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考場佈置

總體來說,大唐的政治水平和軍事水平一樣,都在飛速的提高,而且,朝廷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也在提高。x23us.com更新最快

早朝的第一件事,李世民就宣佈了對蕭的新任命,實職的劍南道大總管,益州都督,年前上任。

雖然品級上面掉了一階,但還在頂尖序列,也不算貶官。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地方官任命調整,級別較高,且值得一說的是武士,他被升爲山南道大總管,荊州都督,而且和蕭一樣,是兵馬錢糧都管的實權都督,這證明李世民對他在揚州做出來的成績還是認可的,當然,調他過去的主要任務,就是往關中遷民。

永州,懷州,吉州,夔州,歸州,梁州等地的五溪蠻,彝,苗,土家等族的百姓,都要大量遷往關中,實在遷不了的,也要遷到山南道境內那些被置換出來的,比較富庶的區域,配發產出更高的上田給他們耕種。

相信只要武士能跟那些少數民族做好溝通,在威逼和利誘的情況下,這些當地居民的牴觸應該不會很大。

孫享福難得的給李世民提了個建議,如果實在是牴觸情緒較大的地區,可以先遷一部分具備可調教性的年輕人出來就好,中老年中的死硬份子,等這一代幼小成長起來了,自然就不存在了。

散朝之後,孫享福第一時間跟蕭兩人來到了國子監,大唐根本沒有修建專門的貢院,現在天氣又冷,室內全部裝了暖壺的國子監,便被李世民定爲本次科舉的考場。

還別說,這裡地方確實夠大,佔了務本坊的半坊之地,歷史上,貞觀朝的鼎盛時期,光外籍學子在國子監讀書的人數,就高達數千,這些房屋應對科舉考試倒是綽綽有餘,只是由於桌椅數量不夠,需要借調一番,甚至臨時搭建一些建議的。

看了看書吏交過來的最終參考名單,蕭笑道,“城門口唱了那麼一出之後,前來報考的學子果然多了起來,居然達到了八千人之多,而且,還有不少都是工商科,倒是可解此次朝廷的燃眉之急也。”

這中情況早就在孫享福的預料之內,他接果蕭遞過來的名冊,一邊翻閱,一邊接話道,“人多了纔好,起碼有的選擇,咱們這個國家會越來越大,管的也會越來越細,別說八千人,就是八萬人來參考,也嫌少啊!”

想想宋明時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想後世一屆幾十上百萬的大學畢業生,這種全國加起來才幾千人規模的考試,簡直不值一提。

兩人正聊着,國子監的孔穎達便過來打招呼了,他對科舉取工商醫科學子爲官這樣的新制度,是有異議的,只是人家並沒有取消以四書五經爲主的文科,而且,蕭出的進士科的考題,也是諮詢過他的,還算中規中矩,這就讓他不好再多說什麼了。

看到孔老頭,孫享福其實有些尷尬的,畢竟以前罵過人家,不過現在比他品級高,只要沒事不找他交流就好,當然,人家現在也怕尷尬,不願意搭理他。

“蕭相,國子監的司業,博士,助教,直講,共三十九人,三日後,皆會參與監考,具體如何操作,還請蕭相示下。”

三十九人,加上蕭和自己,才四十一人,這麼說,一人就得監考兩百個學生左右,這就有點多了,以這些屋舍的大小來算,一間最多也就容納個三四十人考試,一個人要看顧至少五間屋子?

蕭本來想說按前朝舊例來的,卻發現孫享福皺着眉頭,便詢問道,“正明怎麼看?”

“監考的人數太少了,一個人差不多要監考兩百個考生,看顧四五間屋子,估計到時候各種剽竊抄襲的情況會很嚴重。”

聽他說這話,孔穎達馬上就不同意了,板着臉哼道,“哼,我輩讀書人,都是道德君子,怎會行那剽竊抄襲之舉。”

孔穎達對於孫享福的看法,一直就停留在三年前,哪怕是孫享福爲大唐做了這些多好事,也沒有讓他對孫享福有所改觀,始終認爲他是一個好利寡義,不學無術之輩,一聽他說話,就忍不住要反駁。

“孔祭酒可是以爲,如今這天下都已經大同了,人人都是道德君子了?”

“老夫不敢作此想。”

“這不就是了,況且,此次參考的人,一大部分是商賈和工人,並非個個都是讀書人。”

“這”

孔穎達被孫享福堵的無話可說了,只好把臉一轉道一邊,不再言語。

蕭大致也知道他們兩人的過節,而且知道孔穎達的性格,根本不是能勸的動的人,只好搖搖頭朝孫享福問道,“如今朝堂各部改革,人人都忙的不可開交,就連弘文館的學士們,都在修字典,編新的教材,老夫實在不好再請陛下調派人手,正明可有化解困難之法?”

