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

“紹周兄,這幫大秦人說什麼了?”龐令明知道自己脾氣不好,所以在大秦派出打着白旗的使者前來之後就讓李紹周負責接待,自己則待在一線陣地指揮各部嚴陣以待,防止萬一。但是沒想到的是李紹周不到一刻鐘就直接回來了,看那臉色似乎沒談好。

“這幫大秦人好像覺得還挺自我感覺良好啊,要求我們必須馬上讓開道路,放下武器,不然的話他們會在繼續派兵強行解除我們的武裝。”李紹周的一番話讓龐令明的眼珠子都快登出來了。他算是知道爲何李紹周的臉色看起來那麼古怪了,打仗打了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碰到這麼奇怪的要求,自己都打敗了居然還敢要求對方放下武器?

“你怎麼回覆他們的?”愣了半晌之後龐令明纔想起來追問,卻聽到對方沒好氣的道:“直接給轟回去了,有本事先過來再說。既然他們不識趣那就打到他識趣爲止。”

“既然這樣那還說什麼,打就是了。”龐令明點點頭道:“你負責正面,我抽調部分兵力上前發動一輪反衝鋒,猝不及防打他們一下。”

“放心吧,正面我來守着。”李紹周擺擺手之後接過了正面的指揮權,龐令明則立即從自己的本部當中抽到三千人趁着對方的陣型尚未整頓完畢發動反衝鋒,與此同時停靠在大苦湖岸邊的復興級戰艦那隆隆的炮聲也開始不斷轟擊遠方的大秦軍本陣,藉此掩護龐令明的行動。

對於陸地野戰龐令明自然是比陸戰隊出身的李紹周擅長的多,所以三千人的衝鋒部隊在行進途中不斷變幻陣型,拉開的散兵線讓倉促抓起武器的大秦陸軍傻了眼,這麼稀鬆的陣型衝上來自己還不得直接將其分割消滅啊?但是還沒等這些人想明白天策軍爲何會分散自己的兵力拉着散兵線衝鋒的時候,對方手中的武器就再次將自己打蒙,無數密密麻麻的子彈伴隨着這些士兵邊衝鋒邊落入到己方密集的陣型當中,而且不斷有無數的小黑點被這些大唐士兵扔過來,落地之後原地爆炸竟然不比己方這邊好不容易拖過來的火炮的威力差多少。

而天策軍的這些衝鋒隊形在各自官長的不斷呼和之下還在不斷調整,各式武器的相互掩護也變得越來越嚴密,大秦陸軍根本沒有辦法在對方水潑一般的火力面前展開反擊,甚至原本已經調整過來的陣型也瞬間被天策軍衝鋒之後的火力打得千瘡百孔,無數士兵在短短片刻之間就被那無數的子彈撕成了碎片。大秦軍隊龐大的陣型瞬間開始鬆動,在無數死亡面前,大秦陸軍根本就沒有辦法展開反擊,甚至他們手中的武器也沒辦法給對方多少傷害,甚至那些自詡裝備了最新式武器的火槍隊也在上來不斷片刻就被對方那似乎能夠伴隨步兵衝鋒行動的炮火給徹底炸翻。這樣一來大秦陸軍唯一一個能夠反擊天策軍的武裝被擊潰之後,依靠着冷兵器列陣的大秦陸軍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想了,那就是衝上去和對方糾纏在一起,讓自己手中的冷兵器有發揮的空間。所以大秦的將領在發現火槍隊被對方強勢擊潰之後立即不顧前方軍陣的騷動,下令全軍衝鋒。現在只有用衝鋒的命令壓制住士兵內心的恐懼和騷動,逼得他們衝上前去和對方展開貼身肉搏,才能夠依靠人數扭轉戰局。畢竟天策軍不論是發動攻擊的部隊還是原地駐守的人數都不多,只要能夠將戰爭快速推到近身肉搏纔能有唯一的勝算。

