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有出伏,但一早一晚已有些涼意了。此時安姐就穿了件月白色的半袖,下面是一條淺綠色的暗花紗羅裙。面對靜姐,她一手捧着玻璃杯,玻璃在這個時代雖然還是稀罕物,卻已是富裕人家能用的。就是一般百姓,閨女出嫁或者兒子娶親也會想法設法的弄一面小鏡子,當然質量做工之類的是不用講究了。
而像安姐,早先在江寧呆過,自己又做過海貿,就得了一套玻璃杯,那質量做工以後世的目光來看真是一般,但用來泡花茶卻很有感覺。此時她一手捧着帶着粉紅色澤的長筒玻璃杯,一邊似笑非笑的看着靜姐,無意中就帶出一抹奢侈的誘惑。靜姐看在眼裡,不由一呆:“什麼?”
“你既然沒睡,就過來一起喝杯茶吧。這個點我也不讓你喝茶葉了,就喝點玫瑰水好了。”
她這邊說着,那邊思煙就又泡了一杯玫瑰水過來。靜姐是個豁得出去的,當下就也上了貴妃榻:“到底有什麼事你就說吧,是不是也有人找你告狀了。”
如果沒有早先的那一次偷聽,安姐也許還不知道她說的是什麼。不過現在就算知道,也要裝做不知道,所以當下一怔:“什麼?”
“沒什麼,你找我來幹什麼?”
“其實就是找你來聊聊天,不過也有點問題想問你。三妹妹,除了打拳你有什麼特別感興趣的事務嗎?”
“你問這個做什麼?”
“也沒什麼,就是我突然發現三妹妹你也年齡不小了,這眨眼就到了要說親的時候,要學些東西了。你若有什麼感興趣的,比如琴棋書畫女紅之類都可以說,我們試試看能不能找個好老師。”其實此時對女孩的才藝並沒有什麼要求,當然要會一些,可要說就需要多麼精深那就是笑話了——男人們捧的才女往往出身風塵。不過安姐一直覺得有興趣總歸不是什麼壞事,靜姐若想學的話她是願意幫着說服高老爺的。
靜姐狐疑的看着她,弄不清她什麼意思。是的,她其實是知道安姐是對她不錯的,起碼,楊氏母女對他們姐弟都沒什麼惡意,否則不說別的,就是她娘留下的那些東西就夠扯皮的。庫房裡的東西是不說了,有張家在,就是高老爺也不好動。可那些莊子、鋪子又怎麼說?當然是會給他們兄妹的,但其中的收益呢?
她今年不過十四,又是要嫁出去的,怎麼說都不會分太多,而軒哥更年幼。他父親一句幫着照看,在現階段張家也不會說什麼。可這些東西現在都在他們姐弟手中。去年在廟裡給她娘做完法事之後,這些東西當着張家人的面被分的清清楚楚的,雖然有些東西已經和早先不一樣了,但那顯然不是楊氏母女的關係。因此就連馬姨娘過後也對嘆道:“想不道那楊氏倒是個有骨氣的。不過你也要小心她們以後從你們這裡挖銀子,這一點你和軒哥可一定要仔細了!”
她當時還鄭重其事的點了頭,但這麼久過去,楊氏母女都沒有這方面的跡象,反而是張家的一些人,打着各種旗號過來過。
不過要讓她承認安姐的好,她又有些過不去。
安姐等了片刻,見她不答話,又道:“你沒有什麼想學的嗎?”
