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

武則天在殿中又留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臨走前還叮囑兩家人於此盡興。

但這就跟所有的領導都不具備的自知之明一樣,身在禁宮之中,哪裡敢放縱盡興。不過既然女皇已經這麼說了,兩家人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留在此處,好歹時間熬得長一點,以示不負君恩聖眷。

小娘子唐靈舒在席案下扯了扯李潼的衣袍,神情有些可憐,情緒也頗爲低落:“妾剛纔是不是應答失儀,害了郎君體面?”

李潼聞言後笑着拍拍她手背:“很不錯,既是門私親聚,虛禮在次,真情在先。我家娘子本就不擅矯隱,也就不需強作俗態。”

他這話也不是單純的安慰,如果擔心這娘子失禮,面聖之前肯定要仔細交代該要注意的事項。

但他奶奶閱人無數,什麼樣的妖異沒有見過,就連他自己都常有疲於應對的感覺,也不是這小娘子能夠用心應付得過去的。

大概是他自己表現得太出色,所以他奶奶難免對他身邊人要求更高。這小娘子再怎麼強作姿態,也難達到他奶奶的標準,倒不如簡單的真情流露,反而能給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衆人還在殿中耐着性子磨時間,又有宮中女官趨行入內,道是女皇要接見李潼。於是李潼告罪一聲,便起身出殿。

禁中億歲殿裡,武則天已經換了一身便於起居的常服,顯得更隨和,眼見李潼行入見禮,便笑道:“你兄弟性格品質有差,本以爲私趣也該隨性情分優劣。但方纔所見,這一點你倒是不如你的兄長啊。”

李潼聞言後心中苦笑,你犯得着沒完沒了、還專程把我喚來貶我家娘子嗎?

但他還是認真回答道:“二兄生來富貴命格,日常或是不能檢點篤守,但本質也是推尚端莊。臣心計長求縝密,在庭在外都恐失人望,帷私閒在之際,倒是喜歡輕鬆散漫一些。”

武則天聽到這話,倒是不乏認同的點點頭:“端莊謹慎是教養,悠閒安逸是本性。張弛有度,這是能得長久的道理。”

李潼見此神情言語,心中頓生古怪之感,你什麼意思?我家娘子只是禮教欠缺了一些,但卻不失天真可愛,長得還漂亮,跟你大寶貝兒薛懷義能一樣!

頓了一頓之後,武則天又繼續問道:“楊相公病情如何了?”

李潼聽到這問題便打起精神,將楊執柔的病情稍作交代。

“唉,他年數不算極高,卻憾缺蒼天眷顧,要受這樣的病苦折磨。也是外家你的長輩,既然坊居比鄰,常作走訪勤問,是你少輩該有的禮節。”

武則天嘆息一聲,似是非常惋惜楊執柔,接着又用比較好奇的語調問道:“你兩家近來情事糾纏,我也有耳聞,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潼早有準備,聽到問題後便不作隱瞞,苦笑着解釋道:“日前登邸拜訪,楊相公執我囑細……”

武則天饒有興致的認真傾聽,似乎真的不知內情,待到李潼講完之後,她才又微笑問道:“他以此託付,對你期望不可謂不重。那麼你,又是怎麼想的?”

即便沒有韋團兒之前的透露,李潼也沒想過真就跟楊家結下這樣一門親,因此這會兒臉上愁苦也不是僞裝,只是嘆息道:“楊相公恐於身後,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只是臣年淺德薄,自身還要仰仗親長包庇、教誨,這樣的殷望重託,真是不敢領受。唯楊相公如今已是病體衰弱、氣若游絲,臣又怕強忤其意或更增情傷,近來也是爲此寢食不安,有心請教恩親,又怕雜情滋擾……”

武則天聽到這裡便笑起來,指着李潼嘆息道:“早前教訓你要謹慎,倒是能聽教篤行,但這一次遇事,就過猶不及了。情事難決、不問親長,你又能問何人?執柔此番真是強人所難了,我家少輩縱有才器可觀,但也不是力有無盡、門中親長使用都要愛惜慎度,哪容得他驟作重託。且將他家小女收養禁中,他既不必恐身後,你也不必再憂眼前。”

李潼聞言後連忙謝恩,真是多日愁緒、一朝頓解,可以放心準備一月裡上元節遊玩了。但想到之前爲了把人送回去,還搭上不少禮貨,心裡又不免覺得可惜。

武則天見李潼眉眼舒展,不是僞裝,又指着他笑斥道:“楊家乃海內名族,世間多少人物想要結緣他家而不得,偏你這般奇趣,將此視作一樁苦事。”

“臣這般心跡,絕不是輕慢名族。只不過,人間情趨競逐、自有因由,此類疾困,臣卻沒有,也就無謂強攀此類人事瓜葛之深,從心用事,自勵求進,也能更得安樂恬然。”

李潼又連忙正色說道。

武則天拍掌笑起來:“世間多少自命英類,才力未嘗不可誇,但卻苦患不知足。你能有這樣的明見,真是不負親長期望!關西門戶,多尚勢用術,難免遞情賄結,將他們的願求,強加旁人身上。朕的佳孫,自不需受困於此。事陳在前,阻你這一樁良緣,絕不是苛責。”

這番話已經說得相當直白,且頗有一種有感而發的意味。聯繫皇嗣李旦目下的困境,李潼也必須承認他奶奶說的真是有道理。

雖然說與楊氏結親是李潼藉此踏入關隴核心圈子的一個契機,但承受這樣的惠利,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麻煩。眼下他奶奶對關隴門戶態度仍然很複雜,李潼如果涉入過深,與他奶奶的關係勢必會被各種人事糾紛越拉越遠。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就算擠進這個小圈子,在裡邊也只是一個小晚輩,起碼是競爭不過他四叔李旦,分分鐘有可能被人拿來墊道。

更不要說,眼下的關隴人家能夠給他提供的幫助真是有限。如果真有那麼牛,他四叔能被他奶奶掐雞崽兒一樣摁在禁中動不了?

