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芳心警家業

神京城東,華容巷。

最近巷子中段一座單進小院,剛剛騰換了屋主,一個年輕女子帶着丫鬟搬入新居。

這女子十七八歲,正當花樣年華,美貌嫵媚,身姿婀娜,風韻撩人,引人矚目。

雖這女子平時極少出門,但街坊偶爾聽到她操大同口音,想來是從大同遠道而來。

但凡喜好出入風月場所,都知大同婆姨頗爲出名,這位新屋主如此嬌豔妖嬈,大概就是明證。

漂亮的女人易引起男人遐思,於是華容巷中便出現各種傳言。

有人說這女子是名當紅歌姬,也有人說是富商新婦,更有人說她是貴勳私養的外室。

這女子搬進院子之後,經常有位貴公子上門,每次來都是鮮衣怒馬,豪奴相隨,派頭不小。

街坊之中有在市面行走,見多識廣之輩,認出這人是齊國公府公子,還在五軍都督府做官,身份頗爲顯赫。

關於這女子是貴戚外室的傳言,就此得到證實。

原本出沒街巷的幾個地痞,頗爲垂涎這女子美貌,聽到這豔花有主,立刻退避三舍,不敢招惹。

自來民與官爭,死路一條,即便地痞惡棍也深知此理,更何況此人還出身齊國公府,更加不能招惹。

好在這女子雖是他人外室,行至還算規矩,平日都是大門不出,物品採買都是丫鬟進出。

偶爾會有一位親眷上門,據說是這女子的兄長,附近街坊也習以爲常。

————

這天丫鬟得了這女子吩咐,正要出門採買胭脂,突然遇到有人送信上門。

шшш▲ TTKΛN▲ c○

那丫鬟拿了信封進門交給自己姑娘,那女子拆開信封看過,神情微微一動。

說道:“街北那家成衣鋪子送的信,我上次做的那條黃緞繡花褙子,他們手頭布料不夠。

要等新貨到了才做,怕是要延誤三四天,可以退二錢銀子做補償。”

那女子又對丫鬟說道:“小云,上回你不是說老孃身子不好,你今天出去買了胭脂,順便回家看看。

也算儘儘孝心,不用急着往回趕,天黑前回家就是了。”

小云聽了心中高興,說道:“姑娘,早上我多做了飯菜,晚間的都是現成的,姑娘放水一蒸就能吃。”

那女子聽了微笑,讓小云放心回家,等到丫鬟剛出門,女子臉色一正,看着手中書信,俏臉泛起一絲嬌紅。

她進屋等了一頓飯的功夫,聽到院門咚咚輕聲敲響,這聲音並不太顯眼,但這女子卻聽的分明。

她臉上嫵媚一笑,便輕步出了屋子,透着門縫看了一眼,才笑容滿面開了門。

————

她見段春江笑着進門,還順手撣了撣他衣角塵土,笑道:“你倒是好膽,青天白日就敢過來。”

段春江笑道:“我入巷子時已留意過,沒人看到我進門,慧娘,小云怎麼不在家。”

慧娘笑道:“方纔我打發她回家看老孃,天黑纔會回來。”

段春江笑得意味深長,說道:“看來你也是一副好膽。”

他說着便老實不客氣,一把摟住慧孃的細腰,卻被慧娘啪的打了一下,扭腰便掙脫開來。

笑道:“你這短命黑心的東西,當初把人家從大同誆騙到神京,我見了這裡的繁華富貴,着實高興了幾天。

本想和你多做幾日夫妻,沒想你這狠心的東西,轉手就把我送給陳瑞昌,你可真不是個東西。”

段春江笑道:“陳瑞昌可是齊國公府的貴公子,年少多金,有錢有勢,難道還能辱沒了你。”

慧娘笑道:“他這身份的確金貴,能做他的外室也算體面。”

慧娘偷瞧了段春江一眼,見他聽了自己這兩句話,臉上生出一絲不快。

她心中不由得意,說道:“可他就是個毛頭小子,毛都還沒長齊全,哪裡有你這死鬼有趣。

你這沒良心的東西,說是幫陳瑞昌安置外室,得了空子就偷摸上門,可沒少睡過老孃。

陳瑞昌交了你這種朋友,真是倒了八輩子黴。

他倒是捨得在我身上花銀子,光這座單進宅子就花了一千多兩。

每個月花我身上少說也有百兩,世家子弟都是冤大頭。”

段春江笑道:“千把兩銀子算什麼,只要我辦成手中事情,你要多少銀子都沒問題。”

慧娘恥笑道:“你一個賣糧食的,口氣可是真大,千兩銀子都不放眼裡,你們男人就愛胡吹大氣。”

段春江笑了笑,也不做爭辯,說道:“女人頭髮長見識短,以後你就知我說的真不真。

我讓你打聽的事,有沒有從陳瑞昌哪裡問出什麼?”

