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當然,不管條件再優越,張氏母女這幾天過的也是生不如死。張氏本是存了死志的,對於高老爺是不是能堅守到底她不知道,但爲了她在京城的兩個孩子,她是一定要做些什麼的。所以她淡然冷靜的跟着錢氏出了門,淡然冷靜的到了軍營,甚至在聽到壽王要殺她們的時候她也沒有太多恐懼,只是看向心姐的目光充滿了歉意。

她想,如果有下一世她還要做心姐的母親,而在下一世她再也不去想什麼家族什麼體面,就一個小門小戶能顧着吃喝就好。在下一世她一定要好好的照顧這個女兒,把這一世欠她的全部還她。

但是她們沒有被殺,也沒有被拉到陣前,那些人把她們送到帳篷中就置之不理了。她曾試圖從那媽子嘴中套話,那媽子倒沒什麼保密意識,但她就是個被裹挾而來的民衆,問什麼都不太清楚。張氏曾試圖與她講朝廷大義,那媽子卻全然聽不明白,聽她說的厲害,就有些手足無措:“是王爺呢,說京城有奸人呢。說這奸人會施法,若不早早除了天下會大旱呢,到時候莊稼、人、畜生都活不了的……不知道啊,這些貴人們的事我們怎麼知道啊,真的假的也鬧不清,可當兵的來了,不跟着走就要被殺頭了呢。村頭的黃家老爺本組織了鄉勇,就被滅門了呢!”

說着打了個哆嗦,面上帶着深刻的恐懼。

張氏知道與這種人說不清,就拿身上的飾品收買。那媽子倒是賣力,可除了與她們偷幾塊肉,卻做不了別的什麼:“夫人別難爲老婆子了,我這出來進去都要被搜身,真真帶不進來什麼東西,更不要說夫人說的紙筆,婆子一輩子都沒見過呢!”

寫不了求救信,張氏也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自救了,倒不是她沒想過趁亂偷走,打暈婆子換上她的衣服之類的招數。而是壽王雖不搭理她們,手下人卻沒有大意,她們的帳篷外有兩隊士兵輪換駐守,每隊十個人,她用心觀察過,那婆子每次來去都是要受檢查的,若沒有人幫助,無論是她還是心姐都糊弄不過去。

而在這種情況下,張氏也不敢冒險。她知道這裡是軍營,現在有兵士看守,她和心姐過的也就是苦點,但要是在沒人保護的情況下出去了……那真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母女倆如困獸似的被圈着,但一日日下來,又多了些希望。這麼多天了,朝廷一定知道這邊發生的事了,一定會派軍隊來救援的,待天兵殺到,她們也許、也許……

雖然抱了必死的決心,可若能不死,誰又不希望逃出生天?左右在帳篷中無事,張氏就日夜祈禱許願,心姐本不太信這個,但現在也同她母親一樣虔誠,母女倆還戒了肉。

不過不管她們如何誠心,這一天還是來了。這一天早上那個婆子沒來,卻來了一個謀士樣的人,那人自稱姓蔡,說真要論起來,還是高老爺的同年:“自然,我是無法和高知州相比的,當年他高中探花,騎馬誇街。我卻不過是個同進士,連翰林院都進不去呢。”

“英雄不問出身,蔡先生現在卻是比我家老爺更得意呢。”張氏弄不清他的來意,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面上只有先奉承着。

蔡先生一笑:“說起來我早該來探望夫人了,不過一直軍務繁忙,未能抽出時間,這卻是我的不是了。”

“先生客氣。”

“夫人是聰明人,我也不與夫人說那些虛套的,只是夫人既然是北定侯家的姑娘,就應該知道張家的立場,事實上夫人母女會到此地,不也是張家安排嗎?所以我想夫人一定知道應該怎麼說怎麼做。”

雖然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這個時候張氏還是忍不住面露驚恐,蔡先生繼續道:“夫人莫怕,只要夫人用心了,壽王殿下必會體諒。屆時自會安排人送夫人回上海,再不用在這大帳裡受苦。這裡,實在是太委屈夫人了啊。”

張氏勉強剋制着顫抖,有些哆嗦的道:“先生的意思是……”

蔡先生語氣溫和:“一會兒夫人與姑娘用了飯,就去勸勸高知州吧。”

說完這一句,他滿意的看到張氏變了顏色,若張氏此時非常冷靜,他倒心有疑慮了。他有些遺憾的想,自己的東家實在有些急躁,要知道張氏不僅是高浩的妻子,還是張家的女兒,雖然只是庶女,但只要她開口勸了高老爺,張家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張家一直首尾兩端,甚是可惱。但此事過後,張家也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現在張家的確很慌亂。張老爺作爲一個武官,江寧的消息得到的還是比較及時的,所以他知道江寧還沒有丟,高老爺非常出人意料的□□住了,可他的女兒,也失了消息,怎麼看都是落到壽王一行的手裡了。馬姨娘爲此已經和他鬧了兩次了,第二次他忍無可忍的動起了手。是他讓兩王謀逆的嗎?是他讓李永祥叛逆的嗎?他是收了東海那邊的好處,可他怎麼會想到會變成這樣?若他早知道如此,怎麼也不會讓自己的姑娘過去啊!

