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榮盛隱深危

榮國府,鳳姐院。

王熙鳳說寶玉成親支出,榮國府公中只出兩千兩的話。

五兒自然不會多嘴,如今王熙鳳管家主事,再說她給三爺省銀子,五兒當然沒意見。

可是平兒跟着王熙鳳一輩子,非常清楚她的性情,知道這兩千兩銀子,必定還有另外說法。

如今雖二房已淪爲旁支,或許將來會不可避免敗落。

但如今老太太還在世,二房老爺可是老太太的嫡子,寶玉又是老太太最寵的嫡孫,光憑這兩樣倚仗,二房的體面還能維持不少年頭。

所以用兩千兩辦寶玉的親事,從賈家的排場和實在用度,是怎麼都不夠的。

平兒說道:“奶奶既有這個盤算,只是老太太和太太那邊不肯,那該要如何呢?”

王熙鳳笑道:“我料到公中只撥兩千兩,肯定有人要不甘心,自己不說,也會挑唆老太太說話。

不管當初三弟不受待見,寶玉是怎麼得寵,但今時不同往日,賈家兩房正偏已分,有些規矩就要立起來。

三弟把西府的家當讓我們打理,不精打細算過日子,遲早要坐吃山空。

二太太也是管慣家務的,最清楚家門開支用度的彎彎繞繞,如今又遇上寶玉成親這種虛耗出項。

我們自己先把口袋紮緊紮實,人家即便來撕開口子,也就撕扯不開多少了。

按平兒說的依前例裁剪到五千兩,倒也能站得住一些道理。

但我們自己開口可支五千兩,老太太和二太太多半還是嫌少的,到時牽扯加碼必定要六七千兩,再弄些損耗出來,我們今年就不用過了。

所以我只一口咬死兩千兩,即便後續用度多了損耗,左右不過多上幾百兩,這就截住了源頭。

銀子只是一事,要緊是借寶玉成親一事,敲山震虎,曉諭衆人,大房的家業,大房來當家,該有的規矩都要有,誰也不能亂打馬虎眼。”

平兒和五兒聽了王熙鳳這話,自然都明白其中意思,大房掌家之事,瞎子都能看出來,最不服的就是東路院二太太。

王熙鳳是借事立威,先嚇住人家的膽子,即便以後挑唆擺弄是非,心中有了顧忌,也就成不了氣候。

王熙鳳又笑道:“我也心裡清楚,寶玉的婚事,兩千兩多半是不夠的,但你們不要忘了還有老太太。

老太太當年可是尚書令史老太爺的嫡長女,嫁入又是一等一的國公門第。

我聽家裡老人說過,老太太當年可是正經的十里紅妝,這等風光我們小輩都沒見識過。

這麼些年宮中賞賜、節慶拜禮、還有老太太那些家當,加上起來都不止一座榮國府。

老太太一輩子就疼了林妹妹和寶玉兩個,林妹妹年紀還小,據我看也是三年後的事,眼下就寶玉成親,老太太還不得出體己貼補。

老太太拔根寒毛都比我腰粗,她那些寶箱裡掃些零碎出來,都不止兩千兩,所以寶玉成親少不了體面。

還有二太太是我們王家嫡長女,根底也是厚實的很,出門除了嫁妝還帶兩間嫁妝鋪子,腰桿子半點也不軟。

她給寶玉物色的夏姑娘,可是桂花夏家的絕戶獨生女,夏家金銀滿屋,可比薛姨媽的家底都厚,寶玉這是娶了尊金菩薩入門。

二太太撈下這麼一樁大便宜,總不能兒子娶媳婦,還一味到西府公中吸血,她自己怎麼也要下點本錢,不然怎麼說的過去。

你們就這樣算算,寶玉這份親事,東撈西湊一番,這不就近萬兩銀子的花銷,他可是體面的很,半點都不會吃虧。”

……

平兒聽王熙鳳調侃之言,忍不住噗嗤一笑,說道:“按奶奶這番說道,我怎麼覺得公中出兩千兩銀子,也算我們大方了。”

