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

門口邊上的屍體全部沒有了氣息,整張臉呈青紫色,雙眼緊緊地閉起,但姿勢呈現出一種對生的渴望。

他們所有人都不想死,剛剛不停地向外面的人乞求,但正是這一道門,卻斷絕了他們所有人的生路。

在場的救援人員數次朝裡面潑水,雖然火苗被暫時熄滅,但裡面不斷涌出滾滾濃煙,致使任何人都不敢再靠近。

“快,大家分散到宅子四周,務必阻止火勢蔓延!”

華容知縣知道已經不可能撲滅劉家大宅的這場火勢,故而組織人手布控在劉宅周圍,從而防止火勢從劉宅蔓延開來。

由於擔心“飛火”,更是安排一些人員到了旁邊的屋頂上。

“孃親?”

“娘子?”

“老三?”

……

劉大夏已經推開他人的束縛,來到門口一丈多遠的地方,看清楚那堆屍體人員身份的時候,像如遭雷擊般。

他本是劉氏一族數幾百以來最輝煌家族的締造者,雖然四個兒子都沒有出息,但並不妨礙他們劉家成爲華容縣的“王”。

只是今日原本是閤家團聚的中秋佳節,結果僅是一把火便讓他淪爲了孤家寡人,人生正在經歷最大的悲。

劉大夏看清自己老孃和妻兒的屍體,一口鮮血突然吐了出來,而後整個人癱軟在地,便悲嗆地大哭起來。

這場火勢已經蔓延到門口處,劉家人身上的綾羅綢緞十分易燃,很多屍體被點燃了。

劉忠看着正在設法阻止火勢蔓延的救援人員,扭頭望了一眼哭得正傷心的劉大夏,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倒不是他要同情劉大夏,只是爲了劉家人葬身火海而惋惜,但出現這個局面完全是劉大夏咎由自取。

剛剛劉大夏的妻兒在門後面呼喊救命,甚至劉大夏的老母親都發出哀求,結果劉大夏遲遲不肯鬆口。

其實他知道劉大夏是心存一份僥倖心理,卻是希望通過什麼都不做來解決問題。

如果劉宅裡面的人成功將火勢撲滅,抑或自己這位湖廣總督站出來下令開門救人,那麼劉大夏便不需要遭受汪直的威脅。

只是劉大夏似乎已經忘記,汪直用來威脅的籌碼是他全家人的性命。雖然他在最後一刻選擇吐露實情,但一切都爲時已晚。

“汪直,你死定了,你死定了!老夫一家老夫慘死在你手上,天下已容不得你此等大惡之人,士林衆生必定生啖你的血肉!”劉大夏的悲痛過後,便指着汪直大聲定罪。

此時此刻,他的心裡涌起濃濃的仇恨。

他知道自己家人的死亡已經無法挽回,但汪直剛剛的行徑亦是必死,天下的官員都會以此攻擊汪直,直到汪直下地獄爲止。

汪直其實是一個冷血的人,即便劉大夏的家人全部慘死在他的面前,但內心並沒有太大的波瀾,甚至還繼續悠閒地坐在椅子上看戲。

面對着劉大夏的指責,他的臉上顯得沒有絲毫畏懼地道:“天下士林算得上什麼東西,雜家心裡只有陛下!”

“你鎖我宅致老夫全家數十口葬身火海,天下讀書人必是人神共憤,陛下亦護不得你!”劉大夏發現汪直是不知道皇帝亦有要“順應民意”的時候,便恨恨地指明事實。

劉忠知道這裡的事情一旦傳開,那些讀書人恐怕會編造另一種真相,不僅汪直招來大麻煩,而且自己同樣會受到影響,心裡亦是感到一絲擔憂。

其實不是劉大夏誇大其詞,而是這時代的讀書羣體確實很強大。

雖然明朝沒有宣揚“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一旦讀書人能夠找到有力的攻擊理由,那麼他們便會跟朝中的重臣裡應外合,從而形成一股令皇帝都忌憚的力量。

就像某文學網站,雖然寫手是任網站魚肉的對象,但這幫寫手真正團結成一根繩的話,那麼網站亦得做出一定的讓步。

劉大夏當年火燒鄭和檔案便已經名動天下,更是被宣揚成爲讀書人的楷模。

現在汪直封門以劉家人性命威脅劉大夏是事實,劉家人集體被燒死亦是事實,加上大明有不少痛恨汪直的官員存在,此事註定會引發軒然大波。

“雜家有罪沒罪,陛下說得才作數!倒是你,明明早些招認便可以早點施展救人,結果愣是裝着聽不見自己妻兒的呼救,你是不是應該好好檢討自己呢?”汪直信仰的是天子,卻是反過來進行埋怨。

