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新軍

等劉健回到內閣時,徐溥剛剛見過覃昌。

二人坐下來,劉健把自己見葉淇所談之事,一併跟徐溥說了。

徐溥稍微有些意外:“葉侍郎對於他履任戶部侍郎以來的作爲極爲失望,竟萌生退意?或許跟前兩日京師調運錢糧往南方有關……除了京師調運的這批,聽說還會從湖廣、浙江等地,調運大批糧食運往黃河沿岸,以備抗災和修河之需。”

劉健問道:“那就是說,這些錢糧都不是葉淇籌集到的,他纔會如此沮喪?”

“沒有陛下相助,就算是戶部侍郎,又能有什麼辦法?”徐溥似乎很理解葉淇的處境。

不過他把這一切歸結爲皇帝對張巒的偏袒。

皇帝只幫他岳父,而不幫葉淇,這才導致葉淇在任上舉步維艱。

葉淇失望之餘,最終選擇主動請辭離開。

劉健道:“我見到他,聽他口氣,似乎並不對皇上和國丈有怨懟。”

你說葉淇是因爲皇帝不幫他才灰心失望,而我聽出來的卻是葉淇覺得自己能力遠不及張巒,這纔想走。

不然的話,葉淇爲什麼要說,怎非得計較那張來瞻是不是外戚?還主動替張巒說話,認爲張巒比他更合適戶部侍郎之職?

只有真心覺得自己技不如人,纔會發出如此感慨。

如果是被逼走的話,葉淇絕對不會替對手開脫。

徐溥道:“不說這個了……先解決眼下的麻煩吧,陛下準備從京營提調六千人馬,集中進行火器訓練。”

“從神機營抽調麼?”

劉健問道。

“不是。”

徐溥道,“陛下的意思,神機營士兵所用火器,都相對傳統和落後,他們已經習慣了那些火器,以他們來訓練使用新火器並不合適,所以陛下的意思是,編練一支新軍。”

劉健不解地問道:“陛下此舉是何意?就算是要把新火器裝配軍中,也不該如此行事啊。”

徐溥道:“我想,陛下是想組建一支可供他隨時調度的兵馬。目前已有初步意向,大概是以騰驤四衛人馬爲基礎,並調撥淨軍、在京的三千營人馬加入其中。或許還會從錦衣衛中抽調部分人手。”

“這是……”

劉健心想,聽你這一說,倒像是一支雜牌軍。

根本不像是能拉到前線打仗的,根本就是一個大雜燴。

徐溥道:“以覃公公傳達的意思,用兵之事,無須太過拘泥,正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如何能更好地激發軍隊的戰鬥力,就如何進行編制。

“也就是說,如果證明行之有效的話,這套體系會逐漸推行到軍中各處。也是因爲目前新火器數量不夠多,所以尚不能全面推廣。”

劉健問道:“啊,如此說來,一旦新造的火器多了,全軍上下都得裝配?那得多大的財政盈餘才足夠支撐軍隊所需?”

劉健倒沒有否認新火器的實戰效果。

其實大明建國以來,韃靼一直未能對大明邊疆造成實質性的威脅,雙方互有攻守,大致相安無事,全靠大明這邊有火器加持。

這要是換作火器裝備相對落後的宋朝……結果不敢想象。

不過問題也在於此。

火器的裝備和保養需要寬裕的財政作爲保證,這跟只裝備一把刀一把弓箭就可以拉上前線作戰不同,火藥、炮彈以及拉載火炮的馬匹,朝廷光是每年用在這方面的消耗都將是天文數字。

更何況現在還要改進火器,以及完成新火器的裝備、訓練和日常保養,財政開支就更大了。

劉健突然覺得,新皇帝跟他爹很像,都不太會過日子,總是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夢。

wωω¤тTk án¤C○ 怎麼太子在東宮時,絲毫沒看出來他有這方面的傾向呢?一旦當上皇帝,就開始大手大腳了?

哎呀,不對,一定是張來瞻把皇帝給帶壞了。

徐溥道:“此事若要反對,必須要堅定咱們文官的立場,且還得找尋更多的理據,證明如此做不可行。否則的話,陛下執迷不悟,單純的勸阻恐無多大成效。”

小皇帝已經中了張家父子的毒。

又是研發新火器,又是訓練新軍,說不定下一步皇帝就要御駕親征,仿效成祖帶着大軍殺進草原。

劉健點頭道:“如今朝中,多爲剛正不阿的老臣,以此來勸說陛下放棄,倒不是不可能。最爲重要的是,必須要爭取那些武勳的支持。”

在他看來,光靠文臣已經不太頂用。

皇帝被張家父子描繪的宏偉藍圖所惑,已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甚至生出了一種盲目樂觀的情緒。

徐溥道:“此事由你去聯絡,爭取朝中武勳都能站在我們的立場上。”

