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

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

這一日,一支龐大的商隊從大同府出發,沿着官道一路向北。

路上若是遭遇了官吏的盤問,商隊管事便自稱是向界壕防線送軍糧的。

並且還拿出了一位大同府大人物開具的憑證,地方官吏自然不敢阻攔,直接放行。

看着身後那些收了些許銀兩,而喜滋滋的官吏們。

範忠信只感覺那筆向大人物交納的天價供奉,花的不冤枉。

人家雖然拿錢多,但也是真辦事啊!

一路向北,越走越荒涼,在距離界壕防線還有幾十裡的時候,商隊離開了官道,走進了一條比較偏僻的小路。

這條路是範忠信託大同府那位高官特意尋的,平時路過的人很少,而且守關的將領還是那位大人物的親信。

界壕的關卡就在前方百丈處,兩側是山壁,只有中間一條通道,幾名金兵抱着長矛守在那裡。

範忠信坐在馬車上,手心沁出些汗來,這是他頭回做走私生意,雖早打通了關節,可心還是懸在嗓子眼。

“車上裝的什麼?”

關卡將領地走過來,目光掃過車隊,語氣帶着例行公事的敷衍。

“回官爺,是些木材。”

範忠信笑着翻身下馬,順手遞過一個沉甸甸的錢袋:“剛從山裡砍的,運去草原換點皮毛。”

將領掂了掂錢袋,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揮揮手讓士兵不用檢查。

只是隨便看了一眼馬車上的東西,上層鋪着一層新鮮樹枝,綠油油的還帶着葉子。

樹枝下面,連檢查都免了。

“行了,走吧。”

範忠信心裡鬆了半截,嘴上連連道謝。

車輪碾過界壕的山口時,他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過了這道防線,就算踏出金國邊境了。

直到車隊越走越遠,範忠信才重重鬆了口氣,後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得發潮。

可緊接着,一股難以抑制的興奮涌了上來。

他拍了拍身邊的糧袋,裡面裝的全是高粱米。

在大同府,每石不過兩貫銅錢,運到草原,轉眼就能漲到十貫。

“五倍的利啊……”他低聲咕噥,喉結忍不住滾動了一下。

這利潤足夠讓任何人瘋狂,哪怕其中六成要孝敬給大同府那位大人物,路上打點這些“小鬼”又花去不少。

再刨去車馬人工的開銷,爲了讓夥計們甘心跟着冒殺頭的風險,他給的工錢是平時的好幾倍。

算下來,一趟能落得一倍利就不錯了。

可回程時,商隊還能裝上草原的牛羊皮、蓯蓉、黃芪這些稀罕物,運回大同府又是一筆橫財。

這一刻,範忠信眼中閃爍着光,就算提着腦袋走這遭,也值了。

離開了界壕防線,眼前的草原愈發開闊,風裡帶着青草與牲畜糞便混合的氣息。

這裡已是汪古部的地盤。

這支部落在草原上向來以“親漢”聞名,與金國往來密切,卻終究是遊牧部族,糧食永遠是他們的軟肋。

這一日清晨,車隊剛轉過一道土坡,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遠處的矮樹叢裡傳來。

範忠信心裡一緊,擡頭便見五十餘騎卷着煙塵衝了出來。

全部都是的皮甲彎刀,手持弓箭長矛。

“是汪古部的騎兵。”

聽到嚮導的呼喊,範忠信下意識地心中一緊,但表面依舊強作鎮定。

他在高昌城見過北疆鐵騎踏破城門的威勢,那鋪天蓋地的衝鋒比驚雷還可怖,眼前這些汪古部騎兵雖悍勇,終究差了截火候。

可惜他終究是個商人,對付金國官員能靠銀子,面對這些馬背上的遊牧士兵,還是力有未逮。

只能轉頭看向一旁的老六。

老六卻依舊穩如泰山。

他擡手按住範忠信的肩膀,跳下馬車,從懷裡掏出一面青狼旗,這是不久前,胡立派人送來的克烈部信物。

旗面在風裡一展,青灰色的狼頭猙獰畢露。

他衝着汪古部騎兵揮了揮旗幟,又讓隨行的翻譯高聲喊話。

“汪古部的勇士們,我們不是敵人,是克烈部王罕派來送糧食的,和你們是一家人。”

聽到這些糧食是要送往克烈部的,汪古部騎兵聞言,臉上的兇悍頓時斂了幾分。

一個個勒住馬繮,神色凝重起來。

汪古部雖然與金國親近,但克烈部可是草原上的霸主,若非萬不得已,汪古部也不敢招惹。

更何況在前不久,克烈部聯手扎木合,在合蘭真沙陀把鐵木真打得落荒而逃。

儼然一副要統一漠北的勢頭,誰看了不怵?

