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

“淮上軍萬餘飢卒,長槍梭鏢土槍弓弩,真正的快槍沒有幾支。再者補給不足,糧餉兩匱,又沒受過訓練,沒什麼可怕的。李縱雲的一個標,就可以和他們打個勢均力敵,商全的第二混成協一上去,不打他們個落花流水纔怪。一萬多人啊,少說也要給我留下三四千來,這些上好的苦力、夫子人選,可是一個也不能錯過。”

趙冠侯看着手頭的電報,面上露出得意之色“淮上軍是癬疥之患,不足掛懷,可是用來嚇一嚇現在那幫自制軍,倒也是足夠了。他們給外地商人加捐,已經引起不滿,如果再不能守土安民,本地人也看他們不順眼。既不能容於內,也不能容於外,他們的氣數也長不了。”

毓卿冷哼一聲“本來他們的氣數也長不了,如果不是你非要留着他們,不讓下面動手。袁氏兄弟的部下或是瑞恩斯坦的洋兵,就足以解決掉賈懋卿了,連這幾天時間都不給他們。”

“話不能這麼說,你不給他們一個機會,又怎麼能讓那些平日裡隱藏起來的人,主動跳出來?這下不就好了,看的一清二楚,支持誰,反對誰,都擺在了檯面上,以後用人選將,提拔升降,自己也就有了定數。”

“你就不怕,他們真的成了氣候,假戲變了真戲?”

“若是沒有這點把握,又怎麼敢做你的額駙?如果我們真的鎮不住這樣的場面,那就證明,山東確實要變天,怎麼也挽回不了。”

“那你想讓他們胡鬧到什麼時候,正是收秋稅的時候,若是耽擱了,也不大好。”

“就這一半天的事,他們總算是聰明瞭一點,敬澤翁已經向山東各地發電報,要求各縣市派出代表,到濟南開萬人大會,共同決定山東的命運。時間定在七天之後,什麼東西都是沒到手的,總是最好的。我強按着不讓他們搞,他們就總會覺得自制千好萬好。總要讓他們知道一下自制是什麼滋味,纔會回過頭來,向我低頭。既然他想要開這個會,那就給他這個機會不就好了,我正好也要看看,有多少人肯來,又是一個什麼態度。賦稅上,一是有四恆代辦,二是地方上軍隊警查都在,不大可能收不上來。至於這幾天裡,我們也正好看看,他們要做到哪個地步,對咱們這些人,是做何想。行得春風收夏雨,他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對待他們。二嫂在哪?她是個好人,不能讓她太難做人。”

蘇寒芝道:“二嫂回了家裡,大概是去說項,想讓敬澤公對我們保留一點體面。現在自制軍正府,鬧着要抄家,沒產,還用兵封了珍珠泉的巡撫衙門。好在我們的東西都存在銀行裡,倒也不怕他們拿。”

“放在巡撫衙門也沒事,他們想拿,就拿,反正將來拿了我的得給我送回來,吃了我的得給我吐出來。敬翁想怎麼幹,我就由他去,不管他。”

他轉頭吩咐道:“鳳喜,去把霍虯叫來,我有命令給他。”

趙冠侯此時也看到站在門首的玉美人,向她招手道:“過來,正好也有事跟你商量,你也可以幫個忙,幫我放一把火,燒一燒……”

鄒宅之內。

陪同鄒秀榮來的,是暫攝山東臬司大印的鄒敬齋。趙冠侯給他捐了個道臺,又上奏摺密保,想來實授臬司爲期不遠。可是如今山東實行自制,官制一律革新,舊有的大金體制屏棄不用,他這臬司自然也成了泡影。因此對於其兄,他也頗多不滿

“族長,這次的事,我是絕對不會支持你的。以你手上目前的實力,還想在山東搞什麼自制,這不啻於以卵擊石。山東一鎮又一協的新軍,你到底能號令多少?就憑藉幾家民團,不要說抵抗新軍,就是防營,你難道就能對付了?”