王熙鳳笑道:“你們可別嫌我摳門,這家大業大,打理起來就要長十八個心眼,可是不容易的。

等以後你們兩個接了印、掌了舵,進出的每一錢銀子,都是你們男人的,只怕比我還要鐵公雞……”

五兒和平兒被王熙鳳話音撩撥,都羞紅了臉蛋,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王熙鳳問道:“五兒,這事你回去和三弟提一句,明日我就和老太太說這事,說不得老太太會找三弟說話,讓三弟心中有數。

五兒笑道:“三爺把西府交給二奶奶打理,這種家事自然讓二奶奶定主意,再說這幾日老太太要找三爺,只怕也難遇到人。”

王熙鳳問道:“你說起我倒想到,三弟自那次接旨升官,我就沒見他來西府走動,都不見了人影,都是在忙些什麼呢?”

五兒回道:“三爺這幾日忙得很,每日大早出門,經常天黑纔回來,好像在城外工坊忙要緊衙務……”

……

神京城東郊,火器工坊。

工坊附近數百步範圍,都有刀槍鮮亮的禁軍巡弋把守,工坊附近幾處小山和土坡,都被換裝便衣的禁軍軍士佔據看護。

城郊之地,一旦有路過的遊商、獵戶、樵夫等閒雜靠近工坊,就會受到軍士盤問。

連續幾日這樣的景象,已讓東城郊附近百姓心生敬畏,但凡有出入過往,都遠遠繞開火器工坊的所在。

在禁軍嚴密的守衛圈中,只打開了一處關卡,時常有滿載貨物的大車,夜間避人耳目,來往奔波,進出火器工坊重地。

偶爾也有裝載人員的馬車,在不知名官員帶領下,經過多方覈查校對,才被放行通過,最終進入火器工坊。

自嘉昭帝御駕親臨火器工坊,觀摩新制後膛後槍試射演練,並商討五百隻後膛槍營造,且在本年年底前完成。

此事確定之時,朝野尚瀰漫在春闈舞弊案陰霾之中,嘉昭帝也因此滿懷焦躁忿怒。

但即便如此,皇帝依舊將後膛槍營造,當做眼下最要緊的政務。

他在從工坊回宮之後,便召集工部、戶部兩大主官,讓他們抽調可靠的忠誠官員,立即着手配合後膛槍營造相關事宜。

根據火器工坊出具的營造材料清單,工部調集各類上等精鐵、木料、柴炭、磨具等物,源源不斷運入火器工坊。

戶部調集精幹人員,奔走各地,挑選技藝精湛的鐵匠、木匠、煙火藥師,並分批運送到神京。

但是這些人到達神京之後,並不是人人都能進入工坊,須由火器司監正與工坊大匠親自盤問考覈。

在這些人員篩選的程序之中,火器司監正賈琮的縝密細緻,讓任事的戶部官員大開眼界。

這位年輕的過分五品監正,要求戶部從各地篩選工匠,不僅要有基本的姓名、籍貫、戶籍、住址、技藝特色等必要文牘描述。

甚至還要每人日常德行口碑,親近眷屬良善與否,本人及其血脈親友,有無作奸犯科前例之類,事無鉅細,都要知曉。

戶部畢竟是普通實政明衙,而賈琮所要求知曉之事,已經屬於庶民生平私隱,大概只有當地的縣衙差役,地保鄉正之流,纔會清楚這等細密瑣事。

這已完全超出神京戶部,這種光明堂正衙門的處事範疇,已入錦衣密探之類的內衙手段。

而此時正當戶部左侍郎徐亮雄落罪下獄,戶部失去衙門次官,內事震動,官員不安,人心惶惶,不少徐亮雄一系的官員,都受到孤立排擠。

戶部尚書等在接到聖旨之後,面對官衙內部風波鼓盪,還能緊急抽調可靠人員,數日內就從附近兩州之地,遴選數十位優秀工匠,已算十分乾練之舉。

再讓戶部對這些工匠的祖宗八代,親友眷屬之流,都查問到底掉,實在已超出他們任事範圍。

戶部尚書對賈琮這等陰私晦暗的密探作風,也頗有微詞,覺得缺乏光明正大之氣。

