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就在江寧劫後餘生,安姐等人歡欣鼓舞的時候,京城中的朱全正在痛苦中。

和壽王那個坐擁大軍卻不知如何利用的廢柴不一樣,蔣王是真有兩把刷子的,他身後還有整個東海艦隊,於是把朱全給虐的死去又活來,活來又死去。

用一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他以爲他做好了準備,其實沒有。

朱全覺得自己在天津堆了足夠厚的儲備,只要蔣王敢來,就讓他撞個大包。可現實是蔣王和李永祥把天津打了個稀巴爛,只用了三天的時間,東海艦隊超長距離的大炮就把天津港的炮臺給轟掉了,從那以後,天津上下就只有挨轟的料。朱全倒也捨得下去,眼見敵不過就把軍隊撤了回來,幾乎把半個天津都讓給了蔣王!

而在這個時候,蔣王竟不再攻了,反而慢條斯理的做起了工事,擺明了要走步步經營的路線。他要狂飆突進,朱全倒不是太在意,但這個架勢一擺出來,不說朱全,滿朝文武都心驚膽戰了。這就像一個人不在乎突然的風寒,哪怕很厲害,一般也就是那幾天,過去了也就好了。可要一塊地方潰爛不止,長久不好,哪怕不擴大也足夠鬧心了。

朱全很鬧心,南安王很鬧心,作爲正式的指揮王厚德也很鬧心,可他們都沒有十分好的辦法。要說王厚德帶的是遼寧鐵騎,正經的百戰之兵,還真不是東海艦隊那些海軍能比的。可人家就不和你打,他們帶來了很多大炮,離的遠了不管,離的近了就開轟。遼寧鐵騎騎術高超,冒着風險倒不是衝不進去,可衝進去了又能怎樣?再往前就是一道道壕溝!一道道繩網!再好的馬在這裡也要崴腳,再好的鐵騎在這裡也組織不成衝鋒。

看着自己千辛萬苦帶出來的兵,連敵人的面都沒佔就被這三樣東西給拉趴下來的時候,王厚德的心都流血了!幾次之後,那是說什麼都不再組織衝鋒了。

於是天津的戰事就呈現出一種可怕的膠着狀態。

朱全知道反賊的主力在蔣王這裡,所以從遼寧調來了足足八萬人馬,這是一個實數,如果對外戰爭的話完全可以號稱二十萬。這八萬人也就罷了,馬卻是極難伺候。要飼料要飲水要刷毛要安撫,什麼?光吃草就行了?那是羊!馬是嬌貴的,你要想讓它好好跑,就要給他豆料,作戰辛苦的時候還要給他吃雞蛋。

除了這些,最重要的還是人心。蔣王在那邊久久不退,就是在動搖他的正統,所以他雖然有信心解決蔣王,可看着一天天的戰報,朱全這位新任帝王還是無比的鬧心,最明顯的證據就是,臉都瘦了!

而在這個時候,江寧解圍的消息傳來了。朱全拿到奏摺,先是自己看了好幾遍,然後就長出了一口氣。他沒有說話,可從小伺候他到大的太監卻非常清楚,他現在十分激動。

是的,朱全很激動,不僅激動,而且興奮、高興!這份奏摺除了證明他的判斷完全正確外,更證明蔣王很難得到陸地上的支援了!而沒有陸地支援的艦隊,哪怕再強大,也有沒落的時候!

“好小子!”朱全過去就看朱抵順心,現在是更順眼了,隨即他又彷彿有些爲難似的嘆息,“你還不到二十就已經是從四品了,現在朕要怎麼升你?直接三品?咱們大明朝可還從未有過吧!”

他說着,莞爾一笑,心中已有了決定。當天下午他就把把內閣成員全部召集了起來:“此事,諸位愛卿怎麼看?”

其實這個消息大家早從各個方面知道了,那是各種心情都有,不過在這個時候大家當然紛紛表示這是個好消息,大好消息,鼓舞人心的消息!

“這不僅是個好消息,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重要性我也不用多說了。我就有幾個要求:一,當事的幾個人要大賞,上次我說的對高博榮和他夫人的獎賞頒佈了嗎?”

“這個……”兼任禮部尚書的商大人一陣遲疑,暗暗擦了把冷汗才道,“正在議,正在議。”

“還議什麼?朕說的話不當用了嗎?”

