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聽她這麼說,張璇衡先是一陣沉思,進而完全沒當回事,甚至有些無語:“還以爲你要說什麼重大發現呢……長得像的人多了。”
“倒也是哈。”何朱琪開心的一笑,又抓了把爆米花:“長相近乎一模一樣卻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是時常會出現的。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的。更別提畫熙音還和你性別不一樣了,長相只能從五官上判斷。”
“主要是眉眼。”補充了一下何朱琪的說法,張璇衡提示道:“判斷人長相是否接近,主要是從眉眼上來判斷的。這是人視覺的聚焦點。”
“但是真的很像啊……”何朱琪說到這裡,又看了看屏幕,無法自抑的感慨道:“你不感覺嗎?”
“巧合吧——不,肯定是巧合。我都不認識她好不好?”很奇怪的盯着畫熙音的樣子,張璇衡着實心裡有些彆扭:還真的有點像。
倒不是跟自己對比得出的結論——人們在認知自己和別人相貌是否接近時,往往感官上會出現偏差。
他是將畫熙音的樣子,和死去的妹妹張雯鑫對比的。
……好像。
真的非常非常像。
像到……
簡直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一時間,張璇衡產生了錯覺。
就好像站在眼前的,是妹妹一般。
如果張雯鑫沒死……那差不多就是這麼大。
二十歲上下的樣子……
“真的很像,對吧?”見張璇衡陷入了沉默,何朱琪明白自己並沒有看錯:“一開始我也不能確定呢……後來越看越覺得自己一定沒錯的。”
“這……反正是巧合。”很清楚妹妹早就死了,張璇衡不得不在心裡再次提醒自己一遍,不要瞎想:“這種事,就是看運氣的。剛好遇到長這麼像的人罷了。難不成你還要說她是我親戚嗎……”
“我沒這麼說呀!就是單純覺得你們長得好像而已。”趕忙表示自己沒什麼其他意思,何朱琪不好意思的歪頭笑了笑,有點無奈:“基因這種東西,很神奇呢……怎麼會出現長得這麼像的兩個人呢?或許這就是緣分吧……”
“總之……我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有些心煩意亂,張璇衡扔下這句話,嘟嘟囔囔的,語氣帶着些許疲倦和隱約的悲哀:“真要有個這種親戚,她應該是我妹妹吧……可我妹妹早就死了,沒機會長這麼大的。”
“好啦好啦!不要去想了。”察覺到張璇衡又想起張雯鑫的事來了,何朱琪趕忙關掉網頁,安慰他道:“就當我沒說過,好嗎?”
“不,沒什麼。”嘆了口氣,張璇衡抓起一把爆米花,特意數了一下有幾顆後,纔將它們塞到了嘴裡,嚼得嘎巴作響:“也挺好的,你不說我都沒看出來。長這麼像,讓我看到了妹妹長大後大概能是什麼樣……”
直到何朱琪提出爲止,他都沒刻意的將畫熙音的樣子和自己與妹妹聯繫起來。
也許是對自己的長相識別力比較遲鈍吧……
真正得到提醒並帶着目的性的去觀察後,纔有所察覺。
若不是何朱琪提出此事,張璇衡真不知道直到自己關上網頁爲止,還有沒有發現的機會。
大概是沒有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作爲別人的何朱琪,反而能準確發現二人長相的接近。
大概是因爲平時就經常看到張璇衡、並對他關注倍加吧——所以她才能很快發現畫熙音和他長得很像。
這也多虧了她不是臉盲。
有些人是難以分辨兩人長得像不像,或者難以記住別人長相的。
這種人時常給人一種迷迷糊糊、時常忘事、不怎麼上心的感覺。
有些時候並不是他故意不記住你、沒把你放在心上的。
而是他真的記不住你長相。
可以說是非常麻煩了。
一些深受這種症狀苦惱的人,想盡辦法克服難關。
比如給人拍照、不時拿出來加深印象等等。
真正有臉盲症的人,過的是十分辛苦的。他們時常遭到各種誤解和惡意的言語攻擊。
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的臉盲症,卻出於調侃、不知道這個詞真正意義等原因,說自己也臉盲——可能說着還覺得沒什麼,但其實這樣會對真正的臉盲症患者產生惡劣影響。
久而久之,臉盲症這個詞的詞意,就會弱化的。
詞義弱化的顯著影響,便是人們會覺得臉盲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無非只是不容易記住人的樣子,還沒足夠用心去記憶罷了。
進一步產生的,便是對那些真正的臉盲症患者的歧視和抱怨,覺得他們都在裝,認爲這病根本不是病,只是偷懶找的藉口而已。
就好比有些人就是記憶力不好,所以要努力多花時間去記憶進行彌補一般。
他們用這個邏輯來套在這些患者身上,認爲他們的人品有問題。
其實,臉盲這種病,被鄙視的程度還並不算多。
真正飽受非議的,是抑鬱症。
真正的抑鬱症是很痛苦的。患者們如同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時刻想死,卻又抱有着一絲生活下去的希望,沒有勇氣去死。
想要得到救贖,卻又看不到解脫的方法。
生活中的一切都彷彿失去了色彩,變成了灰白。
每天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整個人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死氣沉沉。
吃飯也不想吃,睡覺也不想睡……一切行爲都毫無活力,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致。
沒有想做的事,也沒有想追求的東西。
儘管告訴自己一定要振作,可就是無法往壞處去想。
起牀後安慰自己的“今天一切都會變得更好”,到了腦海裡卻不由自主的變成了“今天一切都會變得更糟”。
可是好多人,只是有些情緒低落,便說自己抑鬱了。
這樣無病呻吟的人越多,就會越導致社會大衆對抑鬱症產生錯誤認識。
同時,一些根本不瞭解抑鬱症嚴重性的人,所說的話也都在往抑鬱症患者傷口上撒鹽:比如覺得抑鬱症沒什麼大不了的、覺得得抑鬱症的人都是矯情——更有甚者,甚至會問他們爲什麼不開心起來。
真是“何不食肉糜”。
當他們不想開心起來嗎?就是沒辦法做到才叫抑鬱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