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

聽到契苾明這斥問聲,在場衆人神情無不流露出幾分尷尬並驚悸。

契苾明卻不理會衆人感受如何,繼續說道:“九府十八州都督、刺史,幾人在場?”

河曲諸州衆多胡族,勢力各有強弱,這其中部衆最多、勢力最大的,則莫過於鐵勒。一則鐵勒本身就是衆多部落聯盟的一個統稱,所謂九姓鐵勒、但事實上鐵勒諸大大小小部族遠不止九個這麼少。

像契苾明所出身的契苾部,本身就分成數個部落。

在這一點上,這些胡人部落的內部結構其實比較類似於大唐國內的諸世家大族,雖然共享一個姓氏、郡望,但內部裡又分成諸多的房支,契苾何力、契苾明父子在唐爲官,其部族就類似於契苾部的定著房。

其次,在大唐崛起的過程中,鐵勒諸部本身就是大唐在諸胡當中最爲重要的盟友。無論是覆亡東突厥,還是遠征高句麗,包括在西域的霸權競奪中,鐵勒諸部都對大唐助益良多。

可以說如果沒有鐵勒諸部的幫助,崛起於隋末亂世廢墟的大唐帝國,也很難在那麼短的時間裡便確立區域之內唯一的霸權地位。

也正因此,大唐對鐵勒諸部可謂是投桃報李,將此聯盟視作主要的羈縻對象。單單針對鐵勒諸部所設立的羈縻州府,便足有九府十八州之多。諸如回紇部所領導的瀚海都督府,不僅僅只是羈縻其部,更代替大唐維持賀蘭山周邊秩序。

聽到契苾明此言,在場便有十多胡酋起身拱手見禮,但數量卻遠遠達不到九府十八州之數。

眼見到這一幕,契苾明臉色頓時一沉,語調也變得更加不善:“藥羅葛家有無人在場?”

鐵勒諸部當中,除了已經被大唐攻滅的薛延陀之外,便以回紇勢力最盛。特別是在貞觀時期,回紇首領菩薩統率部族,更使回紇能與薛延陀分庭抗禮,乃至於龍朔時期竟敢起兵反唐。

回紇同樣也是一個小的部落聯盟,其部分爲九姓,或許還要更多、但大唐臣子或是鍾愛‘九’數,僅僅只記錄了回紇九姓。這其中,藥羅葛便是回紇中的可汗王姓,在回紇內部中地位便等同於突厥阿史那家族,世代擔任回紇的首領並大唐所冊封的瀚海都督府都督。

“卑職瀚海都督府左設統軍,天山縣令獨解支,叩見契苾總管!”

契苾明講完這話後,席中一名三十多歲虯髯壯丁便站起身來,自呼身份入前叩見。

至於這個官職,也極爲繞口,其中瀚海都督府乃大唐所立,而回紇又受突厥官制的影響,都督府大都督下加設左右設以統率人馬。而天山縣則就是在大唐龍朔年間平滅回紇逆亂後,以其祖地所設之縣,天山縣令由朝廷授封,基本上就等同於回紇的儲君。

“獨解支?”

契苾明看了一眼這個回紇儲君,眸光閃了一閃,然後擡手道:“把他給推出堂外,我縛上刑架,鞭刑二十,再來聽訓!”

聽到這話後,那獨解支臉色頓時一變,來不及開口爭辯,便被唐軍壯卒拉出堂外,很快大堂外便響起鞭打聲以及那獨解支的慘叫聲。

在場諸胡酋們聽到這聲音,一時間不免更加的惶恐。而那個獨解支被鞭打二十記後再入堂中,衣袍凌亂、鞭痕滲血,甚至都不能憑着自己的力量站穩。

契苾明端坐堂上,垂眼望着獨解支冷聲道:“在國而言,我奉雍王殿下所命,北進治亂殺賊,瀚海都督竟不來見,單此便可治其不恭之罪!在私而言,若非我父受命撫定舊亂,藥羅葛家早已不存。你父比粟舊年便說要爲我家奴僕,主君入境卻不見下奴,同樣該懲!鞭你二十,服不服?”

