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

而遠交近攻的策略則是全部交給了玄影衛佈置在南線的兩員大將趙四和彪子去執行。南線要迅速拉攏住徐州節度使時溥和位於淮南地區的新興勢力楊行密。以期利用這些淮南地區的勢力牽制住宣武軍的主力,爲天策軍主力在北線決戰爭取時間。

這也是天策軍第一次和外界的割據勢力談合作,所以在權衡再三之後楊天成讓趙四親自去了淮南,這樣宣武軍內部就交給了彪子獨自負責。

不過此時彪子在汴梁地區執行的計劃卻讓楊天成陷入了沉思。彪子是打算提前啓動之前李玄清和胡小四提起的那個計劃,但是在楊天成看來對於目前的局勢並沒有太大幫助。不過鑑於這種埋長線的做法楊天成倒也沒有理會太多,在考慮了幾天之後就同意了彪子的計劃。

得到明確指示的彪子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不過這傢伙的實施的辦法卻讓人看起來覺得有點猥瑣。在前期的迷迭香鋪墊了一個月之久後,彪子讓龍組的人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趁着朱友珪出去應酬的時候,摸進了朱友珪的府邸,將朱友珪的妻子張氏捲成了一個大糉子然後給扔進了朱全忠的臥房。

滿心等着看笑話和春宮圖的彪子帶人潛伏在朱全忠的臥室外面等了一夜卻忽然發現了一個尷尬的事情,朱全忠這幾天幾乎天天和敬翔和謝瞳等人商議準備攻打徐州的事宜,宣武軍也在爲這個戰略進行調整。這讓朱全忠忙的腳不沾地。這時候的朱全忠老實說還沒有歷史上記載的那樣喜歡幹那些爲人不齒的事情,而且處於事業上升期的他在這件大事面前幾乎就將女色暫時扔在了一邊。這一下天都快亮了朱全忠還沒回來。彪子也只能怏怏而回,讓龍組將人放回朱友珪的府邸之後準備再另想辦法。

而相對於彪子這邊出師不利,趙四去徐州之後快速和前期佈置的暗衛接上了線,將宣武軍的戰略目標悄無聲息的泄露給了時溥領銜的徐州節度使府。這條消息讓時溥迅速緊張起來。對於佔據着徐州這塊富庶之地的時溥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南邊的高駢和楊行密,而是北邊的那尊龐然大物。時溥其實是和朱全忠一個時代的人物,不同的是朱全忠是從黃巢起義軍反正過來的節度使,而時溥則是正兒八經的大唐王朝任命的官員。但是在剿滅黃巢起義軍之後兩人迅速同化成了一種人,就是割據地方對抗中央王朝。所不同的兩人的策略不一樣,朱全忠採取的是籠絡權臣利用中央朝廷的影響爲自己牟取利益,而時溥則不同,這傢伙仗着天高皇帝遠,幾乎完全和中央脫離了聯繫。

不過這不是時溥一個人的專利,而是在唐末遠離長安的各地幾乎都不會把中央放在眼裡。江南的那些藩鎮也幾乎都這樣。

但是此時時過境遷。昭宗皇帝巡幸東都,到了宣武軍的領地,讓朱全忠可以名正言順的利用皇帝的名義來討伐自己這些不法節度使。可以說這個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朱全忠真正將這個政治資源利用起來了。

時溥第一時間召集了自己的智囊團研究對策。但是在宣武軍強大的實力面前,一切的計策都黯然失色,在連續好幾天的談論之後還是沒有什麼好的對策,時溥一夜之間愁白了頭髮。

不過相對於時溥,趙四的關注點更多的還是集中在楊行密身上。對於這個新興的淮南的勢力,天策軍內部除了李玄清,其他人都很好奇,按理說楊行密起先是在高駢的部下,在畢師鐸攻打高駢的時候異軍突起,救出了原本應該死於畢師鐸手中的高駢。但是不久之後就割據自立,脫離高駢,在廬州自立,但是因爲之前高駢就曾上表楊行密爲廬州刺史,所以這倒也不算是完全自立。

