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

六月初的洛陽城,哪怕諸水繞城,但也自有一股燥熱難掩。

原本年初的時候,得知朝中發生政變、女主隱退宮中,天下再次成爲唐家李氏子孫的天下,神都城內在經過短暫的騷亂之後,人心也很是振奮了一番。

生人在世,誰也難免幾分不得意,哪怕已經努力生活,但仍無從改變。既然不是自己的問題,當然就有更大的問題,牝雞司晨所以天下不安。

可是當李家君王上位後,時間也過去了小半年,人們漸漸發現世道仍然如此,本來的不得意非但沒有因此削減,生活反而更被攪亂幾分。

比如夜間宵禁的時間延長,比如城中一些街坊長期進行封鎖、以供朝廷舉行各種典禮,比如畿內各種物料價格上漲、使得生活成本激增。一切並沒有像大家所設想的那樣,天下便欣欣向榮、生活便蒸蒸日上。

當然這些許的失落,並不足以滋生出惡劣的動亂,但起碼讓人們的熱情大大削減,不再滿懷期待的討論各種時局新變,只是專心於自己的生活,爲柴米油鹽操心不止。

普通的民衆們或在稍作期待後還能歸於平淡,但有一批人卻並不滿足於此,那就是年前年後雲集於神都城中的士人們。

特別是年後這段時間,得知神都城發生了政變,各地士人幾乎爭先恐後的涌入神都城中,既是以此表達對革命新世的熱情,也是想要爭取一些仕途上的進步機會。

可是當這些人抵達神都城的時候,因爲政變而引起的第一輪朝情調整基本已經告一段落,朝廷內格局已經基本形成。

無論這些人再怎麼熱情的吹捧,時局中那些各擁一派的大佬們當然要將機會留給自己的親信人員,對此並不怎麼感冒。

眼見簡單的吹捧新世已經不足以讓自己獲得更多關注,這些人在失望之下卻不甘心就此放棄,便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專門熱衷於挑刺。

於是,政事堂幾名宰相以及其他幾名朝中大臣們,便紛紛成爲了這些人所抨擊的目標。小到家居、行儀,大到政令國事,幾乎無有遺漏、無由倖免。

這當中,宰相李昭德與狄仁傑算是被重點關注的對象,畢竟他們的權柄最大,所處的位置也最醒目。

比如李昭德用度尚奢,居華宅、坐美車,所謂神都鬥米溢十錢、宰相行車掛流蘇。比如狄仁傑出入儀駕不作鋪張,往往一車數員便行出行入,狄公性巧媚,出入尚魚服,大計此身任,生死委街徒。

像這種日常言行上的挑錯,還算是比較保守的。更有甚者,則是直接從品德入手。

比如李昭德狼子野心,舊年奉命督修神都城牆,結果暗懷險計、私留門戶,搞出了挾逼君王的大事。這樣的人實在不配擔任宰相,久則必爲所害。

還有狄仁傑腹計深刻,聖皇在位時幾無匡正之言,垂手朝中無所事事、任由國賊壯大,到最後原來是縱惡養奸、以此爲功!

這些人話語權本身或不算太大,但卻勝在人多勢衆,哪怕只是小圈子裡流傳,也實在讓人煩躁不已。

以至於不乏朝士進言,讓尚書都省趕緊開始今年的省試並加開幾場制舉,給這些閒人找點事幹,若再放任下去,真是他媽的頂不住了。

但這一提議即刻就被宰相李昭德否決了,他在朝情最危急的時刻都敢跟武家諸王頂着幹,又怎麼會畏懼區區邪言,甚至提議暫停今年省試。只聽那些閒人妖言,即便那些閒人應試,又能選出什麼好貨色?

省中這樣的議論,也通過不同渠道流散出來,很多士人聞言後,自然是大爲憤慨,但絕大多數人也都認清了事實,分出了莊閒,不敢再恃奇論而搏求關注。

但也有一些人,抨擊的論調不免更加尖銳起來。李昭德身爲宰相,使國中賢遺遍野已經是大罪,竟然還敢因言論罪,阻撓朝廷選士、志士報國,實在是其罪可誅!

言論激烈到這種程度,其實政斗的苗頭已經顯現出來。李昭德於政事堂大權獨攬,本身行事風格又是強硬無比,自然招人嫉恨,羣起攻之也只差火候而已。

現在李昭德被輿情針對,甚至行在道途都遭人辱罵,這已經影響到朝廷政令的頒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難能可貴的是皇嗣李旦對李昭德仍然信任無比,每與論事都席前相候,出則執手相送,更加派兩班親事出入拱從。李昭德所受的恩寵殊榮,一時間更是風頭無二。

對於皇嗣所給予的恩遇,李昭德本身也是感激不已,反映在實際行動上,那就是在皇嗣繼承大位的問題上做出了極大的態度讓步,不再堅持皇嗣以皇太子身份繼位。

有了李昭德做出的讓步後,皇嗣繼位的流程得以大大流暢起來。早在四月初,便完成了一系列的重要大禮,皇嗣已經以君王禮數在紫微宮舉行朝會、處理國事,所差的僅僅只是西行祭祖與制告天下。

