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

李潼所念叨的夫妻併案共食,一直到了第二天清晨纔有了這樣的機會,只是看着捏箸微顫的手臂,心裡也不免感慨凡事不可過度。

反觀對面的上官婉兒,俏臉紅撲撲的、嬌豔欲滴,雖然只着一襲樸素的家居衫裙,但舉手投足間風情無限,一點也看不出一夜無眠的疲倦,昨夜那一份幽怨自是蕩然無存,脈脈含情的爲自家夫郎佈菜遞食。

如此一副看似尋常的家居畫面,於普通人只是日常見慣,但在這個有些特殊的家庭中,則就是頗爲難得。所以上官婉兒一邊用餐,一邊不無小心的問道:“三郎今日不歸廨就事,會不會有些不妥?”

李潼聞言後輕笑一聲,拍拍娘子柔荑並說道:“城中坊裡近日躁鬧得很,歸家一趟並不容易。諸事有司各領,既然已經歸家,總要多陪妻兒片刻。”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後,臉上笑容更加濃厚,侍奉進餐的動作態度也更顯殷勤,只盼這一份溫馨能維持得更久一些。

兩人用罷早餐,轉去側室坐定,侍女們也將睡醒的小兒送入房中,一家三口顯得更加的其樂融融。也不知這小娃娃是否昨天已經熟悉了父親,還是李潼身上深浸其母氣息,今天對李潼便不再像昨天最初那麼排斥,被父親抱入懷中後便咯咯笑個不停。

李潼一邊逗弄着兒子,一邊閒話講起苑中皇后此前所說的打算,詢問上官婉兒是否願意再次入宮。

“皇后寬大能容,的確是一位婦德滿滿的當家主婦。”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後,忍不住感慨一聲,視線在李潼與懷中小兒身上流轉片刻後還是搖了搖頭,嘆息道:“命途乖張,生人以來便不得自由,雖然有幸歷遍繁華,但卻沒有半分私己。妾也知三郎魚服出入實在太多不便,但游魚入川,實在不願再……還請三郎能縱容如故,若、若真不願小兒久在坊曲,能否、能否給妾短年再接回教養?”

講到這裡,上官婉兒語調已經不無悽楚,李潼聞言後也是憐意大生,一手抱住兒子,一手握住上官婉兒的手掌說道:“生人際遇萬種,唯自在最是難得。前緣斷續,全因我的任性,既然設業於此,情義招惹上身,當然不能一味的爲難娘子。坊間俗味,自能養人,親生骨肉自然常伴你我夫妻,不必假於他手成人。待到治學之年,自如館閣受教,無患不能自立奉親。”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俏目頓時泛起了淚花,擡手自李潼懷中奪過了兒子,更作小兒女姿態順勢偎入李潼懷中並呢喃道:“三郎抱我……”

李潼見狀又是一笑,張開兩臂抱緊了妻兒,望着懨懨欲睡的兒子突發奇想,開口便笑語道:“這小子不如作名光源,李光源、這也不妥,且名李源,唉,還是擬字光源吧。”

他自己心裡惡趣味發作,搞到了自己兒子身上。只不過李光源犯了他長兄之諱,李源又跟他家高祖犯了重音。雖然說小兒養在坊裡別立一宗可以隨意一些,但這種事也很難長久瞞住近人,無非知者諱言,也實在不好明目張膽的犯諱親人。

上官婉兒雖然好奇李潼爲何一臉怪笑,但也不在意這一份惡趣從何而來,見到夫郎費心爲兒子擬定名字,自有一份滿足,俯身用臉頰蹭着兒子小臉頰,笑吟吟頻念“光源”這個新稱。

小兒李光源很快便睡去,自有婢女入舍抱走。夫妻兩人共在一室,閒談嬉鬧自有說不盡的膩味。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當然,除了調情膩味之外,上官婉兒也聊起一些坊居家事瑣碎。長安居、大不易,特別是隨着朝廷回遷,大量時流也都蜂擁入城,使得長安百業營生、各種物料市價都有着不同幅度的增長。

