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 醫博士沈南璆

此時的太初宮禁中,氣氛同樣很壓抑。

雍王太妃房氏此前以死相脅要見永安王李守義,令得這消息快速擴散開,漸有無從遏制的趨勢。雖然有上陽宮來使上官婉兒嚴令噤聲,不得再傳誦議論,但悠悠之口如百川橫流,又哪裡能夠堵住。

此時的上官婉兒也是一臉的惆悵,她是值宿上陽宮的待詔女官,太初宮發生的事情並不歸她監理。可是此中消息奏入上陽宮後,其他女官各有任事,只有她正在空閒。

死人復活這種妖異事蹟,不經調查清楚、作出結論,又怎麼能上奏太后?太后身兼內外國事,可不是什麼閒庭描眉的無聊婦人,一分精力、一刻時間都珍貴得很,自然不能以雜事相擾。

原本若事情只侷限在夾城五殿後,處理起來也簡單,只需詢問有涉人等並親自審問永安王一番,便可整理上奏,交由太后自決如何處置。可是現在,由於雍王太妃這一鬧,甚至就連監工明堂的外廷官員都隱有聽聞,事情就變得棘手起來。

但無論事態如何,上官婉兒既然來到太初宮,便必須要儘快拿出一個結論來,否則便無從覆命。

“啓稟才人,雍王太妃已經送歸瑤光殿,並請宮醫就診……”

上官婉兒坐在九洲池邊遊船上,聽到宮婢彙報之後只是點了點頭。

其實她這個才人名分嚴格說來不合章制,乃是舊年太后還爲天后時,將她留用身畔而賜予。之後天皇賓天,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大唐接連兩位聖人臨朝,而她嚴格上說來應是天皇嬪御,不宜再留舊號。

但她始終追從天后任事,天后忙於內外事務,也無暇顧及她的名號問題這些小事,至今也沒有做出調整,只能如此尷尬續用着。

從內心而言,上官婉兒是比較同情雍王一家,特別今日親眼所見太妃房氏之決然自殘之後,這份同情更加重許多。如果有可能的話,她也希望能夠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稍作關照。

可是現在由於房太妃反應過於激烈,事情已經很難再小範圍的秘密解決,上官婉兒也不敢輕易流露出對雍王一家的同情傾向。這倒不是說房太妃做錯了,事實上事態如果能夠向好的一方面發展,鬧大了反而是有好處。但若是向壞的方面發展,只怕雍王一家很難度過此厄。

現在的局面,可不是好壞參半的情況。最起碼在上官婉兒看來,這件事轉壞的機率很大。

無論永安王死而復生是不是真的,傳揚在外總是橫生枝節,太后此際正忙於應對宗室諸王的潛謀,難有精力旁顧,按照過往行事風格,很有可能會直接將此事摁殺在萌芽中。

不過這並不是上官婉兒能夠左右的事情,她只是上陽宮諸多女官中尋常一員,也不是什麼獨得專寵的心腹肱骨,非但影響不了太后的決定,若是處置不當,甚至還有可能將自己也陷入其中。

所以眼下的她,也只能儘量做到實事求是,不偏不倚,恭請聖裁。

這邊安頓好房太妃之後,上官婉兒便又帶領宮婢們返回夾城,在此召見了一衆在這幾天時間裡接觸過永安王李守義的人員,包括送餐灑掃宮婢、監守審問的女史女官以及負責爲永安王診病的醫師等人。

上官婉兒斟酌問句,力求全面,還要避免誘問,堂上則有三名女史伏案記錄,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想有徇私也難做到。

太后對宮闈把控嚴謹入微,早在天皇在世時期,便多置宮教博士,擴大內文學館規模,教授宮女識文斷字。待到主政朝局之後,更以潁川王武載德爲中使,親自走訪兩都臣邸辟召命婦入宮侍奉,到如今,禁中女官羣體已經頗爲壯大,當中才流彙集,甚至可與外朝分以顏色。

上官婉兒本罪戶之後,外無倚恃,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只能謹小慎微,力求無錯,否則女官中將有大批人樂意將她取代。

審訊的結果很清楚,特別是參與診斷的醫師口供更加沒有紕漏。五月中旬乙亥日,也正是太后加尊聖母神皇這一天,在監審訊中的永安王李守義突發惡疾,昏厥不醒,之後由左春坊藏藥局侍醫出診並定方,凡所用藥,俱在官載。

但之後數日內,永安王病情仍是反覆,藏藥局只能陳請門下省尚藥局接診。尚藥局派醫師一人、按摩博士一人、針工二人,凡所施診用藥共五次,確鑿可查,但最終永安王還是不治,薨於五月末日。

在確定永安王死亡一時上,尚藥局也遵循三診而斷,由一名司醫籤令,一名侍御醫加署,包括藏藥局等出診人員一同簽署。

這一份死亡證明昨天午時送入上陽宮,一直到了傍晚由太后降諭着令宮中尚事者簡殮入葬,但是當時宮門已經封禁,只能拖到了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上午才進行收殮,接着便發生了之後的變故。

儘管變故已經發生,但是當上官婉兒詢問兩局醫官時,衆人仍是信誓旦旦表示不存在誤診的可能,他們於昨日早間已經可以確定永安王的確已經不治。至於那些守夜並參與收殮的宮婢們,也都衆口一辭的說永安王當時的確已經沒有了生者跡象。

但無論這些人怎麼言辭鑿鑿的確認,都無改此刻永安王正活蹦亂跳待在夾城廊舍的事實。看着彙總起來的證詞,上官婉兒也覺得頭疼不已,因爲這樣一個結果實在應付不過去。

一個經過羣醫診斷,諸多宮婢確認已經死亡的郡王,居然在死去十幾個時辰後又活了過來。若是此事傳揚到外廷去,不是庸殺宗屬的宮闈醜事又是什麼?