大秦陸軍的反應自然是落在了龐令明的眼中,他本來就是要吸引對方主動發起攻擊的,所以當即傳令讓反衝鋒的部隊立即開始就地防禦然後節節抵抗逐步後撤。而與此同時李紹周負責的正面戰場也開始準備完畢,在一波波反衝鋒士兵退回來之後強大的火力立即開始傾瀉到大秦陸軍身上,頓時間無數的炮彈落地掀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炸,無盡的黃沙在爆炸之後被風揚起四散飛舞,一條條生命在這場爆炸之中迅速消散。大秦陸軍不是大秦輕騎兵,沒有衝鋒的速度,而本身裝備的厚甲在子彈和炮彈面前卻不堪一擊,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防護作用,甚至某些時候還成了炮彈爆炸之後的幫兇,而且最要命的是這些厚甲嚴重拖累了大秦陸軍的行軍速度。造成了他們根本無法在天策軍的火力網面前走到最後。甚至李紹周負責的正面陣地士兵可以好整以暇瞄準射擊,將自己視線中的一個個目標一一點殺。

這種類似於屠殺一般的大戰甚至在戰後連天策軍參戰的士兵本身都不願意提起,因爲眼前的敵人根本無法給他們有力的威脅,而自己手中的步槍卻能夠在戰場之上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其火力。這種屠殺不是一個鐵血士兵願意面對的,鐵血士兵最盼望的是戰場之上依靠着自己鐵血和勇氣戰勝對手。

不過這場屠殺卻無意當中在後來幫了玄影衛的大忙,當此戰倖存的士兵在返回大秦之後若干年之後再次面對更加強大,火力更加強橫的天策軍時,根本無心對抗。多年前在埃及沙漠當中的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給他們造成了太大的陰影,以至於整個天啓十二年十二月初一這天成了整個泰西的黑暗日,也是這片沙漠的黑暗日。

不過此時李紹周和龐令明卻絲毫沒有這方面的覺悟,對於他們這樣的戰役指揮將領來說,對方人數和自己的差距讓他們必須死死的盯着雙方前進的步伐。絕對不允許對方靠近自己的主陣地,如果真被衝上來了那麼自己的士兵根本就無法用刺刀扎破這幫裝備了厚甲的老式甲兵。所以兩人幾乎是一刻不停的催促儘可能的向戰場之上傾瀉更大的火力。六挺機槍更是一刻不停的噴吐出一道道火舌,收割着前面的一條條生命。那攜帶的附屬的水箱更是在隨後不久就不斷冒出熱氣,逼得前方的裝彈手直接擰開自己的水壺將水傾到在槍管之上來消散熱量。

“他們開始鬆動了,讓兩個陣地所有的預備隊準備。”龐令明身後傳令兵跟隨命令不斷穿梭將其命令迅速下達給各作戰單位。在強大的火力面前,雖然後方的大秦將領不斷呼喝讓身邊的軍隊一一上前,但是卻絲毫擋不住遠處那兩座陣地噴吐出來的死亡之矛的殺戮。所以龐令明很快就看到了大秦軍隊後方的那一絲絲騷動在持續的擴大,頓時命令讓各預備隊立即準備,隨時準備投入反攻。龐令明本來就是戰場之上的人來瘋,仗打起來之後根本沒人能夠攔得住他,此時他的想法就是徹底消滅這一股大秦軍隊。

“龐將軍,咱們真要徹底滅了他們?”李紹周在接到龐令明的命令之後立即趕了過來道:“咱們還是放幾條活口回去吧,不然的話就替大食人打仗了。”

李紹周的話讓龐令明稍稍遲疑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對方話中的意思,但是還是頗爲遺憾的指着遠方大聲道:“真是可惜啊,不過既然如此的話那就讓預備隊衝上去吧,能逃出去多少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龐令明提前投入預備隊的確能夠起到驅散大秦陸軍的作用,但是最後一句話卻讓李紹周禁不住搖了搖頭,暗自感嘆這幫在西北殺出了血性的傢伙果然比起自己還要心狠,這要是衝鋒起來對方還能逃出去多少?四萬人打到現在已經倒下去差不多一半以上了,再追上去打哪還能逃出去多少?不過李紹周並沒有阻止龐令明的舉動,衝鋒號在隨後不久就響徹整片戰場,無數的天策軍士兵開始躍出戰壕朝前衝了上去,各式各樣的爆炸也開始再次響了起來。

看着如潮一般朝前衝去的士兵,龐令明也放鬆下來道:“打完這一仗以後咱們只怕要好好歇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這大食人怎麼這麼差勁,幾十萬人在中亞細亞打了半年了也沒能前進一步。”

“他們能有咱們手中的武器裝備嗎?”李紹周知道這傢伙沒打過癮,所以纔會嘀咕這些沒用的,不過隨即道:“大食人的戰術確實有問題,擁有那麼好的輕騎兵卻不知道運用,如果將輕騎兵集中起來衝擊大秦的本陣,只怕那場大戰也會早日結束的。”