“沒有。”
“既如此,你就學着管家吧。”
靜姐一怔,安姐道:“我姨娘年紀大了,對管家不是太有心力。而你,不管是在家中還是將來嫁出去,總是要會這些的,現在就跟着學學吧。”
“你讓我學管家?”靜姐一副你沒問題的表情看着她,安姐知道她怎麼想的,心中好笑,卻一本正經的道,“這些就算你沒意願,也是要學的啊。你要是有別的事情吧,我也不勉強你,但我看你也怪閒的。明天你把時間安排一下,就過來跟着學吧。”
這要在別的時候,靜姐一定已經跳出來反駁了,但現在她腦子暈乎乎的,滿腦子都是安姐竟然讓她管家這個驚天大消息!管家啊,主持中饋啊,要說她做爲嫡女本是該跟在張氏身邊學了。但張氏已經去了這麼久,楊氏又管了好幾年的家,所以不管是她還是張家都沒想過伸這個手——再看朱抵不順眼,他們也知道形式比人強,沒必要因爲這麼一個小事而得罪人,何況他們也不認爲靜姐是這個料。
而照靜姐來看,打理張氏留下來的那些東西已經夠苦惱的了——同時也夠滿足了,倒是沒去想再爭什麼。可現在,安姐竟說讓她管家!雖然她沒有想過,也知道其中的份量。一時間她有些懷疑安姐是在開玩笑,可她那樣子又實在不像。
就這樣,靜姐暈暈乎乎的回去了,第二天一早就找到了鄭媽媽,鄭媽媽也沒想到安姐會主動提這個,當下不免有幾分感慨:“三姑娘,二姑娘這是真真爲你好,你好好去學吧。”
“……媽媽,我總覺得這不像是真的。”
“是真是假,你去試試不就知道了?”
自然是真的,雖然一開始沒同楊氏商量過,但安姐知道她的性子,也知道她對這個管家其實是有些惴惴的。早先在江寧還罷了,來到京城,楊氏總免不了爲自己的身份自卑,管起家來也有些沒底氣。安姐因此事也和她聊過,她自己也說不明白:“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就是一來到這京裡,總覺得處處都受約束,就怕自己做不好呢。”
安姐過後分析,覺得一,可能是因爲楊氏留下的影子太深;二,則是高老爺的官職不夠大。
在江寧,高老爺可以說就是最大的官,她就算是個妾也沒什麼好畏懼的。而在這京裡,高老爺真不算什麼,楊氏也就畏手畏腳了。別的不說,她一個妾主持中饋,總是有些底氣不足的。從她的話音裡安姐能夠聽出,她一方面捨不得離開她,另一方面對去廣州也是有一定的嚮往。不過真要讓她選擇,當然還是留在京裡能時時見到她的好。
同樣的,安姐也有些捨不得離開楊氏,但看現在的情況楊氏說不得是要一起去了,不說別的,就是主持中饋就要有人。何況楊氏同高老爺現在的感情還不錯。
至於說培養靜姐,倒沒有別的什麼目的。一是覺得是時候了,再怎麼說靜姐的年齡也到了,她再說不嫁人也不能當真;二來,原因就比較複雜了,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因爲軒哥,她真沒想到這個弟弟在背後會這麼維護她;二來也有些是因爲朱抵——她都這麼做了,靜姐總不至於看不出她的用心吧,若她還是不識好歹,那她以後也可以不用搭理她了。
事實證明,靜姐雖然蠻橫了些霸道了些,卻是知道好歹了。之後再看安姐,雖不至於恭恭敬敬,卻總不是橫眉冷對了,說起話來也比較正常了。
高老爺看到這些變化心中欣喜,對楊氏道:“我這輩子有三件得意的事:一,深受皇恩;二,得中探花;三,妻女皆優。二娘子,安丫頭真是比一個哥兒都更令我有光彩啊。”
聽他如此誇安姐,楊氏自然非常欣喜,不過就像天底下大多數的中國家長一樣,在別人誇自己孩子的時候,總免不了要謙虛一二:“這丫頭,就是性格太硬,以後到了南安王府,我真擔心她……”
“不妨。女兒過的如何,一看命,二看運,三看自己的本事。咱們丫頭本事是不缺的,而這運,我看也不差,那個朱抵對她總是好的,至於這命,就要看我的了,只要我受聖上重視,二丫頭就算在王府也不會被人小看了!”說到這裡,高老爺帶着一股濃濃的自信,因爲前不久固安帝又宣他進宮了,這一次固安帝沒與他長談,過後卻派了個太監給他。
這太監姓王,已有六十多歲,在宮中已混到了一定地步。不過當朝對太監有嚴格規定,他雖然掌有一定權勢,也不過吃好喝好用好,若說能向朝中伸手,別說他,他在宮中拜的爹爹爺爺都不成。而到了他這個年齡,也沒有太大野心了,就想回老家過過安穩日子,同時看能不能收個族中弟子,好歹以後也能有個燒紙的。
而他的老家,正在廣州。固安帝派他跟着高老爺,一是提前告訴他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二來也算是個尚方寶劍,雖然王太監絕對沒有尚方寶劍那麼大的作用,但也是一個高老爺受重用的信號。
也的確如此,在王太監到高家的第一天,張家就沸騰了。張老爺等人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莫名其妙——廣州真不算是太好的地方,爲什麼聖上就這麼重視?