爲首的騎兵嘀咕了幾句,揮了揮手,隊伍便向兩側退開,讓出了通路。

範忠信鬆了口氣,卻沒立刻催馬前行。

他深知商路得靠細水長流地維繫,而且這些汪古部的人,以後也可能是他的重要客戶。

當即讓人卸下兩石糧食,笑着對汪古部騎兵比劃:“一點心意,給弟兄們填填肚子。”

爲首的騎兵眼睛一亮,哈哈一笑,對其表示感謝。

範忠信擺擺手,指揮車隊繼續前進。

接下來的一路上,老六將克烈部的青狼旗掛在了車頭上,沿途遇見的零散的部落騎兵,沒有再敢上前攔截的。

直到兩天後,車隊在一片荒野中行走的時候,前方山丘後方忽然出現了大隊的騎兵。

烏壓壓的向着車隊緊逼而來。

範忠信心臟瞬間跳到了嗓子眼,老六卻是微微鬆了一口氣。

“不用擔心,這是克烈部的兵馬。”

不久後,克烈部南部邊界的營地外,桑昆指尖捻着高粱粒,連聲道:“好!好!有了這些糧食,看看還有誰願意跟着鐵木再繼續捱餓。”

隨後,又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胡立,笑聲裡帶着快意:“還是你們北疆懂草原人的心思,這些糧食可比那些亮晶晶的石頭實在多了。”

胡立拱手笑道:“殿下滿意就好,大都護說了,只要克烈部需要,河西商行還會送更多的糧食過來。”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營地角落那些被繩索串着的女俘,“只是不知殿下準備何時交割那些女奴?河西商行的車隊已在北邊山谷候着了。”

桑昆“嗯”了一聲,揮揮手招來親衛:“去把那些乞顏部的女人都帶過來,讓北疆的人清點。”

他看着親衛領命而去,對胡立道:“這些女人留着也是浪費糧食,換你們的糧食,划算。”

胡立眼底閃過一絲笑意。

而另一邊,河西商行的車隊也與範忠信的商隊在營地外完成了交接。

河西商行的管事指揮着夥計,將一袋袋皮毛、捆捆藥材搬下車,這些不利於運輸的東西,都是他們從克烈部收購來的。

只有那些體積小,便於運輸,卻又值錢的東西,是專門從北疆運來。

琉璃、火摺子、皁塊、胭脂等等,都是北疆特有的商品。

“範掌櫃,咱們雖然是第一次做生意,但請相信河西商行的信譽絕對有保證。”

“這些東西的價值,定然對得起你運來的糧食。”

說話的是一箇中年男人,他乃是負責漠北草原生意的河西商行管事。

又指着貨物笑道:“尤其是這胭脂,用河西走廊上好的紅花做的,在中原怕是貴得很。”

範忠信拿起一面鏡子,看着裡面清晰的人影,又捏了塊皁塊在手上,用水搓了搓,去油的效果讓他驚訝。

又拿起一支胭脂在指尖抹了點,豔而不俗的紅色讓他眼睛發亮,嘴裡不停嘟囔:“發了,發了!”

“這些東西帶回漠南,那些達官貴人還不得搶破頭?”

夥計們忙着將貨物搬上範忠信的空車,他摸着光滑的琉璃盞,笑得合不攏嘴。

羊皮、藥材雖然能賺不少錢,但利潤終歸是可見的,畢竟別人也有渠道。

真正讓範忠信驚喜的還是北疆這些稀罕物。

回到中原賣掉,至少也能再賺十倍的利潤。

要知道,這些東西目前可只有他手中有貨。

夕陽西下時,三方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克烈部得了糧食,範忠信賺了錢,河西商行則是買了大量的女奴。

這些女奴將會被盡數送往西海,也就是原本乃蠻部的地盤。

覆滅乃蠻之戰中,雖然俘虜了大量的乃蠻女人,但早已經分配給了六鎮將士,如今很多乃蠻女人都已經生下了漢家血脈的孩子。

而在去年,李驍又向西海遷去兩個萬戶的百姓,有不少的軍漢民夫,僅靠當地乃蠻的女子,根本滿足不了移民們組建家庭的需求。

所以,就必須從草原上繼續搶掠或者購買女奴。

“管事,您看這隊伍後面,跟了多少人吶?”

