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催命符(求月票)

紫禁城,幹清宮。

懷恩將一份由工部呈報的,有關黃河改道,河南、南直隸等地進行考察後的奏報,呈遞給了朱祐樘。

在懷恩身側,還立着個默不作聲的覃吉。

如今司禮監內,懷恩和覃吉算是一二把手,遇到大事二人都是一起列席。

但顯然,懷恩並沒打算讓覃吉深度參與。

朱祐樘只是大致掃了一眼,便不解地問道:“人才剛派去沒多久,這麼快就回稟了嗎?會不會顯得太過倉促草率?”

懷恩道:“陛下行事一向認真仔細,輕易不會讓下面的人虛報,此乃大明之幸。不過老奴已經看過了,得知去到地方上考察的人,不但親自到現場檢驗過,還問詢了當地的官員和百姓,觀測了所有河流的水文情況,這些都是很有能力的專業人士,值得信賴。”

“哦?”

朱祐樘點頭嘉許道,“看來,工部的人能力很強嘛。”

懷恩笑道:“陛下,雖然南下的人中,大多數是工部的人,但也有人不在工部供職,系由禮部尚書李孜省精挑細選出來,甚至有的還只精通風水之說,若是換作平常,這些人未必上得了檯面。”

朱祐樘點了點頭,道:“即便李孜省的名聲再不好,有很多人蔘劾他,但岳父還是跟他走得很近,而以岳父一直以來的眼光,應該不會看錯人的。”

懷恩附和:“是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李孜省在先皇時,的確做了不少錯事,但若論能力和識人之明,卻也是一等一的大才。要不是如此的話,先皇也不會對他如此倚重。”

朱祐樘聽到這裡,才認真看起來手上的奏疏。

看了良久,朱佑樘擡頭問道:“懷大伴,內容太多,我先挑重點問吧……之前對於黃河新河道的選址,有什麼大的問題嗎?”

“沒有問題。”

懷恩回道,“在這些人去之前,無論是朝堂上下,還是工部內部,尤其是有黃河治河經驗的人,對此非議都比較多。

“但等人實地考察過後,問詢了地方官員和百姓,方知曉這次的選址非常精確,可說是給黃河另闢了一條途徑,讓其能與淮河匯流,東向入海。”

朱祐樘開始挑刺:“會不會有人想迎合我的意見,所以才這麼呈報的?他們纔去了不長時間,能調查得這麼仔細嗎?”

懷恩解釋道:“給陛下的這份乃總結報告,還有一份詳細繪圖,涉及到地勢的高低落差,以及周邊能做的選擇途徑,但綜合選來,張國丈所選乃最優解。”

“哦,有詳細論證是吧?”

朱祐樘似乎終於放下心來。

“是的。”

懷恩認真稟報,“這次調查的面非常廣泛,去的人分成六批,走的是不同的地方,分別調查後再彙總呈報,因爲各路人馬走的是不同的途徑,調查的方向也不盡相同,也是等彙報上來之後,再由工部的人進行整理。

“然後發現,雖然去的人不同,去的地方也不同,走的路更是不同,但所調查的結果卻出奇地一致。”

朱祐樘驚訝地道:“你是說,無論是誰,無論是哪裡,他們都覺得這次的黃河改道選址乃是最好的?”

懷恩點頭道:“是的。”

“那倒是……挺神奇。”

朱祐樘愣了一會兒,才問道,“既然岳父能在不出京城的情況下,就把黃河改道的選址定好,那爲何之前地方上就沒有如此呈報過?反倒還需要這麼多人去實地考察後,才能給出論斷呢?”

懷恩笑了笑回道:“啓稟陛下,有關黃河改道之事,其實早在先皇時就已有論證和推演……”

“懷大伴,你究竟想說什麼?直說吧。”

朱祐樘打斷懷恩的話,催促道。

懷恩介紹他了解的情況:“其實不但是老臣,下面很多人,包括去到地方上考察的人,也都在議論,這次的選址,其實有很多跟先皇時所推演的結果完全吻合,也就是說……這件事很可能有不少人在背後出力,未必是張國丈一人的功勞。”

朱祐樘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一般,笑着問道:“懷大伴,你的意思是說,其實是李孜省把那些曾經去調查過的人,將他們所調查出的結果,一併交給了岳父,再由他呈報上來。是這意思吧?”

懷恩趕緊道:“這些只是下面之人的無端猜測,未必準確。但無論怎樣,張國丈的功勞都是很大的。”

朱祐樘不以爲然道:“其實在我看來,岳父未必就想爭這個功勞,就好像李孜省自己也沒爭一樣。

“要不是懷大伴你說出來,我都不知道,原來李孜省在這件事上也出了大力了。那就是說,黃河改道的選址沒有任何問題,下一步就可以開工了,是嗎?”

