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5 一人而敵一族

不談歷史知識的瞭解,單純從書法愛好,李潼對歐陽通也不陌生,對他爹歐陽詢那就更熟悉。

如果早知道他們三子能夠入內文學館讀書,背後是有着歐陽通這個大手子在推動,李潼多多少少是要感到一些榮幸。

當然現在更加榮幸,附庸風雅者難免有酸氣,他作爲一個書法愛好者,小得皮毛的顏體居然能夠得到歐陽通的正視,心裡那真是美滋滋。可除此之外,更多的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眼下這形勢,可不是什麼書法交流會,那是明槍暗箭、防不勝防的權鬥現場。一個操作不慎,那是要丟掉小命的!

歐陽通肯爲他們兄弟仗義發聲,李潼也是由衷感激。由此也可見,他們李家養士幾十年,還是能得士心的,並不是滿朝白眼狼。

畢竟歐陽通名門之後,高居三品,你哪怕站在皇帝李旦身邊,都有可能是存幾分政治投機的心思,但在明知此事敏感的情況下,還要爲他們一家發聲,那真的可稱一聲無私!

他們三王,也的確不能給予歐陽通任何形式的回報。亡父李賢那是揹負逆名而死,就算未來朝野變天,大權重歸李氏,還有兩個叔叔瞪眼瞅着,他們幾個沒爹的娃照樣可憐巴巴。

就像中宗李顯再次履極,指派賀蘭敏之的兒子賀蘭琬前往巴州迎回李賢棺柩。賀蘭琬是韓國夫人武順的孫子,而宮中舊有流言李賢非武后所生,是武后之姊韓國夫人與李治私通所生。

這得心思多髒,才能做出如此安排?唯恐時人忘記舊日流言,死人都不放過,打心底裡不願跟李賢做親兄弟。吐蕃要和親?自己女兒捨不得、要留著作死,李賢家出人!

但也實在李家大寶貝李守禮爭氣,一口氣生了六十多個,李賢后嗣人丁興旺,倒是李顯徹底的絕了後。以一人而敵一族,可謂壯哉!

歐陽通此番做法,真是前後裡外不討好,除了孤直尚義之外,也實在沒有什麼好說的。

不過對李潼而言,歐陽通這一份仗義執言的善意也只能心領。沒辦法,池子太淺,實在養不了大魚。

而且,他奶奶對他的容忍尺度,李潼眼下也還沒有丈量清楚。一個可憐無害的小孫子沒什麼,但如果這孫子後邊站着一個三品紫袍的立朝大臣,又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不能確定這一點之前,李潼也實在不敢跟外廷大臣有什麼眉來眼去的互動。既然鍾紹京已經被誤傷逐走,他再留在內文學館已經徹底沒了意義,對於歐陽通,眼下也只能抱歉辜負。

“眼下還是內教坊事情更重要一些,搞好祖孫關係,未來或許還能反過來拉歐陽通這老先生一把。”

王賀旺自然不知永安王心中思計,這會兒還在熱情的向三王介紹鳳閣選派增直宮教的幾名博士。此前的博士周舉已經與鍾紹京一併逐走,除他之外,鳳閣又選派三人負責三王教育,或博學或文麗。

對於這一轉變,李光順倒是非常高興。他也並非單純好學,只是回去背誦《春秋》,見娘娘頗露欣慰之色,自己心裡也就變得高興起來,希望自己能夠學識精益,讓嫡母更加寬慰。

但李守禮則有一些忐忑,拉着李潼袍角低問道:“今日內教坊,那就不去了?”

李潼擺擺手,起身與諸博士見禮,然後說道:“歐公雅賞,鳳閣相公提攜,守義銘感肺腑。但是此心懶散,好逐野逸情趣,實在難制莊重之學,辜負錯愛,實在失禮。請舍人執此劣聲回陳,諸公若有見責,守義自領,無累館士諸賢。”

聽到永安王這麼說,王賀旺有些傻眼,心中更覺爲難。他這個差事也是被強派上頭,其實一開始繼任人選也不是他。

宰相張光輔在處理完鍾紹京後,爲免歐陽通繼續糾纏,也曾派人詢問可有人選舉薦。

歐陽通也有屬意繼任人選,那就是麟臺正字陳子昂。

但陳子昂卻沒有被歐陽通老實人發火給震懾住,回答很乾脆,不去!

開玩笑呢麼這不是,他新任麟臺正字,幾番上書論政,深得太后欣賞,正攢着一股勁要在這崗位上發光發熱呢,哪有閒心跑去內文學館這宮禁場所陪幾個閒散宗王讀書遊戲!

