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疫病

不論那兩個大夫是如何想的,皇貴妃手令一下,還能有什麼異議不成?一個時辰後有人回報:劉太醫、周太醫已經在內安樂堂把現有的病人都扶過脈,開了藥了。其中病情的確重的也給安排了單獨的養病小院子。這也是爲了防疫着想,畢竟任誰都知道,體弱的人是最容易受疫病侵襲的了。

就徐循所知道的,疫病就有瘧疾、痘疹(各種)、鼠疫、爛喉丹痧、傷寒、霍亂等等,她自己就經歷過一次瘧疾,但是徐家祖上也是在改朝換代的大亂中存活下來的,徐先生出生的時候,國朝已立,但徐循的祖父和祖母,都是在亂世中存活下來的。當時兵荒馬亂,民間疫病也多,徐循聽徐先生偶爾談起,有些故事簡直如同噩夢一般。什麼就是在你去過的某宅,從前曾經發生瘟疫,有個敗兵染病了沒治,打水時一頭栽下去,死在井裡,旁人沒發現,喝了井水後紛紛染病而亡,一戶人全死絕了等等等等。後來雨花臺鬧的那次瘧疾,也帶走了她的好幾個小夥伴,不過官府在這所有的故事裡都和不存在是一樣的,當時徐師母還憂慮過,害怕要是雨花臺的瘧疾鬧得太厲害,官府可能會關城門,不許雨花臺方向的人進城等等。

民間如此,主要是因爲沒有醫生,當然宮裡就不一樣了,劉太醫、周太醫都是飽學之士,兩人一合計,就給徐循拿了一個防疫計劃出來,所謂疫病多由邪穢之氣而來,要防疫,首先就以各類辛溫香燥之物,日夜焚燒,由芳香而避邪辟穢,是歷代行之比較有效的防疫方法,當然也比較昂貴,因爲那些藥材都是比較貴价的。

還好,此時正是端午,而艾葉並不算多貴,劉太醫便建議先大量焚燒艾葉,他傳令太醫院多制避瘟丹,以此來焚燒避穢。徐循聽了,立時就傳了六尚來,令尚宮局大量索要艾葉,分發諸人,不論上下尊卑,每日都要燒艾薰屋,而她也等不得太醫院乃至內藏庫去翻庫房了,先翻了宮庫,把劉太醫提到的蒼木、蜀椒全取了出來,從清寧宮開始,按人頭髮送,叮囑着最好日夜焚燒,以此來防治瘧疾。尤其是有孩子的宮室,用量都是翻倍的。

如此鄭重其事,自然引得上層關注,清寧宮那裡連來了幾個人問情況,徐循索性親自去回了,太后開始還有些不以爲然,聽到景山附近已有一片發病,亦不免動容——景山距離後宮,真的已經是很近了。

“再小心也不爲過的。”在這樣的時候,老孃娘也沒有爲內安樂堂的變動而清算徐循什麼,態度上比較配合。“外廷和後宮,也就是一牆之隔,那處還有南內,可都有所準備了?”

徐循道,“大哥已經處置去了,相信外廷和京城裡也會有應對的,只是幾種香料昂貴,也不知百姓們如何能用得起——還好是端午,艾草總是多的。”

太后嘆道,“衆生多苦啊,是了,越是此等時候,就越不能放鬆祭祀,大郎未必顧得到這個,你要提着他,若是怠慢了神仙,指不定還有多少災難降下呢。”

這時候求神拜佛有什麼用?徐循一陣不以爲然,但面上仍是笑着應了,太后又對左右道,“爲祈福免災,我從今日起茹素十日吧。”

無故不減膳,這裡的茹素也不是說廚房就不送葷菜了,照樣按份例送,老人家不吃而已,便宜的還是身邊可以分食殘羹的近人,或許是因此,或許是業務需要,從人侍女們自然一番稱頌,徐循見太后目注自己,無奈之下也只能奉承道,“老孃娘慈悲,妾身也願茹素五日,以此祈福。”

太后看了她一會,方纔笑道,“也對,你忙呢,本不該吃素的——畢竟那沒力氣。”

