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

連自己坐在客廳之中,一天居然連一杯熱茶都沒有,更是連一口飯都沒有吃到。沒有一個僕人來提醒一句,這種重大錯誤都來不及訓斥一句,就跟着那個報信僕人跑了出去。等發現那具泡得不成樣屍體,真的是自己兒子時。此刻本就心力交瘁的他,立馬整個人都垮掉了。

這個兒子性子雖說有些懦弱,卻是他正房與妾室所出三子兩女之中,唯一一個活下來兒子。眼下雖說已經成親,連孫子都沒有添一個。原本一直在抱怨,已經成親兩年多,兒媳婦卻連一個孩子都沒有生出的他。心中原本還打算給兒子納兩個妾,以便多多延續自己家的香火。

自己也打算升官之後,再納幾個侍妾,自己再賣賣力氣多生幾個兒子,以便爲他們老廖家儘可能多的開枝散葉。結果搞到現在雞飛蛋打,別說新納幾個侍妾,就是原本的老婆和妾室都不知哪去了。自己的兒子更是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便就這麼沒有了,又如何不讓他崩潰?

到底是這同樣高官顯貴雲集的大齊朝西京長安府,對於這種調查起來並不是很困難的命案,這官差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這樁命案,還涉及到一個節度副使,這樣一個說高不高,可說低也固然不低的現任官。長安府的官差,調查起來還是相當賣力的,很快便查清了案情。

從接到消息趕過來,也不知道是來安慰這位中年喪子老同僚的,還是來笑話他的長安府同知口中。得知自己兒子應該是昨夜大量飲酒後,失足跌落曲江淹死這一消息。這位心中很清楚,昨兒自己極不善飲的兒子,爲何喝了那麼多酒原因的廖大人,再大痛苦只能壓制在心中。

擡着兒子屍體回到府中,卻找不到該戴孝的兒媳婦。就連兒子的母親和妹妹,也一併消失不見的,搞得他連喪事都辦不成。生怕自己家中女人,都消失不見的事情傳出去,自己無顏在見世人的他。也只能買了一口棺材,將自己兒子草草收斂後,連日子都沒有選便匆忙下葬。

常言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還沒有等他從失去兒子,老婆、女兒、兒媳連同兩個侍妾,全部失蹤,他堂堂的三品節度副使,幾乎成了長安城笑話,所帶來的痛苦之中緩過來。一封來自京城的調令,又讓他可謂是痛上加痛。這封調令讓他立即交印,調任他爲河南路節度副使。

付出了幾乎是家破人亡代價,結果卻只從屎窩子挪到尿窩子裡面。自己在陝西路做的是節度副使,調到河南路結果還是一個副使。就連你品級都沒有變,自己在陝西路是正三品,調到河南路也是正三品。該沒有實權,一樣沒有實權。就算到了河南,又有誰會搭理自己?

唯一的好處,就是自己不用在面對,滿長安城人的笑話了。可沒有實權,就等於發不了財。發不了財,品級的再高又有什麼用?自己這半輩子,不還是一個窮官員。對於這個結果,這位廖副使自然不是一般的不滿意。張嘴閉嘴要見英王,並一再表示不見英王絕對不會去上任。

搞得前來宣旨的幾個戶部與樞密院官員,很是有些不耐煩。而這些人接下來的舉動,倒不像是宣讀他調令的,反倒像是專門來押解他上任的。對於他的抱怨,雖說很不耐煩。說的多了,就橫眉冷目的。他想着拖延一下,表示等找到家人在去汴州上任,也根本就沒有人理會。

無奈的他,只能硬着頭皮收拾行李,帶着僅剩下的一個女兒上路了。只是還沒有等他走到京城,又是一道吏部與兵部的手令下來。以所謂近來苗疆不靖,急需得力官員振撫爲理由。讓他由武轉文,立刻以正三品的級別,轉任黔中路撫夷同知,兼黔中路茶馬鹽道。

接到這道吏部調書,這位一路上都在愁眉苦臉的傢伙,立馬便喜笑顏開。無他,雖說現在由武官轉爲文官實在有點可惜。不管怎麼說,他從來都沒有做過文官,對地方政務這塊也生疏的很。而且那個整日裡面,處理不是部落爭鬥,便是起內訌的夷人部落的撫夷同知。

儘管管着整個黔中路夷人諸部事務,也管着這些部落朝貢一事。在正使一向是由黔中路安撫使兼任,他這個實則是負責全局事務的副使。看起來權利不小,也勉強算是肥差。可在他看來,這個差事整日裡面,要與那些深山老林之中的夷人部落打交道,十足是個苦差事。

可那個管着整個黔中路,茶馬鹽貿易稅收的茶馬鹽道,卻不是一般的肥缺。雖說他沒有做過哪方面的官員,可在川西路做過兵馬使的他。卻是很清楚的知道。在大齊朝西南地區,尤其是諸夷雜處的地方,最肥的缺不是那些地方的知府、知州,更不是布政使一類的官員。

而是那些管着茶馬鹽貿易榷場事務,以及負責稅收的茶鹽道。這些人張張嘴,每年就有大筆的銀錢入賬。黔中路不產鹽,所有的鹽都需要產鹽的兩川運入。所以沒有設置專門的鹽道衙門,而是將茶馬鹽三項事務集中到一個衙門。每年不算茶馬,就一個鹽稅自己都要發了。