而不管別人怎麼想,高老爺是信心倍增,越發用功刻苦,就等着到廣州大幹一場呢。
時間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到九月的時候安姐的嫁妝已經全部備齊。按照份例,她這樣的庶女就是五千銀子,因爲她高嫁,本來定的是八千,而現在高老爺大手一揮,只是公中出的就到了一萬五。除了早先打的傢俱收拾的鋪蓋,後面添的首飾,就是京裡的一個小莊子了,這也是高老爺本身在京裡唯二的一個莊子。
比起另外一個莊子,這個莊子還帶溫泉,因此冬天也能種一些瓜果蔬菜,是高家冬日有力的蔬菜補充。不說安姐,就是楊氏也沒想到高老爺會這麼大方,收的時候頗有些惴惴的:“這個莊子給安兒了,以後冬天家中用菜……”
“無妨,還有張氏早先的莊子,冬日裡也會種瓜果的。”
楊氏皺着眉一副非常爲難的樣子,高老爺大手一揮:“你不用擔心,第一,過了年咱們就去廣州了,也吃不了這莊子裡的菜了;二來,那莊子雖是張氏留下的,咱們總能優先採買吧,家裡這點錢還是有的。至於靜丫頭會不會說嘴,她要是個懂事的就不會。以後要有人翻出這事,我也自有話等着,別的不說,安兒在江寧,就沒少幫我的忙。錢財上以後也只會有更多的。”
江寧之後的聯合,他自然是沒少收乾股的。
“可還有四姑娘……”
“那個孽障,你以後就不要提了。”雖然舒姐最近沒惹什麼事,高老爺提起她還是一肚子火,他幾個子女,除了最小的留哥還看不出來,其他的要不就是異常能幹的,比如安姐;要不就是異常忠烈的,比如心姐。靜姐就算差點,到底沒惹出過什麼事;軒哥雖然弱了些,卻是懂事的。就這麼一個舒姐,卻成了他的大污點,有時想起都會又恨又怕。恨的自然是舒姐的愚蠢,怕的則是若非朱抵對安姐情深,現在他高博榮還不知會成什麼笑話呢!
“我早先是想把她嫁到老家的,現在看卻是不成了。待咱們到了廣州,就給她相看一戶打發出去。若沒意外,咱們是要在廣州呆六年的,總能看顧一二,之後,就看她的造化了。”
他都這麼說了,楊氏自然不會再多嘴,而除了這些,還有他們早些年在京城置辦的產業。這些安姐本是想留給楊氏傍身,楊氏卻怎麼也要她帶走:“傻孩子,嫁妝是什麼?就是女人的臉面,要不是怕惹是非,我只擔心給你的不夠呢。至於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父親再不好總不會讓我吃不上飯,何況,還有留哥呢!”
好說歹說,最後還是讓安姐帶走了。而除了這些靜姐軒哥金氏高老太太都添了東西,高老太太的就兩個鐲子,說是玉的成色卻極是普通,加在一起也不見得值一百兩。倒是金氏添了一整套的紅寶石頭面,雖然做工一般,那寶石卻是實打實的。軒哥現在手裡沒什麼錢,卻也靠過去的積累給她添了一小套頭面,拿來的時候還非常不好意思,吭吭哧哧的保證以後定會拿好的大的過來。倒是靜姐,大大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拿出了張氏留下的一間鋪子,雖然只是個賣筆墨紙硯的小鋪子,卻是個實打實的商鋪,做了這些年有固定客源也有固定盈利,倒是個細水長流的保證:“你別以爲這是我給的,是我娘給的,我娘早說了,待你出嫁的時候,會個你添妝呢!”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大家的安慰撫摸,Q7現在看沒什麼大事,我是眼睜睜看着他掉下的,我婆婆說我那一嗓子都直了……那一幕真是想都不敢想——雖然都說小孩摔不壞,可對當孃的來說,有多少魂也都要被嚇跑了,囧。
早先出現了一個失誤,現在靜姐應該是十四,我先前寫成十三了,明天翻出來修改,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