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喜

“鎮嵩軍實在是鬧的太不成話了,間銀擄掠,這和北洋匪兵,有什麼區別?他們這麼搞,把我們撫漢軍的名聲全都敗壞了,這不成,我要去和他們談一談。”

白狼軍的首領,也即中原撫漢軍大都督白朗,身形並不算十分高大,亦不是太強壯。他讀過書,後背有一些駝,這是讀書時,坐姿不正,給自己留下的後果。他的年紀剛到中年,鬍鬚修剪的很整齊,麪皮白淨,氣質上更像是一個書生,而非一個軍人。

單看外表,誰也不會相信,就這麼一個文質彬彬的白面書生,居然能統率成千上萬,分屬不同杆子的趟將,成爲河南綠林盜魁。這些趟將因爲地盤或是日常打劫的糾紛,彼此之間多爲仇人,見面之後,破口大罵揮拳就打,乃至拔刀拔槍,都是常態。只有在白朗面前,這些人才有一點人的樣子,不敢胡作非爲,更不敢火併械鬥。

白朗身上穿着一件漿洗的有些發白的軍裝,肩肘等部位打着補丁,身上並沒有什麼奢華的裝飾品,只有一柄左輪手槍,一口指揮刀,外加一枚不起眼的軍功章別在身上。

那還是他在北洋第六鎮,吳定貞將軍手下當參謀時,得到的獎賞。東西雖然不值錢,卻是吳定貞親手發放給他,意義非凡,須臾不可離身。

當日灤州起義,白朗是吳定貞的忠實擁護者,甚至還草擬了告北洋全體將士書。準備發給北洋各鎮兵將,呼籲各鎮弟兄響應起義,反戈一擊,徹底葬送完顏氏的江山。

彼時天下響震,羣情激昂。三傑聚首,燕晉聯軍,又截有大批軍火,兵精械足。只要一聲令下,席捲直隸,劍指京畿,光復漢家河山,也不過指顧間事。那時的白朗一度認爲,自己將騎着馬,挎着刀,跟隨在吳將軍的身後,進入京城之內,直入紫禁城,將竊據於此的胡酋捉出來斬首。

沒想到眨眼之間,天地反覆,吳定貞遇害,兩傑出奔,聯軍一夜之間譁變瓦解。隨即魯師入晉,閻易山不能抵擋,一潰千里,最終向袁慰亭拱手稱臣,北方葛明大局,成敗皆如一夢。

白朗當時逃回家鄉,重又聚集人馬舉事,兵力不過數十人,槍械兩三支,根本成不得事。但是他有將略,懂軍事,在趟將之中,就是孫吳諸葛一般的人才。隊伍發展的很快,有不少趟將佩服他的爲人或是才幹,甘願爲他所用,連山頭都可以借給他當做老營。

其馭下采取軍法,部隊紀律嚴明,不犯百姓,不傷貧苦,在民間的聲譽極好。所到之處,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義師,又主動爲其通風報信,使官軍的剿辦屢次撲空,反倒是被白朗尋機偷襲,損失慘重。

隨着共合建立,南北大戰,北方的大部隊都移往南方,河南空虛。白朗的力量越發壯大,投奔他的杆子漸漸增多,白狼的名號,也漸漸傳了出去。

孫帝象派出了一名參謀沈鴻賓,作爲他的軍事顧問,幫助白朗參贊軍務,聯絡各方豪傑。黃長捷也撥了一筆軍費,另外給了一個大都督頭銜。允許其開府建牙,大江南北,不管攻取任何一省,都可就地授官。

雖然軍費數目很有限,大都督頭銜,也是口惠而實不至,甚至連軍旗大印都要自制。但是這種任命,依舊意義非凡,代表着他們是得到南方葛明正府承認的正規軍,而非土匪。有了這個旗號,願意加入隊伍的人馬,也就越來越多。

饒是如此,白狼軍在這一兩年內,也不過是遊匪而已,在民間越傳越神,乃至外省都知道白狼的名號,也只是當強盜來看。真正使其成爲氣候,擁有攻城拔寨實力的最大功臣,則是現任河南督軍,袁慰亭的表弟張鎮方。

河南作爲袁慰亭的故鄉,委任給自己表弟做督軍,自是以自家人守自家根本,求個放心之意。張鎮方自上任之後,也不辜負表兄重託,先是以數十斤黃金,爲表兄打造佛像一尊,又給幾個表嫂,每人送了一份重禮,以報答提攜之恩。

後又在項城大修袁氏祖墳,希望袁家列祖列宗保佑,袁氏一門世代總統,父承子繼。張氏一門永保富貴,做總統身邊的一字親王。

中原之地,此時已經殘破不堪,戰火天災,讓田地荒蕪,民生日艱。張鎮方這一番搜刮,民衆幾已無從生存,是以揭竿而起者日衆,杆子的聲勢,異常壯大。曾經沉寂的民團、趟將紛紛復起,將整個河南攪的天翻地覆。

