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

“看來西北的戰略必須馬上調整,否則的話西方兩個帝國有可能在大唐還沒準備好之前就分出勝負。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久違的李玄清親自來到總參大樓,開始召集長安的幾位首腦研究西北那邊最新出現的戰情變化。

“皇上的意思我們提前介入?此時還爲時尚早吧?”徐天翔雖然第一時間通知萬毅在西北做好準備,但是對於立即介入大食和大秦的爭鬥還是持反對意見。說實話此時介入確實時間有點早了,至少大唐這邊還沒有準備好,不管是海路和陸路,從中原到西北邊疆之地實在是太遠了,就算是有水運和鐵路運輸,期間所消耗的成本都太大,而國內還處在大規模的建設之中。剛剛拿下的中南半島光是投入就需要將其繳獲的財富消耗一半以上,能夠投入到西北的寥寥無幾。而海軍西洋艦隊那邊如今還在身毒半島打轉,沿途的海外據點還需要不斷增加,同時海外貿易如火如荼,貿然投入大量兵力和後勤輸送軍隊打仗只怕會嚴重佔用民間的運力,不利於這種大規模貿易的發展。

“我倒是覺得皇上的決斷很好。”總參這邊王厚純和陳凡幾人都在,而相對於陳凡和徐天翔兩人,王厚純對於這種具有前瞻性的決斷理解的更深,所以對於徐天翔的顧慮他不同意,反駁道:“西北打仗雖然消耗甚大,但是帶來的利益也非同小可,不算開疆拓土的長遠考慮,就算是軍隊繳獲的浮財其實基本就能夠滿足日常消耗,如果不考慮長期佔領的話那甚至可以做到略有盈餘,再說軍隊的戰略從來都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整個帝國的利益,就算是現在有消耗總比將來等到他們兩方分出勝負之後回過頭來一心一意和我們打要好得多,所以與其等着到時候在自家門口打仗還不如將戰火燒到對方的家門口去,這樣怎麼算都不吃虧。”

李玄清擺了擺手道:“我沒讓你們兩個來爭論西北那邊要不要立即開戰,而是來商議我們在西北那邊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戰略方針。現在就開始打仗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我要說的是如何維持好在雙方交戰的時候我們能夠從中漁利,除了軍火生意之外,我們需要的是爲國內龐大的工商品產業尋找一個廣袤的市場。”

“那就讓師兄將西征軍調集到邊境駐紮,一方面提高戒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另一方面也分散大食人的精力,拖延他們繼續推進的步伐。這樣一來也等於給了大秦一種間接的支持,讓其有能力有決心和大食人繼續對峙,直到雙方直接發生衝突。”此時一直沉吟不語的陳凡開口道:“總而言之就是隻有一句,分散大食人的精力但是又不間斷和對方的貿易,以此表明我們不偏向任何一方,但是屯兵邊境又能夠起到牽制大食的作用,讓大秦那邊看到我們也不願意大食繼續做大,從而給他們一種信號,誘使其繼續加大對峙大食人的同時,和我們積極考慮,爲工商出口爭取更多的利益和空間。”他這一開口其他人都沒聲了,陳凡的意見從來都是和他的性格一樣,永遠都是萬無一失但是又不會突出冒進,想着的都是反守反擊的策略。不過此時他的意見卻讓整個西北局勢的走向逐漸明朗。當總參這份建議送到疏勒萬毅手中的時候,西征軍指揮部不顧即將到來的寒冬責令回鶻兵團將原本的駐地從碎葉城移到了安息州和大宛康居等地,而且後勤部也隨即調配了大量的物資進入這些地方。與此同時第七兵團也開始從後方調到白水城和切爾城附近駐紮,甚至在波斯省內擔任守備部隊的安西兵團也開始逐漸收攏各地的兵力朝着波斯都督府等邊境口岸駐紮。這種大規模兵力的調動自然是瞞不了過往的商人,再加上玄影衛有意散佈消息,很快巴格達那邊就知道了天策軍這邊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這種駐軍朝邊境調動的做法讓巴格達甚爲忌憚,急忙派人來西北這邊一邊詢問來年去長安朝貢的事情一邊旁敲側擊打探天策軍這邊的虛實,甚至阿也比暗自下令趁着天策軍這邊沒有采取更加激烈的行動,加快商隊運送軍火的行爲,防止一旦大唐在西北的戰略發生變化導致己方訂購的大批軍火無法運回。

不過讓阿也比疑惑的是,不論他如何試探,萬毅這邊卻絲毫沒有要表明己方意思的傾向,對於過境商隊也是一如往常,甚至在對方使者抵達疏勒和拓跋思諫商談的時候還主動露面,表示期待明年和阿也比一起回長安,到時候會在長安擺酒相迎。而且對於對方明裡暗裡詢問軍事調動的事情,萬毅則直接開口表明這是正常的軍事調動,西征軍這邊本身就是大塘西北軍區的邊防部隊,在西北任何一地都有可能駐紮。

但是越是這種坦然的態度卻越讓對方驚疑不定,不過好在大唐並沒有禁止兩國之間商貿往來,對於大食人加大力度訂購軍火的事情也是持歡迎態度,所以沒有摸到底牌的阿也比一方面調集大批財力進行更大規模的軍火採購另一方面則是上報巴格達要求在東北邊境尤其是呼羅珊等和大唐接壤的地方必須保持足夠的駐軍,甚至要求原本要啓程去西方參戰並且駐守天方聖地的馬穆魯克騎兵本部暫時不要出發,避免大唐突如其來的打擊。