他想到這位少年監正,曾數次下江南密偵大案,行事早有出人意表,詭異莫測之風,對比當下,似乎也有跡可循……

……

工匠遴選的重要性,被賈琮上書直奏宮中,嘉昭帝當日便下口諭,戶部所有篩選工匠,暫時由戶部擇地安置,錦衣衛就地看護。

之後只是過去不到兩日,戶部篩選的這批工匠,就被剔除掉十之四五,其中少數幾人直接下了錦衣衛大獄。

剩餘工匠再經火器司盤問考覈,又被剔除掉一些,最後只有十之三四進入火器工坊。

事後參與其事的工部尚書和官員,才從其他渠道得知驚人消息。

就在這批工匠被安置守護之時,據傳聖上調集大批中車司密探,連夜奔走各地,盤查所有工匠履事私隱。

這才能及時剔除身份不靖之人,其中被下錦衣衛獄的幾位工匠,據說有不軌之謀,具體爲何就不得而知……

……

火器工坊坊區,賈琮帶着副監劉士振、管事錢槐,在巡查坊內各工房的營造進度。

各處工房進出人員,明顯比前幾日多了不少,且都是生面孔,他們的表情各自不一,或興奮、或忐忑、或平和。

這些新進工匠經嚴密篩選,雖最終得以進入工坊,但他們在加入之前,要和戶部工部簽訂契約。

在今年年底之前,無工部火器司允許,不得離開火器工坊,一應吃住都在坊內,一旦違背逾矩,必受國法嚴懲。

這樣的契約,對於這些技藝精湛,卻活在市井底層的工匠,已有些苛刻和驚懼。

最後中選的工匠之中,就有少數人因此懇請退出。

但火器工坊優厚的薪銀,安穩的食宿,以及官辦作坊名頭,對於生計不裕的工匠,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中選工匠的大部分還是接受契約,選擇加入工坊。

眼下這批新進工匠,因需要時間驗證,他們的家眷還未遷入神京。

工坊會特別安排,將他們每月部分薪銀,寄回他們原籍,使他們可以贍養家人。

之所以寄回部分薪銀,而不是大部分或全部,也是賈琮特意定下的措施。

因爲給於工匠的薪銀,遠高於工匠在外謀生所得,一旦全額寄回原籍,時間已久,衆口流傳,必定要引起有心人物關注。

不免會出現被人按圖索驥的隱患,甚至於牽連工匠親眷的風險。

在經歷過遼東火器營火槍失竊,金陵城郊火器私造作坊等事。

賈琮已能充分意識到,精良犀利的火器,對這原以刀槍箭弩爲主的時代,將造成何等鼓盪和震撼。

一旦後膛槍的犀利卓絕展現世人面前,賈琮完全可以想象,那引發多少瘋狂和不顧一切的覬覦,遼東和金陵之事難道不會再次發生?

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管是篩選工匠的嚴酷,還是各種細節措施的謹慎,都只是想將這個過程,最大限度的延緩。

以便這種最大的延緩,所爭取到的時間,可以讓他始終佔據先機……

……

賈琮一遍巡視工房,手中不停翻閱一卷文牘,詳細記錄各房分配的新人工匠,以及姓名、年齡、技藝、品行等描述。

他一邊翻看文牘,一邊對身邊的劉士振、錢槐等人,隨口吩咐新工匠的教培、出師、掌事、考績、獎罰等要領,事無鉅細,發人深省。

劉士振和錢槐雖早見慣少年上官的奇絕卓異。

劉士振正經三甲進士,錢槐也是功名出身,兩人都不缺學識見地。

但每每和賈琮相處聆聽,依舊還是心生驚歎,覺得他每一句話,細思皆有深意。

也不知他這些古怪學問和見地,到底來自何處,典籍不見,聖賢未傳,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