“卑職、奴恭服主上懲戒,不敢存怨!但、但我父所以不至,確是年事漸高、出行不便,更兼年前受豐州州府召令,率部前往河套備賊,勞苦甚巨,至今仍在休養……”

獨解支遭受鞭刑後,卻不敢流露出什麼不滿,只是敬拜在地叩首說道。

回紇部落雖然在如今的鐵勒諸部當中最爲勢大,但面對契苾明同樣不敢失禮。若僅僅只是勢力,契苾部在這個鐵勒部當中都算不上強,九大都督府無佔一席,僅僅只擁一州。

但契苾明父子卻在唐爲高官,特別契苾明之父契苾何力深得大唐太宗皇帝信重,功封涼國公,乃是大唐朝廷真正的肱股之臣。

舊年回紇也有女主禍亂,獨解支的姑祖母率領鐵勒幾部背叛大唐,一戰而敗,若非當時契苾何力奉詔鎮撫,併力保藥羅葛家,推薦獨解支的父親比粟繼任瀚海都督,只怕藥羅葛家也要如薛延陀夷男家族一樣亡族滅種,所以藥羅葛合宗都奉契苾氏爲主家。

至於契苾明同樣是將門虎種,在鐵勒諸部當中威望甚高。舊年突厥骨篤祿佔據鬱督軍山建牙復國,契苾明只是率領百餘軍衆遠上鬱督軍山,一次便招降足足兩萬多帳的鐵勒部衆,於此可見契苾明在鐵勒諸部中的威望之高。

眼下契苾明還僅僅只是鞭打獨解支,就算他號召回紇諸部拋棄藥羅葛家,扶立新的回紇首領,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所以獨解支非但不敢抱怨,還要連忙解釋。

“引部備賊助戰,難道不是你部該領的職責。比粟年老昏聵,還能否控御部衆暫且不說,你部瀚海都督府鎮守賀蘭山東麓,竟然放任突厥賊衆南來,能免於罪?”

契苾明講到這裡,臉色更爲嚴肅,拍案怒聲道:“大唐天恩,授你良土養息壯大,而你部竟不能守。既然如此,歸告你父,整頓部衆,準備遷移,瀚海都督府不再爲藥羅葛家世領!”

“求、求主上饒命!我部今次的確有罪,但罪不至死啊……朝廷要如何懲罰,我部都甘心領受,惟求能夠留守故土!若再遭變,就算捐盡全族能戰之力,絕不敢放縱突厥賊徒繼續南來!”

獨解支聽到這話後,神情惶急、更有將要崩潰之貌。

他們回紇雖然主體仍是遊牧爲主,但卻並不意味着就能隨便轉移。事實上絕大多數遊牧民族,若非逼不得已,往往都不會大規模的進行部族遷徙。

他們的生活環境本就脆弱,牧民少有儲蓄,一旦遷徙,對於人力物力的損耗都是驚人,不獨大量牲畜死去,甚至往往數年間都不會有新的族人誕生。

大漠南北有許多部族,往往都是在遷徙的過程中遭遇天災人禍多重打擊,最終消散於無形,或是整個部族都死亡,或是融入別的部族中。

因此如果不是情勢萬難、在故土中幾乎看不到族羣生活下去的希望,這些部族們也都不會舉族遷徙,實在承受不了如此高昂的代價。

也正是因爲這一點,當貞觀年間大唐朝廷開放西北河曲邊州供這些胡族內附生活的時候,諸族也多感恩戴德。即便沒有別的優撫政策,單單提供這樣一處養息地,就讓這些部族們生存機率增加數倍。

現在聽到契苾明居然勒令回紇整部遷徙,這對回紇而言簡直就是一大打擊。甚至都不需要大唐再另作懲罰,單單這一消息傳揚出去,可能那些回紇部衆們都要放棄掉藥羅葛一家對他們的統領。

“既然甘心領受,那就無復再言。或許你部自認較之突厥還要更加強盛,但我既奉雍王殿下所命,能築得起一座京觀,便能築起十座、百座!”

