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絕勝多蕭然

榮國府,榮慶堂。

自從賈家二房遷出榮國府,迎春、黛玉等姊妹都在東府安居,榮慶堂比起往年也少了些許熱鬧。

但今日堂中人氣鼎盛,賈母斜靠在羅漢榻上,鴛鴦、琥珀等丫鬟在旁伺候。

賈政夫婦帶着幾個子孫陪坐說話,李紈也帶着丫鬟進了堂,二房除了幾個姨娘,幾乎一個都沒落下。

王熙鳳也坐着滑竿,早早進了堂中,賈母讓人擡了軟椅安置她。

沒過去一會兒,薛姨媽帶着丫鬟同喜也進了榮慶堂,開口就恭喜賈母,養了個文曲星轉世的孫子。

賈政聽了頗爲開懷,王夫人心中卻不免生氣,覺得自己妹妹胳膊肘往外拐,行事說話都擡着大房的面子。

莫非妹妹竟癡心妄想起來,想讓寶丫頭和琮哥兒成事,那她可真是混了頭了,竟半點不知老太太早算計的心思。

此時,迎春讓丫鬟給賈母傳信,因官府上榜喜訊,多半會報到伯爵府,她和姊妹等得了喜訊,再過來和老太太報喜。

堂中氣氛被薛姨媽帶動,衆人話語都不離賈琮放榜之事。

如果賈琮如今不是兩府家主,不是這等聲名卓然,不知會不會出現這等場景。

至少賈母必定還是老派口吻,比如世傳勳貴之家子弟,不需靠科舉讀書改換門庭云云。

座中對賈琮登第之事,最熱衷欣喜除了賈政,另外一個竟然是李紈,手牽着兒子還不時耳提面授幾句。

她寡居多年,一向處事謹慎小心,所有心思就渴望兒子成材,自然對這等科舉榮耀之事,十分羨慕。

說道:“老太太,東府敬老爺也是進士及第,這算起來好多年前的事,這次琮兄弟也能登第,可真是希罕事。”

賈母原先對賈琮讀書科舉,並不太過在意,甚至覺得他都封了爵位,還去讀什麼勞什子書。

但進士及第之事,非比尋常,歷來都是載入族譜,宣之後人,不管對如何尊貴的門第,那都是不得了的文華盛事。

如今賈母可不敢再說那些輕巧話,不然傳出去必定成爲笑柄。

賈母笑道:“那算起來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當初東府的大老爺,我們府上國公爺都還在世,那是賈家最鼎盛之時。

敬哥兒從小聰明,讀書爭氣,竟然讓他考中了進士,勳貴之家出了文曲星,那是多大的光彩。

那些個貴勳老親嫉妒得眼睛發紅,禮部的衙差上門報喜,兩府熱鬧得就像過年一樣。

流水席面整整開了十天,人人都說賈家文武雙全,勳貴世家之中,再無其二。

你們是年紀小,沒見過當年的排場場面,雖然過去幾十年,我一想起就能記得清清楚楚。”

賈母話語中充滿緬懷,不知是想到賈敬進士及第的光彩,還是懷念當年榮國公在世之時,賈家令人豔羨的輝煌權勢和榮耀。

賈政笑道:“那個時候我也開蒙讀書,此事記得特別清楚,東府大兄會試中了七十三名,之後殿試得了二甲四十九名。

原本大兄雖名列二甲,尚不能入翰林,上皇顧念兩府功勳,特地賜大兄入翰林院任檢討。

這可是罕見的恩典,即便在同年進士之中,也是十分榮耀,給賈家爭足了臉面。

當年我就是見了大兄的文華盛事,才下定決心,必定要走舉業發跡之途,可惜時運在天,也是惘然。”

賈母在一邊笑道:“有祖宗的福廕庇佑你,即便不用科舉,你不是也做了五品官,多少進士出身,到老也不過五品。”

王夫人笑着說道:“老太太這話在理,這讀書考學的本事再了得,也比不過國公門第世傳的爵位和福廕。”

