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 唯望生,不望死

與薛懷義胡扯這會兒,李潼心中也是權衡諸多。

他首先需要確定的是一件事,薛懷義是個怎樣的性格並不重要,這和尚本身就談不上有什麼獨立的人格,僅僅只是武則天的附庸而已。

換言之,李潼也根本就不指望能夠忽悠住薛懷義而謀求什麼利好。特別在當下這一階段,薛懷義某種程度上就等同於武則天。

比如就眼下而言,雖然還不能確定,但薛懷義之所以來仁智院,大概率是爲了躲避太平公主的求救。薛家對這個野藥販子出身的乾親戚不可謂不仁至義盡,把你名字都寫到族譜上了,還要怎麼做?

結果真遇到難關要幫忙,薛懷義屁都不敢放一個。真要超出武則天意願的請求,這傢伙毛都指望不上。

他雖然腦洞大開,擔心死後到了黃泉會被李家祖宗們收拾,但李潼也休想以此就擺弄他。

且不說這本來就是窮極無聊的內心加戲,退一步講,縣官不如現管,最起碼在死之前,他還得在武則天面前討生活。李潼真敢那麼做,老小子嘴皮子一鬆被他奶奶知道了,說不定李潼先一步趕去黃泉跟祖宗們加深感情。

但這件事也不能說就全無意義,最起碼有了薛懷義這層關係,他與武則天得以對話的距離得到前所未有的拉近。眼下需要考慮的,還是先哄住薛懷義,維持這一層關係。基於這一點能做什麼,還得繼續試探。

“我雖然馬齒猶短,但也幾經瀕危。能告薛師者,無非病夫俗談,唯望生,不望死,長生久視,人之大欲,除此之外,再無他求。”

薛懷義聽到這話,又是撇嘴哂笑:“不過是庸夫雜言,何須你來道我。長生自是生人大樂,幾人又能達成?多想費神,無用身後。”

“斗膽稍作細辯,薛師所言長生,與守義所言終究還是不同。薛師春秋富足,榮祿滿享,體格精壯,本無掐指待死之患,偶思長生,無非閒來故事。”

李潼嘆息作自憐狀:“至於守義,又與薛師不同,久病之身,纖弱之質,風大則折,勞久則傷。長生於我,是溺者浮木,渴者甘霖,苦盼得此,諱於言死,不是閒說。”

你這榆木疙瘩,要我怎麼說?你這年輕力壯的感受不深刻,有人需求很急啊!煉丹去,獻藥去,喂死你那老姘頭。

不過這想法,也只是存在心底一個美好願望。武則天初期雖然崇佛,但當真的完成革命,且權位漸固後,位置不同了,想法與做法自然也就發生了變化。

像是眼下召集和尚們,讓薛懷義主持修編《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但是到了699年的聖歷年間,又創建控鶴監,着令二張兄弟組織學士們修《三教珠英》,要讓儒釋道三教得以融合。

沒辦法,和尚們唸經吃齋還可以。但治理天下要用士人,長生久視要靠道士。佛經念得再好,修得來生善報,總比不上我煉丹養生,皇權久固。

所以武周後期,武則天是服丹的,甚至也不排除她現在就在服丹,畢竟年紀大了,吃點保健品人之常情。但這丹藥似乎毒性不大,還是讓她活到了神龍年間。

李潼說這些,也有鼓動薛懷義加大獻丹力度的意思,但就算薛懷義不聽,也不打緊。

特別是要告誡這老小子,不要天天把黃泉、地府掛在嘴邊,擔心死後遭到李家祖宗們報復,你這口無遮攔的,有人聽了不舒服。主要原因,自然還是不希望薛懷義再拿這些話題對他糾纏不休。

薛懷義聞言後,雙眉微微一皺,但轉又舒展開。他本也不是什麼思緒通透之人,即便有些靈巧,泰半也要用在應付女人上,自不會一轉三道彎的去琢磨李潼的話。

而李潼又忌憚薛懷義背後的武則天,許多意思都不可表達的太直白,彼此交流起來,自然效率低下。

氣氛沉悶片刻,薛懷義便從席中立起,甩着那紫紅相間寬大僧衣踱至門前,似乎是打算離去,但見太陽仍有老高,臉色便稍顯踟躇。

李潼猜的沒錯,薛懷義今日所以來到仁智院,的確是爲了躲避太平公主糾纏。

早間他於明堂工地蹲點監督,有禁中宦者持神皇信物至此傳召,薛懷義不疑有他,便跟隨宦者往禁中去,但宦者過仙居院而不入,頓時便讓他有所警覺,逼問之下才知是太平公主假神皇信物要見他一面。

幹侄子薛紹遭殃,薛懷義自然心知,甚至這件案子就是他的乾兒子索元禮督辦,自然清楚當中水深。薛懷義自不會傻呵呵去見太平公主,索性中途折轉,衝進了仁智院中。

到了仁智院後,又想起此前傳言永安王死而復生之事。薛懷義對此抱有不小興趣,獵奇之餘,自然也是憂恐,畢竟他除了督造明堂之外,還奉命主編《大雲經義疏》,即便不通佛理,偶爾轉去瞧一瞧,聽那些高僧窮論生死輪迴事宜,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瘮得慌。

可是這個永安王不識擡舉,說話遮遮掩掩太不爽快,辜負了名字裡那個“義”字,自然讓薛懷義大大掃興。

見薛懷義似乎有離去之意,李光順有些按捺不住,上前一步施禮道:“冒昧請問薛師,太后行詔起築慈烏臺,未知工事籌備如何?”

