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

自制政府的籌餉之路,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挫折,老秀才隨風飄蕩的屍體,或是幾個女人跳井懸樑的消息,似乎無損於起義的偉大光榮。但是其引發的結果,卻超出柳峰預料。募捐工作收效平平,捐款的人遠不如想象中踊躍。所募集的自制捐款不足一萬元,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這次的起義,本就不在興中會的計劃之內。興中會自廣州起義失敗之後,聲勢大挫折,經費人員皆不充足,正自休養生息階段,且力量佈局於長江東南,在山東的佈置,只能算是隨意手。於總部及地方人員,都沒想過,在山東能在短期取得成果,佈置的也就不充分。

這次趙冠侯被刺,並非出自興中會總部安排,事先並無準備,自然來不及提供軍餉。要想獲得海外的資金人員援助,也需要一個時間籌措。

原本聽說趙冠侯自松江搞來大筆白銀,不但可以供養山東一省之兵,甚至可以養數省大軍爲用。可是現在藩庫不能動用,銀行又碰了釘子,自給都大有問題,就不要想着報解總部。

孟思遠原本聯絡了兩家洋行,購買器械。但是炸蛋事件發生後,兩家洋行已經接到本國領事館照會,禁止於自制軍正府進行貿易,加上自制軍付不出貨款,生意就談不下去。自制軍自己的武器裝備不齊全,士兵難以支付軍餉,也就沒有辦法抓訓練。

出去軍餉,第二個問題就是軍火。賈懋卿標雖然有軍火,但是也不算太富裕,日常的軍需軍火,只需要有手續,就可以從兵工廠提取,或是由水路及火車站接濟。瑞恩斯坦的洋兵,忽然封鎖了軍工廠,讓他們獲得軍械的來路斷絕,想要用本標的武器接濟民軍,也很困難。

一份自揚基拍出的電報,發到南潯,上面只有四個字母,eeee。金國探員雖然偵察到電報信息,卻不知意義爲何。不久之後,一筆二十萬元的款子,經過匯豐,劃到了孟思遠的戶頭上。然而杯水車薪,以這筆經費,解決這麼大的問題,還是遠遠不足。

鄒敬澤思索着“不如,解除一部分官兵的武裝,將這部分可疑人員的軍械交給我們比較放心的部隊武裝。還有,濟南的警查,也可以想想辦法。他們手中,擁有不少快槍……”

“世伯,請您三思。”孟思遠站起身來,表示着反對“現在第五鎮人心浮動,如果這個時候繳槍,恐怕將激起士兵的牴觸情緒,情況就不可收拾了。濟南的警查,倒是可以爭取,我們已經派人去辦,但是軍火的事情,我想還是該走正規途徑。向兩國領事去辦交涉,只要兩國領事點頭,瑞恩斯坦的洋兵,也不能繼續控制倉庫,不許我們提取。”

賈懋卿搖頭道:“緩不濟急。這個法子是好,可是要想辦成,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現在這麼多兵在城裡,要開餉,要給他們武器。如果我們不能把武裝儘快分發到他們手中,朝廷一旦派兵來攻擊我們,咱們目前的力量怕是很難抵擋住。”

蘇振邦道:“賈兄,你不必擔心,我們已經向海外發了電報,孫先生會爲我們籌措軍餉,並且派出後續的部隊來接應咱們。二十萬元已經到帳,總可以應付一時。有了錢,就能打開局面。我們有大義在手,又有軍餉,第五鎮的士兵,很快就會歸附,接下來,用第五鎮驅逐洋兵,再以此收復藩庫,都是很容易的事。”

“是啊,名不正就言不順,現在我們的命令傳出去,就沒有人聽。必須要抓緊時間建立起一個合法正府,向外間發號施令,才能儘快的讓市面恢復秩序,接下來,才能夠快速統一山東全境。”

鄒敬澤道:“慢,我覺得,我們眼下還有個心腹之患沒有解決。聖瑪麗醫院裡的那位,還不知道生死如何,這個大患不除,官兵就不會真的服從我們。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醫院裡的釘子。”

孟思遠的神色一變“澤翁,您答應過晚輩,不傷害冠侯……”

