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

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

“李尚書,你怎麼來了?”禮部左侍郎倪嶽看到李裕出現在這裡,不由得困惑地詢問道。

官場歷來都是人走茶涼,而李裕打一開始便不是文官集團核心圈層的人,在場的朝廷高官現在自然不將此人當一盤菜。

即便李裕還在吏部尚書任上,其實很多人都不將這位吏部尚書當一回事。畢竟李裕在京城任職的時間太短,根基過於薄弱,而他之所以能出任吏部尚書是各方博弈的結果。

在場的官員紛紛投去疑惑的目光,不明白一個已經被勒令閒住的吏部尚書怎麼又出現在這裡了,難道是過來自取其辱?

東閣坐東朝西,此刻的朝陽沒能照進來,致使這裡顯得陰森森的。

李裕入仕三十三載,今已是年滿六旬,生得一張十分和善的臉,平日行事亦是一副老好人形象,但此刻斂着臉掃過在場的人。

雖然所有人都向他投來了關注的目光,但這些人的眼神中充斥着不屑,甚至有的人目光透着鄙夷。

李裕將衆人的反應都看在眼裡,便淡淡地表態道:“廷推徐廷章和張錦可以入推,但本官另外要舉薦一人!”

“呵呵……你已經被免職,莫不是忘了?”

“李大人,現在這裡可沒有你說話的份了!”

從現在的結果來看,他們所有人都給陛下耍了。在他們文官集團內部展開內鬥之時,這纔剛將李裕踢出局,結果卻給陛下撈了回來。

“自然是議廷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一事,但北邊的安定亦得進行考量!”餘子俊心裡暗自不喜,卻是大義凜然地答道。

此次他們的彈劾的舉動無疑遭到了李裕的記恨,而給予李裕新生的陛下自然是大恩人,今後李裕如何還會跟他們狼狽爲奸呢?

這……這還真是傳聞愚鈍且天真的太子爺嗎?確定不是老狐狸轉世?

只是讓人費解的是,這種事情又不像是陛下所爲。畢竟慶雲侯那種豬腦袋都能從陛下那裡騙得五百頃肥地,他們可都是最精明的讀書人,自然是能夠將陛下玩得團團轉才合理。

刑部尚書杜銘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九卿等官員心裡十分舒坦,展開聖旨便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吏部尚書李裕雖由奸人李孜省舉薦,然先帝裁決授印,實乃先帝所選才也。李裕在職期間,選才用人有度,並無徇私之舉,乃本朝掌銓法不二之選。今朝臣對李孜省舉薦微詞頗多,朕從官意裁之,然朕惜其才,故今再任之。李裕由奸人舉薦一事,今後諸臣不得再議,李裕改由朕舉薦任命,望李裕秉持公心用賢任能不負朕望,欽此!”

“傳陛下旨意!”刑部尚書杜銘手持一道聖旨從外面走進來,顯得面無表情地高舉着聖旨朗聲道。

……

杜銘自然知道這是這些人想阻止這個任命而找出來的理由,便是淡淡地道:“餘大人,若非要王越才能安定北邊,那麼本官現在便跑一趟皇宮,向陛下稟明這個緊急的情況,如此可好?

李裕領會到杜銘的心思,當即再添一把柴火道:“不錯!若九邊已是無人可用,邊防岌岌可危,那麼咱們現在便向陛下彙報!”

李裕已經看穿了這般同僚的嘴臉,便直接表態道:“陛下早前便已經說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可由王越出任!今新朝重啓廷推,咱們不可辜負陛下的信任,當替陛下物色可擔重任之人,故而本官推舉王越!”

“李大人自然可以,剛剛是下官失言了!”兵部右侍郎何琮是一個油滑的官員,當即像是換了一眼嘴臉地道。

若吏部尚書缺失,自然是由吏部左侍郎徐溥主持廷推,只是現在吏部尚書已經歸位,那麼徐溥這位副手自然要乖乖讓座了。

在場的官員看到李裕如此表態,不由得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隱隱感覺到他們今天的如意算盤要落空了。

聖旨在前,所有高官莫敢不跪。

他跟李裕是同榜進士,只是他是清貴的詞臣,而今更是清流的領袖。反觀李裕,不過是從地方爬上來的土鱉,依靠攀附奸人才得以在京城出任要職。

“臣等接旨!”