河西商行的夥計望着後面攢動的人影,咋舌道。

車隊剛進西海地界,就被聞訊趕來的軍民圍了個水泄不通,人羣裡時不時響起興奮的議論聲。

“都是盼着能領個媳婦的弟兄。”

管事笑了:“咱們這趟差事,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人羣中,一個年輕男人擠到車邊,聲音發顫地問:“這些女人……當真八貫就能領走?”

管事笑道:“年輕的八貫,年紀大些的五貫,童叟無欺。”

“你看看這些姑娘,手腳利索,模樣也周正,買回家準能生娃持家。”

這些女奴在克烈部營地交割時,年輕的才三貫三百文,年紀稍大或太小的不過兩貫銅錢。

如今運到西海,價格翻了兩倍有餘,可即便如此,河西商行也賺不到多少。

畢竟一路上的吃喝拉撒以及折損的女奴,也都要算進成本里去。

只要不賠錢就行,畢竟河西商行存在的意義就不是爲了賺錢。

這些女奴送來西海之後,很快便被售賣一空。

即便是這些移民而來的百姓沒錢,也沒關係。

可以賒欠。

而且給這些百姓背上負債,也是李驍的初衷。

有壓力纔有動力去爲北疆奮鬥嘛。

他將這些百姓遷移來西海,可不是讓他們躺平的。

而對於這些乞顏部的女奴來說,嫁給這些北疆漢子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在之前的部落裡,除了貴族外沒幾個能吃飽飯的。

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自己去挖野菜吃草根。

如今來了西海,有着相對公平的資源分配,至少能夠讓她們吃的飽飯。

……

龍城,大都護府內。

此時已入夏季,中原早已是酷暑難耐,北疆的風裡卻還帶着幾分涼意。 李驍穿着件玄色單衣,領口袖口繡着暗紋,正坐在上首的木椅上,指尖漫不經心地敲擊着案几。

而在案几上,則是擺放着幾枚錢幣。

這是湯谷鋼鐵廠剛剛鑄造出來的北疆新幣樣板。

北疆大都護府建立不過兩年,百廢待興,而且這兩年中,北疆大部分時間都在對外征戰。

如今,李驍終於也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幣制改革了。

一直以來,北疆的錢幣雜亂不堪。

基本上都是通過戰爭掠奪來的。

金國、宋國、夏國、王廷、東西喀喇汗國,甚至就連更西方的錢幣都在流通。

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以前,是因爲北疆的人口較少,貨物流通基本上是靠着以物易物的方式。

如今,隨着五十萬甘肅漢民北上,商業逐漸開始發達。

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貨幣標準了。

“北疆,需要自己的錢幣。”李驍說道。

於是,命令下達到了兵械司。

兵械司掌管北疆的重工業,甲冑、農具等等各種鐵器鑄造都來自於兵械司。

鑄造區區錢幣,根本不在話下。

難得是設計。

爲此,李驍親自爲北疆新幣提名。

北疆重寶!

此時,兵械司參軍李東志站在一旁,介紹案几上‘北疆重寶’的樣品。

首先是銅幣,外圓內方。

這個形狀已經被華夏使用了千年,自然有它適用的道理,李驍也沒有準備進行改變。

步子太大,容易扯蛋。

只是在具體樣式上進行了重鑄。

銅幣的正面寫着‘北疆重寶’四個大字,反面則是兩個字和兩個圖案。

左側圖案爲一個圓形的太陽,右側是弧形的月亮。

上側是個‘一’字,下側是個‘文’字。

一枚銅幣便是一文錢。

度支司參軍韓久遠拿起銅幣樣本仔細觀摩,輕輕的敲了敲,微微點頭。

對着李東志問道:“李參軍,這北疆重寶銅鉛比例幾何?”