徐循心裡呵呵一聲,懶得和她計較這個,起身告辭回去以後,少不得又要打發人到各處傳話:老孃娘茹素十日,皇貴妃茹素五日,餘下的人你們自己看着辦吧。

這茹素就好比後日的捐款一般的,領導都茹了,你不茹就顯得很特立獨行,不過,捐款有潛規則,由領導往下依次遞減,茹素卻是反過來,太后年老,一直吃素對身子也不好,後輩們還年輕,除了病人沒這個講究以外,應該都要相應延長,這個在民間也是這樣規矩,時常有老人虔誠,朔望茹素,但是又堅持不下去,一吃素則脾氣不好,於是後輩媳婦代爲茹素的事情。老人家都茹素十日了,往下應該是十五日、二十日、一個月如此遞增。若是有格外殷勤的,吃個一年半載來討好上峰,那也未爲不可嘛。結果今日這事,老孃娘十天,皇貴妃才五天,底下人就有點無所適從了。要不是太后給補了一句,皇貴妃是因爲要辦事,所以才茹素五日,估計都不知道該怎麼整了。如今她們怎麼吃素,當然也不會一一回報,不過稍後一段時日,應該能從小道消息中知道各自的選擇。

至於皇后,她最幸福,因爲名義上還在生病,所以茹素那就是她虔誠,不茹素也大有說頭。所以生病的人除了不能出門以外,福利其實不少,起碼這些破爛事就可以辣氣壯地不予搭理,現在還能笑看徐循爲了防疫而各種忙碌。

也許是焚燒艾葉有效,儘管內承運庫推三阻四,兩天都沒把藥材交來,但宮裡還沒有新人發病。不過,城裡聽說已經廣泛有病人開始打擺子了,一夜之間,多達上百人發病,所以徐循的精神還是很緊張,因和兩位尚宮發牢騷道,“難道還要我們直接差內侍出去,拿銀子買藥不成?”

兩位尚宮對視了一眼,劉尚宮道,“只怕內十二庫那邊,是拿不出藥材了。您也知道,宮中多年來很少有索要過這樣大量的藥材……”

宮裡的藥材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太醫院供給的各式丸藥、膏藥、湯藥等等,至於太醫院的藥材,每年定期有貢物填補,不足者採買就是了,銀子反正自然有公家出。但問題是這種焚燒用的藥材量大,而且昂貴,太醫院肯定無力供給,再說他們還要趕製避瘟丹,供給內外廷和諸多權貴,所以只能找第二個來源,內十二庫的戊字庫,此庫存放軍器、藥材,按說應該也是有這些昂貴藥材存儲的,因爲很多貢物就被直接送到了庫裡。不過如今以他們的表現來看,如果不是庫使狂妄自大到連宮裡的娘娘都看不起,那就是他們再焦頭爛額,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一時間拿不出宮裡要的東西。

“難道真要買?”徐循也不至於不懂得尚宮局的暗示,她無語了,“再耽擱下去,只怕拿着銀子都買不到藥了。”

“買倒不至於。”劉尚宮笑道,“只稍等幾天,想來庫使也會想盡辦法把藥材湊上的。咱們拿銀子出去,第一不合規矩,第二,只怕此後成了慣例,一旦宮裡有事,反而不能問內承運庫索要,而是要搬運了金花銀來,自行去外頭買了。”

其實,金花銀也是內承運庫之物,和直接向庫房索要藥材,差別似乎是不大的。但徐循也不是沒經過事的小姑娘了,稍微想想就知道,這幾個進出間,不知有多少經辦人物可以中飽私囊。她又犯了小氣勁兒,不悅道,“哪有這個理兒?等大哥來了,我和他說道說道吧。”

“娘娘,此事卻是萬萬不可。”劉尚宮吃了一驚,忙勸阻道,“這可是要得罪人的!”

徐循都氣樂了,“得罪人,得罪誰去?難道他們犯事了還有理啊?真有這麼橫的內侍?我還真不信了,破上我的面子,還不能把他們打發去守皇陵?”

