,這是微臣分內之事,微臣當然支持,不過微臣支持民間海外購島,其實還有更深遠的考慮,微臣考慮的是以財富換財富。”

“什麼叫以財富換財富?”

“陛下,大宋出售島嶼給民間,首先要拿出大筆財富,海外土地遼闊,一座島嶼至少方圓百里,有數十萬畝土地,一畝地一兩銀子,那就要拿出數十萬兩銀子,假如家裡銀子不夠,那也可以用土地來置換,比如大宋的一畝土地換海外十畝土地,購買家族至少要拿出數萬畝大宋土地,這些財富和土地都歸朝廷所有,那是不是可以用它們來解決裁減士兵的安置問題,甚至還可以廉價租給失地農民,從而解決了土地兼併問題。”

趙頊連連點頭,“這樣一來,會不會有大量的豪富趕赴海外購地?”

“購地要加以區分,購島必須有足夠的爵位,比如郡公以上,而在新大陸上購地,就不需要爵位,普通商人就可以。”

趙頊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那會不會出現韓相公所說的自立爲帝?”

範寧搖搖頭,“陛下,自立肯定會有,但稱帝不太可能,事實上在海外島上就是一個事實上的島王了,縣公也好、國公也好,只是一個稱呼問題,沒有誰會傻到爲了一個帝王的稱呼而遭受大宋的討伐,假如爲大宋守土有功,經營海島有方,給大宋輸送糧食等物資豐富,說不定還有機會封海外王,但這些都需要用律法定下來,不定現在就定好,將來也可以慢慢完善,但不管受不受朝廷的管轄,一個前提就是他必須效忠陛下,爲陛下的臣子。”

趙頊沉思片刻道:“你說得很對,這裡面有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受朝廷管轄,一個是臣服於大宋,但不受朝廷管轄,那你怎麼區分?”

“陛下,這就是海外土地的定位問題,第一種是鯤州、琉球府、呂宋府、耽州、寶州等等,都是大宋海外州,和大宋內州沒有什麼區別,另一種是大陸,屬於朝廷管理,但稍微鬆散,主要是要向朝廷納稅,第三種就是中小型海島,屬於大宋領地,要向陛下效忠並貢土,但不屬於朝廷管理,有自治權,就像唐朝羈絆州。”

“那怎麼區分大陸和海島?”

“很簡單,方圓千里以上爲大陸,微臣認爲現在的南呂宋島、中大陸、渤泥島、東大陸和南大陸,這五塊爲大陸,其他就是中小島嶼。”

南呂宋島就是棉蘭老島,渤泥島爲加裡曼丹島,東大陸是新幾內亞島,中大陸就是爪哇島,南大陸就是澳洲,這是大宋已經確定的官方名字。

兩人越談越深,時間也慢慢流逝,當範寧從勸學殿出來時,竟然中午已經過去了。

好在皇宮也提供午餐,物美價廉,五品以上官員還能免費享用,不過沒有酒水,也算是朝廷給官員們提供的一種福利,範寧草草對付了一頓午飯後,便滑腳來到了知政堂,

他確實該來知政堂了,之前在泉州,他便接到了知政堂的牒文,讓他儘快進京。

其實範寧也隱隱猜到,知政堂催促他進京的原因是什麼,一定是相國想和他談一談寶州,談一談移民,之前韓琦已經露了口風,海外移民太多,使大宋種糧人減少,荒地日趨增多。

這哪裡是海外移民惹的禍,分明是糧價低迷,種糧不賺錢,加上大工業的興起,招募了大量工人,才導致農村種田人減少。

範寧來到知政堂主堂外,便聽見裡面傳來富弼的聲音,“當然要設門檻,不能阿狗阿貓都跑去購島,必須要有資格........”

範寧走進大堂,只見七名相公正在隨意商討,估計是在討論制定私人購島的條例。

“各位相公,爲什麼不問問我?”範寧走進來笑道。

“小范相公終於來了!”

富弼哈哈一笑,“我們還以爲你被官家留下吃午飯了。”

韓琦肅然道:“我們是想聽聽經略使的意見。”

範寧也不客氣,走進大堂道:“我有兩個建議,上午我給天子也談了,第一,首先給海外土地分類,可分爲三類,朝廷直轄州府,朝廷管轄之地,朝廷不管之地.......”

幾個相國都很有涵養,沒有打斷他的話,讓他把話說完。

範寧又接着道:“第二,設立門檻,購朝廷管轄之地需要什麼條件,購朝廷不管之地需要什麼條件,把這兩點理清楚,思路就清晰了,另外,我再補充一點,最好允許用大宋之地換海外之地,比如一畝換十畝,這樣有利於土地重新回到朝廷手中,解決土地兼併問題。”

相國們面面相覷,韓琦急問道:“什麼叫做朝廷管轄地,什麼又叫做朝廷不管之地?”

“朝廷管轄地是指大陸,購買後類似田莊,需向朝廷交稅,但要比直轄州府鬆散一點,購買資格可以鬆一點,朝廷不管地是指中小型海島,有自治權,效忠於大宋天子,但不受朝廷管轄,類似於唐朝的羈絆州,購買海島需要有嚴格資格。”

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
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