李偉雖然知道汪直這是故意揶揄劉大夏,但亦是扭頭望向劉大夏,剛剛劉大夏確實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自己這幫外人分辨不出裡面呼救人員的聲音,但劉大夏應該知道那是老孃和妻兒,但卻是全程都沒有反應。

與其說汪直冷血,還不如說劉大夏遠沒有表面孝順,甚至其實是一個僞君子。

此次本來還有機會開門救人,但劉大夏遲遲不肯鬆口,致使錯過了最佳良機,而劉大夏無疑要承擔一定責任。

“老夫是爲了西南數百萬百姓免於戰火,是爲了大明王朝能迎來中興!”劉大夏顯得正義凜然地迴應,然後對門口的屍體悲愴地跪拜道:“娘,孩兒不孝!”

“好一個爲了西南百姓!且不說你的觀點對不對,怎麼最後又招了呢?你這算不算負了西南數百萬百姓呢?”汪直打心底不認爲劉大夏這種人能真正裝着百姓,便是故意挑刺地道。

劉忠等人輕輕地點頭,亦是覺得汪直說得有幾分道理。

暫且拋開安南檔案本屬朝廷這一事實不提,劉大夏在最後選擇鬆口,其所謂的大義亦是已經丟掉了。

“老夫是被你脅迫,且皇命不可違!”劉大夏眼睛的眼淚都消失了大半,顯得十分在意地辯解道。

汪直的嘴角微微上揚,顯得殺人誅心地道:“皇命不可違,但你違了!至於脅迫於你,早知道你是怕人脅迫,雜家應該對你用刑,而不該用你全家人的性命來威脅你!說到底,你纔是害死你全家的真正元兇!”

“汪直,休要在此胡纏蠻纏!你害死我劉家數十口人命,天地可證,我劉大夏跟你不共戴天,天下讀書人必是人人得而誅之!”劉大夏顯得咬牙切齒地望向汪直詛咒。

汪直知道那幫讀書人必定拿此事做文章,便拍拍屁股站起來道:“雜家眼裡並無讀書人,亦勸你別拿雞毛當令牌,你現在還是先顧好你自己吧!若西南檔案仍舊找不着的話,你劉大夏必定難逃一死,甚至是凌遲之刑!”

事情到這裡其實還談不上結束,且不說劉大夏剛剛是不是撒謊,而所藏的檔案亦有可能並不在那裡了。

正是如此,現在最重要的是將劉大夏招供的信息傳回皇宮,由陛下查找劉大夏所藏的安南檔案,從而制定更加合理的作戰路線。

隔日,汪直率領神機營直接奔赴廣東廉州府,而劉忠則派人將犯官劉大夏解押前往京城,將由朝廷定生死。

京城,順天貢院門口。

“咱們此次的策論題目很刁鑽啊!”

“可不是嗎?幾何問題都出來了!”

“好在我一直關注刁民冊,不然真不知該如何作答了!”

……

經過九天六夜的奮戰,三千多名考生陸續從貢院門口離開,結束了他們本屆恩科鄉試,卻是紛紛發現自己的感慨道。

明朝的科舉已經百年,那幫苦心追求功名的前輩對四書五經逐段逐句進行拆解,早已經摸索出一篇篇佳作範文,像《文府大題》和《文府小題》便已經囊括所有重點考題。

現在的八股文大題其實只是考驗考生的記憶力,只需要記得四書中每句的標準答案,然後進行默寫即可。

八股文的小題拆起來千變萬化,既然可以選半句,亦可以截搭,但最終的結果是考生要背的文章更多了。

本屆鄉試的四書題目顯得中規中矩,但難點卻是放到了後面的策論上,五道策論題目更是超出以往的範圍。

“本官不是跟你們商量!本朝始重實務,故不需要言而無物的文章,且陛下恩許審卷再延七日,故我們審卷的時間充裕,可以慢慢進行審卷,審閱清楚第三場的策論文章!”身穿三品官員服的宋澄坐在聚奎堂中,對着另外的五位考官進行叮囑。

此刻的副主考官翰林修撰林瀚是唯一的翰林官員,面對如此強勢的宋澄,最終被迫規規矩矩地應聲稱是。

新君登基後,他們受世人敬仰的翰林官反而成爲最大的輸家。

越來越多的詞臣無法出頭則罷,而今原本屬於他們的鄉試主考官,竟然已經落到這個非翰林出身的順天府尹身上。

更讓人絕望的是,這個安排將會成爲定製。

宋澄知道自己是改革的實驗者,而今無數雙眼睛盯着自己,卻是不理會林瀚等人的想法,便繼續投入自己的審卷工作。

八月下旬,京城的考生結束考試,但許許多多的百姓反而更加的忙碌了。

城北,一個臨近城牆的民宅裡面,這間院子收拾得很乾淨,旁邊還圈養着兩隻雞,一隻是母雞,一隻是公雞。

劉英抱着一匹白色棉布出門,對正在玩耍的大女兒道:“大丫,你在家看好弟弟,孃親拿棉布去換了錢,回來給你們帶糖吃!”