“聖上見諒,只是總有些程序要走。”

朱全看了他一眼,直把他看的手腳都要哆嗦了才收回目光,輕輕的哼了一聲:“那這些程序可要快些了。”

商大人連連應是,朱全也不再說什麼。他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還是覺得一等勳章非同小可,就想多拖拖,也許拖着拖着就不用給了。這種思想倒不能說錯,可卻是實打實的藐視他的權威。

“待這件事結束了,朕就會讓你們知道厲害了!”他在心中發着狠,面上卻不帶,只是繼續道,“除了上次我說的,這一次更要重賞,你們拿個章程出來;第二,此事一定要給我大大的宣傳;第三,發函給趙德存,就說朕看着他呢。”

趙德存是大同這一次派過去的主帥,朱全這麼說就是在催他了。

而趙德存也的確非常賣力。他來之前想着自己要先解決好江寧的事,誰知道走到一大半的時候,有人告訴他江寧之圍已經解了,壽王都跑回老家了!再走幾天,又有消息傳來,壽王的殿後部隊還被打掉了一部分,夾裹的民衆也流逝了大半……在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趙德存的心情是複雜的。

要說,這些都是好事,可當這好事一茬茬過來的時候,他在哪裡?他如果做不出更漂亮的成績,免不了就會落一個無能的帽子。而偏偏做下這些事的人來頭太大,背景太硬,他除了誇獎,竟還是隻有誇獎。好在朱抵非常識趣,面對他不僅恭恭敬敬,還一直非常謙虛,最後更說自己的隊伍經過連續作戰已經疲憊不堪,申請休息。

這一點不僅令趙德厚,大同軍上下都比較滿意。本來就是嘛,你都立下這麼多功勞了,也該給別人點機會了。

是的,機會。

在來之前,大同軍上下就對壽王的軍隊充滿了鄙視,他們是誰?邊軍!和蒙古人打仗的!整個大明朝也就遼寧的兵能和他們比比,其他地方的不過都是阿貓阿狗。上海這地方也就是一個東海艦隊,可那是海軍、水軍,真到了陸地上,一樣讓他成軟腳蝦!東海艦隊尚且如此呢,更不要說其他隊伍了。

而朱抵一到三下五去二就把江寧之圍解了更加深了他們的這種感覺,同時也就把這次行軍當做了一場機會,憋足了勁靠這個拿軍功。但是當他們真正去打的時候就傻臉了。

壽王是不知兵,可守城這事也不需要他太知道,這時候他需要的是一個堅定的決心,而已走到這一步的壽王是完全不缺的。此外,上海被李永祥經營這些年早就是鐵桶一塊,而且李永祥的大部隊雖然走了,卻還留了幾艘船用來封江,所以很快大同的兵不僅感受到了上海城牆的堅厚,更感受到了東海艦隊的炮火。

在一個個被打的灰頭土臉的時候,也免不了議論一二:“這些逆兵倒也不是吃素的啊?”

“那朱抵是怎麼打下來的?難道得了天兵相助?”

……

沒有人說話。要說逆兵厲害,那就要承認朱抵更厲害;可要說逆兵不厲害,難道他們一個個不是更不中用?一干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只有蒙着頭繼續打。現在說什麼都白搭,儘快打下來纔是真的!

而此時朱抵的小日子卻過得不錯,他藉口修整,就窩在了江寧,平時除了訓練手下,就是騷擾高老爺,美名其曰爲岳父大人分勞解憂。說起來朱抵同學能力是有的,性格卻絕對怪異。他過去的人生不是王府公子,就是軍營頭領,雖然這兩種身份上面都有陰影,都有黑手,可面對大多數人他都是可以橫衝直撞的。而朱二公子也養成了這種習慣,做不好?打。再不好,換人!靠着這種習慣,朱二公子成功的在南安王妃面前樹立了愣頭青不靠譜的形象,練出了自己的一支兵,但在衙門裡……那簡直就成了災難。

所以當他第一天來的時候,高老爺還覺得這個未來女婿怪上道;第二天就覺得他其實也不用天天來;第三天見到他的時候簡直嘴角就在抽搐的。

“伯父?伯父大人?”朱抵盯着他明顯變化的臉色,“伯父大人你是不舒服嗎?”

朱抵一開始是叫他岳父的,高老爺卻覺得這個稱呼不合適,讓他改口,朱抵倒也從善如流,改成了伯父。高老爺還覺得有些不太合適,但這一次朱抵卻不改了:“我與安姐已說定了親事,結三世之緣,與伯父自然也不是一般的關係了,又怎麼只能稱呼大人?那樣也太生疏了。還是,伯父你不想認我嗎?”

……

現在高老爺對稱呼已經不執著了,眼見他又要進衙門,連忙伸手攔住:“這個,賢侄啊,我這裡有些別的事還需要勞煩你。”

“伯父請說。”

“是這樣的,你知道江寧最近缺糧。我想找無錫知府先借一批,你與那封大人交好,不如去探探他的口氣?也打聽一下那無錫知府有什麼喜好。”

朱抵一怔:“江寧缺糧我是知道的,但伯父爲何不上奏朝廷?伯父爲何如此看我?難道我有什麼地方說錯了嗎?”