慧娘柳眉一豎,說道:“我以爲你這死鬼特意來看我,原來是打聽消息來的,真是沒良心的東西。”

段春江笑道:“我是來打聽消息的,也是來看你的,你把小云都打發了,我也不好閒着。”

說着一把抱起慧娘,快步就往裡屋走去,慧娘笑着捶打他的胸口,那裡是有用處的。

沒過一會兒,房裡傳出糾纏打鬧,慧娘笑聲猶如銀鈴,一陣翻騰喧鬧,有人氣如奔牛,有人嬌吟如鶯。

————

過去頓飯時間,房裡恢復平靜,慧娘靠在段春江身上,俏臉紅暈如霞,格外嬌豔欲滴。

慵懶無限說道:“我都想過了,神京雖然繁華,但沒大同老家過得塌實。

這些世家公子,都是朝秦暮楚,哪有長久情義,我也不是三歲小孩,可不在這上頭指望。”

段春江說道:“你既然想着回去,等我忙過手裡大生意,便帶你一起回去,在神京混着也沒意思。”

慧娘笑道:“這話你可不好哄我,你如帶我回去,你想我怎樣都成。

你不是想知道陳瑞昌的事情,我按你的法子暗中套話,可是他似乎很謹慎,衙門公幹之事,半個字都不提。

只是今日早上出門,我送他到門口,可能他北上時間不短,倒和我說了一些話。”

段春江目光一亮,問道:“他說了什麼話?”

慧娘說道:“他說上回他路過紅樹集,看到一家老字號的金飾店,裡面的赤金鳳釵十分精美。

據說店主早年和哦囉斯人學的手藝,那鳳釵樣式連神京都沒有,還說回來一定買了送我。”