李潼這個當家郎主只是一個甩手掌櫃,此前乾脆大半年的時間都不在長安,更談不上照顧家人、料理家事。所以維持家業營生,自然就落在了上官婉兒身上。

如今一大家子也有百十人口,日常消耗不少。雖然也有一些來自各個方面的人事照顧,但上官婉兒性格也不會一味仰仗他人施捨過活。

如今一家人生活用度,除了此前李潼以權謀私、賞賜給三原李潼兩所城郊田莊之外,最大的進項還是上官婉兒此前所操持的香料生意。

這種高奢商品自然是暴利,特別是去年世博會上、上官婉兒所調和香品大放異彩,如今其所出品更是兩市中大受追捧的奇貨。

雖然過去半年多時間裡,上官婉兒都在懷孕養胎,不再親自調和香料,但一家人也並沒有就此坐吃山空。

除了東西兩市各擁一所邸鋪,還在城南坊中開設了一座制香的工坊,並招募幾百名匠人做工,所招來的工人多數都是兩京宮苑放免的宮人,所生產的不獨有各種奇香貴料,還有較爲日常的澡豆、面脂、口脂等物。甚至就連李潼舊年在洛陽閒來着人搞出的香水、肥皂等物,如今也是工坊中出產的產品之一。

講起這些,上官婉兒也不無得意,甚至向李潼炫耀道:“三郎娶妻得惠,你家娘子自有一雙生金妙手。如今家裡雖然稱不上金玉滿倉,但也頗有積儲。今上治人嚴苛,三郎若官途爲難、受勒捐輸,大可道來!”

李潼聽到這戲言雖然有些不爽,但也欣慰自家娘子有所事業、能自得其樂。他內苑外宅諸女子,各自也都不是什麼閒極無聊、專注宅斗的性格。

皇后作爲後宮之主,執掌宮務自不必說。貴妃唐靈舒愛好有些另類,專在禁中開闢馬場,養着四方進攻的馬種,希望能培育出更優質的馬。姑且不論有沒有成果,李潼對此也頗爲支持,更親下敕書責令諸邊選送良馬,支持這一份事業。

惠妃楊麗那就更不用說了,本身便是蜀商中的女強人,如今雖然不再頻繁過問商事,但也常有一些奇思妙想的計劃去着員實施。甚至朝廷在一些管理商貿的格式制定方面,李潼偶爾都會跟楊麗討論一番,聽聽她的意見。

受封婕妤的韋團兒,在太皇太后歸京之後,便也再次回到了太皇太后身邊,侍奉起居。

生人秉性不同,李潼當然也不奢望後宮能夠永遠的一團和氣、其樂融融,但他諸娘子們各有意趣,能夠消遣閒餘的精力,讓後宮中不是怨厲滿滿的氛圍,他對此也是樂見。

上官婉兒喜孜孜的炫富並炫耀自己的成就感,可是這番話講完不久,府邸前庭中便傳來一陣喧譁聲,似乎有人強行入宅。

李潼終究身份特殊,聽到騷亂聲後連忙着人通知隔鄰乳母鄭金宅中待命的隨員準備警戒。上官婉兒正享受着難得的溫馨時光,被打擾後心情自然不爽,一臉怒氣的直往前庭查探。

等到上官婉兒返回時,樂高並十幾名持械壯宦已經入堂守衛,看到上官婉兒臉色不是很好看,李潼便也皺起了眉頭,沉聲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他不張口還好,這一發問,上官婉兒頓時便按捺不住,擡手將一張寫滿了字並加蓋朱印的書令拍在案上,叉腰指着李潼忿聲道:“好你個李三郎,方知家中倉有餘糧,轉頭便使員催討!是嫌你妻兒過得太安逸,非要舉家食糠才合你心意?”

李潼聽到這斥聲自是有些摸不着頭腦,拿起那書令略作端詳,臉上頓時露出尷尬的表情,手指撓着下巴乾笑道:“誤會、誤會!太府宅廄署新設,令式試行,並不只是針對我家……娘子也有前言,家中儲物豐厚,可以由我……唉,我當然不會刻薄妻兒,唯今典式新行,城中坊民尚在觀望,若諸新貴人家悍拒法典,難免推行更難,這徵錢索性還是……”

長安房市熱鬧,在武攸宜的建議下朝廷設立了宅廄署專管此事,其中一個規定就是丈量民居尺寸並細分地段,除了律令規定隨籍發給的籍戶宅邸面積之外,溢出的部分則就要按照面積徵收一定的稅錢。

