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復恩

如此一來,連太后也着了急,一日數次趕來探望,卻被齊魯攔在了皇帝的寢殿外。齊魯憂心忡忡道:“皇上的病起於疥瘡,原是春夏最易發的病症,卻不知爲何在初春便開始發作起來了。”

太后扶着皇后的手,急道:“到底是什麼症候,要不要緊?”

齊魯忙道:“皇上怕是接觸了疥蟲,感溼熱之邪,舌紅、苔黃膩、脈數滑爲溼熱毒聚之象。溼熱毒聚則見膿皰疊起,破流脂水。微臣已經協同太醫院同僚一同擬了方子,但之前皇上諱疾忌醫,一直隱忍不言,到了今時今日,這病卻是有些重了。”

太后遽然變色,嚴厲道:“這些日子都是誰侍寢的?取敬事房的檔來!”

皇后忙恭聲回答:“太后,臣妾已經看過記檔,除了純貴妃和舒嬪各伴駕一次,但純貴妃剛有身孕,之後都是嫺貴妃了。”

太后鼻息微重,疾言厲色道:“嫺貴妃呢?”

李玉察言觀色,忙道:“皇上之前不肯請太醫察看,都是嫺貴妃在旁照顧,貴妃小主日夜辛勞,如今得了和皇上一樣的症候,正在養心殿後殿養着呢。”

太后這才稍稍消氣:“算她還伺候周全。只是嫺貴妃怎得了和皇上一樣的病,莫不是她傳給皇上的吧?”

李玉忙道:“皇上發病半個月後嫺貴妃才起的症狀,應該不像。”

皇后看着齊魯道:“你方纔說皇上的病是由疥蟲引起的,疥蟲是什麼?是不是翊坤宮不大幹淨,才讓皇上得上了這種病?”

齊魯躬身道:“疥蟲是會傳染疥瘡,也可能是得了疥瘡的人用過的東西被皇上接觸過,或是皇上直接碰過得了疥瘡的人才會得這種症候。至於翊坤宮中是否有這樣的東西,按理說只有皇上和嫺貴妃得病,那翊坤宮應該是乾淨的。”

太后沉聲道:“好了。既然其他人無事,皇后,咱們先去看皇帝要緊。”

齊魯忙道:“太后、皇后當心。太后與皇后是萬金之體,這病原是會傳染的,萬萬得小心。”說罷提醒小太監給太后和皇后戴上紗制的手套,在口鼻處蒙上紗巾,方由李玉引了進去,又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千萬別碰皇上碰過的東西,一切奴才來動手即可。”

太后見李玉和太醫這般鄭重其事,也知道皇帝的病不大好,便沉着臉由着李玉帶進去。

寢殿內,一重重通天落地的明黃色赤龍祥雲帷帳低低地垂着,將白日籠得如黃昏一般。皇帝睡榻前的紫銅獸爐口中緩緩地吐出白色的嫋嫋香菸,越發加重了殿內沉鬱至靜的氛圍。偶爾,皇帝發出一兩聲呻吟,又沉默了下去。

兩個侍女跪在皇帝榻前,戴着重重白綃手套,替皇帝輕輕地撓着癢處。太后見皇帝昏睡,示意李玉掀開被子,撩起皇帝的手臂和腿上的衣物,觸目所及之處,皆是大片的紅色水皰,在昏暗的天光下閃爍着幽異的光澤,更有甚者,一起成了大片紅色飽滿的突起的癤狀物。皇帝含糊不清地呻吟着:“癢……癢……”

皇后情難自禁,淚便落了下來。太后到底有些心疼,輕輕喚了幾句:“皇帝,皇帝!”

皇帝並沒有清醒地迴應,只是昏昏沉沉地呢喃:“額娘,額娘,癢……”

太后的面色略沉了沉:“皇后,你聽見皇帝說什麼?”

