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

路?

別說是在場的使臣,哪怕殿中的文武百官亦是當即一愣,紛紛擡頭疑惑地望向殿上英明英武的帝王。

都說蜀道難,但中原跟蜀道終究已經相通。

反觀西南的地方多山多沼澤和多原始森林,中原想要跟西南打通一條道,這簡直跟開採呂宋金礦那般瘋狂砸銀子,這樣才能重新開闢一條貫通兩地的地方。

以現在大明的財力,自然可以做成這個事情。

只是緬甸地區有什麼?花費遠比開採呂宋金礦的代價,別說一座規模堪比呂宋的金礦,哪怕像樣點的物產都沒有。

正是如此,在聽到朱祐樘這個企圖的時候,很多官員當即自我懷疑起來,都不太相信雄才大略的帝王會不計成本開發大西南。

“不知是什麼路?”阿瓦國的使臣先是一愣,而後好奇地打聽道。

朱祐樘的眼睛頓時變得銳利,便將自己最新的大計劃拋出來:“一條由雲南連接整個緬甸地區的道路,朕要大明跟你們的王國緊密相連!”

這……

在聽到朱祐樘的大計劃之時,在場文武百官不由得啞然失色。

最壞的結果還是出現了,這往東和往南都可以理解,但卻完全不理解爲何會選擇朝着西南進行發展。

即便再不濟,亦可以重走絲綢之路,朝着漠漠黃沙前往天竺不香嗎?

現在皇帝突然瞄上這山林毒蟲遍佈的緬甸,而且還是一幫難以教化的野夷,卻是讓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朱祐樘沒有理會自己臣子的震驚,便對在場的使臣拋出誘餌:“只要你們主動幫大明修出這條道路,那麼朕可以冊封爲王,大明亦會永世庇護!”

既然是想要利用對方幫自己修這一條明緬公路,那麼自然要給他們足夠的甜頭。

緬甸現在處於混亂中,而大明連實力最強大的白古國僅僅給予緬甸,並沒有承認他們外藩的身份。

只是現在,他們只要配合大明修出一條明緬公路,那麼他不介意授予藩王的身份,而且還會給他們軍事庇護。

雖然統一的緬甸一度讓強大的元朝都犯難,但現在面對一盤散沙的緬甸,收拾起來並不需要太過費勁。

面對朱祐樘所拋出的誘餌,一些小型的王國頓時心動了。

他們的情況並不容樂觀,即便他們屬於獨立的個體,但面對周圍的強國,亦得擔心第二天會不會被滅掉。

東籲使者那空膺注意到周圍使臣的反應,而後十分果決地站出來道:“大明皇帝,緬甸的紛爭由來已久,此事不勞天朝插手!”

“爾等小國,竟敢如此無禮!”靖國公趙承慶看到這個小小的使者明顯是要排斥大明介入,當即便怒聲道。

現在武勳集團都是充滿血性的男兒,而今紛紛怒目相視,更是仗着自己身高優勢俯視這個小小的使者。

在他們一貫的認知中,而今的緬甸地區僅僅只有阿瓦和白古兩個大國,東籲這種小王國簡直不入流。

東籲使者那空膺感受到周圍的壓力,卻是嘴角微微上揚道:“小使這是就事論事!此等修路連通一事,小使完全不覺得有這個必要!”

他雖然是使者,但亦是東籲國現在的第一謀士。

大明皇帝突然想要修直通緬甸的路,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路一旦修成的話,那麼很可能便將兵鋒指向緬甸。

雖然緬甸倒不需要害怕一個小小的大明,要知道,當年強大的元朝亦是堪堪取勝,但最後其實還是給他們打了出去。

只是大明王朝真的進來的話,卻是影響到他們東籲國的進展。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阿瓦和白古兩國都已經墮落,特別白古的國王雖然是一位高僧,但壓根不懂得治國強軍。

他們東籲通過聯盟和聯姻的方式穩住了阿瓦和白古兩國,接下來只能吞併周圍的小國,那麼東籲便會成爲緬甸的第三個大國。

正是如此,不管是爲了防止大明王朝入侵,還是預防大明王朝給那些小國提供庇護,他作爲東籲使者都有理由站出來阻止。

“若是本官所記不差,而今緬甸是各自爲政!東籲若以爲此計劃不妥,等你們東籲統一緬甸再說,而今伱只能代表你們自己!”禮部尚書張升亦是站了出來,卻是將矛頭直接指向東籲使者道。