除了斂財之外,當然也是爲了防止權貴豪強肆意侵佔民宅。畢竟如今的長安城正大力發展手工業,大量的民衆脫離土地生產而入城定居。居住方面的需求還是極大的,像以往那樣一家獨居一坊或是半坊之地,無疑是不妥的。

而且隨着居民住戶增多,城市的日常維護也需要更大的投入,加徵園宅稅錢也能彌補這方面的財政支出。類似隆慶坊這樣的貴坊熱地,徵收的比例自然也就更高。爲了確保這一政策能夠實施下去,李潼甚至親自約見多名勳貴朝臣,向他們陳說利害。

明白事情原委,李潼擺手屏退堂內諸護衛,這才上前拉着上官婉兒的手稍作安撫。

“交自然是要的,拆門少卿的威名,眼下京內誰人不聞?但前堂催徵那官人,言事實在讓人不忿。說什麼不要恃恩驕狂,若真敢抗繳,縱然此處真是聖人別業,但無宣敕設立,自有法官入門執法……”

聽到上官婉兒這番抱怨,李潼不免一驚,不無詫異道:“我竟已露了行蹤?”

上官婉兒見他緊張模樣,忍不住撲哧一笑,這纔將坊間有關自家的一些討論講來。

李潼聽完後,先是鬆了一口氣,接着不免感慨羣衆的智慧真是無窮,但很快又悶聲道:“登門那官人名誰?待我歸後懲他!奉職行事即可,竟敢濫言荒誕、激怒我家娘子!”

“當時只顧氣惱,誰又知他名誰!”

上官婉兒聞言後又沒好氣道,繼而眼波一轉,不無規勸的說道:“下署事員,唯知上命。我家夫郎威能通天,無謂爲此閒事使氣。夫妻嬉鬧,只是一言。職員在事,卻不知幾功幾年才能支應天威。”

“娘子深明大義,真是愧煞爲夫。”

李潼聽到這話,自是順勢揭過此事,轉又擺開茶具笑語道:“久不作弄茗飲,讓我親手調施甘湯,來爲娘子順氣。”

“那要調弄很久,還要夜中用功,否則真是心氣難順!三百緡啊、足足三百緡,這要幾日才能盈回!”

上官婉兒看着催徵書令上的數字,口中連連嘆息。

李潼聞言後,手中銀勺陡地一顫,下意識反手揉了揉腰眼,決定回去還是要收拾一下那執法兇橫的官員。

與此同時,隆慶坊南坊門附近,新任宅廄署丞馬芳拍着車上新徵來的稅錢,一副老大哥的姿態教育着前後隨員們:“國有國法,豈因豪貴屈之避之!一身官衣披上,咱們手中端的也是當今聖人親賜茶飯!老子舊年也只是坊裡浪漢,如今能身列品員,靠的就是幸逢明主、執法不阿!

那戶人家濫傳謠言,想要憑此抗法,在這長安地界那是打錯了主意!哼,講到蒙恩深厚,老子一樣不差,我家小兒名號還是聖人親賜,若以民俗話事,要講一聲有通家之好!阿嚏……”

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159 皇孫李寶雨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327 南省氣象0193 太平托子0108 等你長大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279 飛錢承兌0225 無兒還有孫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082 武氏諸衆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097 壯力當賞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098 禁宮隱細0033 雕蟲與公賞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011 仁智院家人們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說幾句話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20 諸用仰於國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025 不如降黃巢0019 一隻大青鵝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088 貌類乃父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112 神都水深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258 曲江盛會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040 內教坊伶人0224 名寺可藏重兵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45 死不入黃泉0011 仁智院家人們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154 宰相入刑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036 身不由己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47 血脈的力量0177 大王才思敏捷
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159 皇孫李寶雨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327 南省氣象0193 太平托子0108 等你長大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279 飛錢承兌0225 無兒還有孫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082 武氏諸衆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097 壯力當賞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098 禁宮隱細0033 雕蟲與公賞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011 仁智院家人們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說幾句話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20 諸用仰於國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025 不如降黃巢0019 一隻大青鵝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088 貌類乃父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112 神都水深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258 曲江盛會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040 內教坊伶人0224 名寺可藏重兵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45 死不入黃泉0011 仁智院家人們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154 宰相入刑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036 身不由己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47 血脈的力量0177 大王才思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