“承蒙陛下隆恩浩蕩,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李裕想到剛剛在幹清宮的境遇,亦是由衷地朝幹清宮方向表忠道。

此人每每見到自己都是笑臉相迎,以致自己心裡其實十分瞧不起這個老好人,但眼前的李裕竟然斂着臉居高臨下打量自己。

禮部尚書周洪謨等官員亦是暗歎一聲,顯得目光復雜地望向坐在主座位上的徐溥,這個事情竟然還需要其他人出言提醒。

什麼啊?

徐溥這才意識到自己確實是坐了不該坐的位置,只是在大庭廣衆之下給李裕讓座,心裡當即感到十分的不爽。

跪在地上的徐溥等人徹底傻眼了,顯得難以置信地望向杜銘手中的聖旨。

啊?又任李裕爲吏部尚書,玩呢?

徐溥不由得困惑地蹙起眉頭,突然發現不僅僅周洪謨對自己咳嗽,周圍的官員同樣紛紛欲言而止地望向自己。

雖然朝堂有過被罷官後復原職的情況,但都是經歷一段爭鬥和時間的結果,哪有早朝剛將人罷官,結果太陽都沒上三竿便復職的道理?

刑部尚書杜銘的眉頭微蹙,對愣神的衆官員沉聲道:“還不謝恩?”

這……

“閒住,這是讓你乖乖回家呆着,而不是讓你到這裡搗亂的!”

聽到李裕竟然要在這場廷推上推薦人選,特別很多人隱隱猜測到所推薦的那個人會是誰,兵部右侍郎何琮等人紛紛出言嘲諷道。

李裕卻是走向了閣中央,徑直來到了徐溥面前。

“徐大人,該讓座了!”刑部尚書杜銘看到徐溥向來是霸道慣了,便是淡淡地提醒道。

入閣夢斷,而吏部尚書又無望,自己這位帝師別說在新朝發光發熱,如今的情況竟然比成化朝還不如。

咳!

坐在旁邊的禮部尚書周洪謨望向徐溥,卻是輕輕地咳嗽了一聲。

刑部尚書杜銘卻是冷笑一聲,便進行質問道:“餘大人,不知今天是議邊患之事呢?還是在論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人選呢?”

徐溥看到李裕朝着自己走過來,其實他跟李裕是同年關係,只是此刻發現這個歷來對自己恭敬有加的李裕變了。

剛剛還在嘲諷的官員不由得暗自一驚,一些官員當即放下翹起的二郎腿,紛紛來到閣中跪下迎旨道。

徐溥儘管心裡十分的不甘,但官場的規矩容不得他胡來,便默默地忍受這一口惡氣,便板着臉讓出了座位。

本以爲此次是真要返回江西老家,但所幸當今陛下並非迂腐之人,而今對自己寄以厚望,自然是要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了。

李裕看到黑着臉的徐溥反倒感到一陣暢快,當仁不讓地坐在首座上,對剛剛奚落自己的兵部右侍郎何琮等人道:“何侍郎、賈侍郎還有諸位,今承蒙隆恩,本官已經官復原職,卻不知可有在這裡說話的份呢?”

“李大人,今北邊韃子有捲土重來之勢,朝事當以國防爲重。雖陛下欲任王越出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然北疆安定纔是今大明頭等大事,越乃是軍旅奇才,當以兵部侍郎出任九邊督巡爲上!”兵部尚書餘子俊拋出剛剛的理由,當即站出來阻止道。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周洪謨等官員心裡黯然一嘆,只能規規矩矩地謝恩道。

徐溥和周洪謨交換了一個眼色,卻不明白這個已經被他們聯手擼下來的原吏部尚書跑到這裡自取其辱,難道這個老好人吏部尚書得了失心瘋不成?

徐溥的目光呆滯,原以爲自己離掌控天下僅差一步,但還不等他有所行動,李裕竟然已經官復原職了。

兵部右侍郎何琮深知若是如此上報的話,定然會招致整個兵部的人員動盪,不由得擔憂地扭頭望向餘子俊。

在這裡打着國防的旗號阻止王越的任命可以,但如果真向陛下進行彙報的話,那麼就是上綱上線的軍國大事,陛下恐怕需要考慮更換兵部尚書的人選了。

“這兩個人怎麼都變聰明瞭?難道黑化真會變強?”

工部尚書賈俊一直在旁邊坐山觀虎鬥,而今看到李裕和杜銘兩個叛徒明顯變得不同,不由得重新審視這兩個人暗道。

(本章完)

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307章 初雪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69章 餘波1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60章 血災降臨第69章 餘波1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7章 帝崩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70章 餘波2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129章 禍從天降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
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307章 初雪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69章 餘波1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60章 血災降臨第69章 餘波1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553章 君子不畏宵小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7章 帝崩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70章 餘波2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129章 禍從天降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