……

……

內閣二人組不知道的是,皇帝這裡其實已得到武勳的承諾。

在準備編練新軍前,朱佑樘當然考慮到了先獲得在京王公貴胄的支持。

因爲先前給了保國公在偏頭關建功立業的機會,別的人也很希望能獲得新皇的支持,延續家族的榮耀。

當他們得知皇帝有意訓練新軍時,不但不反對,很多還主動出來爭取成爲新軍的將官,其中就包括英國公張懋。

“張老公爺親自披掛上陣,說是這幾日就要到校場去參與演炮,還說爲國效命乃他生平所願。”

覃昌笑着向皇帝彙報了這個好消息。

在朝堂滿是反對新軍的聲浪中,朱祐樘通過武勳的支持,把編練新軍的事直接付諸實施。

除了以騰驤四衛爲基礎開訓新軍外,還調遣外地軍將到京,接受火銃和火炮相關演練,就連偏遠的諸如遼東、甘肅、寧夏等地軍官,也要輪換來京接受正規的訓練。

當此決定以中旨的方式,傳達朝中時,大臣們無不火冒三丈。

朝會上一句都不提,散朝後卻突然頒旨,根本就不給朝中人商量的餘地。

兵部尚書餘子俊直接找到王恕,又通過王恕,二人一起去拜見內閣首輔徐溥,大概意思,是讓徐溥代表文臣,把皇帝這道中旨給封駁,讓皇帝收回成命。

“陛下只是讓騰驤四衛人馬,進行火器訓練。”

徐溥可是以東宮講官的身份登上高位的,哪裡敢直接開罪皇帝?只能耐心解釋,“陛下一沒調用京倉錢糧儲備,二沒有增加額外的開支,甚至沒有影響九邊各處軍事防備……此事要駁回,怕是不易。”

王恕和餘子俊直觀地以爲,徐溥之前就知情,甚至所謂聯名反對皇帝編練新軍,可能都是障眼法。

當然徐溥這裡他就覺得自己很冤枉了,因爲他並沒有跟皇帝謀劃過,也是一心不支持皇帝一系列冒進的舉動。

但形勢比人強,事到臨頭,他不得不站到皇帝一邊。

王恕問道:“那此事還有收回的可能嗎?”

徐溥問道:“王公,請問,如果這種事情放在外地,諸如南京等地,朝廷下旨要增加一些日常訓練,就算是從無到有建設起一支神機營部隊,需要大費周章嗎?”

王恕一時啞口無言。

如果放在外地,似乎好像真沒什麼花哨可言,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甚至一個鎮守太監就能解決問題。回想過往,那還是成化朝的事情了……成化帝做事剛愎自用,多少年不跟大臣在朝堂上進行溝通,那時大臣們更像是擺設,在這種事情上根本就沒有反對的權力。

而眼下,他們希望新君能對他們的意見足夠尊重,不去折騰大明軍政,尤其是在京畿之地這種相對敏感的地方。

徐溥道:“如果有些事無法阻攔,那就等推進過程中出現問題再叫停,或許比現在一味去諫言反對更好。畢竟有些事,看不到成效或是惡果前,陛下是不會回頭的。”

言外之意,皇帝現在已經走火入魔,反對他,很可能一上來就把他往先皇那種六親不認的強硬態度上逼。

我們只是覺得當今陛下在做太子時比較乖巧聽話,可沒說人家當上皇帝后,也必須要恪守禮數,所以如今事情既已發生,我們內閣和館閣體系的人就不會跟皇帝作正面的抗衡。

餘子俊道:“我現在就想知曉,這支編練的新軍將會以如何方式存在?是用在京畿戍衛,還是西北邊防上?”

他想說,到底這支新軍聽誰的?

好不容易自景泰年後,由文臣主導的兵部拿到的調兵權限,不會又歸還皇帝和五軍都督府吧?

皇帝自行建立新軍,甚至大有將兵部架空的意思,畢竟我們看出來了,皇帝準備倚仗這支新軍,將其作爲嫡系人馬和精銳來培養。

徐溥道:“那……有沒有可能,陛下是想調一人到兵部,以其來統調全國兵馬呢?”

“張來瞻?”

餘子俊好奇地問道。

徐溥搖搖頭,他自己做了假設,卻不對自己的假設做詳細解釋。

卻也是變相告訴餘子俊,至少目前看來,六部尚書的位子,接下來很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只是皇帝還沒騰出手來進行改變。

新皇登基後一直都只是跟內閣幾人較勁兒,想來很快就會輪到你們,把你們給好好折騰一圈!