在聽到禮部尚書張升的言論後,其他使者紛紛點頭。

雖然他們覺得大明修出這麼一條路,恐怕是不安好心。只是東籲僅僅是緬甸其中一個小國,真要進行阻止的話,那便得經過他們的同意,而不是東籲代表他們的態度。

有的使者深以爲然,亦是進行附和地道:“若是不知情的人,還真以爲咱們已經是東籲的附屬國了呢!”

東籲使者那空膺咬緊後槽牙,發現周圍竟然是一幫蠢材,難道連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道理都要人教不成?

朱祐樘卻是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而是將目光落到阿瓦國使者身上道:“阿瓦使者,你們阿瓦國怎麼說?”

現在跟雲南直接接壤的是阿瓦國,一旦阿瓦國同意他所拋出的這個方案,那麼大明的壓力將會大大減少。

一旦雲南跟阿瓦國所修的公路完成,那麼這條明緬公路便已經貫穿小半個緬甸地區,這將是一個極好的開端。

“大明皇帝陛下,此事關係重大,還請小使回去彙報,而後再定奪!”阿瓦國的使者是一個小老頭,顯得十分穩妥地道。

其實他對大明的條件十分心動,但奈何他僅僅只是一個使者,如此大的事情自然需要自己的國王來定奪。

朱祐樘心知吃不着熱豆腐,亦是大手一揮:“好,朕給你們所有人三個月的時間進行答覆!只是醜話說在前頭,非我大明藩籬,乃我大明敵寇。”

大明王朝有着自己的意志,而今這幫人想要跟大明永世通好,那麼自然是需要拿出足夠的誠意過來。

至於自己剛剛所提的明緬公路,即便是緬甸境內的所有王國都聯合起來,亦不能阻止自己修路的決心。

殿中的文武百官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到朱祐樘表現出如此的強烈意志,頓時打起十二分精神,顯得虎視眈眈地望向這幫使者。“臣等謹記!”東籲使者那空膺等人面對如此強勢的帝王,亦是規規矩矩地行禮道。

剩下的儀式只是簡單的賞賜流程,在得到大明明顯賺到的恩賜後,這幫緬甸使者亦是歡天喜地地離開了。

至於要不要同意大明皇帝的條件,既然還有足夠的思考時間,那麼他們亦不需要糾結此事。何況,真正的決定權其實不在他們的手裡。

奉天殿召見國外使者的儀式結束後,而後便宣佈散朝。

其實離開的是外面的中下層官員,還是殿中不重要的官員,而有資格參加最高會議的官員都已經落了下來。

現在大明不僅限於經濟改革,而是已經開始進行政治改革。

經歷劉吉一事後,內閣的地位其實已經有所下降,起碼已經不具備統領六部的聲望。而今的內閣,更像是一個秘書處。

反倒是新成立的軍情閣倒是彰顯出幾分威望,由王越進行負責,而今全國所有的軍情都是彙集到此處。

六部的職能已經持續數千年之久,但終究無法滿足現在國情的複雜性,所以新添了宣傳部和農業部。

值得一提的是,武勳的地位同樣得到了提高,而今晉升爲靖國公的趙承慶亦是被列入參加最高會議的人員名單上。

只是此刻,不管他們的權勢多大,卻是紛紛充滿敬意地仰望龍椅上的帝王。

朱祐樘面對在場的心腹之臣,亦是主動挑起話題:“朕已經決意開發大西南,修一條能夠貫通雲南和緬甸兩地的公路,諸位愛卿以爲此策可行否?”

“陛下,這條公路怕是消耗不少吧?”新任農業部尚書劉忠猶豫了一下,顯得十分認真地詢問道。

當年大明爲了開採呂宋金礦,卻是不得不發行國債募集資金。現在這條公路必定更加艱苦,所付出的成本將會更高,所以這個費用不得不讓人操心。

其實以弘治現在的威望,哪怕浪費上百萬兩,大家亦是可以視而不見。但以明緬公路的規模,這明顯不是一百萬兩的事情。

工部尚書賈俊早已經知曉此事,顯得十分認真地掏出工程圖:“經我們工部反覆計算!若明緬公路由我們大明進行修路的話,預計要投入至少五百萬兩!”