“紹周兄你過於看中輕騎兵的速度了,你看對方的重甲不就是對抗輕騎兵的嗎?而且這麼多鐵甲可是輕騎兵的剋星。”龐令明知道海軍陸戰隊沒有專職的騎兵部隊,所以說了一句之後開始和對方詳細解說這各兵種之間的剋制和優缺點。兩人渾然沒有將前面的戰爭放在眼裡,而天策軍戰士此時也已經到了決勝階段,在衝散了對方的大陣之後開始壓着對方的步伐往後推進,這些身披重甲的大秦陸軍速度跟不上來被大量殺死在撤退的道路之上。等到龐令明宣佈收兵的時候,只有寥寥數千人丟棄盔甲武器見機得快逃了回去,剩下的幾乎被全部擊殺在當場,甚至連俘虜都沒有多少。

這場大戰的戰果在那些逃逸人員返回腓尼基港之後也被艾利多安得知,如此巨大的傷亡和天策軍秋風掃落葉一般的戰法讓他大吃一驚,而且對方根本不給自己一絲機會就真刀真槍的對陣也讓他感到自己似乎隱隱然惹到了一尊不該惹的龐然大物。四萬多人除了逃回來的這不到五千人以外,其他的全部損失。如此龐大的損失讓原本兵力輸送就非常困難的艾利多安一下子再次面臨兵力拮据的境地。雖然他幾乎就在同一時刻催促運輸船隊返回本土運送更多的部隊前來,而且爲了封鎖消息將這逃回來的數千人直接送了回去,但是南線大苦湖戰役的結果還是在隨後不久迅速傳開,甚至連帶着大食人都知道了。驟然之間艾利多安發現自己在埃及的局勢已經變得不妙,幾乎是一招錯失,自己頃刻之間就處境艱難,自己的虛弱暴露在大食麪前,之前腓尼基之戰帶來的對大食人的震懾也被迅速衝散。

然而艾利多安不知道的是,更大的一個隱憂即將出現在他眼前。那些被他送回去的不到五千倖存者徹底被打得失去了精氣神,在返回國內之後開始不斷的將自己在埃及境內的遭遇告訴周圍的人,那血淋淋的屠殺也被人翻了出來。近四萬人一戰全部被殺,血染黃沙之後鮮血染紅了千年的沙漠,這一幕場景讓所有的大秦人哀鳴不止。由此引發了大秦國內那股被之前大戰消息壓下的厭戰情緒。

這些艾利多安在埃及是不知道了,但是等到他的援軍抵達腓尼基港的時候這個消息也隨即被他知曉,差點讓這位聲名卓著的海軍戰將一頭載下大海。幾乎只是一戰的戰損就帶來了這麼大的惡果,讓艾利多安恨不得直接衝到龐令明和李紹周面前當面質問,但是此時他根本沒有機會往南推進了。因爲從地中海東岸前來馳援的大食援軍已經逼近腓尼基,逼得他不得不集中精神來迎戰。

龐令明和李紹周的戰績在隨後被飛速轉送回疏勒的西征軍大本營,雖然身處千里之外,但是萬毅還是很快看出了龐令明的這一戰給戰局帶來的新變化,而且在隨後不久,暗衛也將秦空從拜占庭那邊得到的消息轉送了過來。

“看樣子我們也要變了,不然的話只怕大食接下來又要佔據主動了。這幫小子下手還真是沒輕沒重的。”高斯繼看着手中的情報還是苦笑不止。他和萬毅的想法一樣,希望讓大秦和大食在戰場之上不要出現力量不要出現太大的偏差,免得戰局脫離他們的掌控。

“我說兩位大帥,你們怎麼不想想,這兩人殺了那麼多人,咱們的外事部到時候要給大秦一個什麼交代啊?”劉璇見到這兩人絲毫沒有將那近四萬人的傷亡放在眼裡,頓時苦笑道。

“能有什麼交代?我大唐軍隊保護的是帝國百姓和財產不受侵犯,有本事艾利多安可以多派點軍隊南下嘛。”高斯繼笑道:“參謀長你太小心了,我覺得外事部說不得這一次還要從大秦那邊挖出點什麼寶貝回來呢。”他的這句話一說出口讓萬毅都止不住嘴角的笑意。

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
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