……

……

新軍開練。

英國公作爲在京沒有出征在外的頂級武勳,掛名成爲了提督新軍統帥,但其實就是個名譽職位,並不直接負責新軍日常訓練。

朱祐樘在皇宮內召見了王越。

王越在被覃昌親自傳召入宮時,人還有些懵逼,正覺得自己到西北當三邊總制的夢想破滅,甚至連留在京城的興致都開始缺乏,以爲前途暗淡無光時……竟就直接被皇帝賜見?

因爲沒給王越提前準備的時間,所以他入宮時,一直都在跟覃昌問詢此番召見細節,諸如皇帝會問什麼問題之類的。

但覃昌到底是有豐富政治經驗的老宦官,不會給王越絲毫打探消息的機會。

二人一路走入幹清宮,王越給新皇跪下磕頭時,他都不敢相信……當初先皇對自己那麼信任,把自己趕走時都沒見他一面,絕情得很。而自己再回到京師,物是人非,還得靠眼前的小皇帝,才能把自己從水深火熱中拉出來。

“老臣感念陛下恩德,定不負皇恩,以戴罪之身,爲陛下盡忠,爲朝廷出力,斬外夷之首,平四海之疆……”

王越在巴結人方面,很有一套。

上來就是一通吹捧,表現出自己的決心和勇氣。

到此時,他仍舊認爲自己是在爭取成爲新的三邊總制。

“賜座吧。”

朱祐樘很客氣。

王越這才起身,卻不敢跟朱祐樘對視,而是低着頭,坐到了太監提前爲他準備好的座位上。

朱祐樘道:“朕下旨,以騰驤四衛爲基礎,打造一支新軍,目前只湊集了四五千人,以火炮和火銃爲主,但並不作爲神機營使用,而是要以這路人馬,專門訓練使用火器,若可能的話,以後再有戰事,便讓其上陣。”

王越道:“陛下一心護大明邊疆安穩,實乃曠世明君。若是臣有能盡綿薄之力的地方,請陛下只管下旨安排。”

“好。”

朱祐樘頷首,“你既是文臣,也曾作爲大明武勳,說話簡單直接,這很好。朕的意思,由你去替朕訓練這支新軍,就以你之前上奏,所列的那些戰略戰術,全都實驗一遍。當然,也不能閉門造車,應該多聽熟知新炮、新火銃使用和作戰之人的意見。”

王越心情非常激動。

我之前那些上奏,並沒有白寫。

原來張家父子對我的提點,全都是有用的,陛下真有意在軍政上有所建樹,而我在成化朝時功勳卓著,不就說明我是有能力助陛下完成抱負之人?

我會不會成爲弘治朝以來,大明軍中第一人?身兼兵部尚書、威寧伯的身份,再次兵臨西北,光照草原?

就在王越細品皇帝話中蘊含有什麼深意時,一旁的覃昌善意提醒:“王先生,您知道陛下的意思嗎?”

“知道,臣明白。”

王越起身,抱拳領命,“臣自當盡心竭力。”

覃昌笑道:“光盡心竭力可沒用,你得知道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去訓練新軍,其實陛下看過你所獻軍務策,雖然看似用心了,但很多地方,仍舊太過古板。”

“啊?”王越沒想到,皇帝是因爲對自己的上奏內容不滿意,纔沒有給他去西北歷練的機會?

朱祐樘道:“覃大伴別這麼說,王卿家見識深遠,足以改變大明當前軍政格局……只是目前裝備的火器太新,導致以後用兵和列陣等方式上,也需要大膽創新才行……一切都得實際觀察,多接觸後才能更好地改善。”

王越道:“陛下教訓的是。”

嘴上這麼說,他心裡還是有些不服氣。

心想,那些火器我又不是沒見過,說厲害也厲害,但也沒厲害到直接逆天改命的地步吧?韃靼騎兵異常彪悍,來無影去無蹤,有那麼容易制服?

還不是得一場一場硬仗打下來?

朱祐樘再道:“有關新的陣法排布,以及新火器的運用,王卿家你多跟延齡商討,既然是由他主導把這些火器造出來的,有關這些火器的性能和用途,長處短處之類的,想來他都比較清楚。”

王越聽到這裡,終於明白皇帝的意圖是什麼。

不是讓你王越自己去裝逼!

眼前的小皇帝,仍舊跟先皇一樣,都是先寵信一個身邊人,再以身邊人來駕馭下面的臣子。

只是當初是汪直,而眼前卻是個小外戚。

不過他心中多少有些不服氣。

畢竟汪直去西北督軍前,已經提督西廠多年,還在遼東經營,要手段有手段,要權謀有權謀,論心狠手辣,更遠非一般人所及。

至於那位小國舅……只是看上去聰慧些,上次相會並沒覺得有多高人一等啊。

覃昌笑道:“王先生剛回京,或對咱這位小國舅不太瞭解,話說這兩年,從他手上放出來的好東西可不少,就說那些火器,或許是旁人幾十年上百年都不能改進,而在他手上,只是一會兒的工夫……呵呵。”

說到這裡,覃昌由衷地替皇帝感到高興,此時的他已完全不復當初對張家抱有深切敵意的狀態。

我現在是內相,站在高位上當然能理解皇帝對未來軍政的期待。

如今朝中真正能幫到陛下的只有張家人,且這位小國舅距離成爲大明的權臣,似乎還差得很遠,對他威脅不大。

連張來瞻都選擇半隱退,如果我還去跟張家作對,那不但是自取滅亡,更是對朝廷和陛下的不負責,以後誰還會尊重我?