期間楊行密除了在淮南的大小勢力的相互攻伐中守住了廬州和周邊地區,並且率兵進入揚州,和秦彥在揚州地區打了一仗之後,將秦彥攆出了揚州,並且在同期多去了宣州。這樣淮南原本的大小勢力開始重新洗牌,在這種犬牙交錯的態勢下楊行密能夠逐漸壯大,成爲當時比較有影響力的一支割據勢力。

李玄清在接到玄影衛關於楊行密的起家過程之後也覺得有點奇怪,自己基本上沒有插手南部中國的其他勢力,但是歷史還是在不自覺當中改變了,原本應該被殺的高駢活了下來,楊行密在揚州的時候也並沒有棄城而走,而是成功的守住了揚州,雖然這場大戰還是給揚州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災難。

鑑於這種情況,在玄影衛制定南線遠交近攻的計劃的時候,李玄清並沒有提醒胡小四要注意這股與衆不同的現象。

趙四在南線也忠實的執行了胡小四制定的計劃,將情報透露給時溥之後就迅速來到廬州,想辦法要和楊行密接上線。

不過在趙四在南線執行計劃的時候天策軍北線的情況也終於迎來了轉機。在李玄清和徐天翔坐鎮薊州之後,前線也傳來了最新的消息,在飛鷹旅秘密介入戰場之後,阿保機終於失去了前期的好運氣,在萬丹三倍於己的兵力面前,王庭衛隊傷亡慘重,在無奈之下,阿保機以重傷之軀帶着剩下的殘部且戰且退試圖和聞訊趕來的耶律瀚雄的大隊人馬匯合。而飛鷹旅的機會也也在此時逐漸成熟。而且隨着阿保機的撤退,萬丹的目的也漸漸落空,開始沒有辦法想要活捉阿保機,下手的力度也開始加大。

就這樣兩軍在中京到上京上千裡的戰線上你追我趕,不斷朝着上京的方向而去。事實上阿保機雖然年幼,但是其梟雄的膽識和智慧已經開始顯現。在離上京越來越近之後王庭衛隊得到周邊駐軍的援助也越大,這樣也就逼迫萬丹開始沒有辦法顧忌到阿保機的人生安全。這個時候的飛鷹旅已經變成了萬丹部落騎兵的先鋒小隊了。

“老大,最新情報,耶律瀚雄的部隊明天一大早就到了。我估計萬丹有可能今晚會發動夜襲,在耶律瀚雄到來之前徹底滅掉王庭衛隊,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會想辦法活捉阿保機。”蘇小虎的身邊一名飛鷹旅戰士轉來了外面玄影衛暗衛傳來的最新消息。

“阿保機那小子的身體如何了?”蘇小虎對於草原強悍的生命力也是有點吃驚,上次那最後一支箭可是飛鷹旅射出去的,居然讓這小子活了下來,也真是個奇蹟了。

“情況不太好,聽說阿保機現在已經起不來了,衛隊的指揮工作都由副將在主持。這大概也應該耶律瀚雄着急趕過來的原因吧。畢竟對於耶律瀚雄而言,他的幾個兒子最有出息的就是阿保機了,耶律瀚雄也是把他當做自己的繼承人來培養的。”蘇小虎旁邊,三隊的“三兒”站起來笑道:“咱們今天晚上就行動吧,再不動的話就來不及了。”

蘇小虎正要說話,帳外再次有飛鷹旅戰士走了進來遞過來一份情報。

蘇小虎和三兒掃了掃情報,對視一眼均是看到了對方眼中那閃爍不定的笑意。

“三兒,事不宜遲,你去準備吧。剩下的人由我帶領負責接應你,得手之後往東南方向走,亂兵之中誰也不會找到咱們的。”蘇小虎當機立斷開始佈置任務,並通知玄影衛的人開始佈置撤退事宜。

而蘇小虎準備動手的消息也迅速讓玄影衛的暗衛通過秘密渠道迅速傳到已經悄然率軍潛伏在幾百裡外的陳凡大營之中。

“各位,飛鷹旅的佈置今晚就可以完成,咱們也開始準備行動了。”隨陳凡本部行動的侯勇和吳歡道。

“參謀長,馬上給後面的重騎營傳達命令,讓他們輕裝前進,務必在後天抵達集團軍本部。另外給潛伏的第五軍團和草原騎兵營下令,以五天爲期,所有部隊全部抵達中京以西五百里的燕山山脈,具體地址玄影衛已經選好了,會隨行通知他們。”陳凡深深地吸了口氣讓自己的參謀長劉毅迅速去書寫命令。

“大帥的意思是等待萬丹的大軍主力回來和耶律瀚雄決戰的時候我們再介入?”侯勇微一思索頓時明白了陳凡的意圖道:“這樣會不會讓原本的計劃生出變故?”