“思遠賢侄,慈不掌兵,做大事必須要殺伐果斷,不能瞻前顧後。他殺害起義軍的時候,從不曾有任何猶豫。兄弟之情,要讓位給國家大義,這個道理,我想你應該明白。我們在醫院裡,始終有一個內應,是聖瑪麗醫院的藥劑師。由他負責動手,必要時,可以請振邦賢侄提供合作,我想解決趙冠侯不難。”

鄒敬澤思忖一陣又道:“至於眼前的兵餉問題,我倒是想了一個辦法。在濟南,有不少指省分發的候補官員,他們有窮有富,有一些人困頓的很,但也有一些人腰纏萬貫,擁有大批不義之財。我們新的自制正府成立,自然不可能承認這些前金任命的官員,就用他們的不義之財,來充當山東義師的兵費。”

柳家家主柳峰也道:“還有那些外地商人,他們來賺山東的銀子,就該爲山東做貢獻。我建議,向非山東籍卻在山東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每人徵收一筆管理費用,用來填補軍餉的虧空。靠這兩筆錢,就足以支撐過眼下的危機。”

孟思遠搖頭道:“內兄,你這是在涸澤而魚,像你這樣排外,會嚴重影響山東的正常貿易。”

“思遠,你這話就不對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這些商人也不例外。在山東自制這件事上,只有兩個態度,要麼支持,要麼反對。支持的,就該爲我們贊助軍餉,反對的,就不配在山東生活下去,就該驅逐出境。何況,窮人出命,富人出錢,不是很正常麼?他們既然不可出命,就應該多出一份錢。”

鄒敬澤揮揮手“你們兩個不要吵架,我想,我們既然已經成立了自制正府,就該按照我們約定的章程,舉手表決。”

臨時成立的山東自制正府裡,山東本地的士紳佔了七成,於外省商人搶佔市場不滿已久。高舉的手,代表了士紳的意願,孟思遠除了一聲長嘆以外,什麼也做不了。山東商稅加徵法案,以及助餉法案順利通過,等到下午,各家家丁組成的濟南臨時衛隊武裝,開始了對濟南城內,幾處仕宦行臺的掃蕩,又到聖瑪麗醫院外,動手抓捕那些候補官。

對於本地的地方官,由於他們和士紳之間的關係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暫時還沒人對他們下手,只能等待甄別之後,再按照“民意”進行處置。

抓捕工作進行的並不順利,在自制軍進城之後,這些官員就開始尋找門路,想方設法尋求庇護。

濟南城內,衆多的洋行,就成了理想的避難所。只要向洋商交一筆租金及保險金,他們就可以住進洋行裡。基於飛虎團事件帶來的惡劣後果,以及揚基輪船爆炸事件之後,揚基對於葛明黨人態度發生重大改變。如果這個時候繼續開罪洋人,將獲咎於整個揚基正府乃至泰西列強。爲避免激怒洋人,自制軍並不敢衝進洋行抓捕,是以抓了半天,只抓住一羣窮的沒錢住洋行的窮候補。這幫人都是沒有積蓄的窮鬼,身上沒錢,還欠了不少債。於籌措軍餉上,並沒有什麼幫助。

抓捕行動剛剛展開不久,自制軍就接到了來自普魯士領事館的照會,濟南自制正府,不爲普魯士正府承認。要求濟南自制軍,必須保證每一名濟南城內金國官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否則,普魯士軍方將助順擊逆,配合金國朝廷,對叛軍採取軍事行動。

出師不利。

預想中,葛明黨人善於與洋人交涉,各國正府也對大金朝廷沒有好感,不大可能爲大金國說話。在廣州起義中,洋人也能嚴守中立,並沒有參與進來,可是這次的濟南自制中,他們卻旗幟鮮明的站在趙冠侯一邊,這讓新成立的自制軍正府很有些措手不及。

而到了第二天,另一個讓人感到意外,且頗有些憤怒的消息傳來。同屬葛明軍陣營的淮上軍,自徐州經沛縣,進入山東省境。打出的旗號爲光復山東,並自行任命大都督及軍民兩政長官,拒絕承認山東現任自制會的合法地位。