段春江聽了這話,心中如同擂鼓一般,泛出難言的激動,紅樹集的名稱在腦子彷彿迴響。

按慧孃的說法,陳瑞昌上次會在紅樹集停駐,必定也是押糧過路之地。

寶屯裡、遙山驛、紅樹集這三個地方,都是大周軍糧道途徑之所。

只要這三個地方以點連線,只夠推敲出想要知道的許多信息。

————

榮國府,梨香院。

堂屋圓桌上堆了一迭賬本,薛蟠正拿着其中一本翻看,皺着眉頭,滿臉苦色。

旁邊一個三十多歲的婆子,正對他解釋賬本上的要緊賬目。

這婆子是薛家大房的管賬婆子,孃家姓蔣,是薛家偏房一位寡婦。

因爲蔣婆子識文斷字,婦人之中也算少見,加之做事穩妥仔細,又沒有子嗣,很得薛姨媽器重。

薛蟠因馮淵一案,假死脫身,不能再在金陵露面,薛姨媽才帶兒子女兒遷居神京。

薛家大房在金陵的生意,雖有部分也隨之遷到神京,但大部分老店生意依舊在金陵。

特別是薛家的招牌老字號紫雲閣,旗下所有生意依舊在金陵運轉。

這些金陵的生意產業,都由薛家一些偏房子弟操持,或店鋪中經年的掌櫃打理。

這些人每月都和神京書信往來,通報上月店鋪生意狀況,以便薛姨媽母子掌管金陵生意現狀。

薛姨媽信重的蔣家婆子,每月都會巡查金陵各店鋪賬目,詢問各店生意賬目往來。

蔣婆子每半年會來神京一次,向薛姨媽和薛蟠稟報,金陵各處生意銀錢帳本詳情。

薛姨媽會將金陵各店來信所報,與蔣婆子日常巡查賬目所得,進行兩廂校對,甄別金陵各店生意疏漏。

當初薛寶釵的父親是薛家翹楚子弟,胸有韜略,深思精明,是一位出衆經商英才。

薛姨媽未出嫁前只是深閨小姐,出嫁後跟丈夫學會經商之道,在打理家族生意方面,也算頗有些手段。

她這套異地管控生意的法子,也算頗有縝密之處,也算打理異地生意可行手段。

只是兩地畢竟相隔千里,再好的生意打理法子,也不如身在金陵城的通透便利。

而且法子是死的,人心卻是活的。

這幾年薛姨媽一家客居神京,打理起金陵的生意,已覺日漸疏離艱難。

薛寶釵雖然才智出衆,但畢竟是個女兒家,將來總要嫁爲人婦,薛家生意終究要薛蟠繼承。雖薛姨媽知道這不過是趕鴨子上架,但她就這麼一個好大兒,卻是別無他法。

等薛寶釵過及笄之年,薛姨媽心緒愈發急迫起來,這半年時間一直督促薛蟠熟悉家業。

前些日子,因爲薛蟠鼓搗段家糧鋪生意,每日都和段青江和陳瑞昌廝混。

這段時間他們做成了同文館的生意,陳瑞昌又剛巧北上公幹,薛蟠一時有些落單。

正遇上蔣婆子從金陵過來報賬,薛姨媽自然鎖了門戶,抓了兒子的壯丁,讓他聽蔣婆子報賬。

只是薛蟠是個懶惰粗心的紈絝子弟,吃喝玩樂,遊手好閒,哪裡做得來查賬這種細巧之事。

只是翻了幾頁賬本,便覺得暈頭轉向,聽了蔣婆子說了幾句賬目之事,便覺得腹中翻滾,煩躁欲死。

其行其狀,觀寶玉攻讀四書五經,頗有異曲同工之衰,一對錶兄弟恰是同類草包貨色。

————

薛蟠忍着噁心聽蔣婆子嘮叨,最終實在耐受不住,丟下賬本跑進內室。

看到母親正和妹妹說話,不禁抱怨道:“媽何必這樣折騰兒子,明知我看到賬目就頭疼。

倒是我妹妹從小就善於盤賬,放着她這種熟手不用,偏要兒子這等生手操持,真是爲難死我了。”

薛姨媽罵道:“你這不省心的孽障,你妹妹是個女兒家,將來要嫁做人婦,相夫教子。

難道還能一輩子給你看賬本,大房只有你一個爺們,這種事你不做誰來做。

這種事開始生疏,耐性子做上幾次,慢慢就熟練起來,誰也不是生來就會做生意,你就給我爭點氣吧。”

薛蟠嚷道:“媽,兒子看賬本腦袋痛,我想去歇一會兒,先讓妹妹幫我看着。

妹妹比我聰明,比我會看賬本,知道生意裡的彎彎繞繞。

我看了半天,也沒瞧出個子醜寅卯,到時耽擱家裡生意,那可不得了。”

薛蟠嘴裡嘟嘟囔囔,一邊卻往後退走,片刻便一溜煙不見人影。

薛姨媽見了不禁唉聲嘆氣,寶釵勸道:“哥哥這幾日肯在家裡待着,總算心裡還放着家裡生意。

媽也不好逼得太緊,哥哥一向散漫慣了的,即便要收心也要慢慢來,哪能一蹴而就的。

蔣大娘在神京留不得太長時間,金陵的生意還要她回去看着,不能耽擱她太長時間。

還是我去看賬本吧,要是看出其中不妥,也好和蔣大娘分說清楚。

事後我再一項項和哥哥解說,這也算他看過賬本了,這樣來回幾次下來,哥哥多半也能入心了。”

————

薛姨媽聽了也覺有理,她見女兒進了堂屋,開始仔細翻看賬本,每看過幾頁賬本,便要詢問蔣婆子。

有些蔣婆子能夠回答,有些賬目上的蹊蹺,連蔣婆子都有些難知究竟。

每遇到這等卡口之處,寶釵便翻查關聯賬目,取出各店鋪書信校對,大致也能推斷出問題。

薛姨媽見女兒沉靜專注,無半點急躁不耐之色,隨手翻看賬目,便能看出門道端倪,不時向蔣婆子發問。

薛姨媽心中微微嘆氣,自己老爺當年在家打理賬目,便和女兒完全相同的做派神情。

女兒自小得老爺悉心教誨,倒是真得了自己老爺衣鉢,可惜她偏投錯了女胎。

要是我的寶釵是個男身,自己何須這般操心頭痛。

薛姨媽進出堂屋幾次,一直到日頭開始落山,見女兒已看過大半賬本,似乎並沒太多疲憊之色。

那蔣婆子卻有些臉色發青,像是累得不輕,她被寶釵問了太多賬本上關竅,絞盡腦汁費心回話。

只是她日常只管巡查賬本,金陵各家店鋪日常生意出入,實務細節她也知之不詳,已數次被自家姑娘問倒。

寶釵將蔣婆子打發去歇息,這才站起身子,想伸一下腰身,又覺得有些不雅,只是伸手捶了幾下纖細腰肢。

說道:“媽,賬本我已看過大半,明日再花上小半日時間,裡外就都能看完。”

————

薛姨媽問道:“我看你方纔問了蔣婆子許多事,是金陵的賬目有問題嗎?”