“不會的,這個和天翔已經調集高思繼的第九軍團秘密隱蔽在檀州附近,就等着這些契丹大軍回援的時候然後一路尾隨了。到時候他們打得正熱鬧咱們大軍齊聚可以將這些人圍而殲之。”陳凡將剛剛收到的總參急令傳給侯勇和吳歡兩個笑道:“主公的意思很清楚,這一仗必須打掉契丹人的有生力量,讓耶律瀚雄的借刀殺人之計徹底落空,而且還要他付出代價。”

“去給總參和主公彙報吧,”陳凡接過劉毅撰寫的命令一邊簽字一邊吩咐到。

由此這場幽北草原的混戰到處也終於浮出水面,各方在戰前的算計即將開始在戰場上檢驗。

不過此時身處中京的胡小四卻讓暗衛收拾行裝準備撤離中京城,並且指示本地的暗衛暫時撤出城內,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接引城內的漢人百姓去玄影衛事先選擇的幾個秘密地點隱蔽。

這一連串讓周圍其他人不解的命令中卻透露着這位情報大員對於己方的軍隊濃濃的信心以及對於情報工作超前的前瞻性。

“咱們這次撤出不會長久,很快我們就會回來的,到時候這片幽北草原終將回到我們漢人的懷抱,永遠不會失去,成爲我們的腹地。”胡小四對着隨行的下屬笑道。

而伴隨着胡小四佈置戰後的事宜,玄影衛在契丹人內部的所有計劃全部完成,很多下一步的暗線也全部埋下。一想到自己南北兩線全部挑動當權者父子不和,胡小四嘴角忍不住浮現出一絲笑意,不過隨即就消失不見,帶着這些人快速出了中京城,然後消失不見。

而此時在薊州城內的李玄清和徐天翔也收到了陳凡的彙報,兩人秘密合計了半晌之後,開始佈置在檀州城下拖延了快一個月的戰事。契丹人圍城檀州之後期間數次傾巢而出攻打檀州,但是在天策軍守將李三和吳文龍的指揮下,天策軍的守城戰和以往的攻勢作戰一樣打的很出彩。在滄州驚鴻一現的炸藥包被裝備處改進之後變成了切切實實的防守利器,這種動輒爆發出強橫的爆炸的新式武器讓原本就不會攻城的契丹人吃盡了苦頭。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應是被對方三萬多人的守城部隊牢牢的掌握住了戰爭的主動權。而拿不下檀州就根本無法進入幽州腹地,無奈之下的契丹人開始想別的辦法,但是來自後方大本營中京的命令卻讓這些屯兵堅城之下一個月之久的草原騎兵差點陷入了慌亂的境地。在猶豫了幾天之後身爲前線統帥的萬丹之子沙託魯開始將軍隊變成三組,逐步掩護撤出檀州,返回中京準備執行自己父親的命令。

不得不說沙託魯的做法還是很謹慎的,原本想偷襲的高思繼見此果斷放棄了之前的計劃,開始跟蹤對方尾隨前進。

這一次,幾乎三方所有的兵力全部朝着中京而去。三方大戰即將在草原進行。一場在後世看來影響中國命運走向的決戰開始在中原之外展開。這也是李玄清領銜的天策府南守北攻計劃的開始。

在北方即將迎來大決戰的時候,公元890年四月二十,朱全忠以徐州節度使不尊朝廷號令,妄圖和天策府密謀推翻大唐王朝等二十條罪狀爲由,奉詔領軍出征,昭宗皇帝親自汴州爲宣武軍送行,並朱全忠由樑國公擢升爲樑郡王,徵南道行軍大總管,總督天下兵馬,征討不臣,率軍十五萬浩浩蕩蕩往徐州而去。

在黃河以北的楊天成看着玄影衛送來的宣武軍北線防禦兵力配置圖微微一笑,也開始了自己的動作。

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
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