大丫一聽有糖吃,當即嚥着口水點頭同意。

以前織一匹棉布要十幾天的時間,但自從出現這種神奇的機器後,工程已經縮短到五日,而她此次僅僅花費了兩日半的時間。

劉英抱着一匹棉布來到皇家布匹店門口,按門口的指示牌來到左側的驗布區域,心裡顯得有些忐忑不安。

事情還得從中秋前開始,這裡在全城公開物色懂織布的織工。

她們這批女織工在店鋪後面的庭院進行幾天的培訓後,這間店便給她們提供一臺飛梭織布機,而她們所織的布匹拿到這裡換錢。

雖然一直以來沒有什麼支出,甚至培訓期間還有免費的飯菜,但手裡這一棉布是自己苦熬兩天半趕出來的成果。

正是如此,她心裡還是擔心這是一個精心佈置的謊言。

“城北金臺坊劉英?”這裡有一個上了年紀的掌櫃在這裡負責驗布,擡起眼睛顯得十分認真地核實身份。

劉英緊張得手心冒汗,當即認真地點頭:“正是奴家!”

“若飛梭織布機有什麼問題,你通知我們的人即可,我們會派人前往維修!但切記,你不能擅自拆除織布機!”孫掌櫃一邊認真地檢查棉布,一邊認真地叮囑。

劉英是一個守規矩的人,且這個要求很合理,便是重重點頭:“奴家謹記!”

“你織的這匹棉布通過驗收了!扣除你早前棉紗二十斤二分銀,飛梭織布機使用費一次扣八分銀,所以現在給你三錢,您收好了!”孫掌櫃清算賬目後,便將一枚三錢銀遞過來。

劉英雙手接過落到自己手心的三錢銀子,感受着三錢銀子帶來的分量,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謝謝!”

“不用謝,這都是你應得的!韋公公已經交代了,咱們這是長久的合作,所以你要注意身體!”孫掌櫃幹了幾十年,而今十分喜歡現在的崗位。

正是說話間,一箇中年太監從外面走了進來,面白無鬚,五官端正,一雙眼睛彷彿是閃着智慧的光芒。

“韋公公!”孫掌櫃看到韋眷出現,急忙迎上前。

韋眷擺手示意孫掌櫃不用多禮,顯得關心地詢問道:“孫掌櫃,咱們的棉布是銷往朝鮮或蒙古,只要達標即可,別給雜家做吹毛求疵之事!”

原是廣東提舉市舶太監,在成化帝受寵,只是新朝被文官羅列侵佔天方國阿力所攜寶物等罪行彈劾。

所幸,新君並沒有聽信那些文官,但亦是將自己召了回來。原來是在幹清宮辦差,但前不久覃貴竟然中飽私囊,由自己接任了覃貴的職位。

韋眷知道陛下並不是追求利潤,而是想要提前京城的產能滿足蒙古和朝鮮所需,從而通過棉布貿易獲取更多的藩國物資。

“韋公公,小人哪敢做這種昧良心之事,剛剛收到一匹織得比咱們布廠的織工還要好呢!”孫掌櫃將剛剛收的棉布展示,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韋眷注意到旁邊這個相貌平平的婦人,在問清對方的姓名後,亦是釋放善意地道:“好好幹!你已經算是咱們皇家布匹店的一員了!若在北京城誰敢欺負你,你告訴雜家,雜家替你出頭!”

“還不謝過韋公公!”孫掌櫃當即提醒。

“謝韋公公!”劉英隱隱覺得這個韋公公很有權勢的模樣,便是感激地道。

韋眷擡手讓劉英離開,但臉上並沒有過於興奮。

這是自己重返京城的第一個重要任務,不管是爲了效忠皇帝,還是爲了自己的地位,他都需要全力以赴。

三錢銀?

劉英的手還在緊緊地攥着剛剛通過織布換來的銀兩,心裡感到了一種久違的快樂。

勤勞致富,彷彿真的可能存在。

她此刻的心裡無比的踏實,若是真的能夠長長久久通過織布換錢,那麼必定能夠擺脫以前食不果腹的生活。

最爲重要的是,儘管布的日子枯燥且忙碌,但卻能夠通過自己的辛勤來養活自己的兒女,這簡直就像是做夢一般。

在劉英離開的時候,趙老四的大兒子和兒媳拿着布票走進了這裡。

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564章 五年後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564章 五年後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調整通知!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28章 真兇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
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564章 五年後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564章 五年後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調整通知!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28章 真兇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