鄒敬澤並未理會兄弟的發怒,而是看着鄒秀榮“肯回來了?被丈夫休了,不回到家裡,卻住在珍珠泉,這成什麼話?這如果是在前些年,是可以沉塘的。你如果肯回家來住,和思遠就鬧不到今天這個地步,很多話,我也可以對你說明白。其實,思遠和柳氏的婚事,我是知道的,這件事,是我們計劃的一部分。”

“計劃?”

“沒錯,就是計劃。柳家有八百名家丁,是民團裡力量最大的一支。山東這地方,在趙冠侯的治理下,官強民弱,又有禁槍令,民團沒有多少力量。八百人,已經是一支舉足輕重,足以動搖山東局勢的武力。可是要想拉柳家做同伴,就得付出代價,這場聯姻,就是代價的一部分。”

“原來您老人家,早就是興中會的一員?”

鄒敬澤搖搖頭“並非如此,我加入興中會的時間,比思遠還要晚一些。我知道,葛明必要有流血,流血就要造成破壞。我們生意人,圖的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這樣纔好做生意在山東搞葛明,搞暗殺,我第一個要站出來反對。有很多人稱我是老頑固,守舊派,不少留學生罵我是老而不死,可是他們卻沒想過,我若真是個守舊派,又怎麼會送女兒去海外留學,又怎麼會答應女兒自己挑丈夫!”

鄒秀榮點頭道:“女兒很少見到,像您老人家一樣開明的家長。山東士紳之中,目光見識能比上您老人家的,也沒幾個。您和冠侯是極好的夥伴,他在山東辦實業,您老人家助力甚多。沒有您老人家支持,他的政令也沒那麼容易推廣”

“辦實業,與辦諮議局一樣,都是於國於民大有好處的事情,我自然要盡全力支持。即使是那些女校,我雖然不贊成,但是隻要能對國家有利,也不會反對。我曾經想過,先做議長,再到京裡做議員,以議會制約皇族,讓那些旗下大爺,再不能爲所欲爲,皇帝也不能憑一己好惡,發號施令指手畫腳。以這種不流血的手段,來挽救這個國家。可是,等到皇族內閣一出,我就知道,自己錯了。那些旗人,從頭到尾,就是設了個騙局來騙人。不管是九年立憲,還是五大臣出洋,說到底,都是騙局一場。行的是緩兵之計,無非是要百姓全都安心做順民,不要起來造反,方便他們爲所欲爲,作威作福。我搞山東自制,爲的不是自己拿權,更不是爲了發財。而是爲了救山東、救中國,讓我們不再受洋人的欺負,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要救國必要葛明,要救國必要排女真。我們山東這次是天賜良機,我不想錯過這次機會,或許我會失敗,但是我還是想要試一試,讓山東的父老鄉親看到一個條路,一條可以救國自救之路,不用非要指望着朝廷來救我們。我們自己,才能救自己!”

鄒敬齋道:“族長,你這話說的不對,要說救山東,冠侯這幾年在山東,辦實業,興貿易,練強兵,修水利,纔是真的救山東。你們現在搞的這些,我只有一句話說,胡鬧。”

“兄弟,你是候補臬司,自然這麼說了。可是你問問秀榮,商人們是想要個朝廷,還是想要泰西那樣的正府?不管你信不信,我都得說,行刺冠侯,並非出自我們的授意,刺客也不是我們的人。我其實一直想和冠侯合作,實現山東自制。正如你所說,他在山東搞了很多善政,我也覺得他是能員,如果由他來管理山東,於百姓大有好處。所以我心裡選定的山東都督,始終是他。秀榮,你今天來,我也正要問你,他的傷勢怎麼樣。”

鄒秀榮道:“如果他的傷勢並無大礙,又該如何?是不是還要繼續第二次,第三次行刺?雖然您說行刺的不是興中會的人,可是現場抓住的刺客裡,確實有興中會的人在,這又怎麼解釋。女兒今天來,就是想來跟您老人家談一談,求求您老人家,看在女兒的面子上,收手。解散這個自制會,不要讓事情一錯再錯下去。”