張老爺情緒暴躁,左右爲難如同困獸,張家的氣氛也跟着受了影響。雖然沒有正式的消息,但各房各戶都從各自的渠道知道了江寧以及張氏的事情,雖然他們也沒個確切消息,可都知道形勢不妙,靜姐同軒哥的地位立刻變得詭異起來。

張氏臨走的時候,是想把一對孩子託給馬姨娘的,張老夫人卻接了過去。孩子跟着她當然更有體面,張氏只有感謝的,私下裡卻給鄭媽媽多留了些銀子,叮囑她不用吝嗇,自管花用。所以靜姐同軒哥的日子一開始過的還是不錯的,上面有張老夫人的照拂,他們姐弟出手又大方,在張家那是處處受奉承,跟着張家的夫人們到外面,也比只同張氏強些。

但是自消息傳來,就不一樣了,先是張老夫人看他們的目光有了變化,接着鄭媽媽也收縮了銀錢,然後就是平時來往的兄弟姐妹們說話的口氣也變了,往日和他們交好的也就罷了,有那關係一般的甚至直接冷嘲熱諷了起來。軒哥也就罷了,靜姐是個脾氣暴躁的,哪受的了這個,當下就同人吵了起來,一直鬧到了張老夫人那裡。這個事雖然靜姐犯的錯大些,但對方也不能說完全無辜,張老夫人卻沒說那人,反而重重訓斥了靜姐幾句。

在張老夫人面前,靜姐不敢說什麼,回去則大哭一場,鬧着要回去:“什麼了不起的,侯府門第高我們不攀就是了。若不是母親交代,哪個真想來嗎?”

“這樣的話姑娘以後還是不要說了。”鄭媽媽在旁邊慢慢的開口,靜姐當下跳了下來,“我知道媽媽是侯府的人,來我們家是委屈了,正巧,媽媽就此留下好了!我們家以後也不敢用媽媽了。”

鄭媽媽看着她,目光平靜,靜姐心中不由一虛,接着就是大怒:“媽媽爲何如此看我,難道我們姐弟受了此等委屈卻是應該嗎?是,在這張家我們沒地方說理,也比不得人家是正經的姑娘少爺,可我們總有地方回!總能不再呆在這裡!軒哥,你要是不想回去,就留下來,我反正是要走的!”

“二姐你不要急,鄭媽媽一向公道,不會憑白看着我們受委屈的。”軒哥慢慢道。他過去身體不好,養的也有些膽小,張氏雖然心疼他也知道這麼下去是沒有出息的,所以這幾年在他身上花了大力氣。

先是給他找了兩個身強力壯,活潑外向的伴讀,又鼓勵他出去交友,所以幾年下來,他雖還有些靦腆,卻再不向過去那麼膽怯了。他因不愛玩鬧,在書本上倒是能靜得下心,也不知是不是繼承了高老爺的遺傳,讀書上也有幾分天賦,說起話來卻是斯文。鄭媽媽本冷着臉,聽了這話也不由得嘆了口氣:“讓軒哥失望了,這一次,還真要你們受委屈了。”

這話一出連靜姐都姨了一聲,軒哥道:“還請媽媽指教。”

鄭媽媽看向軒哥:“哥兒難道不知道老爺是江寧知州嗎?現在兩王謀逆,第一戰要打下來的就是江寧啊。老爺若敗了,您同姑娘又當如何?”

此話一出,兩姐弟的臉色都是一變。他們是知道高老爺在江寧的,也知道兩王謀逆,但一時間都沒有把兩者結合在一起。過去他們同高老爺就不親,現在分開幾年後者更像是天邊的人物。在他們的概念裡就是高老爺在外面做官,做幾年就會回來了,然後呢?沒有什麼然後,大概就是按部就班的升職吧。至於說戰亂同江寧的關係,他們一時也沒有細思,畢竟壽王的封地在舟山,蔣王的封地在上海,兩人只知道江寧就在那一片,但具體在什麼地方,離的有多遠兩人都同大明的大多數人一樣不清楚。當然就算知道了,他們一時也想不到高老爺會怎麼樣,這就像在大多數孩子的心中一樣,父親雖然遠了些不怎麼親近,卻是異常強大的。

鄭媽媽一說這話,兩人就明白了,靜姐更是想到了張氏:“媽媽,我母親同大姐……”