賈母聽了微笑點頭,媳婦的話算說進她的心坎,賈母出身豪門,嫁入豪門,一輩子榮華富貴,靠的可不是祖宗的福廕。

再說,賈敬雖然中了進士,但最後是個什麼結局,賈母心中再清楚不過。

所以在賈母看來,科舉及第雖然體面,但有多大用處,好像也不盡然……

……

賈政聽了自己夫人的話,皺了皺眉頭,也懶得去接話。

李紈聽了王夫人的話,把兒子拉在身邊,有些後悔太早讓兒子過來。

心中多少有些埋怨,琮兄弟及第的大喜日子,太太怎麼說這種暗話,這話要讓蘭兒聽到心裡,那還了得。

我這兒子要真信了他祖母的話,覺得讀書也是沒用,等着享受祖宗福氣纔是正理,這孩子還不養廢物了。

李紈決定事後定要對兒子耳提面授,要讓他知道不靠祖蔭、功名自取的道理。

否則兒子聽了這些歪話散話,學得像寶玉這樣,不愛讀書,只愛玩小丫鬟,自己這一輩子還有什麼指望。

薛姨媽聽了自己姐姐的話,心中嘆息,自己這姐姐也是魔怔了,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琮哥兒要不是靠讀書進學,怎麼能得了皇帝賞識,這纔有機緣封了爵位,他何時靠過賈家的祖宗福廕,可見讀書是極有用的。

即便他承襲了榮國爵,不過是皇帝給的添頭,聖旨上可寫得明白,妾生的庶子都可以承襲……

我這商賈之門都看得明白,姐姐做了半輩子貴勳夫人,倒活得越來越糊塗。

她是放不下半輩子當家太太的榮耀,裡外不服氣琮哥兒,自己真真迷了心竅。

……

伯爵府,叢綠堂。

迎春帶着黛玉、寶釵等姊妹,將府邸佈置得分外喜氣,然後都去了堂中安坐等候。

因叢綠堂離外院最近,外院婆子往裡傳消息,不用進到內宅庭院這麼繁瑣。

況且,迎春覺得今日是弟弟登第大喜,在內院正經廳堂接報喜訊,纔可顯足夠隆重。

因賈琮出府,如今內院都是女眷,外院管家也隨着賈琮看榜。

迎春早早吩咐外院得力管事,讓他開伯爵府正門,準備紅封、登科喜錢、爆竹等物。

這等禮部衙役來報登科喜信,便要熱鬧操持一番。

此時,叢綠堂裡的西洋擺鐘敲響,時間已是巳時過半,突然堂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婆子滿臉喜氣進了叢綠堂,見了迎春便說道:“大小姐,跟伯爺看榜的小廝回報,說伯爺中了今科會試頭榜頭名會元!”

堂中衆姐妹聽了都滿臉震驚,一時之間都有些失措,繼而反應過來,個個都是喜氣洋洋。

她們雖知賈琮位份特殊,今科必能登第,但誰也沒想到竟能中頭名會元,真是通天之喜,再好不過之事。

史湘雲的聲音清脆颯爽,雙眸閃亮,說道:“三哥哥好生厲害,前面已做了解元,這會又做會元,莫非後面還要做狀元?”

寶釵笑道:“早上出門,我還說這輩子沒見過進士狀元,說不得這會子都要見全了。”

黛玉笑道:“做狀元當然好事,總之進士及第就成了,三哥哥倒不差這一樁榮耀,不過是爲開仕途之路罷了。”

迎春卻問那婆子:“怎麼報信小廝回來,琮弟還沒回府?”

那婆子說道:“報信的小廝說今日看榜人太多,等貼完榜單,幾千號人都散了場,馬車在路上走不了快。

所以管家讓小廝先跑回來報信,好讓大小姐放心。”

迎春笑道:“你給外院傳話,傳信的小廝重賞,讓管事盯着門戶,禮部衙差報喜,立刻就來回我。”

……

此時,寧榮街口一匹快馬飛馳而入,馬上的禮部衙差身插紅彩小旗,揹着明黃緞包,引得路上紛紛矚目。

快馬跑到伯爵府正門,那衙差剛剛下馬,早就有家丁等在門口,將他引入外院正堂。

府上的管事得了迎春傳話,不敢入外院正堂,而是一直站在正堂門口等候。

那衙差見了管事衣着體面,只當是府上主家,便喜氣洋洋解下背上皇緞包裹,取出裡面的禮部會試上榜冊書。

大聲唱道:“貴府舉子賈琮得中嘉昭十五年會試頭榜頭名會元,文雲昌盛,前程錦繡,仕途宏達!”