孫享福想了想,便點頭道,“辦法倒是有,首先咱們得在門口設置搜撿人員,將所有考生身上攜帶的物品搜撿一遍,防止他們帶書本小抄之類的抄襲,另外,咱們還可以給所有考生編號,給所有的坐位也編號,讓不同科目的學子岔開了考。”

“岔開了考?”蕭不明其意,再度問道。

“嗯,這次科舉不是有進士,明算,明法,工,商,醫六大科麼,咱們給所有的考生編號,分六科岔開,那麼每一個考生,距離和他考同樣科目的學子,中間至少就隔着五個人,這樣,他們就很難相互抄襲作弊了。”

蕭聞言笑道,“正明此法大善,如此,我等這就安排人手,製作號牌,將報考學子分科,坐位全部分散開來。”

孫享福明天還要給兩孩子擺滿月酒,是沒有功夫來工作的,所以,時間很緊張,說幹就幹,兩人召集了國子監一干官員,給所有的桌椅編號,又寫下了相對應的號牌,到時候發給學子,直到晚飯時分,孫享福纔算忙完。

而後,孫享福又發現了國子監無法提供八千多學子的餐飲,便提議將考生的考試時間分爲了上午和下午,各一個半時辰,而且,每半天,只做兩張考卷,分三天考完。

這樣考,對於進士科的學生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改變,因爲他們的題目,基本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對於其它各科的考生,卻是有很多優勢。

比如明法科,一個上午,三個小時,他或許就是做幾十道選擇題或者判斷題,而且,考過了的,基本不會再考,他們每天回去之後,還可以查一下典籍,把重點放在那些沒有考過的上面,這就會導致他們的平均考分都會高出一個層次,包括醫科,也有這樣的優勢。

其餘的如明算科,回去之後各個學子可以就題目的套路,與別人展開討論,知曉一些解題的方法,這就能在後面的考試中,得分更高,商科,大致也有這樣的優勢。

各科的考分都高了,就會把進士科的比下去,而且,進士科本身參考的人員,就差不多達到了所有參考人員的三分之一,到時候,取中的機率,估計會最小,這樣就可以預見,幾屆以後,考進士科的人會越來越少。

孫享福並不是對學文科的人有什麼意見,只是這個時期,缺的是更加有實用性的理科生,等大唐的經濟到了一定程度,文科還是會興盛,就像國家發達了,人民會更加關注文娛節目一樣。

回到府上之後,孫享福就看到書房裡一堆的文稿或信件,卻沒空翻看,天天這麼給李世民賣命,錯過了自己兩個孩子的童年可不好,一個月左右的孩子癟嘴的時候最有意思,孫享福抱着歡歡逗弄了半個時辰也不嫌累,直到孩子慢慢的玩累了睡過去,他纔想起吃晚飯。

孫府的廚房隨時都有不少滷味,各色肉類都有,尤其是冬天,不過今天有新菜,海帶燉排骨湯,紅燒鯨魚肉,還有一份清蒸大海蟹。

“嶺南送東西過來了?”孫享福問了問在一旁伺候的德叔道。

“是啊!這海帶,以往沿海的人都不吃,自從您帶頭吃起來之後,現在長安城吃它的人不少,冬季的市場需求很大,嶺南那些的船隊送來了不少。

而這鯨魚,是趙護衛的船隊在海上特意捕的,據說有一條就有好幾萬斤,片好的肉,一船才拉了兩條過來,夫人讓人送了好些到皇宮各位大人家裡,剩下的明天酒宴上用來招呼客人,府裡廚娘研究了好幾種做法,這紅燒鯨魚肉,只是第一道菜而已。”

“趙龍他們這麼閒,都在海上捕鯨魚玩了嗎?”

孫享福一邊說着,一邊嚐了嚐那賣相不錯的紅燒鯨魚肉,味道卻是不差。

“送魚來的護衛說,這兩條鯨魚是打給公子和小姐做滿月禮物的,另外,代他們的頭問一問,什麼時候,他們可以輪流回家休養,您都快把他們丟在海上三年了。”

聞言,孫享福一陣愧疚,誰都有老婆孩子的,都有感情需求,是自己考慮的不周了,可眼下,山東那邊還真離不得他們。

“讓送魚的人回去告訴趙龍,再招募三千人水手訓練吧!訓出來後,他們就能輪流回來了,算了,還是我去信跟他說吧!”

第270章 戲劇院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543章 採紅菱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十二章 告狀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543章 採紅菱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760章 治理難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733章 到吐蕃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559章 擒王浩第八章 加夜餐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63章 困惑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73章 酒宴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55章 合作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467章 鏖戰第549章 北上第241章 運作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13章 溪村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451章 誤會第246章 治國難第479章 王麟隕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751章 發動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387章 開考
第270章 戲劇院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543章 採紅菱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十二章 告狀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543章 採紅菱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760章 治理難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733章 到吐蕃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559章 擒王浩第八章 加夜餐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63章 困惑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73章 酒宴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55章 合作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467章 鏖戰第549章 北上第241章 運作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13章 溪村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451章 誤會第246章 治國難第479章 王麟隕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751章 發動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387章 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