契苾明講到這裡,語氣中已經滿懷威脅。他之所以寧可付出極大代價,都要全殲突厥賊衆,就是爲了要獲取眼前這種威懾力。

如果沒有這種威懾,他想要勒令回紇舉族搬遷,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在逼着回紇脫離大唐的統治。

可現在,突厥入寇精軍都被大唐消滅殆盡,甚至就連可汗都被追殺成一個亡家之犬,能否活下去回到大漠都未可知。未來漠北的形勢也是變幻莫測,回紇即便是背棄了大唐,也根本沒有強者能夠給他們提供庇護。

當聽到契苾明對回紇人的處罰後,在場衆胡酋們也是紛紛膽寒。

鐵勒諸部是河曲周邊勢力最強的胡部聯盟,而回紇在鐵勒諸部當中又是勢力最大,其部族民衆足有數萬帳之多,換言之回紇便擁有多達數萬名能戰之士。

可現在,僅僅只是契苾明隨口一句話,回紇即便沒有亡族之憂,也將要元氣大傷,或許未來幾十年都難再發展到如此聲勢,還有可能被其他部族落井下石的窮追猛打。

獨解支聽到契苾明心意已決,已經悲愴的涕淚橫流。三十年前,回紇反唐便已經受害嚴重,至今都還不能恢復。那時候幸得契苾何力的保護才存續下來,可現在契苾明卻要將他們回紇趕入絕境,他們也完全無力抵抗。

回紇雖有數萬能戰之士,但卻分屬於九大氏族,藥羅葛家能夠直接統率的僅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在如今突厥新敗的情況下,他們如果敢反唐,或許連祖地都衝殺不出來,內部或就要廝殺內亂起來。

當然,契苾明也並沒有完全不給回紇機會,接着便又說道:“突厥南下寇掠,九府十八州難辭其罪。你等奉令來見,可見還恭謹稍存。但那些不恭不見者,概不能留,允你諸部戴罪立功,明日隨軍出征,討滅不臣!”

0022 萬古愁難銷0220 如意元年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061 佳人再贈香0280 寶利行社0005 再愛我一次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172 薛師人間英豪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035 嬌花藏毒0172 薛師人間英豪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177 大王才思敏捷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101 出閣河東王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88 愛上一匹野馬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321 來君珍重0047 向陽而行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086 曲樂動人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446 白刃不相饒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241 秀姿動人0255 肥羊難宰0018 跋扈宗王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說幾句話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307 南望老人星0248 太平積忿0072 天賦異稟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118 從子昌嗣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156 武氏羣英會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251 不當大用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345 雲韶府諸王鬥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417 搶位政事堂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040 內教坊伶人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043 進學內文學館0270 兵入武氏邸0192 太平公主登門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
0022 萬古愁難銷0220 如意元年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061 佳人再贈香0280 寶利行社0005 再愛我一次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172 薛師人間英豪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035 嬌花藏毒0172 薛師人間英豪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177 大王才思敏捷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101 出閣河東王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88 愛上一匹野馬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321 來君珍重0047 向陽而行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086 曲樂動人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446 白刃不相饒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241 秀姿動人0255 肥羊難宰0018 跋扈宗王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說幾句話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307 南望老人星0248 太平積忿0072 天賦異稟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118 從子昌嗣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156 武氏羣英會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251 不當大用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345 雲韶府諸王鬥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417 搶位政事堂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040 內教坊伶人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043 進學內文學館0270 兵入武氏邸0192 太平公主登門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