寶釵微微皺眉,搖了搖頭說道:“賬目上看不出大問題,只是金陵各店每月來信,我都有詳細看過。

對各店的生意盈利,心中多少有些底子。

媽心裡也很清楚,這些年家裡的生意,比起父親在時,已經大有不如。

自從父親去世後,金陵甄家在商場發力,掙下了甄半城的美名,對薛家的生意打壓不小。

自從我們一家遷居的神京,對家中生意的打理關照,比在金陵更加不得便利,家中生意更低落一層。

但今年甄家落罪抄家,他們在金陵的所有店鋪生意,全部都被官府抄沒,連甄三姑娘都下落不明。

甄家的生意敗了,在金陵商場空出好大餘地,上兩月媽就和我說過,此時正當時候,有利可圖。

媽也給金陵各店回信,讓他們及時囤貨傾銷,儘量佔據甄家被抄留下的空檔。

女兒曾仔細估算各店生意,這兩月盈利應該比起年初,要好上三成有餘,長此以往薛家生意多半能恢復舊貌。

但我今日盤點賬目,各店生意雖好了不少,盈利比年初卻只上漲兩成,還稍許有些欠缺,和原先預料有些差距。

方纔女兒問了蔣大娘不少事情,但她平時只是巡查賬目,各店日常買賣進出,她也不是太清楚。

但翻看前後賬目,大致也能推算出緣故。

金陵各家店鋪掌櫃都是老手,可許多貨物進價沒到壓底,各類損耗也比往年稍多了些。

而且貨物出價有些偏低,所有這幾月各店生意興隆,銀流盈利卻沒預想的高。

這些事情我也是大致推斷,因我也多年未在金陵,對那裡的市面價碼,也已不太清楚。”

薛姨媽聽了心中不安,說道:“金陵各家店鋪的都是老掌櫃,都是你父親當年親手培植。

即便各店擔任要緊職司,也都是家中各偏房子弟,許多人都是我從小看着長大。

這些人都是生意場上老練人,照理不會犯把價不穩的紕漏,如今也是世風日下,人人都懈怠起來。”

寶釵嘆道:“雖金陵各店用的都是家中老人,但父親去世之後,家中便也弱了威勢。

我們一家又搬來神京多年,金陵各店中的掌櫃夥計,天長日久之下,心中自然少了顧忌。

這世上最易變的就是人心,這些人日常生意懈怠,也就沒有什麼奇怪。

女兒擔心如今只是懈怠,再過幾年就難免生出貪弊,到時金陵的生意便更難了。”

薛姨媽嘆道:“你哥犯了馮淵的命案,當年賈雨村做的手腳,讓他假死脫身,這其中牽連不小。

馮淵雖然死了,但馮家族親卻有不少,你哥要是回去金陵,必定要被人舉告,到時賈雨村都受牽連。

其中風險是在太大,所以他萬不能回去,再說即便你哥返回金陵,他也頂不了大事情。”

薛姨媽看了女兒一眼,心中又是嘆息,女兒回金陵倒是頂事,只是她心裡有放不下的人,多半不願回去。

再說姑娘家打理生意,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

寶釵說道:“媽,前幾日我收到寶琴的書信,她說二叔從神京返回金陵,沒多久又出了遠門。

因這兩年二嬸身子欠安,這回蝌兄弟和寶琴沒跟二叔出門,兩人都留在金陵侍親。

蝌兄弟頗有才學,性情忠厚,做事勤勉,從小又跟着二叔南北走動,比常人多些見識。

媽不如給二嬸修書一封,讓蝌兄弟幫忙照看金陵生意,他是你的親侄兒,你也能信得過。”

薛姨媽說道:“這倒是一個主意,蝌兒雖年輕些,閱歷比不上鋪裡的老掌櫃,但人品做事我是放心的。

我待會就去寫信,讓蔣婆子帶回金陵,怎麼說也多雙眼睛看着生意。

其實這事我合計了許久,你二叔一家都在金陵,原本讓你二叔幫忙打理生意,那是再合適不過的。

你二叔年輕的時候,是你父親手把手教出來的,這些年又走南闖北,見多識廣。

只要他肯打理大房生意,足夠把家中那些老臣子壓的服帖,即便大房生意分潤些給二房,我也是願意的。

只是你二叔行蹤不定,一年沒幾日在金陵,便是我有此心,也很難得其便利。

你二叔也是過四十的人,這些年東奔西跑,也掙下不小的家業,足夠一雙兒女嚼用一輩子。

他其實早該在金陵過些安生日子,還這麼長年累月在外奔忙,也不知道他圖個什麼。”

