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

大內西隔城,宮人們簇擁着代王妃的車駕轉過宮室,沿宮道緩緩向北而行。

司苑徐氏的屍體被擺上了車,人不能見。但與宮人們同行於車前的代王妃衣裙上血跡斑斑,瞧着自是觸目驚心。

沿途宮人駐足觀望,見到這一幕後,不免各自驚悸不定,還以爲刑卒猖獗,竟連代王家人都不能免。

可是當打聽到事情緣由後,宮人們神情不免轉爲悽然,同時心裡也隱隱有些期待。

最近這段時間,她們這些宮中在事者被人肆意提捕刑訊拷問,可以說是朝不保夕,如今總算有真正的貴人被牽涉入事,心中自是希望貴人能作發聲,讓她們處境能有改善。

出於這樣的心理,許多宮人都默默跟隨在代王妃車駕之後,當車駕行至九洲池北緣的時候,後方跟隨者已經達到了數百人。

行進間,對面又出現一隊人,爲首者乃是入宮不久的太平公主與韋團兒。

眼見到代王妃衫裙染血,韋團兒臉色已經驀地一變,疾行上前抓住代王妃顫聲道:“王妃這是……那些刑卒,他們怎敢如此大膽?難道不怕殿下歸都將他們統統……”

“我無事,這是徐司苑的血。”

鄭文茵拍拍韋團兒手臂,轉頭擡頭望向太平公主並說道:“家事陡遭刁難,還要擾及公主殿下,妾真是慚愧。”

“至親的兩家,無分你我,何必說這些!”

太平公主行上前來,確定王妃無礙之後,將事情原委快速瞭解一番,然後便冷笑起來:“又是這個賊僧!他如此驕狂兇橫,難道真以爲世道無人能夠制他!今日所殺還只一宮奴,若還要情怯退忍,更不知他會行何兇惡!”

太平公主一邊怒罵着一邊緊握住王妃的手,並沉聲道:“娘子勿憂,我與你同往面聖。縱有什麼仇隙積怨,今日一併痛快了結!”

說話間,她便拉着王妃往禁中內經場方向而去,步伐之快捷、神情之激動還要甚於代王妃。至於後方跟隨的那些宮女們眼見到太平公主也加入進來,心情不免也更加振奮起來,甚至有人奔走相告,招呼更多同伴跟隨上來。

這時候,鄭文茵心裡已經隱隱感覺有些不妥,事態似乎在向失控的方向發展。但她雖然遇事能有靜氣,可此類事情終究少有經歷,只能任由太平公主拉着繼續前行。

當一行人走到隔城宮牆時,後方跟隨的宮人已有近千之衆,雖然多是宮女、宦者,但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場面也是頗爲駭人。行途中已經有巡防的禁衛入前盤查攔阻,但卻都被太平公主厲言斥退。

正當一行人將要行出隔城,宮門處又快步行出一隊宮官,爲首者乃是上官婉兒。

眼見到這一幕,上官婉兒神情也是陡然一變,先上前對代王妃稍作詢問,另一側太平公主已經不耐煩道:“上官應制你也無需細問,待登殿面聖之後自有了然!懷義此次實在驕橫,竟敢在代王妃當面打殺她的宮用近人,我不爲她聲張,異日代王歸都、如何相見!”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秀眉微蹙起來,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才又望着代王妃說道:“陡逢妖情刁難,的確意氣難忍。王妃慷慨行於宮中,誠是事出有因。但、但方纔殿中,陛下新授薛師爲朔方道行軍大總管,不日將要率軍出征突厥!”

太平公主與代王妃聞聽此言,臉色俱是一變。片刻後太平公主已經忍不住怒聲道:“阿母此番任用,真是……賊僧長才全無,唯是恃寵弄威,偶或趁於僥倖,怎麼能國事頻託!”

她又抓住代王妃,繼續說道:“娘子不必因他位高生懼,就算加授又如何?只要大軍還未成行,凡事都有轉機!他打殺你家門下近人,所傷是代王時望,正愁他勢位卑弱不足泄恨,代王是我門戶英壯,豈會向一倖進賊僧低頭!那宮官無罪遭殺,若不還其公道,此事只成噱談!”