張鎮方自然不希望此事上達天聽,給大總統面上抹黑。復出奇計,派專使招安了河南的大匪首王天縱、劉鎮華等人。將其部下趟將杆子按數收編,發給軍裝號衣,組成鎮嵩軍,以匪治匪,威力無窮。

自鎮嵩軍接受招募以來,杆子們的武器,紛紛從砍刀長槍,變成了火槍土炮,甚至一部分用上了快槍。煙土私鹽,光天化日可以銷售,不避官府。只要插上一面鎮嵩軍的旗幟,再貼個軍需封條,河南省內暢通無阻。

乃至架肉票的時候,也不再費心的去開土圍子,只說一句鎮嵩軍有事相商,就可公開綁人。而張鎮方督軍也因爲用了這妙計,家裡邊多了幾百畝土地,外加幾個年輕漂亮且讀過洋書的姨太太。

有如此一位督軍,白狼之亂自然不成氣候,張督軍才勝孫吳,謀賽諸葛,攻無不取,戰無不可。數月時間內,擊斃白狼六次,殲匪兵五十萬有奇。

遺憾者,匪徒太過狡猾,在逃跑過程中,居然混進確山、羅山、潢川、商城、固始等縣,盜走官銀糧食若干,外加縣知事兩名。復至漯河,盜走老弱病馬若干。只是擁有了這些老弱病馬的白軍,竟然來去如風,官軍勁旅追之不及,真乃是讓人匪夷所思之奇案。

今天更是膽大包天,混進南陽,把駐守在此的五十九團盜走大半有餘,白狼本人再一次死而復生,還得勞動張督軍大駕,再次將之擊斃。

白狼部素重紀律,與鎮嵩軍大不相得,對於這種縱兵行間的行爲自是看不慣。白朗按照習慣,準備派出憲兵維持紀律,先殺幾個人頭再說。可是一旁的參謀沈鴻賓卻阻攔道:

“大都督等一下,這次我們攻取南陽,鎮嵩軍關鍵時刻反戈一擊,是決定因素。現在袁氏竊國,葛明力量受挫折嚴重,現在正是聯合所有力量之時。每一分力量都要爭取,我們增強一分,袁賊就減弱一分,一增一減,關係非小。鎮嵩軍不比我軍,紀律素來廢弛,只能一點點約束,如果一開始就用我們的紀律要求他們,兩下的合作就談不到。”

他壓低了聲音“王天縱這次和我們合作,是看在陝西馮翊軍總司令郭劍的面子上,與我部尚不能良好合作。兼其匪性未去,催逼過急,可能引發其部譁變,對我們很不利。”

“可是我軍的名聲……”

“他們打的是鎮嵩軍旗,與我們的旗號,軍裝都不一樣,老百姓還是可以分的清的。”

正說着話的當口,一支馬隊打着火把從另一側趕過來,馬上的首領,遠遠的抱拳道:“大都督,王某方纔遇到幾個弟兄不聽號令,竟敢犯軍法,順手砍了,來遲一步,大都督別見怪。”

來者正是鎮嵩軍的首領王天縱,其部,按照時下共合正府給予的編制,是河南省第二騎兵旅,王天縱任旅長。但是部下見面,只以大帥稱之。他的馬脖子下面,掛着幾顆人頭,隨着戰馬前行,還在向下淌血。

這種江湖做派,讓白朗頗有些看不慣,但是下一步自己部隊的行動,急需鎮嵩軍配合,倒也不好抓破臉。好在王天縱也在約束紀律,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他抱拳道:

“縱帥不必客氣,咱們打仗,是爲窮人打天下,討伐竊國大盜,迎接帝象先生回國。部下的弟兄,也得有一份正規軍的樣子,這樣,百姓才能支持我們,你說對吧?”

“大都督說話,我就是愛聽,沒錯,咱們趟將自己不能看輕自己,要是自己都把自己當成土匪,那就別指望有出息了。你放心,我不包庇手下,誰敢犯事,你們抓來,我當衆砍。他孃的,把老子的臉都給丟光了。大都督,那府庫打的咋樣了?”

“一如縱帥所說,府庫裡,存放着超過五百萬的鈔票,這一下,我們的軍餉就解決了。”

王天縱摸着頜下的鬍鬚,哈哈大笑“怎麼樣?我老王的兄弟還可靠吧?說是有幾百萬,就是有幾百萬。銀子雖然不夠數,可是那些鈔票,一樣可以當錢花。這下咱可是着實發一筆橫財,來人!”