皇后知道皇帝的呼喚犯了太后的大忌,這“額娘”二字,指的未必是在慈寧宮頤養天年的皇太后。然而她也知道這話說不得,勉強笑道:“皇上一直尊稱您爲皇額娘,如今病中虛弱,感念太后親來看望,所以格外親熱,只稱呼爲額娘了。”

太后脣邊的笑意淡薄得如同遠處縹緲的山嵐:“難爲皇帝的孝心了。”她的口氣再不如方纔熱切,“齊魯,給皇上和嫺貴妃用的是什麼藥?可有起色?”

齊魯忙道:“回太后,微臣每日用清熱化溼的黃連解毒湯給皇上服用,另用芫花、馬齒莧、蒲公英、如意草和白礬熬好的藥水擦拭全身。飲食上多用新鮮蔬果,再輔以白鴿煲綠豆、北芪生地煲瘦肉兩味湯羹給皇上調治。嫺貴妃得的病症晚,雖然發熱較多,但不比皇上這樣嚴重,這些藥外敷內服,已然見效了。”

太后扶了扶鬢邊的瑤池清供鬢花,頷首道:“你是太醫院之首,用藥謹慎妥當,哀家很放心,就好好爲皇上治着吧。一應湯藥,你必得親自看着。”齊魯答應出去了。太后迴轉頭,見皇后只是無聲落淚,不覺皺眉道:“皇后,你是六宮之主,很該知道這時候掉眼淚是沒有用處的。若是你哭皇上便能痊癒,哀家便坐下來和你一起哭。”

皇后忙忍了淚道:“是。”

太后皺眉道:“皇上的病不是什麼大症候,眼淚珠子這麼不值錢地掉下來,晦氣不晦氣?若是嫺貴妃也跟你一樣,她還能伺候皇帝伺候到自己也病了?早哭昏過去了。”

皇后見太后這般說,少不得硬生生擦了眼淚:“兒臣但憑皇額娘吩咐。”

太后嘆口氣道:“你這樣溫溫柔柔的性子,也只得哀家來吩咐了。既然嫺貴妃已經病着,宮中其他妃嬪可以輪侍,純貴妃剛有了身孕,嘉妃要撫養皇子,都不必過來。餘者玫嬪、舒嬪是皇帝最愛,可以多多侍奉,愉妃、慶常在、秀答應也可隨侍。你是皇后,調度上用心些便是。”

太后一一吩咐完,皇后跪下道:“皇額娘聖明,臣妾原本不該駁皇額孃的話,但是皇上的病會傳染,若是六宮輪侍,萬一都染上了病症,恐怕一發不可收拾。若是皇額娘覺得兒臣還妥當,兒臣自請照顧皇上,必定日夜侍奉,不離半步。”

太后雙眸微睜,眸底清亮:“是麼?皇后與皇帝如此恩愛之心,哀家怎忍心分離。便由着皇后吧。只是皇后,你也是人,若到支撐不住時,哀家自會許人來幫你。”說罷,太后便又囑咐了李玉幾句,才往殿外去。

因皇帝病着,寢殿內本就窒悶,太后坐了一路的輦轎,一直到了慈寧宮前,才深吸一口氣,揉着額頭道:“福珈,哀家覺得心口悶悶的,回頭叫太醫來瞧瞧。”

福珈正答應着,轉頭見齊魯正站在廊下抱柱之後,不覺笑道:“正說着太醫呢,可不齊太醫就跟來這兒了呢。”

太后聞聲望去,見齊魯依禮請安,卻是一臉惶惶之色,不由得皺眉道:“怎麼了?皇帝病着,你這一臉慌張不安,也不怕犯了忌諱?”

齊魯這纔回過神來,忙不迭拿袖子擦了臉道:“微臣有罪。微臣有罪。”

這告罪甚是沒有來由,太后與福珈對視一眼,旋即明白,便道:“起來吧。哀家正要再細問你皇帝的病情。”

齊魯上前幾步,跟着太后進了暖閣,見左右再無外人伺候,方纔緩和些神色。太后扶了福珈的手坐下,穩穩一笑,睨着他道:“三魂丟了兩魄,是知道了慧賢皇貴妃臨死前狠狠告了你一狀吧?”