薛懷義聞言後,眉頭便皺了一皺,隨口回答道:“明堂是國之大禮,天堂又起築在即,餘者小事,留後再論。王是名門貴種,還這麼不識大體?”

聽到這一回答,不獨李光順滿臉失望,就連李守禮都神色一急,搶步上前要作爭論,卻被李潼擡手拉住制止。

他早知武則天對他們一家是無所謂的態度,對薛懷義的回答也不感意外。

“薛師且慢,請稍移尊步,是了,就是這裡。”

李潼行上前推了推薛懷義,讓他站回陽光射入廳堂的區域,然後便覺得眼睛一閃,華麗的僧衣、鋥亮的腦殼,在陽光照耀下真是熠熠生輝。

薛懷義有些狐疑的看看李潼,見他只是怔怔端詳自己腦殼,頓時有些不自在:“永安王要望什麼?”

“守義樂養生,好玄逸,也淺涉望氣之法。薛師印堂,赤光暗聚,或鴻光,或兇光,也是不敢篤言。”

李潼小退一步,開口說道。能不紅嗎,且不說那紫紅僧衣的映襯,老小子在席光用手掌擦腦殼便不下十幾次。

人走運了,再大問題不是罪過,倒黴了,喘口氣都十惡不赦。

載初年間有奇才傅遊藝,熱心擁立,區區一年之內由一縣主簿升爲鸞臺侍郎而拜相,一年之內歷青綠朱紫,號爲四時仕宦。但到了武周革命後的天授二年,傅遊藝夢登湛露殿,以謀反罪而死。

按照這位老先生一飛沖天的勢頭,不要說夢登湛露殿,夢騎武則天又如何?和尚睡得,我睡不得?無非履極在即,武則天自己也方寸失衡,濫賞之後自己回味過來也覺得丟臉,隨便一個藉口料理了。

李潼走運還是倒黴,自然也只在武則天的一念之間。

如果連這樣一句模棱兩可的屁話都能讓武則天肝火大動,他也不必再費心搞什麼騷操作,洗洗乾淨等着丘神勣來收腦袋,順便陷害一下他四叔李旦吧。他至今所擁有的活動度,也是這樣一點一點的前拱試探出來。

但薛懷義聽到這話,卻頓時警覺起來。說到底,他心裡還是將永安王當作能夠通幽徹玄的奇人,否則不至於一見面就拉住對方追問不休。

更何況,他是翻閱過存放在內署有關永安王的籍冊,心知那一首《慈烏詩》的來歷。就連神皇都對此深信不疑,遍示臺省重臣。薛懷義誰都不相信,但卻絕不會懷疑神皇,神皇都這麼做,可見永安王的確不凡。

再者他哪怕神經再怎麼大條,也不好將此困惑追問神皇。

因是,聽到永安王這麼說,他心裡多多少少是有些忐忑,剛顯露出來的倨傲姿態頓時又收斂回去,拉住李潼低頭將腦殼頂在他面前,又說道:“王再仔細看看,究竟是鴻光還是兇光?”

“我也只是淺涉微末,於己尚且不敢篤信,更不敢誇言欺詐,邀寵於人。料想薛師恩眷深沐,應是鴻光更多。但我還是建議薛師能訪問道德高士,所觀所言自然要比我更加可信。”

此前李潼言語遮遮掩掩,薛懷義懶得琢磨,可是現在關乎自己切身,卻是依稀有些聽明白了。無他,當年他在坊野流竄賣野藥的時候,此類說辭也是不陌生的,模棱兩可,讓你細品。

他自己自然是瞎糊弄,但永安王是不是,還真不能確定。但薛懷義也決定,稍後一定要找一些道德玄士給自己稍作張望,占卜一下勢頭如何。

李潼難窺薛懷義心聲,但能猜到,要的就是你疑神疑鬼。等到你去訪問其他人,無非衆口一辭的阿諛,即便搞些什麼祈禳,也不過敲詐你的財貨。

但只有我能篤言,你有刀兵血光之厄:誰能想到這樣一個草包大將軍,真有能夠統率大軍出征的一天?

明年突厥犯邊,是否偶然事件不好說。但即便武則天眼下已經有了解決將相的思路,料想不會提前大半年就告訴薛懷義,這大嘴巴實在也難保守秘密。

否則哪天道左遇見張光輔,彼此大眼瞪小眼,說不定熱血上涌指着對方就罵:老小子你小心點,等幾個月就弄死你!

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175 索性以身相許0226 瘋狂的武周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93 太平托子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059 生人探幽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160 血洗丘宅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052 大酺獻樂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039 羅網常設0062 禁中亡命徒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058 薛師懷義0188 愛上一匹野馬0033 雕蟲與公賞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034 狄公滿腹荊棘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084 具位庸臣0246 細憐閒庭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284 禍水東引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013 王的起居日常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45 曲江櫻桃園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263 娘子隨戲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
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175 索性以身相許0226 瘋狂的武周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193 太平托子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059 生人探幽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160 血洗丘宅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052 大酺獻樂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039 羅網常設0062 禁中亡命徒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058 薛師懷義0188 愛上一匹野馬0033 雕蟲與公賞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034 狄公滿腹荊棘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084 具位庸臣0246 細憐閒庭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284 禍水東引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013 王的起居日常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45 曲江櫻桃園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263 娘子隨戲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