李東志說道:“六成銅,三成鉛、一成錫。”

聽到這話,韓久遠若有所思地說:“與宋國錢幣的比例相似啊。”

李驍在一旁開口道:“銅錢的鑄造本質上是爲了流通,而不是爲了精美。”

“不是銅含量越多就越值錢。”

後世有一個經濟學原理叫做‘劣幣驅逐良幣’。

指的是同等價格的貨幣,但實際價值不同的時候。

百姓們總會選擇將質量更好的良幣收藏起來,或者融化重鑄。

反而是劣幣在市面上大面積流通。

所以,北疆重寶的實際價值不需要太昂貴,與宋國的錢幣持平就足夠了。

而且這個銅鉛比例還是李驍嚴格控制的結果,最終的目的還是流通起來。

聽聞李驍的簡單介紹,韓久遠大受震驚,對李驍更加敬佩。

他很聰明,只是時代限制了眼界,但這些事情卻是一點就通。

接下來,李東志拿起第二枚錢幣說道:“韓參軍,這四枚錢幣都是大都護親自設計。”

“銅幣的價值與當前流通的各國銅幣一樣。”

“而我手中的這枚叫做‘小銀幣’,價值等同於一百枚銅幣。”

這是一枚銀幣,比銅幣要小很多,同樣是外圓內方的形狀。

正面寫着‘北疆重寶’,背面則是日月圖案,以及‘百文’兩字。

普通百姓的交易基本上是以銅錢爲主,涉及到大宗交易的時候纔會使用金銀。

大概的兌換比例便是一千文銅錢,兌換一兩銀子。

十兩銀子兌換一兩金子。

只不過有時候錢幣金額不湊整,商人需要用剪刀將一兩銀子剪開,然後在用秤桿稱重,剪下來的銀屑得用蠟粘起來。

甚至還得用牙咬辨成色,麻煩至極。

於是,李驍專門爲銀幣設計了兩種樣式。

大銀幣的實際價值和標定價格都是一兩銀子,兌換一千文銅幣。

小銀幣則是等同於一百文銅幣。

強行規定了價格和幣制,方便錢幣的流通。

至於最後一種,則是金幣了。

背後寫着‘萬文’的字樣,等同於一萬枚銅幣。

聽完李東志的介紹之後,韓久遠一臉敬佩的說道:“大都護思路完全,臣等不及也。”

他是度支司參軍,專管錢糧徵稅之事。

北疆的幣制改革,與他的工作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李驍把他叫來聽取意見。

而在韓久遠旁邊,坐着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

他穿着灰色長衫,袖口洗得有些發白,卻依舊平整,舉止沉穩,自有一番氣度。

他叫崔本昌,原本是涼州城內一家錢莊的掌櫃。

涼州城破,錢莊背後的党項官員被北疆軍抄家斬殺。

失去靠山的他,只能跟着北疆軍的移民隊伍來到金州。

重新拾起了鋤頭和鞭子,成爲了一個平民。

不久前,李驍忽然下令,徵召所有精通錢莊運作、術算的人前往龍城集合,言明若能通過考覈,便賦予要職。

聽聞此消息,崔本昌立馬意識到,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來了。

經過層層篩選,他最終進入了李驍眼中。

他不僅算盤打得精,對各地的銀錢流通更是瞭如指掌,就連遼國與花剌子模的貨幣兌換都能隨口道來。

最難得的是,他敢想敢做,曾在與李驍的面試中,直言不諱地說出“以銀代幣,通南北商路”的想法,讓李驍頗爲欣賞。

隨後,李驍的目光落在崔本昌身上,指了指案上的錢幣問道:“崔掌櫃,這北疆重寶的質量如何?能否撐得住我北疆錢莊的建立?”

崔本昌連忙起身,拿起一枚銅幣仔細端詳,又掂量了一下銀幣和金幣的分量,臉上露出讚歎之色。

“回大都護,這錢幣成色均勻,紋路清晰,邊緣規整,以此爲根基建立錢莊,定能穩如泰山。”

李驍頷首,又問道:“我北疆錢莊開設,崔掌櫃可思慮齊全?”