齊魯趕緊跪下:“回太后的話,微臣在宮裡當差,主子的吩咐無一不盡心盡力做到,實在不敢得罪了誰啊!”

福珈替太后斟了茶擺上,看着齊魯抿嘴笑道:“齊太醫久在宮中,左右逢源,不是不敢得罪了誰,是實在太能分清誰能得罪誰不能得罪了。您怕慧賢皇貴妃知道了您對她做的那些事,教皇上怪您做事不謹慎?那可真真是沒有的事。您是皇上最得力的人,皇上有的是要用您的地方,有什麼可怕的,您前途無量呢。”

齊魯慌不迭擺手道:“姑姑的誇獎,微臣愧不敢當。”

太后輕輕一嗤,取過手邊一卷佛經信手翻閱,漫不經心道:“你要仔細些,皇帝來日若要怪罪你,不會是因爲你替他做的那些事,只會是知道了你也在爲哀家做事。”

齊魯嚇得面無人色,叩首道:“太后、皇上、皇后都是微臣的主子,微臣不敢,微臣不敢啊!”

四下裡靜悄悄的,唯有紫檀小几上的博山爐裡緩緩吐出嫋嫋的輕煙如縷,那種淺淺的乳白色,映得太后的面容慈和無比:“皇后只求生子,皇上看重你的才幹,哀家也只取你一點往日的孝心,借你的手讓後宮安寧些罷了。皇帝娶的這些人,擺明了就是倚重她們的母族。烏拉那拉氏便罷了,早就是一盤散沙,高氏能由格格而至側福晉,又一躍而成貴妃,寵擅椒房,也是借了她父親高斌的力。”太后眼裡銜着一絲恨意,“當初哀家的端淑遠嫁,一則是爲了朝廷安寧不得不嫁,二則何曾少了高斌的極力促成。身爲太后,哀家不能不爲朝廷考慮,但身爲人母,哀家卻不能不記得這件事。皇后出身貴重,有張廷玉和馬齊在前朝遙相呼應,便是馬齊死後,她弟弟傅恆也入朝爲官,平步青雲。哀家要制衡皇后,原就費些力氣。若再有高氏這般對皇后死心塌地之人有了子嗣倚仗,豈不更加費力。”

齊魯諾諾道:“是是。太后的原意也不想傷了誰的性命,也是慧賢皇貴妃命該如此。”

太后笑得優雅而和藹,閒閒道:“她的命或許不該如此,只是她父親送走了哀家的女兒,哀家也不容她女兒這般快活罷了。只不過,這件事哀家才吩咐你去做,便發覺原來皇帝也知她氣虛血淤不易有孕,哀家不過是讓你順水推舟,告訴皇帝她已不易有孕,若治癒後再生是非,一則後宮不睦,二則更添高佳氏羽翼,三也勾起哀家思女之心,兩宮生分。所以皇帝纔會對你所作所爲假作不知。你放心,皇帝既然知道你的忠心,便沒人能動你分毫。”

齊魯這才安心些許,想了想又道:“那麼舒嬪小主……”

太后垂着眼皮,淡淡打斷他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誰吩咐你做什麼你便做,旁的不必多理會。”

齊魯這才告退。福珈見齊魯出去,便替太后捶着肩,試探着道:“舒嬪小主的事,太后當真不理會麼?”

太后凝神想了片刻,嘆口氣道:“舒嬪是個癡心人兒,一心癡慕皇帝。哀家除了能成全她的癡心,別的什麼也成全不了。”

福珈似是不忍,沉吟着道:“可憐了舒嬪一片癡心。不過想想也是,許多時候羈絆越深越不能自拔,若真一顆心都在皇上身上了,便也白費了太后的調教了。”

皇帝如此一病,皇后便在養心殿的寢殿之旁安住下來。皇后自侍奉皇帝,事必躬親,衣不解帶,但凡皇帝有半點不適,她便半蹲在皇帝身前反覆擦拭藥水,直到瘙癢漸止才肯稍作歇息。而皇帝的病症常在夜深人靜時發作,常常不能安眠,皇后便也不眠不休,守候一旁。

如懿身體稍稍好轉時,曾往養心殿寢殿探望皇帝,誰知才掀了簾子,李玉已經趕出來,噤聲擺手道:“皇后娘娘在裡頭呢。”

如懿昏昏沉沉,腳下本就虛浮,便靠在惢心懷裡道:“只有皇后在麼?”