他一聲大喊,身後的護兵湊過來,他吩咐道:“告訴手下的弟兄們,去幫着白大都督的部下搬軍餉。都他娘把褲子穿上,幹正事,誰敢不服從命令,我砍了他!還有,除了搬錢,給我弄糧食,弄的越多越好。這一錘子幹完了,張鎮方不能算完,必然要拼老命,後面咱得躲着點他,多弄點糧食,好過冬。”

一名通訊員,從車站方向飛馬趕到,馬跑的很急,一看就知是有極要緊的事。堪堪到了白朗面前,傳令兵一勒馬,戰馬人立而起,險些將他掀下去。白朗道:“別急,有話慢慢說,天大的事,也不如人重要。”

那傳令兵抹了抹頭上的汗,看看王天縱,白朗道:“都是自己人,有話直說無妨。”

“宋……宋旅長請大都督馬上到車站,說是有重要情況彙報。”

白朗部下如今有一萬餘人,編爲三個騎兵旅,其中騎兵第一旅是其基本部隊,旅長宋老年也是他手下猛將。

其奉命帶領第一標襲擊車站,控制車站內的火車。這列車的保密級別極高,連王天縱都搞不清裡面是什麼,但是看重視程度,就知道不是普通的物資,說不定是糧食也說不定是金銀。

能驚動宋老年親自派人來送信,恐怕其價值,比之這些還要高。王天縱爲人很精明,哈哈笑道:“車站我就不去了,我去庫房那邊,盯着點崽子們幹活,免得偷懶。”

白朗卻一抓他的繮繩“縱帥,都是幹葛明,不要分什麼彼此,大家一起去。”

王天縱的眼睛一亮“痛快!跟你這樣的人共事,比張鎮方舒心多了,走,一起去。”

兩人的馬在前,馬隊踏碎夜色,直奔車站。這列火車的護衛部隊本來有一個連,全部裝備線膛槍,並不容易對付。可是正因爲他們太過神秘,讓南陽地方認定其身份特殊,必須招待妥當。府知事特意準備了羊羔美酒,又找了十幾個姑娘送過去****。

本來只是在南陽加水加煤的部隊,爲羊羔美酒加美人的強大攻勢所阻擊,一方面上報鐵路受損,需要修理後前進,一面與強敵殺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等到宋老年部攻入車站時,能拿起槍反抗的士兵不超過十人,得手的十分順利。

可等到打開車廂,迎接宋老年的並非是閃閃發光的金條,也不是堆積如山的糧食口袋。饒是他爲匪多年,卻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規模的戰利品。

等到王天縱趕到時,藉着馬燈照明,向裡面晃了晃,竟是嚇的手一抖,馬燈掉在地上。他頗有些不好意思的罵了一句“****孃的,玩了一輩子槍,還讓槍給嚇住了。”

白朗笑道:“不奇怪,要不是老年給我提了醒,我怕是也拿不住燈。就算是現在,我的心也跳的飛快。怎麼……怎麼會有這麼一列車……”

“孃的,老子帶人造反,就是爲了那五百萬。要是知道有這麼一列車,老子就自己……我是說自己去找白大都督談合作了。”

王天縱一邊說,一邊興奮的在原地轉圈,唸叨着“發財了發財了,這回張鎮方不把吃老子的都吐出來,就別想囫圇個離開河南!”

一個小時之後,消息在南陽城裡傳開,興奮的土匪,朝天放槍,慶祝着這史無前例的大豐收。而張鎮方得知消息以後,卻嚇的面如土色,一下子癱軟在椅子上動彈不得。他知道,這次自己的禍,惹大了!原本只能算做悍匪的白狼,這回,卻要算做一支可比葛明軍的心腹之患!(。)

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掘金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一百章 夜奔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四下裡衆番奴猶如海潮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四百九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八百零九章 拔牙去爪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一百章 夜奔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二章 縣衙賣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二十一章 倒塌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
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七百二十四章 府院相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債(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掘金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聖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五百五十二章首戰潼關(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一百四十九章 裱糊匠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一百章 夜奔第五百八十七章 弟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煽風點火(上)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擋殺神(下)第四百二十五章遊園(上)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八百零七章 法寶(上)第十六章 借艇割禾(一)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四下裡衆番奴猶如海潮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一百五十五章本初進京(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觀戰團第二百三十五章 闖宮(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第四百零一章 鬥法第八十一章 開殺戒(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點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當頭炮(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較量(二)第八百零四章 隱形實力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零五章 勤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野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四百九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攏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火將燃第二百二十五章 師弟師兄保龍庭(下)第十九章 引起關注第五百一十九章 我即王法(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慢毒第五百一十章 逍遙津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八百零九章 拔牙去爪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二百八十九章 造勢成名(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馮總統與孫元帥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七十二章 救人救到底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捷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難勸(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心(下)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二百五十三章 都統衙門(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維新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火三千丈第三百八十六章 冷風漸起第八百一十二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上)第一百章 夜奔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八十章 開殺戒(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參劾(上)第二章 縣衙賣打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鬥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五百三十六章 擔待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二十一章 倒塌第八十六章 一曲鍾情(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堂地獄第六百二十章 新世界的構想第四十五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下)第一百五十七章舉棋不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場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四十三章 鬧婚第五十一章得理不饒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