“驚聞宮官遭此虐殺,妾心中未嘗不悲。但請問公主殿下,何者可稱公道?公主生來即天家明珠,尊崇無比,妾則刑家孽種,襁褓之內即入掖庭,命數註定,修於前世、惠於今生!妾所言並非身外閒論,我等宮役或是孽業隨身,偶或暫得聖眷得享虛榮,可一旦天意偶失,無論是那位徐司苑,又或是妾,都要伏屍此處!”

上官婉兒凝望着太平公主,少有的措辭激烈,接着又回望代王妃,吸氣緩聲道:“殿下如今不在畿內,王妃內主家事,諸情應有把持。陛下着我安慰王妃,道是代王堅毅苦行,一分一寸的積功,世道人眼俱有所見。若因一時半刻的意氣長短便爲人或贊或毀,這樣的虛情並不值得看重。屈伸如何,聖心有度。”

上官婉兒講完後,鄭文茵目露沉思,回頭看一眼裝載着徐氏的車駕,視線又望向後方那些廣聚的宮人,等到回過頭來,目光漸漸有所篤定,先向太平公主斂裙作禮道:“今日之事,公主殿下聞訊即來,妾深有感激。但不意事態如此,若再恃情牽連,妾或遲鈍無感,但殿下歸都後必有見責。親長仍然惶待院中,能否請公主殿下入院稍作告慰?”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眸光閃了一閃,張張嘴卻不知該怎麼說,旋即又轉頭橫了上官婉兒一眼。

“多謝上官應制傳遞聖訓,並贈良言作警。妾或有意氣橫生的輕率,但既然內執家事,恩威都需敬領。聖心誠有度量,但承命者也不該無動於衷。所憾者今日請見所奏並非感恩之語,親用之人橫死當面,血濺衣袍,不能凜然於兇威者,又怎麼能感念於恩德?”

鄭文茵望着上官婉兒,繼續說道:“請上官應制再作奏告,妾於此恭待聖訓。”

見代王妃仍是固請面聖,上官婉兒心中暗歎一聲,默然片刻後便點點頭,但在行出幾步後又轉回頭來,望着那車駕低聲道:“這位徐司苑,命數已經悽慘,血肉已冷,雖是草芥之微,但不該再作爲兩家鬥勝的工具。”

鄭文茵聞言後便點點頭,回身吩咐宮人道:“你們先將徐司苑亡身送回院裡,待我歸來,再作盛殮。”

上官婉兒匆匆離去,這時候法會已經暫告段落,聖皇陛下也已經回到了禁中仁壽殿中。

上官婉兒趨行登殿入前細稟,武則天聽完後,臉色變得複雜起來,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才嘆息道:“代王妃確是體面優雅,懷義在她面前做出這種醜事,連累朕都羞見少輩。將她引來吧,朕也想聽聽她如何控訴。”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纔有宮人將代王妃引入殿中。武則天垂眼看到代王妃衫裙上那醒目血跡,眉頭微微一皺,然後便沉聲道:“登殿面聖者,週年不知凡幾。但敢污衣染血便來叩見者,唯你夫婦兩人,難道世間乖張,偏偏獨在你家?”

鄭文茵聽到這話,俏臉頓時一緊,片刻後才手託衫裙血跡作呈前狀並說道:“殿下故事,妾並不熟知,但妾今日血衣登殿,並非渲染乖張。宮用近人殞命內推院衙堂,妾幾番求證,知徐司苑是清白之身、血質亦純潔馨香,出入可以無愧,俯仰不需自慚!”

武則天聞言後又冷哼道:“朕之所以選你爲代王婦,是因你出身名門、家教嚴謹,不勃然於事、不幽憤於情。怎麼今日口舌尖利,言語刺人?朕能選你,亦能逐你!”

“妾能侍天家名王,誠是殊恩在享。唯是至誠,不負此恩,當言則言,當行則行,或因智淺不能盡知繁規,凡有所知則必篤守。若因此遭逐,唯自恨才拙,不敢有怨。”

鄭文茵繼續答道。

“當言則言?那你今日固請面聖,又有什麼言辭及朕?”