李玉點頭道:“皇后娘娘不許六宮前來侍奉,以防病症傳染,所以一直是娘娘一個人在。”

如懿瞭然:“難爲皇后的苦心。皇上這一病,倒不能不見她了。”

李玉低眉頷首:“皇后到底是六宮之主。”

如懿伸手撂下簾子,便也不再進去。回到後殿,惢心卻有些不安:“皇后娘娘日夜陪伴在側,見面三分情,小主不得不防啊!”

“防?”如懿淡淡微笑,重又躺好,“皇后能一人侍疾,自然是太后允准的。高晞月已死,皇后也被冷落多時。皇上一直在我宮裡,太后自然會不放心。太后不喜歡宮中有人獨大,本宮就順從她的意思罷了。”

惢心替她蓋好錦被,低聲道:“那小主不怕……”

“怕?高晞月死前的話必定不是白說的,心結已經種下,以後要拔除也難了。我有什麼可怕的。”如懿的聲音溫沉而低柔,“我且養好了身子,比什麼都要緊。”

起初,皇帝矇矓中醒來,見女子衣着清素,以紗巾覆面,總以爲是如懿在側。直到數日後發熱漸退,他逐漸清醒,看到伏睡於牀邊的女子,便掙扎着向李玉道:“嫺貴妃累成這樣,怎麼不扶下去讓她休息?”

李玉見皇帝好轉,不由得驚喜交加,忙道:“皇上,您不認得了?這是皇后娘娘呀。”

皇帝“哦”了一聲,虛弱地道:“皇后怎麼來了?”

李玉道:“皇上,自從嫺貴妃病倒,一直是皇后娘娘爲您侍疾,衣不解帶,人也瘦了好些。”

皇帝頗有些動容,咳嗽幾聲,伸手去拂落皇后面頰上的輕紗。他原是病着的人,下手極輕,卻不想皇后立刻坐起,人尚未完全醒轉,迷糊着道:“皇上要什麼?臣妾在這裡。”

皇帝看她如此急切,心下一軟,生了綿綿暖意:“皇后,你辛苦了。”他略略點頭,“李玉,皇后累了,扶她下去歇息,讓別人來照顧吧。”

皇后見皇帝不欲她在眼前,一時情急,忙跪下懇切道:“皇上,臣妾知道您不願見臣妾,但您病着,臣妾是您的結髮妻子,如何能不在牀前悉心照料。皇上的病症是會傳染的,嫺貴妃一時不慎,已經病下了,若是六宮之中再有什麼不妥,累及兒女,豈不是臣妾的過錯?”

皇帝的口氣溫和了幾許:“皇后,你起來吧,別動不動就跪着。”

皇后見皇帝的語氣略有鬆動,含淚道:“臣妾自知粗陋,皇上不願見臣妾,所以以紗巾覆面,但求皇上不要厭棄,容臣妾如宮人一般在旁侍奉就好。”

皇帝看了她一眼,含了脈脈的溫情,嘆息道:“皇后,你瘦了。”

皇后辛苦了多時,聽得皇帝語中關切,一時情動,不禁落下淚來:“只要能侍奉皇上痊癒,臣妾怕什麼。”

皇帝咳嗽幾句,身上又有些發癢,便懶怠言語,側身又朝裡躺下了。皇后忙膝行到皇帝跟前,拿柔軟的白巾蘸了藥水一點一點替皇帝擦拭,每擦拭一下,便輕輕吹氣,爲癢處增些清涼之意。皇帝見她做得細緻,便也不說話,由着她侍奉。

轉眼便到了晚膳時分,皇后出去了一炷香的時辰,方端着膳食進來。因皇帝在病中,一切飲食以清爽爲要,不過一碗白粥,一道熘鮮蘑並一個白鴿綠豆湯。皇帝由李玉和進忠扶着坐起來,皇后也不肯假手他人,親自餵了皇帝用膳。

皇帝嚐了兩口,抿脣道:“不是御膳房做的?”