王越恭敬地道:“臣領命。”

朱祐樘笑道:“覃大伴,你回頭帶他去見見延齡,讓延齡把一些機密的訓練手冊等物,都交給王卿家看看。

“除了要實際驗證這些火器的威力外,還得在演兵中多加運用。相信你們老少配合,能在短時間內,將這支新軍,打造成大明最強的精銳之師。”

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第18章 活菩薩第573章 硬骨頭啃不動(求月票)70.第70章 郎情妾意?175.第175章 招募第466章 保護費375.第375章 無病呻吟第720章 既要還要324.第324章 煩惱(求保底月票)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166.第166章 善因惡果(求票)第628章 新皇登基第一次第478章 就是你!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713章 狡獪第431章 心中的惡魔第723章 打壓他不影響針對你第495章 十萬火急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第617章 催命符(求月票)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318.第318章 生意興隆前景無限第655章 自己人第623章 禮教大事第428章 選址第626章 對立第25章 吊起來賣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351.第351章 上眼藥第633章 張大木偶第56章 暗通款曲第61章 有擔當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406章 好戲子73.第73章 謹小慎微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第22章 誤會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725章 聽個響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716章 焦點第437章 沒有野心的張學士第57章 嘴開過光第735章 傾家蕩產在所不惜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285.第285章 上香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245.第245章 競爭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第28章 疑惑241.第241章 將張來瞻封神第696章 學問116.第116章 打壓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234.第234章 拷問第217章 親迎禮94.第94章 只欠一關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479章 人之常情第3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572章 清官清名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415章 百戶變千戶第478章 就是你!第21章 無以爲報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第475章 “父慈子孝”108.第108章 雞犬升天(求訂閱)264.第264章 捨身取義(求月票!)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第781章 找藉口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第701章 試探第731章 全民參與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109.第109章 少爺命(第三更)第586章 雙簧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第673章 前途的抉擇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63章 筆友第782章 厚顏無恥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第427章 請辭第638章 找冤家行事第543章 權臣第464章 手眼通天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
第651章 軟骨頭,用不得第18章 活菩薩第573章 硬骨頭啃不動(求月票)70.第70章 郎情妾意?175.第175章 招募第466章 保護費375.第375章 無病呻吟第720章 既要還要324.第324章 煩惱(求保底月票)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166.第166章 善因惡果(求票)第628章 新皇登基第一次第478章 就是你!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713章 狡獪第431章 心中的惡魔第723章 打壓他不影響針對你第495章 十萬火急360.第360章 錦衣衛千戶第617章 催命符(求月票)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318.第318章 生意興隆前景無限第655章 自己人第623章 禮教大事第428章 選址第626章 對立第25章 吊起來賣第473章 傷得高深莫測351.第351章 上眼藥第633章 張大木偶第56章 暗通款曲第61章 有擔當382.第382章 命該如此(求月票)第406章 好戲子73.第73章 謹小慎微289.第289章 絕不袖手旁觀第22章 誤會221.第221章 新老外戚第725章 聽個響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716章 焦點第437章 沒有野心的張學士第57章 嘴開過光第735章 傾家蕩產在所不惜123.第123章 擔憂(四更求訂閱)285.第285章 上香第610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691章 軍機參謀(求月票)245.第245章 競爭394.第394章 談判(求票!)第28章 疑惑241.第241章 將張來瞻封神第696章 學問116.第116章 打壓111.第111章 成長(求月票)234.第234章 拷問第217章 親迎禮94.第94章 只欠一關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479章 人之常情第3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572章 清官清名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415章 百戶變千戶第478章 就是你!第21章 無以爲報339.第339章 不信藥石信鬼神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第475章 “父慈子孝”108.第108章 雞犬升天(求訂閱)264.第264章 捨身取義(求月票!)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第781章 找藉口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第701章 試探第731章 全民參與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627章 立功的機會109.第109章 少爺命(第三更)第586章 雙簧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第423章 不垂簾,勝似垂簾第204章 狗膽包天(求月票)第673章 前途的抉擇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63章 筆友第782章 厚顏無恥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第427章 請辭第638章 找冤家行事第543章 權臣第464章 手眼通天第450章 張千戶的英姿(求月票)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