武則天語調仍是冷漠,乏甚情感。

鄭文茵再作叩首,然後說道:“妾作奏者,外朝侍御史來俊臣並所率刑司諸員,逾越宮禁,踐踏宮規,凌辱宮人,使宮人心力不能守於宮事、性命不能全於律令。妾所近用徐司苑,無罪入案,並遭非分之刑,喪命刑堂,使人悲恐不勝。宸居禁苑之內,竟有如此駭絕心神之惡行,妾若不訴,恐危害不止於一二,或將漫及親徒。”

“所奏只是來俊臣?可我聽說,亂刑者、施暴者另有其人。”

“妾所見者,唯刑司危亂禁宮,禍及近人。亂刑施暴者,雖有見、不敢論。其人忠奸、功罪與否,自有外廷公議,妾內廷婦流,唯言禁宮之內。”

鄭文茵講到這裡便擡起頭來,眼眶泛紅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所見近人一杖落下、生死兩斷,更聞兇徒叫囂狂言,妾自恨短於氣力、不能搏而殺之!所恃者,生人並非獨行,有恩親於高堂,有夫郎於勢位,斷不會放縱此類兇橫之流長活於世、害國害家!”

“區區一個宮奴而已,朕雖是你恩親,但能爲此淺情、害我大將?”

武則天見代王妃雖有控訴但仍能平靜言之,只是說到薛懷義暴行的時候卻眼眶泛淚,忍不住皺眉說道。

“妾只閒庭婦流,恃於恩寵,平淡度日。生人至今,未嘗有如此驚見,不敢矯情隱飾,唯述所感。”

鄭文茵又垂下頭,低聲泣語道。

武則天聽到這裡,一時無語,片刻後才擺手讓宮人將代王妃引下去,並對宮官說道:“着司宮臺爲身死宮官加五品命身治喪,着刑司退出內推院,有禁中涉案者,轉殿中省引押。”

講到這裡,武則天又默然半晌,突然望着站在案外的上官婉兒問道:“今次外使懷義,究竟該不該用?”

上官婉兒聞言啞然,持筆之手也僵在半空,雖不言語,額頭上冷汗已經細密沁出。

等了片刻不見迴應,武則天自己先笑一聲,提起筆來飽蘸濃墨,於案上親書一份手令,墨跡風乾後更親自用漆印封起,推出案外並凝聲道:“將此發送幷州建安王處,禁中直送,不得轉付餘者!”

做完這些後,武則天才嘆息道:“朕對這個孫子啊,真是優出旁人諸多。盼他可成大器,盼他合流庸俗,哪怕子侄,也沒這般揪心。”

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177 大王才思敏捷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246 細憐閒庭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082 武氏諸衆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079 神宮巍峨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123 兵事再興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287 靈前敲詐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304 待罪慈烏臺0004 醫博士沈南璆0148 橫財浸金汁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446 白刃不相饒0009 聖心取捨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010 悲慘的一家人0206 一支穿雲箭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269 西京此夜驚魂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90 家賊難防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027 南衙北衙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012 耶耶的召喚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015 仁智院掌直0211 不宜輕沾俠名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180 豈能笑罵由人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24 名寺可藏重兵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78 死而無憾0059 生人探幽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326 幼宦可養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055 一人而敵一族0113 荒園生妖異0287 靈前敲詐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118 從子昌嗣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
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177 大王才思敏捷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246 細憐閒庭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082 武氏諸衆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079 神宮巍峨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123 兵事再興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287 靈前敲詐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304 待罪慈烏臺0004 醫博士沈南璆0148 橫財浸金汁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446 白刃不相饒0009 聖心取捨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010 悲慘的一家人0206 一支穿雲箭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269 西京此夜驚魂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090 家賊難防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027 南衙北衙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012 耶耶的召喚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015 仁智院掌直0211 不宜輕沾俠名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180 豈能笑罵由人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24 名寺可藏重兵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78 死而無憾0059 生人探幽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326 幼宦可養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055 一人而敵一族0113 荒園生妖異0287 靈前敲詐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118 從子昌嗣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