鄒敬澤看看女兒,一臉疑惑“秀榮,你和思遠是志同道合的好夫妻,按說,想法志向,應該都是一樣的,爲什麼會說出這種話來?難道挽救國家民族,不是你們共同願望?你是爲離婚的事生他的氣?他和你離婚,就像我登報聲明,與你斷絕父女關係一樣,都是爲了不牽連你,而不得不做的安排。畢竟我們做的,是殺頭抄家的事,能多保全一個,就多保全一個,總沒有壞處。只要山東形勢穩定下來,你和思遠的婚姻……”

“不,爸爸,女兒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思遠是我的丈夫,是我的愛人,即使他跟我離婚之後,我依舊把他視爲我的愛人。可是冠侯,他是我的手足,是我的知己。我不能讓你們爲了所謂的理想,大義,就殺害我的手足知己。從公事上看,也不能讓冠侯有閃失。您老人家是個明白人,應該看的明白,如果冠侯有什麼意外,整個山東必然陷入動盪之中,山東的父老鄉親也會遭難,這與您的主張,也不相合。”

鄒敬澤苦笑一聲“秀榮,我知道,現在我說什麼,你也不會信我。但是我還是要說,爹不是老糊塗,也不是爲了一己之私不擇手段之人。興中會對於山東的都督,自有人選,可是我心中認可的都督,則始終是冠侯。只要他願意站出來,帶領大家推動山東自制,我不管興中會怎麼安排,我還是支持冠侯。山東的人財軍權,依舊歸他掌管。只要他登高一呼,第五鎮與第二協就可以歸我們指揮,山東有兵有糧,足以自保,又何必低頭去做韃虜之臣?”

“十格格呢?”鄒敬齋問道:“族長在報紙上天天高喊排旗,驅逐韃虜,十格格可是旗人。”

“十格格可以帶一筆錢離開山東,這個安全我來保障。”鄒敬澤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十格格自己或許是無辜的。但是女真人侵奪我江山,奴役我同胞,整個族羣都是敵人,漢人的土地上,自不能允許他們再生存下去。能允許她帶着山東膏腴離開,已經是格外開恩。”

“那如果趙冠侯不肯和你們合作,你們的自制會又怎麼維持下去?”

“冠侯如果不肯跟我們合作……那就要承擔民衆的怒火,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他必須爲自己的決定承擔代價,這也是最公平不過的事。不要以爲我們離了他就維持不了,武力並不能決定一切,自古來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五鎮加上第二協,難道能和整個山東爲敵?”

鄒敬齋頗有些激動,鬍鬚有些顫抖着說道:“族長,你說的或許是對的,但是道理對是沒用的,你要看看力量。趁現在宣佈自制結束,還來得及。如果萬人大會召開,你怕是騎虎難下了。”

“賢弟,你說力量,那你又認爲什麼纔是力量?部隊,武器,金錢?秀榮和你,都是讀書的,應該明白人心所向的道理。這天下最有力的武器,始終是人心。如今天下,旗漢已同水火,旗人少而漢人多,這就是人心,這就是強弱。我漢人的人心所向,不是任何軍隊或是武器可以抵擋的。洋人可以不貸款給我們,不和我們談判。但是漢人只要團結起來,不和洋人做生意,他們最終還是會向我們低頭。趙冠侯如果肯出來,帶領大家對抗旗人,那我們山東就跟着他打出番基業來。如果他不肯,則人心向背,必有天罰,他也不能阻礙我們山東的事業。這次是我們漢人跟旗人算總帳的時候,誰也阻攔不住這股大勢。”

鄒秀榮此來,本來是來勸父親停手,可是此時,卻知無論如何,也勸不了父親回頭。她搖頭道:“爸爸,您這次做的……女兒很是欽佩,可是我……我沒有辦法幫您。冠侯的傷勢,我不會泄露,請您原諒。”

“談不到原諒不原諒,我尊重你的選擇,就像我當初支持你選擇自己喜歡的男人嫁一樣。我不會強迫你,做你不喜歡的事情。你不要急着走,留下吃飯,我讓廚房,做幾個你最愛吃的菜。還有敬齋,咱們兩兄弟很久沒有一起吃飯了,我有一罈封了三十年的好酒,我們今天,就把它喝光。”