那衙差報過喜訊,又把禮部會試冊書雙手遞給管事,那管事喜笑顏開,取出早備好的紅封錦袋,說道:“貴差辛苦了。”

那衙差用手一摸,便知是兩個十兩的銀錠,心中不禁狂喜,這威遠伯府好生闊氣,這可是一家老小兩年的口糧嚼頭。

他想到這會元賈琮是賈家兩府的家主,可惜禮部會試冊書只有一份,不然兩府自己都去報喜,幾年都不用幹了……

那管事給衙差塞過紅封,連忙轉頭對身邊小廝說道:“府門燃放爆竹,撒登科喜錢,今日伯爺登科之喜,個個都給我精神點!”

話剛說完,他便捧着禮部會試冊書急匆匆往內院報信。

叢綠堂中迎春、黛玉等姊妹還沉浸在歡欣之中,就聽到外頭傳來密集響亮的爆竹聲。

惜春年幼,還是愛熱鬧的歲數,聽到爆炸聲便蹦跳鼓掌。

傳信的婆子又快步進了堂中,這次手上多了一本明黃冊書,又說道外院已接到禮部衙差報喜。

方纔小廝傳信,衆姊妹雖然心中喜悅,總覺這好事來得實在太猛,如今見了這禮部冊書,不禁又添一層歡喜。

衆姊妹都是大門不邁的閨閣千金,會試上榜冊書這等稀罕物件,也都是第一次見。

她們見冊書上寫賈琮中今科會試首榜會元字眼,還有本次會試三大主考官的簽名印鑑,大周禮部的官防圖章。

迎春對那婆子笑道:“等管家回府,就傳我的話,本月府上各處人等,月例銀子都發雙份,賀喜伯爺會試及第。”

……

榮國府,榮慶堂。

賈母正和薛姨媽、王夫人聊天,賈政望着堂上西洋擺鐘,神情微微有些焦急,寶玉站在身後,神情呆滯,渾身都不自在。

如同,堂外傳來響亮的爆竹聲,賈母等人都吃了一驚,連忙讓鴛鴦出去看看。

沒過一會兒,鴛鴦滿臉笑容進來,說道:“老太太大喜了,是東府那邊在放爆竹,那邊有人來傳信,說三爺中了會試會元。

如今二姑娘她們正要過來給老太太報喜呢。”

賈母和王夫人其實不太懂會元的意思,一旁賈政聽到這個字眼,神情一下呆滯了片刻,轉而滿臉泛起赤紅。

他話音有些顫抖的問道:“你說什麼,琮哥兒得了會試會元,那可是頭榜頭名,可不是聽錯了?”

鴛鴦笑道:“二老爺放心,我聽得真真的,我還多問了一次,說得確是三爺中了會試會元。”

這時榮慶堂門簾掀開,只見倩影晃動,裙倨輕拂,釵簪耀光,迎春帶着黛玉、探春等姊妹進了榮慶堂。

寶玉剛纔聽了賈琮中了會試,只覺得胸中反胃,似乎有腥臭撲鼻而來,幾乎要忍不住落荒而逃。

正見了衆姊妹到來,其中還有林妹妹,心中不由大樂,只是林妹妹手上抱着個黃燦燦的冊子,是個什麼物事。

他纔剛要開口說話,就聽到迎春微笑說道:“二老爺,鴛鴦說的沒錯,琮弟中的就是會試頭名會元。

禮部的冊書上寫的明明白白的,還有會試三大主考和禮部的印章。”

一聽這話,寶玉剛剛泛起的好心情,一下都被敗得一乾二淨,臉色已忍不住有些慘白……

迎春從黛玉手上接過冊書遞給賈政,賈政接過冊書,仔細看了一遍。

神情異常振奮的說道:“老太太,琮哥兒果然中了會試頭名會元,勳貴之家出了會元,大周立國以來頭一遭,老太太大喜啊!