鄭尚宮話少,但卻一向是一針見血,她淡淡道。“回娘娘,內十二庫裡,咱們老打交道的內承運庫、甲字庫、丁字庫和廣惠庫、贓罰庫,是內府掌管,的確都是內侍們主事。可餘下七庫全是戶部在管,您也知道祖訓裡是怎麼說的,這事由您出頭和皇爺告狀,只怕是犯了忌諱……”

徐循一聽就明白了:得,這事兒沒戲了,這氣就是要出,也不可能是眼前。

畢竟是吃過虧的,當年嘉號之爭裡,徐循犯了錯嗎?什麼錯都沒有,她是在給當時的太子擦屁股打掩護,以便他能及時回宮正位,不受宵小阻隔。這事要傳揚出去,逼宮諸官唱的肯定是白臉,她就是個大紅臉兒。按理說,除了當時逼宮那些人以外,其餘所有人都應該看得懂這事的道理,但就因爲她是宮妃,領頭逼宮的是文臣。文官怎麼能唱白臉?后妃氣焰壓過文官,這是外戚亂國的危險苗頭——當時嘉號之爭,多少也有給皇帝做規矩的意思,但其中亦有些人就是這麼看待此事的。外戚禍國,所以從外戚到后妃,都不能壓制文官,不能管宮門以外的事,這就是所有文臣的共識。

如果今天是內府管庫,徐循直接下令把內侍拉出去打死,說不定都會得到文臣的頌揚,但今天是戶部的事情,那不管這個庫使如何失職,如何應該貶謫,都不能由她來促成推動——尤其特別是她,嘉號之爭、外戚橫行等是非的中心焦點徐娘娘,一旦她插手,這庫使說不定都會被誇成一朵花,被塑造成飽受冤屈的忠臣……反正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這麼欺負后妃的,都踩了她兩次了,又何不憚踩個第三次呢?

鬱悶歸鬱悶,該辦的事還是得辦,徐循直接放棄了通氣,道,“不論是黴變還是偷着賣了一時還沒把帳給做平,反正我估計幾天內是上不來了——若是這一次出去買了,你們確定以後都得往外買?”

話出了口,想想又苦笑道,“算了,當我白問。”反正文臣和後宮扯皮,天然就佔了優勢,這回她開了個口子,以後還想要扭轉這個勢頭?那就真難了。

劉尚宮也道,“若非如此,皇爺又怎會把內承運庫那五庫給收歸內府呢?到底還是內侍聽話些,若換做是咱們內府五庫,誰敢這麼給您氣受?”

這些片湯話現在說也沒用,徐循終究決定道,“戊字庫那裡,每天三次地催要,等上三天,看情況吧,實在惡化得快了,那也只能使人拿銀子出去買罷。又或者請大哥從外地索要些回來也好。”

不是逼不得已,她也不願由內侍出去採買,她也讀過白樂天的詩,“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別看這些宦官在她跟前乖得和鵪鶉似的,走出去還不知有多跋扈,直接採買,一樣是養肥了一批中間人,叫苦的終究還是藥鋪。

不到辦事,真不覺得難,徐循這幾天被折騰得,實在有一肚子的火想發,奈何她要發火的對象雖然可能就在皇城裡,就是一牆之隔,但她永遠都接觸不到,甚至說即使接觸到了,也沒辦法罵,一罵就等於是幫了他,這時候她就特別理解那些寵妃吹枕頭風的心理了——現在是顧不上,等到事情過去了,她要不整一整那無賴庫使,還真是枉費了她的品級。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如今皇帝也是掛心着疫情,罕見地幾天沒進後宮,似乎也沒去南內,徐循也不可能拿這樣的小事煩他。無奈之下,雖然忐忑,但也只有等下去了。

似乎是天不助京城,第二日起,竟又開始下雨,一下便是七八天,伴隨着雨情,城裡的瘧疾更加流行,雨停後不久,就連宮裡也是攔不住陸續有人發病。還好此時戊字庫終於送來了各色香料,太醫院也即使送上經過精製的丹丸。於是各宮都是嚴防死守,除了必要的領飯以外,無事不許任何人出來走動,各宮主人起居的屋子裡,日以繼夜地燃燒着香丸,有體面的下人屋裡,或明或暗,或是主人賞下,或者是底下人孝敬——在他們這個層次,反而不必擔心香料短缺的問題,就是之前戊字庫沒送藥材的時候,一樣是各有門路,那些沒門路的、不得寵的普通宮女,則每日幾次燃燒艾葉,四處抖落艾草灰,以此來躲避穢氣。