“臣多謝陛下厚愛,絕不貪求虛譽、辜負良教!”

武則天聽到這話,眉眼也舒展開來,並頗爲走心的嘆息道:“諸親徒之內,你祖母所以對你另眼相待,除了優才難得之外,更難得是這一份自醒。若只論才器,在朝在庭未必無人勝你,但優才者多矜傲,講到自警應教,我孫確有敏性可誇,懂得輕重所在。”

我能不自警嗎?你兒子、你侄子,在當下時局中都有不可替代性,但我卻是個硬插進來的,只有表現得比他們更識趣,才能贏得更大空間啊!

“朕此前就說過,朕的佳孫,無患前程!舊言復申,安心自守,去罷!”

聽到李潼這番對答,武則天是真的頗感欣慰。

近來朝事紛擾諸多,她雖然是最終的決策者,但本身也被這些事搞得心情敗壞。一方面自然惱恨兒子這一方的不知檢點,另一方面也有些厭惡侄子們的咄咄逼人。

今天插手孫子跟楊家的事情,本來已經準備再對這小子作適度敲打,可是孫子的反應卻讓她非常滿意。沒有因爲弘農楊氏偌大聲譽而分寸自失,對於安身立命的根本仍然拿捏得很穩。

唯情活我,這話是好說出口,但遇事能否踐行如一,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李潼退出殿堂後,輕呼出一口氣。一則自然是因爲他奶奶出手、幫他解決了楊氏這個麻煩,二則便是感覺到他奶奶可能要給他加加擔子。

這也並不是他單純的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明顯感覺到他奶奶對他的關注度更高了。

如今朝中絕非無事,氣氛劍拔弩張,一方磨刀霍霍、一方嚴陣以待。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奶奶居然還這麼有閒心、如此細緻的過問他的感情問題,看破了你的僞裝,不是愛我是什麼?

當然朝局上進益多少還在其次,李潼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大自由度,尋找出更多將檯面上下兩種力量進行融合互通的契機與途徑。兩條腿走路纔會穩,你們只看到我檯面上瞎折騰,防不住背後給你撩陰腿!

他心情輕快的返回安福殿,這會兒兩家時間也已經磨得差不多,正等着他返回來便辭行離開禁中。

李潼行至楊家那小娘子喜兒面前,指着身後隨行女官說道:“家門有喜,恐無暇細緻關照貴客,恰陛下垂恩施庇,想要將楊家娘子暫留禁中,小娘子便請隨宮使登殿謝恩。”

那楊喜兒聽到這話後,秀氣稚嫩的小臉登時一變,上前一步抓住李潼衣帶便問道:“郎君幾時來接喜兒?”

見這小娘子如此,李潼倒是很有一種狠心拋棄未成年的羞愧感,只能微笑道:“名門貴姝,篤禮知性,宮中禮規,想必娘子也是熟悉,我就不必再多作交待。客居近日,怠慢之處,還請娘子見諒。”

那楊喜兒自隨宮官而去,只是行走間不斷回頭望向正往相反方向行去的兩家人,猶嫌稚嫩的眉眼之間滿是落寞。

行出玄武門後,李潼上前扶着娘娘房氏登車,房氏卻反握住李潼手腕低聲問道:“三郎,你明告娘娘,那楊家娘子是不是不會再歸?”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我兒難道不配名族?唉,可惜了!”

房氏大家出身,近日與那楊喜兒相處,見其乖巧知禮,心中多是喜愛,得知此事不成,自然滿是失望。但她也知兒輩自有主見,只是嘆息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0034 狄公滿腹荊棘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120 諸用仰於國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074 《萬象》美哉0022 萬古愁難銷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149 舊事再起波瀾0124 朔邊良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086 曲樂動人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109 仗義屠狗輩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327 南省氣象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38 洗劫武攸宜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17 搶位政事堂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083 途窮生戾氣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109 仗義屠狗輩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054 鎖喉之臣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033 雕蟲與公賞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130 少王邪才妖異楔子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432 達則兼濟天下0264 色是殺人刀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
0034 狄公滿腹荊棘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120 諸用仰於國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074 《萬象》美哉0022 萬古愁難銷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149 舊事再起波瀾0124 朔邊良才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086 曲樂動人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109 仗義屠狗輩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327 南省氣象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38 洗劫武攸宜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17 搶位政事堂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083 途窮生戾氣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109 仗義屠狗輩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054 鎖喉之臣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033 雕蟲與公賞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130 少王邪才妖異楔子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432 達則兼濟天下0264 色是殺人刀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