崔本昌微微點頭,撫胸答道:“北疆地域廣闊,從最東端的於都斤山,到最西端的巴爾喀什湖,足有萬里之遙。”

“商旅往來,攜帶銀錢既笨重又危險,若能有一家橫跨四方的錢莊,讓銀錢在各地通存通兌,必能讓商業繁盛數倍,軍民生活也會便利良多。”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鄭重:“只是正如大都護所言,金融關乎國本,最要緊的便是信用。”

“所以北疆的錢莊,絕不能落入私人之手。”

李驍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屬下以爲,北疆錢莊當總設龍城,在武威、西海、高昌、庭州和陰山、伊犁各設分號,北疆錢莊的分號需按‘軍事要塞爲點,商路爲線’鋪開。”

崔本昌挺直腰背,聲音因興奮添了幾分清亮。

他從小對術數和錢幣之事便很有天分,算是小有名氣的神童。

所以在二十歲的年紀,便成爲了涼州城最大錢莊的掌櫃。

如今被李驍看中,似乎又重新找回了曾經的自信。

“龍城總號需設三大堂口:存銀堂管儲兌,匯通堂掌異地匯兌,票號堂專發可流通的‘龍票’。”

“每個分號都要配兩名以上的銀匠,專司辨別錢幣成色、以防假冒,再調十名老兵當護衛,錢莊的信譽得用刀槍護着。”

聽着崔本昌的侃侃而談,李驍心中已經有了定數。

眼前這人,正是北疆錢莊大掌櫃的不二人選。

他擡手示意崔本昌坐下,沉聲說道:“錢莊這個名字不好聽,得改改。”

“在我北疆,賣酒的叫酒行,賣布的叫布行,行商的叫商行。”

“做銀錢買賣的,就叫銀行。”

“北疆銀行的大掌櫃,就由你擔任,需要多少人手,多少銀錢籌備,儘管與韓參軍商議。”

崔本昌心頭一震,猛地起身躬身,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屬下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大都護所託!”

看着他堅定的模樣,李驍微微點頭,又說道:“龍城總行的票號堂暫且不設了。”

“北疆銀行當先鋪平銀錢事宜,關於銀票之事,不宜操之過急。”

聽到這話,崔本昌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頭說道:“屬下遵命。”

票號堂,就是專門發行銀票的。

之前,他便向李驍提出過“以銀代幣,通南北商路”的想法。

就是用銀票取代沉重的銀錢,方便貨物的流通。

並且還爲銀票的發行制定了計劃,讓李驍頗爲欣賞。

只不過,銀票的存在是以國家和錢莊的信譽爲前提。

而且這東西也不是崔本昌首創。

宋國商人首先發明瞭‘交子’,然後金國朝廷也隨之發行了‘交鈔’。

只不過這兩種銀票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都比較大。

尤其是金國的‘交鈔’,因爲後期需要應對宋國的北伐和蒙古的南侵,再加上天災人禍,以及各地的叛亂起義。

所以,金國朝廷大量印製‘交鈔’,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一石糧食甚至達到了十貫銅錢的價格。

所以在李驍看來,銀票的出現是一件有利於商業的好事,但不能操之過急。

在他的計劃中,先將北疆銀行的體系搭建起來,讓北疆的軍民以及外地的商賈習慣了北疆重寶。

再加上北疆的信譽做支撐,那個時候纔是‘北疆龍票’發行的時機。

(本章完)