寶釵說道:“媽既有此心,也是一件好事,倒也不用太急。

寶琴明年就到及笄之年,她和梅翰林公子已訂婚約,早則明年入冬,晚則後年開春,多半就要送嫁入京。

二叔必定也要過來,到時媽和二叔好好商議此事,必定能夠如願……”

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643章 皇榜隱仇隙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507章 庶脈可承爵第760章 盧橘話秘辛第268章 各自有伎倆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780章 朽木不可雕第763章 宮花掩春意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382章 仇隙生旖旎第340章 融陽映柔情第333章 宮闈賜鳳恩第704章 可堪爲鶼鰈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498章 奇功定聖恩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235章 入冊內務府第325章 仕途點迷津第699章 風流難自棄第492章 深危動千里第301章 卓功蓋三軍第555章 紅顏解妙卿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197章 譭譽由天心第四十九章 客似雲來第二章 月例第172章 餘孽隱危機第312章 獻俘震四邦第165章 歧路各自緣第389章 諸事露隱憂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659章 雋彩滿城唱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545章 秘冊掀風雲第九十一章 踏風奪利刃第452章 上諭彰功勳第595章 情牽分真僞第二十六章 才子齷齪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451章 事了生謀逆第370章 玄墓有梅花第173章 世無雙全法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618章 絕勝多蕭然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十五章 心經第410章 恩義延兩世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768章 夜宴探迷離第299章 犯禁生異變第107章 敕封奉議郎第十二章 問話第691章 深危動千里第326章 喬遷伯爵府第108章 香閨意纏綿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577章 何以言肖母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396章 釜底欲抽薪第460章 媒妁可當時第136章 倭緞顯端倪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706章 鴛盟牽國事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445章 滿城皆絕殺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388章 水路揭迷蹤第728章 房闈添香軟第443章 詭道制奇勳第372章 禪心困離情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376章 綠玉品嬌芳第390章 江濤伴妙音第531章 春闈顯波瀾第754章 芳心警家業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616章 皇榜題名時第九十六章 喜憾各參半第224章 禍亂起蕭牆第169章 佛女勤佈施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660章 奇變榮慶堂第291章 襲爵言別情第541章 天命終有無第147章 瞞天難過海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
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643章 皇榜隱仇隙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507章 庶脈可承爵第760章 盧橘話秘辛第268章 各自有伎倆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780章 朽木不可雕第763章 宮花掩春意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382章 仇隙生旖旎第340章 融陽映柔情第333章 宮闈賜鳳恩第704章 可堪爲鶼鰈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498章 奇功定聖恩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235章 入冊內務府第325章 仕途點迷津第699章 風流難自棄第492章 深危動千里第301章 卓功蓋三軍第555章 紅顏解妙卿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197章 譭譽由天心第四十九章 客似雲來第二章 月例第172章 餘孽隱危機第312章 獻俘震四邦第165章 歧路各自緣第389章 諸事露隱憂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659章 雋彩滿城唱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545章 秘冊掀風雲第九十一章 踏風奪利刃第452章 上諭彰功勳第595章 情牽分真僞第二十六章 才子齷齪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451章 事了生謀逆第370章 玄墓有梅花第173章 世無雙全法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618章 絕勝多蕭然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135章 藥盂搗脂香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十五章 心經第410章 恩義延兩世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768章 夜宴探迷離第299章 犯禁生異變第107章 敕封奉議郎第十二章 問話第691章 深危動千里第326章 喬遷伯爵府第108章 香閨意纏綿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453章 抄滅終成禍第577章 何以言肖母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第148章 那一抹血光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396章 釜底欲抽薪第460章 媒妁可當時第136章 倭緞顯端倪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706章 鴛盟牽國事第103章 危難入門牆第445章 滿城皆絕殺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388章 水路揭迷蹤第728章 房闈添香軟第443章 詭道制奇勳第372章 禪心困離情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376章 綠玉品嬌芳第390章 江濤伴妙音第531章 春闈顯波瀾第754章 芳心警家業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616章 皇榜題名時第九十六章 喜憾各參半第224章 禍亂起蕭牆第169章 佛女勤佈施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660章 奇變榮慶堂第291章 襲爵言別情第541章 天命終有無第147章 瞞天難過海第七十二章 嘔血了夙緣第238章 心思各自藏第400章 情迷生博弈第423章 疑塚埋香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