賈琮一路走來,看到工坊的空地上,堆放了許多剛運來的營造材料,讓原本不太寬裕的空間,顯得多了幾分侷促。

工坊原先備有專門庫房,但隨着新入營造材料的增多,眼下已無空餘,加之需爲新進工匠安排宿地,工坊場所已不夠敷用。

賈琮說道:“按照營造需求,工坊需新進五十名工匠,眼下還不夠一半之數,我們的地方已不夠用了。

前兩日我已上書懇請擴建工坊,聖上諭令已下達工部,不知營建之事,接洽如何?”

劉士振說道:“昨日我已知會工部營繕司秦郎中,他知道是大人吩咐之事,言行十分熱忱。

他說需要一日時間調集工匠建材,明日一早便能入場夯地建房。”

賈琮聽到營繕司秦郎中,心中微微一動,金陵那邊可卿和秀姐最近不知怎麼了……

……

神京城東,宏德門。

夜幕低垂,天際黑藍幽沉,星光閃爍不定,宏德門附近店鋪,燈火璀璨,喧囂吵鬧,一如白晝。

城門洞人流車馬川流不息,但卻是進城的人多,出城的人少,因爲不到一個時辰,神京九門就要關閉。

此時,賈琮的馬車匯在入城潮流中,緩緩進入城內,在他的馬車之前,是一輛寬大的工部送貨雙馬駕車。

工部有不少這樣的雙馬駕車,都是從神京城內車行租用,但駕車之人卻不是車行把式,而是精挑的禁軍軍士。

工部按照賈琮的建議,爲了降低聲勢,工部每日只運送三車,車輛在夜幕之後起運,城門關閉之前回城。

等到賈琮的馬車,悠悠緩緩駛入城門,他半掀車簾,微微瀏覽車外景象,很快又放下車簾。

城門附近一座八仙酒樓,二層窗口一位相貌清正的中年人,正在淺斟酌飲,看向喧囂熱鬧的城門口,目光專注在那輛送貨雙馬駕車。

做事擺了美酒佳餚,還令添了一副碗筷,似乎他正在等候貴客。

此時,雅間的門被推開,進來個三十多歲男子,一身靛藍暗紋團花長衫,身形健碩,只是微佝着背,臉色蠟黃,頗有憔悴之氣。

這人進來之後,便回頭關好雅間房門,說道:“劉大人許久未見。”

那相貌清正的中年人,臉色驚訝,說道:“趙掌櫃,你怎麼這等神色形容,昨日收到你的傳信,心中就有奇怪,可是金陵那邊出了事情?”

趙掌櫃臉有苦澀,說道:“去年底屬下返回金陵之後,剛開始幾月都算平靜,之後金陵城內便風波不息。

新到任錦衣衛千戶王彰江,比起他的前任葛贄成,手段更加老辣精明,是個頗爲不俗的人物。

他到任之後,對去歲金陵火器私坊之案,一直緊追不放,從沒停止翻查,不過我們及時滅除隱患,他一時也查不出痕跡。

後來我收到消息,王彰江另闢蹊徑,將追查方向由外到內,對關押錦衣衛獄的私坊工匠和護衛進行排查。

據說他不對這些人嚴刑拷問,而是派出大量密探,前往各地,目的不明。

當初我招攬這些人手,爲了以防萬一,從沒有自己出面,都是通過周折錯節手段,將這些人篩選引入金陵。

所以,這些人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我探聽到這等風聲,還不算太過擔心。

但是從上月開始,我發現藥鋪周圍被人埋下暗樁,每次出門似乎都有人尾隨,便知道事情不妙。

那日我安排人手,借赴朋友喜宴之機,中途脫身出城,沒想到錦衣衛番子甚爲機警,竟一路尾隨城外,要強行緝拿。

無奈之下,雙方火拼,我身邊幾個心腹,全死於錦衣衛刀下,屬下捱了一刀,僥倖逃脫。

事後我本想南下逃匿,只是南下道路都被嚴密封鎖,屬下想着如果南下,金陵之事因此斷檔,無人知曉,其中頗有風險,便轉而北上。”