當年東府大兄這等榮耀,也不過得了會試七十三名,琮哥兒中了卻是頭名會元,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不可相提並論。

琮哥兒已中了案首、解元,如今又中會元,光宗耀祖,闔族同輝,賈家得此麒麟之子,真是祖宗顯聖!”

賈母、王夫人等女眷本就不太懂科舉的道道,只知會試上榜是極厲害的。

賈家又沒人中過會元,她們這些內宅婦人,哪個會留意會元是什麼東西。

如今聽了賈政解說,方知道極其了不得的會試第一名。

被家族衆人吹捧了三十年的賈敬,當年不過中了會試七十三名,在賈琮的頭名會元之前,似乎不值一提……

李紈看着賈政手上的冊書,眼睛有些發亮,領着賈蘭上前細看,說道:“蘭兒,你仔細瞧瞧,以後要學琮三叔,男兒纔不負此生!”

賈政聽了點頭,說道:“珠兒媳婦這話極是,好好教養蘭兒,將來給家裡爭光。”

寶玉聽了這話,心裡彆扭的快要暈倒,只覺得雙腿有些發軟,似乎快要跌倒。

他突然想到方纔黛玉進堂的形狀,林妹妹竟將賈琮這勞什子冊書,緊緊抱在懷裡,就像無上珍寶一般,這怎麼得了!

王夫人聽了賈政的言辭,實在沒想到東府那小子竟如此了得,考學比東府大老爺還要厲害許多,生生又搶了怎麼大的風頭。

自己的大兒媳也是混了頭,竟然當着這麼多的人,吹捧起那小子,看他對自己兒子說的什麼話,胳膊肘都不知拐到那裡去了。

王夫人看着賈政手中會試冊書,恨不得上前一把撕爛……

薛姨媽雖然很是震驚,但這些年她都有些習慣了。

她只覺得女兒眼光當真是毒,挑中這樣的人物,這琮哥兒還真是邪性到底了,科舉登科也就罷了,還此次次都是魁首。

雖然這琮哥兒出色,只是出色得有些過了,她心中嘆息,越是這樣的情形,女兒心中那些念想,也就愈發渺茫……

……

此時,賈母也開始醒悟過來,自己孫子這次會試下場,做了件何等了不得之事,連當年的敬哥兒都遠不如他。

賈母心情有些沉重,琮哥兒這等出色,自己的寶玉也就愈發懸殊起來……

不過作爲賈家的國公誥命,賈母還是知道賈琮得中會元,對賈家門第是極好的事,心中還是高興的。

賈母對王熙鳳說道:“鳳丫頭,如今你當着家,琮哥兒這等喜事,可是要好好操辦,該用的銀子不能省。

也不能由着他那清簡的性子,這樣的大事簡簡單單就收場。”

王熙鳳笑道:“老太太這話極是,這事不能由着琮兄弟的意思,得由着老太太的意思,必須大操大辦。

如今天氣暖和,存不住東西,昨日開始,我才讓林之孝兩口子,採買了一批豬羊果菜。

只要明日有人道賀,就能大開流水宴席。

只是老太太心裡要有個預備,怕是這樣的熱鬧,這些日子不止這一遭呢。”

賈母聽了這話,神情有些疑惑。

一旁的賈政笑道:“璉兒媳婦的意思我懂,下月就是殿試之期,琮哥兒是頭名會元,多半有一甲之資,到時會比今日更加榮耀。”