至於城外,或是因爲端午過了,不再燒艾,也不知燒艾可以防穢,已經開始流行三日瘧,聽說是開始死人了。此時凡是因瘧疾死的,全都要送到城外化人場去燒了,絕不許留下遺體,停靈發喪,以免再度傳染。不過即使如此,也沒能止住流行的勢頭,聽皇帝說,如今疫情已經擴大到京畿一帶,也不知何時才能過去。

除了正常的政事活動不能停止以外,宮裡直接沒過端午和六月六,孩子們也不去上學了,整日都呆在屋裡,徐循覺得自己屋裡人來人往,怕帶了穢氣,還特地把辦公地點挪移到偏院去。

還好都是懂事了,知道這不是開玩笑的,點點雖然發悶,但也不鬧着出去玩,只是時常抱怨,覺得門窗緊閉,又燒香料,實在憋悶得很。但徐循也只許她每日清晨出去一小會兒透氣,其餘時間就都關在屋內。她得了空也儘量多陪陪兩小,免得他們太無聊。

壯兒倒又要比點點好,他因和韓女史學了棋,連日來都在下棋,倒不至於和點點一樣老抱怨着,但亦是心事重重、寡言少語,徐循還以爲他是悶壞了,又擔心自己的老師。這日進屋看他時,便特地對他說道,“你那米先生已經痊癒了,現在只還在家休息呢,病了一場到底元氣細弱些,別的都沒妨礙。”

壯兒哦了一聲,看來並未放鬆欣喜,還是低頭擺着棋譜,徐循坐到他跟前,道,“和我下一盤?”

壯兒嗯了一聲,兩人便擺開陣勢下了起來。徐循本不長於棋藝,這幾年事情多,下得少了,更是荒疏,壯兒學棋不超過一個月,居然也和她下得旗鼓相當,讓她頻頻長考——這還是在他心不在焉的情況下。

“娘?”下了幾手,他發問了,“今日宮裡又有人發病了嗎?”

“嗯,咸陽宮有個宮女被送過去了。”徐循如實告知:對疫病的恐懼已經瀰漫了整座宮廷上空,每天都有小道消息在流傳,比如某宮的某某被送去內安樂堂了云云。與其瞞着底下人,讓她們胡亂猜疑,倒不如每天公佈正確的信息,這樣大家還能提高警惕。當然,也是因爲現在發病的人還不算太多的關係。

“內安樂堂能住下那麼多人嗎?”壯兒下了一手,“我每常算着,都有上百人過去了。”

“嗯……有些已經不在了,擡到煤山外化掉了。”徐循說,“還有些現在住在南內——你沒住過,以前太孫宮偏宮裡,那裡地方大,可以養病。又沒有多少人,不至於傳染出去。”

“哦……”壯兒沉默了一會,手裡拈着的棋子壓根都沒有往下放。“這樣啊……”

徐循這幾天忙得腦仁疼,反應也遲鈍,見他如此,正納悶呢,纔要問,又反應過來了——畢竟那是生母。

“你一說,我想起來了。”她道,“吳美人也住南內……不過那邊不歸娘管,明兒我去問問,若是她沒有薰的,咱們送點過去。”

壯兒低低地嗯了一聲,過了一會,又欲語還休地說。“娘……”

徐循道,“你還不下嗎?”

壯兒沒有理會她的催促,他的頭低低的,下巴都快戳進脖子裡了。“對不住……”

徐循忍不住笑了,她越過棋盤,摸了摸壯兒的腦袋,“傻瓜,這有什麼好對不住的。別想那麼多了,下棋吧。”

壯兒偷看了她一眼,似乎是確定了徐循臉上沒有什麼別的情緒,方纔慢慢地把頭擡起來了,以比較正常的聲調說,“嗯,好。”

他琢磨了一會盤面,手裡棋子還是沒往下放,“娘,要下在這的話,你就輸了。”

“真的?”徐循吃了一驚,研究了一會,果然發覺,壯兒落子此處,便可斷掉她一條大龍的氣眼——在他如此心不在焉的情況下,還能下贏自己,可見她棋力有多差了。

她有點發窘,和壯兒對視一眼,卻又忍不住笑了起來。壯兒也被她帶得露出笑臉,徐循道,“你下棋厲害,只怕韓先生也下不過你吧?”