素心喜不自勝:“皇上是好多了呢,這個也能嚐出來了。這些天皇上的飲食,都是皇后娘娘親手做的,不敢讓旁人插手半分,只怕做得不好呢。”

皇帝眼中有晶潤的亮色,一頓飯默默吃完,也無別話。待到飲藥時,皇后亦是先每樣嘗過,再喂到皇帝口中。

皇帝溫然道:“太醫院開的藥,皇后何須如此謹慎?”

皇后眼中一熱,垂下眼瞼,誠摯無比:“臣妾萬事當心,是因爲病的是皇上,是臣妾的夫君。”她大着膽子凝視皇帝,懇切道,“皇上這些日子病着,少有言語,臣妾陪在皇上身邊,皇上何處不適,想做什麼,臣妾一一揣測,倒覺得與皇上從未如此親近過。”

皇帝沉默片刻,伸手拍一拍皇后的手,溫和道:“皇后有心了。”

服完藥皇帝便又睡下了。皇后忙碌了大半日,正要歇一歇,卻見蓮心進來,低低耳語幾句,便強撐着身體起來,走到殿外。

廊下里皆是新貢的桐花樹,分兩邊植在青花蓮紋的巨缸內。桐花綿綿密密開了滿樹,絳紫微白,團團如扇。風過處,便有雅香撲鼻。皇后聞得藥味久了,頓覺神清氣爽。轉眸處,月色朦朧之中,卻見一個宮裝女子跪在殿前,擡起清豔冷然的面龐,朗聲道:“皇上臥病,皇后娘娘爲何不許臣妾向皇上請安?”

皇后扶着素心的手,和顏悅色道:“舒嬪,皇上的病容易傳染,本宮也是擔心你們。與其人人都來探視侍奉,哪一個弱些的受了病氣,六宮之中還如何能安生。”

意歡不爲所動,只是覷着皇后道:“皇后娘娘好生辛勞,獨自守着皇上,卻忘了您還有公主要照顧,倒不比臣妾這樣無兒無女沒有牽掛的,侍奉皇上更爲方便。”

皇后站在清朗月色下,自有一股凜然不肯相侵之意:“你自是無兒無女,可你還年輕,萬一沾染上疥瘡傷了你如花似玉的容貌,那以後還怎麼侍奉皇上?便是愉妃,本宮都沒有讓她過來。”

意歡本就長得清冷如霜,膚白勝雪,一笑之下更如冰雪之上綻放的綽豔花朵,豔光迷離。她施施然站起身,風拂她裙袂,飄舞翩躚:“皇后娘娘真是好賢惠,一人侍奉皇上,不辭辛苦,臣妾等人想見一面都不得。這也罷了,只是臣妾爲皇上親手編了福袋,已請寶華殿法師開光,能否請皇后娘娘轉交?”

皇后聽她這般說話,絲毫不動氣,只是笑:“福袋甚好,只是不如等來日舒嬪親自交給皇上更有心意。夜來露水清寒,恐傷了妹妹。本宮想,皇上病癒後,一定希望見到妹妹你如花容顏,那麼妹妹還是回宮好好歇息吧。”說罷,皇后再不顧她,只低聲囑咐,“素心,還是老規矩,不許任何人前來打擾皇上靜養。”她想一想,又道,“齊魯給本宮準備的坐胎藥,一定要記得按時給本宮送來喝。”

素心清脆地答應一聲:“其實皇上病着,娘娘何必如此着急?”

皇后壓低了聲音道:“比起之前皇上對本宮不聞不問,如今已是好了許多。若不趁皇上病勢好轉對本宮有所垂憐之時懷上龍胎,更待何時?”