賈母聽了也有些恍然,琮哥兒今日這等體面,竟還是不夠的,居然還有一遭更大的……

王夫人聽了都有些暈眩,只怕到了那個時候,自己老爺又要拖家帶口,巴巴過來看那小子的風光。

寶玉聽了父親這話,不由得天旋地轉,心中悲憤,柔腸寸斷起來……

賈琮這等接二連三折騰,還不把老爺的火頭都招出來,必定要死命逼自己讀書,只怕以後都要困在東路院讀書,還不如死了乾淨……

……

堂外丫鬟來報,說琮三爺已回府,如今往西府過來,給老太太報喜。

卻是賈琮回了東府,聽管事說姊妹們都去西府報喜,這等會試登科喜事,按長輩禮數慣例,他自然也要來和賈母報喜。

等到賈琮進了榮慶堂,賈政自然不吝溢美之詞,將他着實誇獎了一番。

他看着賈琮的目光,老懷大慰之情,溢於言表,目光炯炯,神采飛揚,似乎比賈琮還要興奮高興一些。

賈政又按着族中行事的慣例,提醒了賈母幾句。

賈母又吩咐林之孝開了榮國祠堂,讓賈政陪同賈琮,自然不忘帶上寶玉、賈環、賈蘭等男丁。

幾人進入祠堂告慰祖先,又將那張禮部會試冊書,端端正正供在香案之上,大概是讓祖宗有空也來看看,一起高興的意思……

……

隨着會試揭榜,賈家東西兩府,因賈琮得中會元一派歡欣雀躍,

偌大的神京城中,酒肆瓦子,青樓楚館,皇榜題名者躊躇滿志,榜上無名者悲愴失落,年年皆是如此。

嘉昭十五年會試大比,似乎已就此卸下帷幕,但由此引動的詭異暗流,似乎纔剛剛開始涌動。

……

四月二十六日,清晨,路上行人尚且稀少。

文翰街上的各家書鋪,已次第卸下門板,先後開張營業。

一個三十多歲中年人,在路面上盤桓來回許久,似乎有些猶豫不決,最終走入鋪面最大的蕭家書鋪。

他在書鋪裡的貨架中間,信步走了片刻,看到一個老者正在整理書籍。

老者五六十歲年紀,雙頰褶皺,一臉風霜,穿身潔淨的粗布衣裳。

中年人上前溫聲問道:“老人家,可還記得我?”

那老者回頭看了一眼,目光中似有疑惑。

他片刻後纔想到什麼,笑道:“我想起來了,先生前段時間來買過書,我記得是那本劉吉川文錄。”

那中年人眼神一亮,說道:“老人家記性可是真好,我這次即是買書,也是是想向你打聽一件事情。”

老者目光迷惑,問道:“先生想打聽何事?”

中年人說道:“我聽老人家說過,有兩個舉子模樣的人物,也是來買那本《劉吉川文錄》

一人二十歲出頭,表字希文,另一人年近四十,表字葆坤,但是不知姓氏。

我想再問問老人家,他們當日買書的時候,還說過其他什麼話?”

老者神情迷惑,問道:“先生爲何要問這樣的事情?”

中年人臉色有些發僵,笑道:“那兩人是我的朋友,我們幾人寫文鬥勝,他們的文章取意那本劉吉川文錄。

所以我纔想知道,當日他們買這書的時候,說過些什麼話語,我便能知他們寫文意圖構思。

這樣就能隨機應變,寫出更好的文章予以壓制,不過是朋友之間的鬥勝之心,讓老人家見笑了。”

中年人說着,便從袖中取出一塊銀錠,足足有三兩重,那可是他小半月的俸祿。

老者不動聲色的接過銀兩,笑道:“原來如此,書生鬥文也是雅事,老漢仔細想想,大概是能想起的。”

那老者在貨架前來回走了幾步,笑道:“看來還真沒老糊塗,真讓我想起來了。

當時那位叫希文的書生,看中了那本劉吉川文集,興致極好的要買下。

那位叫葆坤的書生勸說自己同伴,眼下會試在即,多揣摩黃大人所出擬題,纔是要緊之事,何必在生僻之文上浪費時辰……”