大食人這邊因爲大唐的舉動而開始分兵主說西北防備大唐的時候,隨着商隊將消息傳到拜占庭之後,大秦那邊也第一時間領會了大唐的意思,吃了定心丸的馬其頓王朝的國王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開始和境內的天主教商議,認真準備十字軍東征的事宜,打算利用宗教軍隊的名義提前派他們在地中海東岸耶路撒冷附近登陸,以此來拖延大食人的進攻步伐,同時也想利用宗教軍隊摸摸大食人的底牌。由此這一次的十字軍東征比起以往有着更大的規模也有着更加龐大的實力。

“啓稟大帥,玄影衛急訊,黠戛斯人打算在第聶伯河附近建立國家,仿照基輔俄羅斯那樣的公國。”就在萬毅這邊剛剛出席了大秦商隊和耶律家簽署的特約軍火和大宗物資採購協議之後,秦空派人加急送過來的急訊卻讓他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你馬上將這份情報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長安大本營。”萬毅讓暗衛往後方大本營傳遞消息之後立即找來高斯繼和劉璇,開門見山道:“參謀長會後立即彙報大本營,黠戛斯準備在第聶伯河附近獨立建國,西征軍指揮部打算根據這個突發情況重新部署在這一區域的規劃,請外事部緊急派專人來西北。”

“大帥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利用黠戛斯建國的機會插手這一區域?”劉璇一般紀錄一邊問道。

“從鹹海往西其實還有一個叫裡海的地方,這幾乎是在一條直線上,圍繞着這兩個大湖方圓數百里之內都是一片沃土,而且還有河流經過,實在是不能拱手讓於他人。而如今黠戛斯人打算在第聶伯河附近建國,大家來看,第聶伯河下游以西就是基輔俄羅斯公國的腹心之地,那麼黠戛斯人最理想的地方就是戰略第聶伯河東岸至伏爾加河西面這片廣袤的土地平原之上。”萬毅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繼續道,“而伏爾加河東岸則屬於這個裡海北邊,我們可以考慮提前進駐這裡,這樣既可以利用黠戛斯人擋住斯拉夫人對我們的騷擾,還能沉寂吞下這片土地。”

“大帥說的是,那些這片土地還不會改變大秦和大食人的實力對比,我們還能夠白白得到這片土地。我想黠戛斯人一定不會介意我們佔領這些地方的,就算是他們原本將主意打到這裡,一旦我天策軍開到這裡他們會馬上改變方向的。”高斯繼點頭,對於萬毅的想法點頭不已,黠戛斯人一方面必須依靠大唐才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站住腳,另一方面在和基輔俄羅斯的對抗當中也可以不斷往西拓展,甚至在兩河流域往北拓展。

“大帥讓外事部來的目的就是打算提前和黠戛斯人談妥這件事嗎?說的也是,之前外事部部長出使黠戛斯一趟光靠一張嘴就說動百萬黠戛斯人萬里西遷,這一次八成也會說動他們,大不了給他們提供部分糧草補給就是。”劉璇將兩人的話記錄下來之後笑道:“只不過目前這片土地我們根本沒能力開發啊。就算是讓吳歡兵團從鹹海西面繼續往西北運動,我也不能確保能不能有效佔領這些地方。”

“不能有效佔領也沒關係,那就留着將來佔領啊。反正只要和黠戛斯談妥這塊地方就沒有誰能打主意。數十萬天策軍難道還保證不了區區一塊土地的安全?”高斯繼搖頭一笑,對於劉璇的擔心絲毫不以爲意。在他看來只要大唐想要的土地那就必須是大唐的,別說大食和大秦人無暇顧及這裡,就算是兩大帝國都來搶,憑藉目前在西北修整兩年的西征軍足夠打到所有人臣服。

“參謀長你去將我們的建議整理成冊然後一份送給副首相那邊,另外一份送到大本營請皇上定奪。”萬毅擺擺手示意劉璇出去準備之後開始和高斯繼繼續研究預案。黠戛斯選在這個時候建國,想必是有什麼特殊的目的或者是契機。這一點還要等到秦空從前線趕回來才能夠知曉,但是有一點必須承認的是,一旦黠戛斯人建國必然和基輔俄羅斯人徹底決裂,只怕這個冬天都會大戰不休,而此時作爲大秦人盟友的基輔俄羅斯人被牽制在這裡,一旦消息被大食人知道,只怕他們會加快腳步快速平復整個綠衣大食殘餘勢力的反撲,畢竟南方可沒有冬天這一說。這對於大秦來說相當不利,而且也會容易讓大秦人產生戰略誤判,以爲大唐和大秦達成了莫種默契,畢竟過了基輔俄羅斯再往西就直接是大秦人的領土了。

“那就只有辛苦外事部的人去過黠戛斯之後再轉道直接去大秦,和他們直接亮明我們的態度。如果可以的話就拉上黠戛斯人一起,讓黠戛斯人表態,可以考慮加入大秦的聯盟之中。反正只要大唐不表態那也沒什麼。黠戛斯人估計就算是答應也只是口頭答應,他們還有的忙。”高斯繼的話讓萬毅微微一笑,什麼時候自己這些前線將領就可以一言而決他國生死了?只有自己背後這個龐大的帝國越來越強大,自己這些身處前線的領兵將領纔會有着超越其他人一等的眼光和魄力,去裁決他國的生死。

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
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