素心只得默然,便又守在門外。意歡見皇后如此,也無可奈何,只得揉着跪得痠痛的膝蓋,悻悻道:“荷惜,陪本宮去寶華殿吧。”

荷惜擔心道:“小主,自從皇上臥病,您一直在寶華殿爲皇上祈福,不停編織福袋,描畫經幡,奴婢真擔心您的身子。何況,太后也沒有這樣交代啊。”

意歡淺淺橫她一眼,已然含了幾許不悅之色:“本宮關心皇上,何必要太后交代。你若累了,本宮便自己去。”

荷惜忙道:“奴婢不累。只是您這樣做,皇上也看不見啊,白白辛苦了自己。”

意歡仰望滿天月華,鬱然長嘆:“皇上看不見又如何?我只是成全我自己的心意罷了。”

———【下接出書手打版】———

第十九章 辱身第九章 蕭牆恨(下)第十四章 茉心047 白花丹第十六章 淑嘉034 永和宮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036 一念之間,盛衰榮辱 (未完待續)第三章 迷離第二章 喜憂第十二章 傷花第八章 空月幽第六章 風波定(上)第五章 三雕033 掌嘴(二)第八章 死言(上)041 人證008 請安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12 明爭暗鬥第十二章 空谷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61章 尚書房028 玫答應得寵第四章 玉痕(下)第十九章 暗香第四章 遙遙第五章 笑語閒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八章 新秀012 明爭暗鬥第四章 遙遙020 溫文軟語004 步步爲艱024 衆人閒議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六章 旋波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一章 延禍第十一章 相隨046 玉顏破第十二章 傷花第十四章 茉心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魂歸第十一章 相隨034 永和宮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彩雲散第三章 流言047 白花丹第十一章 相隨016 母憑子貴007 賜名024 衆人閒議第二十章 離隙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章 竊心第七章 風波定(下)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十五章 悼玉第七章 伏變033 掌嘴(二)009 不動聲色第十八章 離析第四章 遙遙第十章 慧賢第十八章 母心第十八章 分飛042 足傷026 清領份例013 夜微涼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章 異變第六章 寶月明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三章 出嗣第十三章 螽斯048 大血藤第十章 夭亡043 海蘭驚夜第七章 伏變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二十二章 妄事037 凌辱032 掌嘴第二十二章 歡愛第二十八章 自保023 玫答應
第十九章 辱身第九章 蕭牆恨(下)第十四章 茉心047 白花丹第十六章 淑嘉034 永和宮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036 一念之間,盛衰榮辱 (未完待續)第三章 迷離第二章 喜憂第十二章 傷花第八章 空月幽第六章 風波定(上)第五章 三雕033 掌嘴(二)第八章 死言(上)041 人證008 請安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12 明爭暗鬥第十二章 空谷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61章 尚書房028 玫答應得寵第四章 玉痕(下)第十九章 暗香第四章 遙遙第五章 笑語閒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八章 新秀012 明爭暗鬥第四章 遙遙020 溫文軟語004 步步爲艱024 衆人閒議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二十五章 春弭第十六章 旋波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一章 延禍第十一章 相隨046 玉顏破第十二章 傷花第十四章 茉心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章 薨懌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魂歸第十一章 相隨034 永和宮第十三章 擇路第二章 彩雲散第三章 流言047 白花丹第十一章 相隨016 母憑子貴007 賜名024 衆人閒議第二十章 離隙第八章 前事第二十章 竊心第七章 風波定(下)第二十四章 兩相別第十五章 悼玉第七章 伏變033 掌嘴(二)009 不動聲色第十八章 離析第四章 遙遙第十章 慧賢第十八章 母心第十八章 分飛042 足傷026 清領份例013 夜微涼第一章 延禍第二十九章 進退第二十五章 絕念第二十章 異變第六章 寶月明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九章 辱身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三章 出嗣第十三章 螽斯048 大血藤第十章 夭亡043 海蘭驚夜第七章 伏變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二十二章 妄事037 凌辱032 掌嘴第二十二章 歡愛第二十八章 自保023 玫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