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的正東門大門外,一條土路上,黃塵飛揚。
數百名甲戈齊備的士兵,一路小跑,朝外跑去。
京外不遠處,幾千名密密麻麻席地而居的難民,正麻木的看着這些新來的士兵和之前看着不讓他們隨便進京的兵丁們換防。
今年京城和偏北的地方,還算風調雨順,可是往南邊去,卻是動不動的發洪澇,洪水絕提,一淹便是幾百裡地,恰好又是這個作物將熟未熟的季節,幾乎是一夜之間,大量的難民,便蜂擁而至。
夏天已經來了,爲了防止造成瘟疫,難民們肯定是不能進京的。京城裡很多有頭臉人家都在京外搭了粥棚,讓人施粥,炎王府也不例外。
一輛晃晃悠悠的馬車,不多時,也從那小門裡出來,慢慢的走上了驛道。
難民們是不能上驛道的,看着這輛裝飾精美的馬車,不由得一個個露出豔羨的神色。
他們每天只能靠人施捨的稀粥勉強維生,京城的這些貴人們,卻可以過着享受的生活,明明都是人,爲什麼待遇會差別如此大。
人羣,一名曾經讀過幾年書的老童生憤怒的捋了一把鏽成結的山羊鬍,罵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大爺,你就別說了。”老童生的兒媳婦小心翼翼的拉了一把他的衣角:“若不是這些貴人們施捨,咱們早就餓死了。別叫人聽見,晚上咱們又領不到飯。”
因爲這位大爺身爲讀書人的“清熬”和“憤世嫉俗”,他們家隱隱被排擠在難民羣體之外,旁人家都不喜歡他們。這位小媳婦忍不住有些後悔,當初怎麼就鬼迷心竅,非要嫁到他們家裡去。
馬車裡坐着的人,絲毫不知道外面人對她的指指點點。
她微微垂着雙眼,安靜的坐在馬車上,手握着的一串光滑黑紅色檀木佛珠,隨着馬車的前行,有韻律的來回晃動。
馬車越行越遠,漸漸的,到了一片梨花林前。
進林子的路口,有兩名帶着草帽的農人看守,見了馬車,立刻喝止:“來者止步!這裡是水月庵的私產,並不接待外人。”
“裡面是宮裡來的娘娘,這是聖上批的手諭,特許娘娘來水月庵進香。”馬車伕從懷裡掏出手諭,遞給那兩名農夫。
這兩名農夫並不識字,但是水月庵是皇庵,一般若是宮裡面有人來進香,總會提前幾天告知,不會這麼急吼吼的過來。
不過他們也不是全無見識,這授予上上面皇家蓋的印鑑,騙不得人,應當是真的。
“這……我們去問過裡面的師太,還勞煩貴人在這兒等一等。”那兩名農人也做不得主,想要回去回稟一聲。
這時,素青色的車簾被人出裡面掀開,一張弱不禁風透着豔麗風情的瘦美臉孔露了出來。
“不用去通稟。是我回來了!我此行是爲聖上的病情在菩薩前祈福的,你們不用攔我。”那女子定定的看着兩個農人,漫不經心的說道。
“是……這不是嚴娘子麼!”這兩名農人在水月庵的佃農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曾經見過在水月庵帶髮修行的嚴淑玉,一下子就認出她來了。
“我是才良人!”馬車上的嚴淑玉目光銳利的在這兩名農人身上刷過,讓他們不由自主的住了口。
“才……才良人!您進去吧。”這兩名農人不敢再攔,讓出了路。
待才良人的馬車走遠了,這兩名農人才嘀嘀咕咕道:“這麼說,聖上龍體有佯?”
“嗨,管那麼多幹啥,現在管事兒的,反正是太子殿下。”另一人咕噥道。
就在嚴淑玉的馬車進去不久後,路上,一名騎着小驢的太監打扮的白臉小子匆匆忙忙來了。
“勞煩兩位!剛纔我們主子……我們主子是不是進去了……”這小太監似乎趕路有些急,說一句話,喘三喘。
“這位公公,你家主子是進去了。”
“主子有跟你們交代什麼了麼?”
“沒交代什麼!”
似乎是稍微緩過來一點兒,這小太監將眉頭一挑,在驢背上坐直了身子,滿臉高高在上,捏着尖嗓子道:“我們主子是宮裡面出來的,說話含蓄。她肯定是交代了你們什麼,但你們這些蠢貨聽不出來。還不快點將剛纔我們主子說的話,一句一句學給咱家!”