那老者一邊說,一邊盡力回憶,話語雖有中斷,但前後言辭吻合緊密,聽得出絕不是隨意杜撰。

他雖看着年紀已大,但記性着實不差,將多日之前的事緩緩道來,漸漸展現整個事由……

那中年人越聽越心驚,神情陰沉詫異,眼神之中透着異樣的嚴峻。

一直聽那老者說完,他還站在那裡沉思片刻,半晌纔對老者微笑說道:“多謝老人家了。”

這中年人說完,便揚長出了蕭家書鋪,很快消失在人羣中。

那老者重新走到貨架前,拿起那本《劉吉川文錄》,嘴角露出難以察覺的陰森笑意,然後又將書丟回貨架……

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667章 櫛沐情亦香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487章 古琴隱身世第五章 嘉順王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506章 亡羊補金玉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358章 芳情心自許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494章 奏除榮國爵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296章 寧國議繼嗣第455章 闈院誰多情第612章 私情促姻緣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六十六章 宗人勢惶惶第128章 無因喚香菱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243章 陰邪無處藏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595章 情牽分真僞第806章 房闈顯端倪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570章 愛慾嗔癡毒第597章 掄才問錚心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532章 嬌橫謀情郎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166章 文華動江南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314章 賈母的算計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禍從天降第154章 生死如草芥第256章 閨閣言商事第319章 做法總自斃第十章 回信第161章 一曲滿城唱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234章 君臣弈忠奸第221章 寶珠的來歷第四十二章 刁奴逞兇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678章 良緣宜生養第五十三章 清芷偏院第373章 兩淮生鹽危第634章 隔岸欲觀火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491章 禍事從口出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437章 裙釵識妄念第127章 抹額胭脂紅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610章 迷情亂人心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162章 登臨濯江樓第440章 利刃映寒光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217章 時勢多悲歡第281章 天網不疏漏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186章 緇衣承芳澤第291章 襲爵言別情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九十六章 喜憾各參半第300章 禍滅掩榮國第269章 昭告斬覬覦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284章 雄關顯疑雲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807章 風雪滿弓刀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582章 參心難賦情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332章 建功賞殊榮第二十七章 母爲花魁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620章 神術解情竇第592章 眉顰映雪心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四章 探春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628章 大魁卻榮盛第661章 峻法鍛心性第583章 房闈言婚娶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
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667章 櫛沐情亦香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487章 古琴隱身世第五章 嘉順王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506章 亡羊補金玉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358章 芳情心自許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494章 奏除榮國爵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296章 寧國議繼嗣第455章 闈院誰多情第612章 私情促姻緣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六十六章 宗人勢惶惶第128章 無因喚香菱第203章 梨香起風波第243章 陰邪無處藏第262章 寒衣寄音書第595章 情牽分真僞第806章 房闈顯端倪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650章 大勢藏禍亂第570章 愛慾嗔癡毒第597章 掄才問錚心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532章 嬌橫謀情郎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166章 文華動江南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314章 賈母的算計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禍從天降第154章 生死如草芥第256章 閨閣言商事第319章 做法總自斃第十章 回信第161章 一曲滿城唱第586章 慧巧問衷心第234章 君臣弈忠奸第221章 寶珠的來歷第四十二章 刁奴逞兇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678章 良緣宜生養第五十三章 清芷偏院第373章 兩淮生鹽危第634章 隔岸欲觀火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491章 禍事從口出第122章 藥愈不死心第437章 裙釵識妄念第127章 抹額胭脂紅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610章 迷情亂人心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162章 登臨濯江樓第440章 利刃映寒光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684章 畫中當年事第217章 時勢多悲歡第281章 天網不疏漏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398章 甄氏有芳青第186章 緇衣承芳澤第291章 襲爵言別情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九十六章 喜憾各參半第300章 禍滅掩榮國第269章 昭告斬覬覦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284章 雄關顯疑雲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807章 風雪滿弓刀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582章 參心難賦情第668章 衾暖情夢香第332章 建功賞殊榮第二十七章 母爲花魁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620章 神術解情竇第592章 眉顰映雪心第572章 帝宮傳隱危第278章 舊案揭隱秘第四章 探春第435章 裳薄胭脂香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628章 大魁卻榮盛第661章 峻法鍛心性第583章 房闈言婚娶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