“這個賢侄啊。”高老爺咳嗽了一聲,“奏摺我是已經寫了,但江寧的事要儘快解決,所以,還要麻煩你了。”

朱抵看了他片刻,點了點頭。回去後就找了封千戶,封千戶因爲常年在底層混,對其中的門道倒是更清楚一些:“我想我知道高大人的意思了。現在上海周圍的州府都在爲大軍調集糧食。高大人的奏摺就算上去了,也會被耽擱下來,所以高大人更想走私人關係借糧。”

“這我也想到了,但我看他不僅是那個意思。”在高大人說盡快的時候他就知道其中有貓膩了。

“其實是一個意思。將軍你想啊,咱們無錫的糧食也要先緊着趙大人的軍隊吧,不過知府私下一定是要留一些的。可這留下的不能露在明面上。”說到這裡封千戶嘆了口氣,“此事,不好辦啊。”

“如果不好借,能不能買?”

封千戶搖搖頭:“要換一個人還有可能,但柳大人秉性方正,卻是難辦了。”

朱抵鬱悶了,江寧現在的情況他知道,的確缺糧。很多百姓現在都是靠吃救濟過活,四個城門都開了舍粥鋪,一天兩頓稀粥,清的幾乎見底,就那還每天排着大長隊。所以他雖然知道高老爺給他出這個難題是不想他再去衙門,可也知道高老爺是真的沒別的法子了。

“將軍不用爲難。江南之地富庶,此事待上海的事情解決了,自然也就好辦了。不說別的,只是水路暢通,就能調集各方糧食。只是,天越來越冷了啊……”

朱抵皺起了眉,正想說點什麼,趙旭就來了,在他耳邊嘀咕了兩句,他立刻一躍而起:“封兄,我家安妹妹來了,我先不與你談了!”

說着,吹了聲口哨,一直臥在旁邊的美麗跳着,跟他跑了。轉眼間,一人一狗已消失在眼前,封千戶看着他們的背影,長大了嘴。

楊氏母女回來了,她們回來的路程比早先走的更快幾分。這一是心情更急迫,二來也是有那兩個兵士跟着的原因。在此時,就算一般的官員也只是家人護衛,要官兵守護,一般都要有些皇家關係。所以雖然楊氏母女身邊沒幾個頂用的男人,一路上也沒遭遇任何風波,順風順水的就回來了。

金氏沒有同他們一道,倒不是不想,而是要等高二老爺。楊氏母女當然不會把此事通知高二老爺,可大郎二郎知道後立刻就派家人回去了,待楊氏母女要走的時候,他們就執拗的說要等自己的爹。面對這種情況,安姐簡直是被逗笑了,也不與他們多做糾葛,直接就讓人開路。金氏本想跟着他們一起的,到底被兩個孩子勸說了下來。

至於他們下面會怎麼糾纏安姐就不知道了,也不想知道。這一路上她只是專心的照顧楊氏和留哥,此外就是儘量多的收集糧食和藥品。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這一章卡的欲生欲死,不過過了這一點就好了吧,求好!

第48章第170章第57章第68章第62章第124章第57章第二十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113章第70章第130章第214章第71章第170章第135章第121章第160章第三十九章第69章第二十章第76章第163章第99章第二十一章第68章第193章第188章第97章第143章第四十五章第187章第179章第204章第十四章第177章第73章第58章第57章第167章第二章第207章第二十一章第196章第147章第八章第139章第151章第五章第84章第153章第60章第58章第171章第143章第212章第176章第三十六章第121章第67章第136章第87章第96章第五章第四十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97章第二十九章第215章第二十八章第140章第133章第三章第188章第180章第123章第140章第199章第158章第153章第143章第131章第208章第62章第56章第四十七章第153章第91章第175章第64章第118章第171章第193章第172章第59章第62章
第48章第170章第57章第68章第62章第124章第57章第二十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三章第113章第70章第130章第214章第71章第170章第135章第121章第160章第三十九章第69章第二十章第76章第163章第99章第二十一章第68章第193章第188章第97章第143章第四十五章第187章第179章第204章第十四章第177章第73章第58章第57章第167章第二章第207章第二十一章第196章第147章第八章第139章第151章第五章第84章第153章第60章第58章第171章第143章第212章第176章第三十六章第121章第67章第136章第87章第96章第五章第四十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97章第二十九章第215章第二十八章第140章第133章第三章第188章第180章第123章第140章第199章第158章第153章第143章第131章第208章第62章第56章第四十七章第153章第91章第175章第64章第118章第171章第193章第172章第59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