兩支武裝雖然屬於同一系統,但是彼此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統屬關係。這種旗號打出來,就註定沒有談判的餘地。其一旦進入山東,必然產生地盤上的糾葛。更可慮者,淮上軍的主要成員爲難民,以及淮上馬匪,性質近於民軍與匪軍之間,軍紀很難保障。

山東士紳組成的自制軍正府,自然不會歡迎這麼一支飢卒進入桑梓,可是目前自制軍的武裝力量,只有幾千武裝民兵,再有就是缺乏足夠軍火的賈懋卿標。要想制止淮上軍入境,竟然只能依靠目前依舊效忠大金的綠營、防營以及第五鎮並第第二混成協,禦寇於境外。

葛明的武裝,希望反洞的武裝將同樣葛明的武裝打出境外,這一情形,讓幾位自制軍的頭腦,都有無可奈何加哭笑不得的感慨。賈懋卿身爲軍事主官,更覺得責任重大,他也只能據實回奏

“如果趙冠侯死了,我作爲他們的協統,倒是可以命令這個標服從我的命令。可如果他不死,這些士兵效忠的就始終是他,我很難指揮的動。不光是我,目前山東幾萬新軍,基本就是這麼一個狀態,各級長官靠威望約束部隊,也只能維持日常,要想把力量集合起來,就只能期待趙冠侯的生死,有一個準信。”

京城。

趙冠侯遇刺,生死不明的消息,讓皇族內閣吵翻了天。親貴組成的內閣,並不因爲彼此同族,而互相謙讓。相反,權力的爭奪激烈異常,親宗疏宗,太后攝政之間,以內閣爲戰場,彼此互不能相容。山東歲入數千萬,是眼下北方第一富省,已經超過山西,自然成爲各方勢力着眼目標。山東自制一事,也是開北方未有之先河,必有一個處置。

小恭王一系,力主對山東用武,討伐自制軍,順帶軍事解決第五鎮及第二混成協。隆玉太后也支持這個主張。但是其主戰的目的,並非是真的想要靠軍事解決問題,卻是希望靠這個提案,解決掉醇王一脈。

動用武力,就要兵要將要軍餉。醇王兄弟掌握軍權,卻拿不出部隊來平定叛亂,也沒有軍餉發給士兵。這一事件只要鬧大,醇王就只能引咎辭職。自然而然,醇王一派,也就力主不戰,以和平手段解決。

小恭王來勢洶洶,且背後又有太后支持,要想對抗他,承灃就只能也找盟友,他選的盟友,就是慶王義匡。一度有名無實的慶王,又被他當做真正的內閣總辦大臣而尊敬起來,期待他來主持全局。

“慶叔,現在的局勢危急,您可一定要出來主持大局。上萬的亂軍一旦打進山東,再得了山東藩庫的錢糧補給,那就是如虎添翼,再難動搖。這可不是一件小事,不能掉以輕心。”

慶王不緊不慢的抽着菸斗,精心烘焙的菸絲,比起國事更能牽動慶王的心。半晌之後,才彷彿是自言自語般說道:

“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山東的新軍,那是真正的能打。可是再能打,也得有人帶,否則沒法用。現在軍心不穩啊,跟淮上馬賊還是個僵持,真到了士卒寒心的時候,那就是一敗塗地了。要是這些兵,被亂軍裹脅着從賊,到時候,嘿嘿,那樂子可大了。”

小恭王一拱手“慶王,您說一說,這該怎麼辦?”

“我這老而無用之人,可沒有什麼辦法,其實我早就準備好辭呈了。歲數大了,精力體力都不比當初,也該退歸林下,好好享幾天清福。恭王年富力強,正在壯盛,想必早就有了成案,如何剿賊平叛,已有全盤計劃,正好請恭王出來主持大局,老朽就不在這裡討人厭了。”

承灃連忙呵斥着“恭王,慶叔是宗室裡的長輩,你這樣跟長輩說話,我可不能答應。慶叔,您別跟這小不當的一般見識,就算不衝他,衝六叔,您也得讓着點他不是?眼下是江山不穩的時候,不能鬧意氣。您老人家足智多謀,見識最多,麻煩您給提一句,我們也好知道該怎麼應付。”

“提一句?這可不是一句的事。要想辦,其實很簡單,趙冠侯要真是遇刺身亡,山東的事就別辦了,就得由着他丟。他要是活着,就有一條路可以走。通電嘉獎,給他好處,讓他出來做事。他現在與其說是養傷,我看不如說是賭氣,你不讓他這口氣順過來,人家憑什麼幫你打仗啊。”

濮偉接話道:“我不知道他還要怎麼順氣。八百萬兩銀子的事,朝廷一句話不提,就給放過去了。他到底還想怎麼着?”