“現在還不知道怎麼樣,不過三姑娘啊,你聽我一句勸,這以後在侯府就要處處小心了。老夫人這一次不是吵你,是在保你!你要是再這麼處處樹敵,就算老太太也保不住你的。”鄭媽媽在宮中呆過,一些事看的要比普通的媽子更遠些,知道張家各房之所以態度會轉變的這麼快,估計是想同高家保持距離了,其實在她心中對高老爺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怎麼會這樣?”靜姐喃喃着,一時無法接受。在她過去的生活裡,最可惱的是高老夫人,最討厭的是吳氏。不過後者早早被下放了,前者也離她們遠了,她的生活裡要說還有什麼不快,也就是張氏的訓斥和鄭媽媽的教導了。而此時爆出來的事件,卻遠遠超過她的認知,她覺得鄭媽媽就像在說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可又和她息息相關。

“兩王謀逆,不得人心,必是不能成功的,父親一定能打敗他們!”軒哥因是男子,接觸的信息和靜姐不同,先回過了神,不過他雖這麼說着,卻是兩眼充滿了慌張。

鄭媽媽沒有在說什麼,張家現在就是這樣的態度,他們以後的日子必是越發艱難了。張氏臨走的時候給她留了不少銀子,但那不過只是一年半載的花用——在張氏的心中,自己最多也不會在江寧呆兩個月的,算上路上,半年內也該回來了。所以這筆錢在半年內富足,要再延長,就要省着了,而毫無疑問的是,以後用錢的地方要比早先多。偏偏馬姨娘又只是個姨娘,還另有一個兒子……

“只希望夫人能平安回來吧。”鄭媽媽在心中默唸。

“我就要回去了嗎?”此時張氏擡頭看着遠處的天空,“不過這最後一天,卻是連個太陽都沒能見到啊。”

今天江寧的天不是太好,陰雲密佈,看起來就像是要下雨。張氏母女互相攙扶着在士兵的看押下向江寧走去。那位蔡先生說的客氣,對她們卻沒什麼優待,他知道高老爺不入壽王的眼,就算投誠了也不會有什麼好地位,而且投誠之人只有緊抱他們的大腿,卻是不會有別的心思的。若是高老爺沒投誠……蔡先生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可要萬一是真的那也沒關係,張氏母女或殺或押都是一句話的事。故此,今天早上母女倆的飯食還沒往日好。早先有那個婆子在,還會給她們夾帶點別的吃食,而今天卻是隻有一碗稀粥,不過兩人也沒多少心思吃飯,匆匆的喝了一點就吃不下了。

而今天的高老爺也沒有吃太多,雖然現在的糧食還算富足,但也要計劃着用了。兵士、幫扶都要比往日消耗更多的糧食,他這種不打仗不出力的文官就要節省些,他帶頭這麼做,其他的文官雖有怨懟,在城頭也不敢不做樣子。所以這些天雖然艱苦,兵士們的情緒卻還穩定。這一天他和往日一樣,照例在吃了飯後站在城頭向對面看去,就見一小隊人馬向這邊二來。

“又是來勸降的嗎?”他這麼想着,就聽對面傳來一個聲音,“高大人,你看這是誰?”

作者有話要說:上一章本來想說的,但因爲太晚了,就忘了……我最近才知道土豆和紅薯要留種的話,都要去毒,否則產量是達不到現在這種程度的= =所以這東西雖然祥瑞,可若沒有相應的手段,卻不會那麼神奇……

然後,俺明天親子,不過因爲又多了一個長評,所以現在去寫明天的更新……嗯,應該是不會斷更的吧,⊙﹏⊙b汗

第94章第三十七章第116章第180章第52章第156章第156章第84章第123章第六章第126章第二十一章第210章第124章第四十七章第144章第111章第149章第三十五章第82章第99章第十一章第177章第四十七章第七章第184章第135章第64章第110章第四十四章第217章第66章第二十六章第90章第105章第104章第三章第153章第64章第128章第209章第160章第57章第187章第106章第141章第161章第十七章第51章第104章第164章第167章第126章第202章第十七章第127章第213章第三十三章第206章第三十九章第98章第189章第205章第206章第214章第53章第101章第二十二章第100章第176章第四十四章第117章第二章第146章第二十六章第116章第51章第178章第151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92章第114章第76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82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128章第64章第十八章第137章第161章第三十五章第186章第116章第201章第57章第102章
第94章第三十七章第116章第180章第52章第156章第156章第84章第123章第六章第126章第二十一章第210章第124章第四十七章第144章第111章第149章第三十五章第82章第99章第十一章第177章第四十七章第七章第184章第135章第64章第110章第四十四章第217章第66章第二十六章第90章第105章第104章第三章第153章第64章第128章第209章第160章第57章第187章第106章第141章第161章第十七章第51章第104章第164章第167章第126章第202章第十七章第127章第213章第三十三章第206章第三十九章第98章第189章第205章第206章第214章第53章第101章第二十二章第100章第176章第四十四章第117章第二章第146章第二十六章第116章第51章第178章第151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92章第114章第76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82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128章第64章第十八章第137章第161章第三十五章第186章第116章第201章第57章第1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