第310章 蕭燕燕生花棒,金國調停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240章 車輪放平,斬盡殺絕第254章 破家之仇,奪妻之恨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183章 朮赤被俘第216章 遷都,龍城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36章 新軍雛形第310章 蕭燕燕生花棒,金國調停第260章 姐弟重逢第94章 大勝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284章 北疆大都護令,蕩平高昌第86章 上架了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288章 少說廢話,我要鐵木真死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292章 蕭王妃,二丫懷孕了第116章 碟中諜第30章 窮途末路第94章 大勝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73章 金山,必克第32章 戰鬥結束,斬草除根第43章 大蒜素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277章 七十萬俘虜待哺,速下南疆掠糧第271章 初聞北疆,宋國丞相震驚第261章 二丫的男人是北疆大都護第195章 東都之變,陰山都督第283章 北疆第二代甲冑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32章 王妃第148章 金刀駙馬,洞房花燭第56章 六院司大王第197章 東都淪陷,北海軍兵變第88章 北疆鐵騎第170章 勝利,勝利,還踏馬的是勝利第264章 李驍之名,威震西夏第243章 北疆賊子,安敢如此欺我第19章 這娘們有點虎啊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310章 蕭燕燕生花棒,金國調停第88章 北疆鐵騎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259章 土地公有化,留地不留頭第17章 河西堡主第300章 長生天拋棄了鐵木真,血染斡難河第255章 向北疆獻上忠誠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250章 紅顏禍水,甘涼咽喉第90章 國之重器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292章 蕭王妃,二丫懷孕了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107章 河西千戶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第307章 第三次征討西夏,斡羅孩城第243章 北疆賊子,安敢如此欺我第277章 七十萬俘虜待哺,速下南疆掠糧第203章 半個時辰,我要東都城破第186章 四帝之母第240章 車輪放平,斬盡殺絕第16章 驚人的戰果,十九顆首級第234章 金國使團,黑水城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85章 克烈部求和,德拉格條約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232章 授勳 授職 授銜第51章 塔寨被襲第270章 無疾,見過姨丈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86章 上架了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56章 六院司大王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39章 帝都淪陷第165章 西夏朝堂震驚,俘虜十萬百姓第128章 聚北疆之勁旅,直搗王廷第48章 糟糕,心動的感覺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41章 北疆大業,中道崩殂第101章 捷報,副都督,震駭【祝大家新年快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290章 稱王?第66章 飛鷹堡主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294章 三子兩女,克烈汗庭淪陷
第310章 蕭燕燕生花棒,金國調停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160章 王后,你也不想夫君被殺吧第248章 霍去病的姨娘是皇后,你姨娘是啥?第240章 車輪放平,斬盡殺絕第254章 破家之仇,奪妻之恨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245章 甘肅二州淪陷,截斷河西走廊第183章 朮赤被俘第216章 遷都,龍城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36章 新軍雛形第310章 蕭燕燕生花棒,金國調停第260章 姐弟重逢第94章 大勝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284章 北疆大都護令,蕩平高昌第86章 上架了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288章 少說廢話,我要鐵木真死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292章 蕭王妃,二丫懷孕了第116章 碟中諜第30章 窮途末路第94章 大勝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73章 金山,必克第32章 戰鬥結束,斬草除根第43章 大蒜素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184章 蒙古第二代大妃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277章 七十萬俘虜待哺,速下南疆掠糧第271章 初聞北疆,宋國丞相震驚第261章 二丫的男人是北疆大都護第195章 東都之變,陰山都督第283章 北疆第二代甲冑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32章 王妃第148章 金刀駙馬,洞房花燭第56章 六院司大王第197章 東都淪陷,北海軍兵變第88章 北疆鐵騎第170章 勝利,勝利,還踏馬的是勝利第264章 李驍之名,威震西夏第243章 北疆賊子,安敢如此欺我第19章 這娘們有點虎啊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310章 蕭燕燕生花棒,金國調停第88章 北疆鐵騎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259章 土地公有化,留地不留頭第17章 河西堡主第300章 長生天拋棄了鐵木真,血染斡難河第255章 向北疆獻上忠誠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250章 紅顏禍水,甘涼咽喉第90章 國之重器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292章 蕭王妃,二丫懷孕了第230章 北疆第一美人第107章 河西千戶第218章 是姑父,也是姐夫第291章 北疆銀行,奴隸貿易第307章 第三次征討西夏,斡羅孩城第243章 北疆賊子,安敢如此欺我第277章 七十萬俘虜待哺,速下南疆掠糧第203章 半個時辰,我要東都城破第186章 四帝之母第240章 車輪放平,斬盡殺絕第16章 驚人的戰果,十九顆首級第234章 金國使團,黑水城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85章 克烈部求和,德拉格條約第192章 騎兵終結者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232章 授勳 授職 授銜第51章 塔寨被襲第270章 無疾,見過姨丈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86章 上架了第153章 全殲回鶻軍,剝皮抽筋,凌遲第56章 六院司大王第135章 北疆鐵騎,恐怖如斯!第139章 帝都淪陷第165章 西夏朝堂震驚,俘虜十萬百姓第128章 聚北疆之勁旅,直搗王廷第48章 糟糕,心動的感覺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41章 北疆大業,中道崩殂第101章 捷報,副都督,震駭【祝大家新年快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290章 稱王?第66章 飛鷹堡主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294章 三子兩女,克烈汗庭淪陷