這頓飯吃的沉悶無比,雙方都沒幾句話說,自鄒宅出來,天色已經傍晚,鄒秀榮的粉面微沉,心情十分沉重。父親的態度無比堅決,而且對於趙冠侯已有加害之意,這讓她在中間,極難做人。她不希望趙冠侯受傷害,也不希望自己的父親和愛人受傷害。雖然她對於趙冠侯傷情所知不多,但是從所見所聞中,她依稀可以感覺到,整件事,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如果山東自制推動下去,等待他們的,或許將是一場空前的災難。

鄒敬齋安慰着“也不要太難過,萬事總有轉機,你爹不是一個糊塗蟲,我想,他總能轉過這個彎,知道自己錯了。”

鄒秀榮從馬車兩側的玻璃向外望去,街頭的小販比往日少了許多,商鋪也大半關門。這是濟南收取自制稅,爲新軍籌措餉銀,導致大批外地商人不能營業的結果。手提長槍、大刀的巡邏隊,取代了原有的警查,在街頭轉來轉去。

馬車剛走不遠,忽然,一支巡邏隊迎上來攔住車輛,鄒敬齋探出頭去問道:“這是鄒宅的車,你們要做什麼?”

“我們奉柳統領的命令,請鄒小姐過府相談。”攔路的有四十幾個人,爲首者手中舉着步槍。刀槍明亮,態度不善,似乎鄒家的面子也不好用。鄒秀榮皺眉道:“我跟你們柳員外沒什麼可談的,叔叔,趕他們走。”

隸屬於鄒氏的一支巡邏隊,發現了這裡的衝突,鄒龍帶着他們趕來調解,但是柳家並不肯買帳,兩下在街上,就形成了僵持。柳家的護院教師來了幾個,都是武藝高強的好拳師,鄒龍與他們對手,佔不到便宜。

就在彼此僵持不下時,一支百十人的警查隊伍忽然衝了出來,對殺形成包圍。這些警查手上全都有槍,並不是持刀劍的巡邏隊可比,隨後,一名帶隊的警官,朝馬車做了個手勢,示意馬車可以離開。

等車伕搖動馬鞭時,鄒秀榮注意到,街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武裝警查、士兵甚至還有防營。他們的人數並不比自制軍爲少,而裝備則遠勝。這些武力都在遠遠的看着巡邏隊,似乎是在監視,又像在觀察。擔任巡邏及徵稅任務的自制軍,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力量的存在,依舊做着自己的事。

微風拂面,鄒秀榮卻覺得遍體生寒,放下車簾,口內輕輕的唸了一聲“老四!”(。)

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四十九章 奪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鱷魚的軟腹(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七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八十八章教案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開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二十四章 大新聞(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四百六十七章厲兵秣馬(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八百零九章 拔牙去爪第三百零四章 天誅(下)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十章訪客(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四百八十章 猛虎下山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督軍團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
第一百零八章 發明與發財(上)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華縣第四百六十八章新生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變化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四十九章 奪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鱷魚的軟腹(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四十一章 貓鼠同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九章 初戰鐵勒(三)第一百五十章 舞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騎士降臨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六百八十四章 富貴兵團第七百四十六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涅槃第二百八十四章 純潔的交易(中)第四百零二章 處處皆舞臺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平之光第三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二百四十二章船到江心後悔遲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處可逃第八十八章教案第四百四十章 希望與絕望(下)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阿九(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豈曰無衣(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落第五百一十一章 莫回頭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開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七百四十二章 女人的戰爭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二十四章 大新聞(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勸降(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練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四百六十七章厲兵秣馬(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第四百八十四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零七章 喬遷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下)第八百零九章 拔牙去爪第三百零四章 天誅(下)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十章訪客(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炮轟使館(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是孤軍(下)第二十三章 大新聞(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零四章 風暴前的寧靜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七百七十章 不知有漢 不論魏晉(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監第八百零三章 四照堂點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整肅軍紀第四百八十章 猛虎下山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督軍團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四百三十八章 希望與絕望(上)第六百零七章 交易與合作(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美(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五百零二章 香堂(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是孤軍(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普羅米修斯第七百七十四章 因果(下)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四百二十七章 掠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