自從韓桂蘭做了壯兒的老師後,就受到特別優待,連徐循都叫她先生,除了教導壯兒以外,別的雜事她一般也不做。

“韓先生棋力挺好的。”壯兒搖頭道,“若是不讓子的話,我還是贏不了。”

“真的嗎?”徐循又驚異了,“以前我和她下,我們倆棋力也就在伯仲之間啊?勝負能有五五的。”

壯兒沒有說話,只是情不自禁地又露出笑靨,徐循很快也明白過來——人家這是讓她呢!

她看着壯兒的笑臉,禁不住又狠狠地揉了揉他的腦勺,也同他一起笑了起來。

從端午前開始,到六月中,京城的瘧疾都沒有消止的徵兆,宮裡陸陸續續,也有上百人發病,但得益於有效的防疫措施,起碼皇帝、后妃和皇子女都沒有生病,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兩百字後改

37 年關73 溫泉培訓第171章 雪崩第174章 評委第183章 晉封140 順遂104 讓人第221章 活死第145章 憤怒侍寢54 葡萄第200章 呵呵82 駕崩第291章 入門92 定計第263章 意志115 多助102 險惡第279章 遷怒第283章 快意33 有喜132 龍鳳第292章 侷限第220章 安樂第166章 恭讓66 生女32 內媚21 疼嗎59 關照133 爲母第222章 成熟第252章 退休第223章 早熟第302章 繞樑56 低調破瓜第167章 黑點第164章 神展第280章 無奈正文208好命第190章 帶勁第232章 疫病第292章 侷限42 隨駕186 回生第215章 第 215 章第151章 陽謀118 喜訊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18章 進化第195章 檢討101 暴發第288章 逼宮第202章 番外:童夢91 驚變63 體面第212章 更年115 多助93 逼宮110 亮劍第214章 爲難108 震怒第256章 成盟130 炎涼第199章 富貴第198章 態度第258章 複雜第145章 憤怒賞賜第224章 羞恥第164章 神展第201章 不來第178章 漁翁培訓得福115 多助113 冤屈第274章 天道119 大事27 二次第285章 繼承第178章 漁翁侍寢第276章 雲散第177章 未眠第231章 水滴第146章 處置第164章 神展85 升職43 美差第220章 安樂40 元宵第260章 風格43 美差第228章 中年第292章 侷限43 美差第198章 態度109 複雜
37 年關73 溫泉培訓第171章 雪崩第174章 評委第183章 晉封140 順遂104 讓人第221章 活死第145章 憤怒侍寢54 葡萄第200章 呵呵82 駕崩第291章 入門92 定計第263章 意志115 多助102 險惡第279章 遷怒第283章 快意33 有喜132 龍鳳第292章 侷限第220章 安樂第166章 恭讓66 生女32 內媚21 疼嗎59 關照133 爲母第222章 成熟第252章 退休第223章 早熟第302章 繞樑56 低調破瓜第167章 黑點第164章 神展第280章 無奈正文208好命第190章 帶勁第232章 疫病第292章 侷限42 隨駕186 回生第215章 第 215 章第151章 陽謀118 喜訊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18章 進化第195章 檢討101 暴發第288章 逼宮第202章 番外:童夢91 驚變63 體面第212章 更年115 多助93 逼宮110 亮劍第214章 爲難108 震怒第256章 成盟130 炎涼第199章 富貴第198章 態度第258章 複雜第145章 憤怒賞賜第224章 羞恥第164章 神展第201章 不來第178章 漁翁培訓得福115 多助113 冤屈第274章 天道119 大事27 二次第285章 繼承第178章 漁翁侍寢第276章 雲散第177章 未眠第231章 水滴第146章 處置第164章 神展85 升職43 美差第220章 安樂40 元宵第260章 風格43 美差第228章 中年第292章 侷限43 美差第198章 態度109 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