兩個農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裡看到憤怒。這個閹人鼻子長到眼睛上,實在太不把旁人放在眼裡了。
不過,他們兩個種地的,開罪不起這些宮裡頭的,只能老老實實把方纔的一切都學給了這位小太監聽。
這小太監砸吧砸吧嘴,滿臉自得:“我就說嘛。咱家這就回宮給娘娘辦事兒去!”他陶醉的說完,才橫眉冷對,像是看着兩條臭蟲一樣看着這兩個農夫:“你們倆,記得別跟娘娘面前瞎胡說,要是給娘娘知道,我是來問了你們纔去辦事兒,小心你們的腦袋。”
一拍小驢屁股,這小太監嘚嘚的離開了。
兩名農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小太監打的什麼啞謎,但大約也能猜出來,那小太監不希望他們去跟那個以前的嚴娘子,現在的才良人學嘴。
宮裡面的事兒,他們這些百姓才懶得瞎攙和,他們只當不知道就是了。
那小太監跑出去四里地,到了一處茂密的青紗帳旁,跳了進去,一會兒鑽出來,人還是那個人,身上的衣裳卻換成了普通小廝的。
牽着驢子,小廝又走了一會兒,便到了難民聚居地施粥的地方。
炎王府和凌柱國府親近,兩府的粥棚,便搭在一起。
而忠王府又和凌柱國府是姻親,兩家的棚子也連在一處,這三家剛繞成了個三角形。
此時還不到放飯的時候,但大鍋上,已經開始燒水,準備下米了。
水穆這些天一直都在施粥的粥棚附近,幫三家鎮場子。那小廝直接走到水穆身邊,回稟道:“世子,打聽到了。馬車裡面是才良人,她說自己是來水月庵給皇帝祈福的。”
他的聲音清脆悅耳,是好聽的少年聲音,和方纔跟農人交流時的閹人嗓,完全不同。
水穆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你去炎王府說一聲。”水穆吩咐道。
“是去京裡面的,還是莊子上?”這小廝機靈的問道。
“去莊子上。見了長公主殿下再說,旁人一概不能告訴。”水穆趕緊交代道。這件事,無論如何不能讓嚴清歌知道。
這件事,是柔福長公主說出了線索,託他打聽的,只告訴柔福長公主便可以了。
凌霄日日的在他耳邊學話,說嚴清歌這一胎壞相不太好,現在整個炎王府都嚴陣以待,生怕嚴清歌出什麼問題,他自己心裡也有數,絕不會叫嚴清歌勞心費神,和炎王府結怨的。
這小廝離開沒多久,水穆也不在這裡呆着了,直接騎着馬回了京城。
凌霄見了水穆今日這麼早回來,問道:“可是有什麼事兒了?”
“沒事兒!”遞給妻子一個寬慰的笑容,水穆問向凌霄:“叫人備一份禮物,我去樂府看看。”
“水穆哥!”凌霄忽然又喚了一聲。
水穆一回頭,看見凌霄臉上都是難過的表情。
夫妻兩個對視着,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些什麼。
“你……你是不是有什麼事在瞞着我。”凌霄努力了半天,才問出口,眼眶已然紅了。
水穆的心口像是被大錘砸到一樣,大跨一步,把凌霄攬在懷裡:“你在瞎想什麼?我只是有些事不明白,想去問問樂公子。”
“以前公公出事前,也是這樣的。你還記得麼,朝廷那幾個搶皇位,天下大亂。西南發了洪水,公公給流民們施粥,然後四處找幕僚,接着就把咱們關起來……”凌霄說的語無倫次,但水穆怎麼可能聽不懂。
水穆父親的那件事,對凌霄造成的傷害,不是一般的大。當時凌霄已經懷了快半年的身孕,孩子給折磨的生生流掉,身子到現在都沒有恢復。
被凌霄這麼一提,水穆心的緊迫感,更加強烈了,他也能感覺到,京城的上空,那片陰雲,越來越密。
“我是我,我不會走上爹的老路的。”水穆柔聲安慰着自己的妻子,將她抱在懷:“天下誰反,我也不可能反。”
“我好擔心!樂家……樂公子的爹在青州,那裡移民的蠻人最多。炎小王爺又是丘偊王,蠻人最聽他的話,幾乎是一呼百應,清歌又是個那麼那麼有主意的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好怕,好怕!你……你能不能暫且不要和樂家的人來往了。”
聽着妻子在懷裡的呢喃和哭泣聲,水穆背上汗毛倒立。
她明明和嚴清歌是那樣好的姐妹,現在卻說出了這種話,讓他的心頭,如何能夠不沉重。
這還是頭一次,他聽到妻子對他說出這樣的“真心話”。
難道,真的要變天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