歐陽通對此倒也沒有什麼過激反應,他動怒並不意味着蠻橫不講道理,自己也清楚這實在不是什麼好差事。他自己首倡三王出閣讀書,已經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不願抽身而退,但卻沒有理由要求別人將前程安危也拋在其中,因此只能由得鳳閣自選繼任者。

對於這一插曲,王賀旺也沒向三王提及。

也幸虧他沒說,否則李潼自己都不確定他會生出怎樣的瞎琢磨。

現在永安王擺明了是厭學好戲,王賀旺總不能揮起小教鞭抽打逼學,但見永安王與嗣雍王勾肩而去,看看還剩下那個滿眼求知慾的樂安王,總算是聊有欣慰,待知樂安王正自讀《春秋》,一時間倒覺得博士周舉受懲也真是罪有應得,並親自持卷爲樂安王講釋起來。

永安王好樂而不受教,很快便也被鳳閣中人有意透露給了歐陽通。

歐陽通得知此事後,心情也是複雜。他此前一時激憤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事後想來也是暗有悔意,倒不是心憂自己之後如何,只覺得這樣對三王未必是好。

現在得知永安王頗有紈絝性,歐陽通也只是苦笑自嘲。他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餘者不必考慮太多。再說永安王這樣的性子未必就是壞事,只是一想到那新意盎然的筆法,難免扼腕嘆息。

之後憲臺糾政,有侍御史提議彈劾歐陽通恃威兇橫,窺度禁私,但執憲格輔元卻論是內文學館例屬鳳閣所制,不可言稱禁私,只肯奏歐陽通疏狂失禮之罪,懲以削俸、獲准。

這件事仍有餘韻,臺省內私下流傳,宰相張光輔與人論及歐陽通其人咆哮鳳閣,實在有損大臣體格,不是能執殿中事務的良選,所以很大機率是要對歐陽通動刀子了,只待風頭稍緩。

畢竟鳳閣怠慢宗王,也不是全無錯處。而且諸王謀逆又牽出一條大魚,大臣騫味道轉任內史、左肅政大夫,歷鳳閣、憲臺官長,眼下也被牽連入獄,二署還不知要被扯出多少同案者,甚至有傳言左肅政臺執憲格輔元都要被動一動,人人自警,暫時也沒有太大精力兼顧其他。

外廷風潮,一浪高過一浪,但在大內中還基本保持着風平浪靜的氣氛。

沒有了鍾紹京這個牽掛,李潼算是完全放棄了內文學館那裡,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內教坊。

當然,他也被這一次的意外搞得有些犯怵。女主當國,內外繃緊一根心絃,他在大內中人事牽扯不多,搞搞小動作倒是沒什麼。可是外廷人事糾紛之複雜,還遠不是現在的他能夠輕涉的。

看人挑擔不肩疼,武則天所以能夠女主當國,從容有度,那也是宮鬥中脫穎而出、二聖稱尊、多年的磨練才養成如今的權謀水平。

跟這種大手子相比,他實在稚嫩得很,他這裡伸伸腿腳就能連累到諸多人,真要心思光明偉岸一點,只怕是覺得自己活着都是一種罪過。

眼下還可作僥倖之想,那就是歐陽通這樣的脾氣大概也沒有多少好朋友,李潼自己又是一個全無威脅的小孫子,這種獨行俠與豬隊友的搭配,即便是真有什麼串結,還不值得他奶奶放在心上。

但凡事又可兩面看,歐陽通其人雖有名望,但卻不黨不阿,正適合用來立威而又不必擔心太多牽扯。武則天別處受了掣肘悶氣,反過來殺雞給猴看而搞掉歐陽通,順便牽連到李潼,這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情。

但眼下既然已經這樣了,多想無益,倒是讓李潼意識到選擇內教坊乃至於未來圖謀太樂令,將自己定位爲時局中的邊緣人,這種思路還是不錯的。

善泳者尚且死於溺,他這種新手也實在不好直接衝進險惡河海中去撲騰,還是老老實實蹲在一邊,看着別人怎麼顯達、怎麼遭殃,積累一些經驗。

不過,魔盒打開後,也未必就會如他所願再閉合上。

這一天,李潼還在內教坊旁觀伶人排演百戲,仁智院鄭金卻匆匆訪來,倒不是要代表房氏問責他們兄弟逃學的事情,只是神情凝重道:“薛師來訪,目下正在院中,太妃讓郎君等速速歸院接待!”

李潼聽到這話,心情不免略有忐忑,他是深知薛懷義在這一時期所享有的聖眷深厚與超然地位,甚至就連太平公主這個親閨女都是遠遠不及的。其人來訪,未知善惡,還是要趕緊返回一探究竟。

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223 軟飯香糯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106 禁中逆亂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212 獨不見,自惶恐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371 爲王先驅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46 白刃不相饒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047 向陽而行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193 太平托子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070 頌聖臺閣體0330 給事真幹才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160 血洗丘宅0163 加官加封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319 巽郎才壯0307 南望老人星0316 鸞臺給事中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188 愛上一匹野馬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37 春官武承嗣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011 仁智院家人們楔子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222 吐谷渾王族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104 王居大不易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
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223 軟飯香糯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106 禁中逆亂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212 獨不見,自惶恐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371 爲王先驅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46 白刃不相饒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047 向陽而行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193 太平托子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070 頌聖臺閣體0330 給事真幹才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160 血洗丘宅0163 加官加封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319 巽郎才壯0307 南望老人星0316 鸞臺給事中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188 愛上一匹野馬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37 春官武承嗣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011 仁智院家人們楔子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222 吐谷渾王族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104 王居大不易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