“這個……”

懷恩顯得很爲難,道,“陛下,選址是一回事,具體開工又是另一回事,一切都需要再進行論證,以及看地方上是否需要動遷城鎮和村莊,涉及到屋舍和田地等,可能會面臨大批百姓的遷徙。”

朱祐樘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岳父在選址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

“考慮是考慮到了。”

懷恩額頭上呈現密集的汗珠,可見他此時的腦筋轉得有多快,“但如果是實際執行的話,還會有些麻煩。”

說到這兒,懷恩已經能明顯感受到皇帝向他施加的壓力。

而在一旁的覃吉看來,這壓力根本就不是來自於皇帝,而是張巒。

覃吉心說,要說這事相當不簡單啊,換作先皇時,除了皇帝本人外,誰能給這位懷大公公這麼大的壓力?甚至能讓他在寒冬與陛下召對時,滿頭大汗?

不是陛下非要給你出難題,而是你想強行把那位張國丈的功勞壓低,結果到頭來連你自己都發現找不出太多的破綻。

逼着你懷大公公非得強行進行解釋,完成自圓其說!

如此一來,你壓力不大誰大?

“但黃河終歸還是要改道啊。”

朱祐樘道,“否則大水一來,地方上得有多大的損失?先不說死多少人,就說災民流離失所,朝廷賑濟災民,那花費就不老少。而本來這一切費用花銷在河工事上,或就能避免這場天災的到來。”

“是啊。”

懷恩趕忙附和。

朱祐樘問道:“先前岳父不是呈報過,需要讓地方上承擔改道工程麼?這件事是否有跟地方官府溝通過?他們的意見如何?”

“哦。”

懷恩回道,“地方上普遍表示,非常困難。主要是工程量太大了,動輒需要調遣數萬人,可能會耽誤農耕,若是在農閒時去完成……氣候又不方便,尤其是冬天……”

朱祐樘嗔道:“現在只是讓他們出人,又不是讓他們出錢,這樣都不行嗎?非得等黃河決堤後,讓黃河橫衝直撞,自行選擇一條入海的河道?那得死多少人?”

“陛下莫急。”

懷恩寬慰道,“目前並無實際證明黃河會決堤,一切可以從長計議。”

“等不了了。”

朱祐樘搖頭道,“工期怎麼說也得有一年光景,來年春汛是趕不上了,最好是等後年春汛來臨前,就把黃河新河道修好,如此龐大的工程,一旦拖延下去……完不成,那又得耽誤一年,白白消耗時光。

“如果中途黃河決堤,大河自行改道,那之前的準備工作不就白費了嗎?實在等不了了!”

“是啊。”

懷恩言語間,顯得感同身受一般。

但連覃吉都發現,他頭上的汗珠似乎更多,往下滴落得也更加密集了。

朱祐樘仔細打量懷恩,道:“懷大伴,我認爲,此事由你去跟岳父接洽,最好不過。最晚到明年正月,一定要開工,錢糧方面朝廷會想盡辦法調度。”

“可是……陛下……”

懷恩道,“如今西北將士的口糧,調遣都不及時,官員俸祿也無從籌措,便貿然進行如此大的工程,只怕是……”

“我知道了。”

朱祐樘道,“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勞民傷財之舉。但我和岳父的意見一致,未雨綢繆,才能儘可能挽回損失。

“如果由朝廷來出錢,讓百姓減少傷亡,那這錢花得就很值。否則……哪怕朝廷真是一文不出,而百姓卻流離失所,傾家蕩產,那大明蒙受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陛下寬仁。”

懷恩恭維道。

“得抓緊時間。”

朱祐樘口中說了一句,以他嚴謹仔細的性格,仍舊是認真研究起手上的奏疏,越看越入迷,許久後,不由發出感慨,“我本以爲,那份黃河改道計劃,只是個草案大綱,未曾想……不派人去實地考察不知道,原來如此詳盡和準確?岳父和延齡從來沒去過黃河岸邊吧?他們安排得可真仔細。”

懷恩臉上多了幾分輕鬆笑容,道:“那更加說明,有旁人相助了。”

朱祐樘道:“如果真有這樣的人,以後朝廷也得加以重用。懷大伴,你去跟岳父接洽的時候,一定要問問,何人有如此本事。如果不是一個,而是一羣人,全部找出並報到這兒來,朕要重用他們。”

“陛下……這……如何個重用法?”

懷恩顯得很猶豫。

因爲連他自己都在懷疑,很可能那份黃河改道計劃,真就是張巒父子倆炮製出來的,根本就沒有第三者。

如果非要去找人出來,那很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朱祐樘好奇地問道:“懷大伴,你是覺得,沒必要如此嗎?黃河改道這麼大的事,總需要派出不少人前去監督……把這些有本事的人派到地方去,輔助修建河道,不就是重用嗎?難道說朕想得不對?”