“山東不換巡撫,今年,明年,兩年的賦稅不解京餉,算是補償他救災的損失。朝廷要是能發這麼一道旨意,我豁出老臉不要,給他發電報,他就算躺着起不來,也得給我帶病出徵。可要是辦不到,那好,你們另請高明。我知道什麼吳定貞啊,藍天尉啊,還有個張紹曾,都是了不起的賢才,那好,儘可派他們去掛帥徵山東,我盼着旗開得勝呢。”

承灃自知,慶王說的人要麼是遠水不能解近渴,要麼就是守在京師不能調動,再說第五鎮和第二協的排外性很強,這樣的軍官去了,很可能連部隊都指揮不動。當下說道:

“不就是這麼個條件麼?我準了。他只要能把自制軍和淮上軍退了,我保證,十年之內,山東不換巡撫。”

聖瑪麗醫院內,玉美人帶着女校裡的一干鶯鶯燕燕在走廊裡站了兩排,一部分女學生還要安排到其他病房裡,把個醫院搞的像進了大觀園。

自制軍雖然強調軍紀,但畢竟是鄉紳家丁,不能與正規軍比,再說鄒敬澤本人是孔教會的骨幹,對於女子學校向多微詞。早就有查封女校的想法,自制會一成立,女校首當其衝。可是玉美人早有準備,變故一生,帶着師生一起到醫院裡。

趙冠侯的病房,佈置的一如指揮所,牆上懸掛着高比例山東軍事地圖,來自前線發來的電報,醫院裡全部都有,比賈懋卿掌握的電報更多。趙冠侯本人一身戎裝,精神飽滿,哪有半點受傷的模樣。

在山東地圖的兩側,釘着一副對聯,書法甚是潦草,筆力也差,正是出自趙冠侯手書。詞句則是袁慰亭少年時的作品: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

第一百三十五章鬧衙門(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五百七十五章 代理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一百七十七章拜山(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夜宴第二百二十章舐犢情深(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九十五章 折翼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五百六十七章雲開月明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五章 行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一百七十四章迷霧第二十七章 婚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六百八十章 名冠海內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四十章 今之木蘭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十二章 有事登門(下)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帝國良知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五十七章 分別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
第一百三十五章鬧衙門(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第五百四十章 關中烽火第五百七十五章 代理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一百七十七章拜山(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夜宴第二百二十章舐犢情深(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加藤的決斷(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二百九十五章 掘坑待虎(二)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七百九十五章 折翼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五百零四章 和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拔香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二百六十九章 前哨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退潮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七十八章拜山(下)第五百六十七章雲開月明第六百八十九章 火種(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六百六十八章 濰坊會戰(上)第六百四十章 新式兵器第二百一十章 直督之託(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六十章 被迫低頭(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襲戰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三十五章 當指(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迴歸山東第五章 行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改道(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手持槍,一手擁卿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去不返第七十九章 被擒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再次進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鷹揚第七百一十章 回首之間第六百三十六章 嚴守中立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八十四章 遠大前程第七百八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海長素第一百五十四章 本初進京(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趙冠侯的時代第十七章 借艇割禾(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螻蟻與塵埃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一百七十四章迷霧第二十七章 婚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追亡第六百八十章 名冠海內第五百一十六章 共合春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騎炮隊第二百零七章 津門拳亂(二)第四十章 今之木蘭第四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十二章 有事登門(下)第二十章 俠盜羅平第二百九十六章 掘坑待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買參劾(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室基金第二百章 滅拳(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帝國良知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國會第七百一十二章 美麗的笨女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吉時已到(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一百三十九章風起清萍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五十七章 分別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三百九十三章 闖禍(上)第三百四十章 八角臺(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失其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