奉御年久,上官婉兒已經可以想象之後太后可能會採取的手段,那就是在消息還沒有完全擴散開之前,圈殺一衆涉事人等,自然也包括那活過來的永安王李守義,甚至譁噪禁中的雍王太妃,通過血淋淋的人命去震懾外廷羣僚,讓他們不敢借此滋事,或請求將禁中諸宗子外放出閣、或妖言惑衆。

雖然明哲保身、謹小慎微的性格已經深入骨髓,但想到之後可能會出現那種人頭滾滾的慘狀,哪怕僅僅只是爲了自己能夠良心安寧,上官婉兒仍然有些不甘心的問道:“死生混沌,古今晦深,難道就沒有彌留假死、之後復活的異事?”

“有自然是有的,但永安王病跡確鑿,實在不屬此列!”

尚藥局醫師是一名體態微胖的中年人,他捻鬚沉吟之後徐徐說道,他之所以有此堅持自然也有苦衷,一旦改變了說法做實誤診,對於他們這些醫官而言,不啻於一場巨禍,因是咬定前診。

這個年頭,祥瑞叢生,洛水能出寶圖,死人再活過來又有什麼出奇?

上官婉兒也知從這些人口中做出突破並無可能,將證詞稍作整理之後,略作沉吟,決定還是要前往詢問當事人永安王一番。

但在臨行前,她還是遣健足奔回上陽宮,請示邀請一名太醫署醫博士同行診望。有了太醫署醫博士出面佐證,日後即便外廷要就此糾纏不清,最起碼在蒐證過程中可確保不會有什麼明顯漏洞可抓。

上陽宮留守女官在看到上官婉兒呈報結果後,大概也意識到此事棘手,很快就做出了安排。一個多時辰後,外廷太醫署一名醫博士便循麗景門直入西夾城,往五殿後舍而去。

這一名醫博士年在四十歲許,玉面垂須,可謂一表人才,一路行來頗惹宮婢張望。但其人也知禁中規矩深重,加上臨來之前已經被嚴囑不可窺議,因是一路垂首疾行,絲毫不敢鬆懈。

這時候,上官婉兒也帶領幾名女史再次返回了五殿後舍,之後便引領那名醫博士穿過宿衛防線,一同進入院中。

聽到院中動靜,房間中的李潼主動走到廊下迎接,他心裡隱有粗略計劃,已經不像最開始那樣舉止失措,見上官婉兒去而復返,先是緊張詢問房氏傷情如何。

拋開腦海中那些記憶畫面,他與房氏不過匆匆一面的眼緣,如果說真有什麼真摯親情是不可能,但房氏那近乎壯烈來見他一面卻給他帶來極大觸動。那一個血灑衫裙的踉蹌身影,是他在當下這個世道中唯一能夠感受到溫度的畫面。

上官婉兒交代了幾句房太妃的情況,才又側身請那名太醫署醫博士上前,只是在要作介紹的時候,纔想起心思雜重,根本就沒有詢問對方的名號。

“卑職太醫署忝任醫博士沈南璆,拜見大王。”

雖然李潼這個永安郡王既不大也不王,但那個醫博士還是不敢失禮,主動上前見禮。至於“殿下”,那是更加莊重的稱呼,唯儲君、皇后並親王等宗屬貴者纔可使用。

“沈南璆?你……”

聽到這醫博士的自我介紹,李潼忍不住低呼一聲,旋即便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他畢竟還不適應這宮禁新環境的氛圍,總是忍不住七情上面。

他也不解釋自己驚詫的原因,只是仍然忍不住上上下下打量這沈南璆一番,果然是儒雅端正,儀表堂堂,而且作爲醫生,保養也是得宜,四十出頭的年紀在古人而言已經不算年輕,但肌膚仍然白皙飽滿,不見褶皺。生成如此皮囊,難怪會有之後那種際遇。

上官婉兒在一旁解釋特意邀請這位沈博士來爲他診察身體,李潼聽到這話後,嘴角仍是忍不住顫了一顫,吐槽之癮大熾,暗道這位沈博士生就一副好皮囊,但卻難免榻上亡。醫術如何雖然不知,但也肯定是比不上自己鐵口直斷的相術。

0307 南望老人星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114 友誼的河0330 給事真幹才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76 祈求長生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07 坊居閒趣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004 醫博士沈南璆0211 不宜輕沾俠名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068 食心婢子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040 內教坊伶人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095 東宮舊人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221 窺望河西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30 過平康款轡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141 劫掠金吾衛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295 無妄之災0028 禁宮異兆楔子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180 豈能笑罵由人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399 行驛命案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327 南省氣象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445 死不入黃泉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16 急流勇退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95 無妄之災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076 祈求長生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099 宰相危矣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32 達則兼濟天下0118 從子昌嗣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378 坐皇帝,立皇孫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
0307 南望老人星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114 友誼的河0330 給事真幹才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76 祈求長生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07 坊居閒趣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004 醫博士沈南璆0211 不宜輕沾俠名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068 食心婢子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040 內教坊伶人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095 東宮舊人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221 窺望河西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230 過平康款轡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141 劫掠金吾衛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295 無妄之災0028 禁宮異兆楔子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180 豈能笑罵由人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399 行驛命案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327 南省氣象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445 死不入黃泉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16 急流勇退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95 無妄之災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076 祈求長生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099 宰相危矣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432 達則兼濟天下0118 從子昌嗣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378 坐皇帝,立皇孫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