“對,對。”

懷恩臉色尷尬。

瞬間覺得被皇帝打臉了。

“真好,真好。”

朱祐樘臉上帶着滿足,越看越高興,“明天就拿到朝會上去說,問問諸位臣工的意見,也跟他們分享我心中的喜悅。父皇一直未曾完成的理想,很可能會由我來幫他完成。這纔是仁孝啊。”

懷恩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皇帝越熱衷,越像是在給他懷恩施加催命符,太折磨人了。

第635章 扯皮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第17章 大智慧第639章 自家人第688章 功過難分(第二更求票)346.第346章 白手套第483章 范蠡救子169.第169章 小諸葛(求票)90.第90章 孝子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第410章 人無信不立第764章 有價無市的“好”買賣140.第140章 虞美人154.第154章 無理取鬧(求月票)第650章 富貴病第753章 軟腳蝦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第720章 既要還要第215章 找着縫就鑽(求訂閱)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第637章 滅了他286.第286章 存在感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第557章 文壇盛事第578章 赴湯蹈火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76章 張巒的“朋友”第750章 雄風依舊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第663章 勝負手第420章 小家雀第706章 不日將至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第624章 出門事事難第479章 人之常情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第47章 街知巷聞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第28章 疑惑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272.第272章 情由(求月票)第640章 勢在必行第520章 悔不當初第63章 筆友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第1章 歡迎收藏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第508章 我說了算(求月票)第647章 畫餅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第675章 同舟共濟第11章 應選太子妃第6章 懸壺濟世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641章 退縮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1章 歡迎收藏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第584章 空口無憑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749章 不足與謀第455章 兜圈子第59章 鴻雁傳書364.第364章 帝王心術第32章 真相大白98.第98章 強勢(求票)第629章 請纓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第472章 煮熟的鴨子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30章 財可通天第753章 軟腳蝦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36章 各取所需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462章 高瞻遠矚第667章 誘敵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283.第283章 看戲第406章 好戲子第184章 投石問路(求月票)第608章 國丈的擔當第664章 利弊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
第635章 扯皮第694章 神人也有栽的時候第17章 大智慧第639章 自家人第688章 功過難分(第二更求票)346.第346章 白手套第483章 范蠡救子169.第169章 小諸葛(求票)90.第90章 孝子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第410章 人無信不立第764章 有價無市的“好”買賣140.第140章 虞美人154.第154章 無理取鬧(求月票)第650章 富貴病第753章 軟腳蝦401.第401章 窺探人心的高手第465章 保他平安落地第732章 說話配個翻譯第720章 既要還要第215章 找着縫就鑽(求訂閱)第200章 抽絲剝繭(第二更)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第637章 滅了他286.第286章 存在感144.第144章 一代英雌141.第141章 塵埃落定第557章 文壇盛事第578章 赴湯蹈火第41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76章 張巒的“朋友”第750章 雄風依舊328.第328章 身在局中第663章 勝負手第420章 小家雀第706章 不日將至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第624章 出門事事難第479章 人之常情368.第368章 顛覆得還不夠徹底322.第322章 兩宮之爭(求月票)356.第356章 深藏不露?第47章 街知巷聞88.第88章 一環套一環第563章 問診(求月票!)第28章 疑惑第205章 誰在冒功?(求月票)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272.第272章 情由(求月票)第640章 勢在必行第520章 悔不當初第63章 筆友146.第146章 角力(求月票)第1章 歡迎收藏第605章 護私又護短第508章 我說了算(求月票)第647章 畫餅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第675章 同舟共濟第11章 應選太子妃第6章 懸壺濟世第744章 理不辯不明第641章 退縮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168.第168章 未來皇后的信任(求票)第1章 歡迎收藏265.第265章 趁勢而爲(求票)第584章 空口無憑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257.第257章 從神壇上拉下來(求月票)129.第129章 先喜爲敬(求訂閱)第747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749章 不足與謀第455章 兜圈子第59章 鴻雁傳書364.第364章 帝王心術第32章 真相大白98.第98章 強勢(求票)第629章 請纓第441章 三天變一天(求月票)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570章 官方渠道和私人途徑第472章 煮熟的鴨子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30章 財可通天第753章 軟腳蝦238.第238章 與人爲善第36章 各取所需299.第299章 太子出宮390.第390章 上行下效第510章 天生大善人第462章 高瞻遠矚第667章 誘敵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283.第283章 看戲第406章 好戲子第184章 投石問路(求月票)第608章 國丈的擔當第664章 利弊304.第304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