那相貌清正的中年人,聽了趙掌櫃的話語,神情微微一凜,問道:“你說南下道路被嚴密封鎖,所以你只能北上,可確定無虞……”

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361章 世情有甄賈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728章 房闈添香軟第792章 天地共誅之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720章 庫房生波瀾第594章 梨香映海棠第九十七章 好風憑藉力第738章 請君入甕中第808章 謀深動千里第444章 秘檔埋情殤第444章 秘檔埋情殤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271章 知音識舊人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543章 金風迎玉露第三十三章 聲名初顯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802章 雪擁錦被香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六十七章 讀書紅袖香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793章 正言理門戶第679章 私情掩家禍第129章 逃不過宿命第757章 蓮座惹嗔癡第767章 福禍皆難測第698章 弦月照闈情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十章 回信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472章 問吉迎婚詔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249章 一書取一命第771章 舉業鎮狂魘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690章 昆玉餐柔情第483章 榮國難襲爵第623章 天闕迎殿試第782章 金桂欲飄香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勳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第797章 戾言戲鳳凰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十九章 雪裡紅梅第580章 房闈入窈窕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415章 刃寒情幽涼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143章 賜直奏之權第524章 除歲有清歡(二)第740章 嬌嬈多情癡第275章 清芷開夜宴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707章 房闈多香軟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232章 內外顯危局第575章 皓腕佩雙環第144章 諸事皆有因第171章 踏雪生舊情第208章 皇壽開恩科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368章 嬌顏擊中流第445章 滿城皆絕殺第356章 利慾搏人心第299章 犯禁生異變第204章 片語含生死第406章 巧言說媒妁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621章 良緣欲成諧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326章 喬遷伯爵府第116章 事畢意瀟然第787章 隨風沐雲雨第356章 利慾搏人心第478章 奪情謀恩典第699章 風流難自棄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236章 世家涼薄深
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361章 世情有甄賈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728章 房闈添香軟第792章 天地共誅之第515章 巨孽可覓蹤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720章 庫房生波瀾第594章 梨香映海棠第九十七章 好風憑藉力第738章 請君入甕中第808章 謀深動千里第444章 秘檔埋情殤第444章 秘檔埋情殤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271章 知音識舊人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543章 金風迎玉露第三十三章 聲名初顯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802章 雪擁錦被香第559章 才俊入彀中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六十七章 讀書紅袖香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793章 正言理門戶第679章 私情掩家禍第129章 逃不過宿命第757章 蓮座惹嗔癡第767章 福禍皆難測第698章 弦月照闈情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十章 回信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472章 問吉迎婚詔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249章 一書取一命第771章 舉業鎮狂魘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690章 昆玉餐柔情第483章 榮國難襲爵第623章 天闕迎殿試第782章 金桂欲飄香第二十二章 奇怪的武勳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第797章 戾言戲鳳凰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十九章 雪裡紅梅第580章 房闈入窈窕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415章 刃寒情幽涼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143章 賜直奏之權第524章 除歲有清歡(二)第740章 嬌嬈多情癡第275章 清芷開夜宴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707章 房闈多香軟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232章 內外顯危局第575章 皓腕佩雙環第144章 諸事皆有因第171章 踏雪生舊情第208章 皇壽開恩科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368章 嬌顏擊中流第445章 滿城皆絕殺第356章 利慾搏人心第299章 犯禁生異變第204章 片語含生死第406章 巧言說媒妁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621章 良緣欲成諧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326章 喬遷伯爵府第116章 事畢意瀟然第787章 隨風沐雲雨第356章 利慾搏人心第478章 奪情謀恩典第699章 風流難自棄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236章 世家涼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