最讓他興奮的是,因爲黔中路與大理國交界,這個茶馬鹽道管的不單單是這三項事務,實際上還管着與大理國之間的貿易稅收。所以這個茶馬鹽道,在這位廖大人眼中,成了一頂一的肥缺。接到這個調任之後,還以爲是英王在暗中,助了一臂之力的這個傢伙。

高興的當下老婆也不找了,什麼都不管不顧了,便是連喪子之痛都顧不得。與去河南路上任,一路上磨磨蹭蹭不同。接到這封調令之後,這個傢伙這次不待,那些實際上是押解他的官員催促,立馬便興匆匆的便轉道向南,拿着吏部發給的憑證,奔着黔中路急着上任去了。

結果到了黔中路才發現,那個被他視爲一頂一肥缺,茶馬鹽道中的茶鹽二事務。因爲這個缺,已經空缺了五六年。而此項稅,又是地無三尺平的黔中路,每年的主要歲入。所以眼下在黔中路,一向是由安撫使所屬左參政主管的。與大理國貿易一事,是右參政主管的。

而且茶馬鹽道衙門上下,除了他自己之外,其餘的清一色全部是人家的心腹。人家背後靠着安撫使,根本就不買他這個新上任,連東南西北都還沒有分清楚,對賬本更是一塌糊塗道臺的賬。他這個茶馬鹽道實際能管的,只有馬務一項。只有最肥的茶鹽兩項,連邊都摸不到。

黔中路產馬這不假,而且不僅黔中路,周邊的兩川、湖廣南路,以及對面的大理國都產馬。不過黔中路所產之馬,體型過於矮小。甚至比他在陝西路任上,見到陝西驢子還矮小。走山路馱貨還對付,若是作爲騎兵戰馬使用,估計身上的騎兵穿上重甲都不用跑,壓也給壓垮了。

再加上週邊地區都產馬,他這個剛上任,就被排擠得只能管馬務的茶馬鹽道,幾乎成了擺設。那個衙門同樣設在了七星關,因爲夷事即繁瑣又複雜,誰都不願意碰。便是兼任正使的安撫使,都避而遠之的撫夷副使,纔是他真正可以履行職責的職務。

而且這個兼管兩個與夷人交易榷場,也多少有那麼一點油水。這才讓這個曾經一度失望,甚至絕望的廖副使老實下來。而周邊夷人部落,倒也很是識趣。在這個傢伙到任之後,也都備了一些禮物,也變相的安撫了一下這個傢伙,在鹽茶馬道上被排擠後嚴重受傷的心靈。

雖說那些禮物,大多都是一些竹編、獸皮、藥材一類的東西。可其中也有諸如犀角、鹿茸、虎骨,這一類的好東西。畢竟這個時代,中國犀牛還是有的。黔中路甚至直到幾百年後,在犀牛徹底在中國絕跡之前,都一直是犀牛的主要產地。所以這裡的犀角,至少是不缺的。

最讓他感到安慰的是,前來拜見他這位新上任副使的諸部頭人,並不知道他之前搞出那些齷蹉事。見到這位老兄孤身一人上任,除了一個年幼的女兒之外,身邊連一個照顧起居人都沒有。回去之後,又派送給了他十幾名夷人少女和奴隸,以侍奉他生活起居,幫他照顧女兒。

得到這些之後,他也算死了心了,老實的在七星關任上待了下來,每日裡撫養兩個庶出女兒爲樂事。或是與那些夷人女子,整日裡面纏綿於牀榻之上。至於升官發財想法,早就淡了下來。將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與那些夷人女子一同賣力耕耘,以期待早日再生出兒子。

眼下他的心思淡到,就連他到黔中路還不到一個月。朝廷免去他那個擺設一樣,他什麼都管不了的茶馬鹽道,都沒有任何的波動。當然,他要說真的一點波動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他的這點波動,卻都放在了思念曾經和睦的一家,還有賢惠的妻子,一雙孝順兒女之上。

確切的說,讓他對升官死了心的原因。是他在心靜下來之後,想明白的一些東西。如果到這個時候,誰在整自己還不清楚的話,他這些年的官也就白當了。只是他有些搞不明白的是,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被英王猶如殺人滅口一樣,從陝西路一路貶到了這黔中路來?

其實這個傢伙不知道,就按照他在長安做的那些事情。不看在他老婆,以及後來成爲了黃瓊妃子的兒媳與女兒面上,就黃瓊那個眼睛裡面不揉沙子的性格,他腦袋早就搬家了。畢竟自己將人家女人,幾乎是一窩給端了。哪怕那個始作俑者,就是這個傢伙自己。

但不管怎麼說,也是佔了不是一般大便宜的黃瓊,也不好意思下太重手。黃瓊將他從陝西調到河南,就是將他放在於明遠那裡看着他,不讓他胡說八道。至於他被髮配到了黔中路,並不是黃瓊主意,而是在陰人方面更狠。相對更擅長直來直去的黃瓊,手黑得多的永王之手。

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
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格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第七百四十七章 怎麼看都是在報復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