武周代唐的時候,對於唐諸先王陵寢都進行了極大的調整,這些改動要完全更正回來,必須要由皇嗣親自返回關中長安祖陵所在。

可現在的朝情局勢,並不允許皇嗣親往關中。這並不是李昭德一人讓不讓步的問題,而是滿朝羣臣對此幾乎都有不同看法。

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如今留守西京的雍王李濟究竟態度如何。此前雍王雖然遣使表態,尊重朝廷所作出的一切決定,但也並沒有明確表示支持皇嗣繼承大統。

這一點言有未盡的留白,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就能給人以無窮的解讀空間。特別雍王不久之後便西進隴上,親自監督與吐蕃的交戰,這更讓朝中不敢輕易做出刺激雍王的舉動。一旦影響到隴右與吐蕃對抗的戰事,誰都好不了。

當然,事到如今,皇嗣繼統事宜也僅僅只差皇陵祭告祖宗與正式制行天下這一程序。雍王無論作何表態,基本上已經無阻這一大勢,除非他敢與天下爲敵。

至於此前其人態度上的曖昧,也只被朝士們解讀爲主動放棄在這種大事上的表決權,甘心退出大唐最核心的決策層面。

如今時入六月,天下大勢漸歸安定。許多人提起雍王,其實都是一副不乏惋惜的感受。世道能夠進行到當下這個局面,雍王誠是功不可沒,但是由於其人尷尬的身份,使得雍王縱使功大,也很難在時局中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

雍王率兵前往關內,看似分陝而治,權柄極大。但事實上,帝國只能有一箇中心,君王所在便是社稷所在。

雍王退出神都,或是明哲保身,或是心有不甘,但都無改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已經被排斥出了時局最核心的位置,以至於在最重要的君王繼統問題上,其表態如何都不太受見重。

關內雖是大唐關內祖庭所在,但除了這一些政治上殘留的象徵之外,實際的力量已經大有衰退,甚至一羣亂民都能佔據長安城、爲禍月餘之久。

雍王所面對的已經是這樣一個爛攤子,偏偏突厥、吐蕃這兩大強敵都不約而同的弄武於邊。僥倖突厥也是新君繼位未久,沒能全力入寇,得以暫時解決。但吐蕃方面的威脅則就更大,以至於雍王在長安初定未久,就不得不匆匆親身赴隴。

但即便雍王到了隴右,又能發揮出多大的作用?

早在高宗儀鳳年間,吐蕃以一場大非川之勝宣告其強勢崛起,之後幾十年間,大唐與之屢戰屢敗,以至於國中人士或不知邊疆鎮將是誰,但卻都知青海有一個戰無不勝的蕃將欽陵。

所以,儘管隴右的戰況如何也與大唐社稷安穩與否休慼相關,但神都城中輿情對其關注度卻不大。有的人根本不知道雍王已經赴隴、將與吐蕃交戰,而知情者對此則多持不樂觀的態度,也都不願去深入討論。

正是在這種氛圍之下,隴右的報捷露布馳行入都。風塵僕僕的信卒背插錦旗,那鮮紅的“勝”字錦旗並沒有因爲幾千裡風餐露宿而有所褪色。

“剛纔過去的,是捷報露布?哪裡又有戰事發生?”

街面上神都民衆們眼見信卒背旗而過,全都好奇不已,直向左近詢問,周遭人也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然而不久之後,後路又有信使路過,這一次人衆要更多,背鑼疾行,並於鬧市大喊宣告:“隴右大捷!雍王督軍與吐蕃戰於青海,大破蕃賊!”

“雍王到了隴右,還與吐蕃開戰?打贏了?”

神都城風物繁華,人們更容易淡忘,幾個月沒有雍王聲訊在市中傳揚,許多人已經淡忘了這樣一位少壯宗王。

可雍王卻用這種讓人心振奮的方式讓他們的記憶變得重新鮮活起來,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神都城都因此而再次沸騰起來!那位唐家逍遙王,這一次不再以詩詞感人,而是用壯功宣告!

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47 嵩陽道大總管0040 內教坊伶人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109 仗義屠狗輩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046 京華遊仙窟0053 誤我少王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317 尚方少監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286 竇七暴斃0173 算你跑得快0092 仇人相見0270 兵入武氏邸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343 女人的報復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64 色是殺人刀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398 狄公出手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097 壯力當賞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149 舊事再起波瀾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296 通泉縣大街痞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113 荒園生妖異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047 向陽而行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154 宰相入刑0305 門牆生隙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241 秀姿動人0002 又一個才人0330 給事真幹才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052 大酺獻樂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094 大酺禮畢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100 不望獨活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
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47 嵩陽道大總管0040 內教坊伶人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109 仗義屠狗輩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046 京華遊仙窟0053 誤我少王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317 尚方少監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286 竇七暴斃0173 算你跑得快0092 仇人相見0270 兵入武氏邸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343 女人的報復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64 色是殺人刀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212 獨不見,自惶恐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693 法劍之下,唯有奸邪0398 狄公出手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097 壯力當賞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149 舊事再起波瀾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296 通泉縣大街痞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113 荒園生妖異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047 向陽而行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154 宰相入刑0305 門牆生隙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241 秀姿動人0002 又一個才人0330 給事真幹才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052 大酺獻樂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094 大酺禮畢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100 不望獨活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