在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他們早已經猜到不可能便宜,但聽到這一個天文數字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用力地嚥了咽吐沫。

要知道,雲南全省一年的稅收貢獻頂多幾十萬兩,而且還要養二十萬駐軍。

現在一直砸下去五百萬兩,緬甸那片土地比雲南還要貧瘠,卻是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收回這筆投資成本?

兵部尚書劉宣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卻是試探性地望向旁邊的戶部尚書何琮:“何尚書,這個錢……”

“若現在真要拿的話,咱們戶部其實是能夠拿得出來的!”戶部尚書何琮知道劉宣是想讓自己以沒錢爲由阻止,但自己卻是有着自己的原則道。

經過這些年的經濟改革,大明的財政不僅節節有節餘,而且情況還變得越來越好。

另外,大明王朝爲了讓弘治新幣徹底暢行於江南,亦是以修路等爲由,先後向江南發了兩次國債。

雖然一下子要投入五百萬兩確實是要傷筋動骨,但以現在的大明的財政,其實咬咬牙還是需要做成此事的。

若是到時資金確實無法解決,亦是可以通過發行國債來解決尾款。

農業部尚書劉忠心裡微微一動,顯得十分認真地道:“敢問陛下,開發西南如此投入,可是太祖託夢西南有金礦或銀礦!”

咦?

此話一出,在場的很多重臣紛紛充滿期待地望向朱祐樘。

雖然寶種的事情至今沒有消息,但呂宋的金礦已經得到了印證,日本諸多銀礦同樣被證實,甚至南洋之南的鐵礦亦有了迴音。

現在皇帝執意要修建明緬公路,一旦明緬地區存在一座座金光閃閃的金礦,那麼亦算是一個划算的投入。

“緬甸既無金礦,亦無銀礦!”朱祐樘將在場重臣的欣喜看在眼裡,卻是毫不留情地潑下了一盆冷水道。

其實知曉緬甸真正情況的人都明白,緬甸真要說到礦產的話,翡翠礦石還是蘊含着一定的經濟價值。

只是現在的社會風氣以軟玉爲貴,且不說硬玉的價值能不能宣傳出來,這亦不可能是朱祐樘的目標。

花費五百萬兩不去研究飛機大炮,而是要尋找那種不能推動社會發展的翡翠,這種做法思維並不是他們的風格,亦不是成熟帝王的所思所想。

這……

在場的重臣得到否認後,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一直都是英明神武的皇帝,爲何面對一個毒蟲遍地之處,竟然是想要砸下足足五百萬兩來修一條公路。

王越將其他人的反應看在眼裡,卻是突然站出來朗聲地道:“請恕老臣愚鈍!不知陛下此舉意欲何爲,請陛下訓示!”

咦?

此話一出,兵部尚書劉宣等重臣反應過來,亦是紛紛望向了弘治皇帝。

與其在這裡瞎猜和試探,還不如直接承認自己愚鈍,從而聽一聽這位雄才大略帝王修路的真正想法。

誠如當年的建州是一處塞外之地,但經過這麼多年的開拓,現在成爲了大明的北方糧倉。不僅解決了北方的糧食需求,而且還緩解了京杭大運河的運輸壓力,從而大大減少了財政開支。

劉瑾已經早有準備,在收到朱祐樘的眼神後,亦是帶着兩個小太監將地圖向殿中的重臣進行了展示:“諸位大臣,請看此圖!”

入眼之下,這是一幅有關南洋海域的地圖,不過居中位置是中南半島。

“從南洋之東,經馬六甲海峽,馬六甲之西便是西洋。進入西洋沿東海岸線往上是暹羅,再往上,諸位大人可知是何處?”劉瑾化身爲講解員般,指着那一幅海圖進行講解起來。

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72章 餘波4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00章 風起西南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120章 揚州夢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69章 餘波1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120章 揚州夢
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72章 餘波4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00章 風起西南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120章 揚州夢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69章 餘波1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120章 揚州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